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传奇-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时,洪承畴的中军帐里面,所有的总兵和副总兵悉数都到了。就连驻扎在松山的监军杜勋也派来了代表。

洪承畴尚未开口说话,激烈的争论就展开了,以大同总兵王朴为代表的大部分总兵,坚持马上撤离,杀开一条血路回到宁远城池去,同时他们要求山海关方面的大军予以配合。少数的几个总兵没有表态,可是已经没有人坚持继续和八旗军决战了。

洪承畴关于继续与后金鞑子决战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居然遭到了王朴等人的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也是很充足的,万一战斗厮杀进入相持的状态,缺乏粮草的大军根本无法维持,到时候惨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再说皇太极肯定知晓了大军粮草被断的消息,一定会拼命的厮杀。坚持到大军断粮的时候。

洪承畴没有理由反驳,他知道进攻八旗军的计划行不通了。

皇太极脸上带着惬意的笑容,多尔衮的文书送来之后,皇太极知道大局已定。

皇太极身边的阿济格,更是跃跃欲试,他已经提出来率领大军与明军决战的要求,可皇太极没有表态,这让阿济格不是很理解。按说明军的粮草被断了,此刻明军一定处于混乱之中。趁着这个时候展开进攻,肯定能够获取完全的胜利。

皇太极最终否决了阿济格的请求,其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尽管说此刻明军处于混乱之中,但其战斗力还是存在的,这个时候发动对明军的进攻。他们一定会同仇敌忾,为了保全自身的性命拼杀,八旗军这个时候尽可以等候,等候明军大乱,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发动总攻的最佳时机。

皇太极也要预防明军狗急跳墙,锦州城内驻扎有大量的明军,乳山岗同样有大量的明军,这两路明军要是同时行动,麻烦还是挺大的。

皇太极的分析,说服了阿济格。

接下来,皇太极命令传令兵,给诸多的汉八旗旗主下达命令,做好一切的准备,进攻命令下达的时候,就要与明军展开厮杀。

三月二十六日。

变故终于出现了,这是让洪承畴猝不及防的变故。

大同总兵王朴擅自率领麾下的军士,撤离了乳山岗,朝着宁远的方向撤离。

王朴的这个举动,大大震撼了全军,暴怒之下的洪承畴,准备给皇上和朝廷写去奏折,要求重处王朴,可还没有等到他的奏折送出去,山海关总兵马科也率领麾下的军士擅自撤离。

大军完全散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给朝廷写去奏折,也不能够挽回当前的局面了。

洪承畴果断的下达命令,全军朝着松山的方向撤离。

就在大军开始撤离的时候,八旗军的进攻开始了,这一次的进攻没有留下任何的后手,是全方位的进攻,近六万的八旗军从东面、南面和西面三个方向发动了总攻。

这是一次屠杀,在皇太极精心部署之下出现的屠杀,撤离的明军没有丝毫的斗志,都是拼命的逃离,没有像样的抵抗,没有玩命的搏杀,有的只是逃离和追杀。

被大军裹挟的洪承畴,没有任何回天之力,只能够拼命朝着松山的方向撤离,眼睁睁看着麾下的军士被八旗军拼命斩杀。

决断的皇太极放弃了对锦州城池的包围,命令全部大军追杀,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追杀,八旗军抵达了松山,将数万的明军牢牢的围困在松山城池之内。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客气,命令大军死死的围困松山城池,不准放过任何一个明军,至于说那些逃往宁远方向的明军,大可不必理睬,还有多尔衮、多铎和阿巴泰等人对付。

阿济格与岳托等人这次是心情畅快了,他们率领大军追杀明军,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被他们斩杀的明军不知道有多少了,沿路也有大量投降的明军,但绝大部分投降的明军都被无情的斩杀,毕竟正是战斗厮杀的关键时刻,谁知道这些投降的明军会不会再次的反水,再说也没有那么多的粮草。

要不是皇太极下达命令,阿济格和岳托会斩杀更多投降的明军。

进入松山城池的洪承畴,统计大军人数,他绝望的发现,从山海关和宁远出发的十万大军,现如今剩下不足六万人了,塔山和杏山都被八旗军攻占,也就是说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大军损失超过了四万人。

这已经是无法接受的失败,可是危机还是存在,剩余的大军被包围在松山城池之内,缺乏粮草,不知道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

让洪承畴更加绝望的情形很快出现,多尔衮和阿巴泰率领大军来到了松山,而且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八旗军的粮草充足了。

围在松山城池之外的八旗军,根本不着急进攻,而是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大军撤离到松山城池,携带的粮草全部丢失了,松山城内的粮草根本无法维持,万般无奈之下,洪承畴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惨烈的厮杀在松山城池外展开了,一拨又一拨的大军冲出城池,可很快被外面的八旗军包围,惨叫声不绝于耳,大量的军士倒下了,能够突围出去的军士少得可怜,其实这些军士就算是突围出去了,情况也不乐观,多铎率领的八旗军还在塔山和宁远之间等候。

几次准备自杀的洪承畴,被监军杜勋劝阻下来了。

三天时间过去之后,洪承畴知道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准备亲率大军突围了。

可惜的是,他洪承畴早就成为皇太极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率领的大军冲出松山城池的时候,迎候的是数不清的八旗军,皇太极甚至命令八旗军放走了部分突围的明军,集中所有力量来围攻他。

也就在这个过程之中,监军杜勋趁机撤离了松山。

当身边的亲兵都倒下之后,洪承畴平静的看着周遭的八旗军,这是他平生最大的失败,无法挽回的失败,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此刻出现在他脑海之中的,是郑勋睿和郑家军,若是郑家军参与战斗了,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吗。

取得松山之战的大胜之后,皇太极没有停下脚步,他迅速率领大军回师锦州,开始了对锦州城池真正的进攻。

此番的进攻持续不到十天的时间,战况非常的激烈,一直没有遭受太多损失的八旗军,此番的损失是惨重的,付出了近两万军士的性命之后,才攻陷锦州城,驻守城池的山海关总兵祖大寿被再次生擒。

接着多铎率领大军,开始了对宁远城池的进攻,驻守宁远城池的明军,没有等到八旗军的进攻,就主动撤离,前往山海关去了,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千辛万苦逃离到宁远的监军杜勋,杜勋知道凭借着手中的兵力,已经没有办法抵御八旗军的进攻了。

时间到了四月中旬,引人瞩目的辽西之战基本结束了。

洪承畴率领的近二十万大军,最终撤离到山海关的仅仅八万人,被八旗军斩杀的军士超过了五万人,投降后金的军士接近五万人,还有一万多人不知所踪。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生死不明,山海关总兵祖大寿被生擒,大同总兵王朴等战死。

这是一场难以置信的惨败,就算是之前的大凌河之战、萨尔浒之战,大明朝廷也没有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损失,兵力上面的损耗暂且不说,辽西之战后,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对锦州、宁远等地的控制,多年苦心打造的关宁锦防线,毁于一旦。

这样的结局,皇上和朝廷难以想象,更是难以接受。

第七百六十一章齐聚南京

洪承畴在辽西大败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明天下,尽管朝廷邸报并未专门说到辽西战斗的事宜,不过各种渠道还是将消息传开了,这以及成为上下最为关注的事情,当然知道和关心辽西之战以及流寇动向事宜的,也就是诸多的士大夫和朝廷的官吏,寻常百姓是不会关心这些看上去与他们无关的事情,也没有精力关心这些事情。

郑勋睿的预测全部都兑现了,这让徐望华等人更加的顶礼膜拜,好在郑勋睿这样的预测多了去了,正是因为郑勋睿神一般的预判,让郑家军抓住了太多的机会,逐步的壮大起来,不过辽西发生了巨变,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在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闹腾的正欢,这肯定影响到相关的决策,郑家军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就在参谋团紧锣密鼓的商议之时,南京来了两个重磅的客人。

四月中旬的南京,气候很是适宜,春天的气息尚存,气候也不是那么热。

原内阁首辅周延儒,原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一同来到了南京,他们当然不是到南京来闲逛的,而是来找郑勋睿的。

南京南直大街,郑勋睿的府邸。

周延儒和杨嗣昌进入府邸的时候,感受到很是特别的气息,那是特别安宁的气息,府邸内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不过心事重重的两人,可没有心思关注这些。

郑勋睿在书房等候两人。

周延儒和杨嗣昌来到南京,郑勋睿早就从调查署获得了消息,他隐隐猜到了两人来的目的,应该说两人的目的不一样,而接下来的交谈,很有可能触及到敏感的地带。

徐望华、郑锦宏、文坤和李岩等人都在府邸等候。不过他们暂时不会和周延儒等人见面,需要的时候,郑勋睿会通知他们。

“周大人,杨大人,二位大人到郑某的府邸来,真是蓬筚生辉。”

“不敢。山野之人前来打搅,得到郑大人的关照,感激不尽。”

周延儒的回答中规中矩,身边的杨嗣昌没有开口,只是仔细的看着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郑勋睿,这个横空出世的郑勋睿,目前应该说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了,其实力甚至超过了皇上和朝廷,可以决定大明江山的未来。

一番寒暄之后。郑勋睿请周延儒和杨嗣昌落座,管家泡好了西湖龙井茶,躬身退出。

正式的交谈开始,出乎郑勋睿的预料,周延儒没有说,杨嗣昌首先提出来要求。

“郑大人,朝廷大军在辽西惨败,损失兵力达到十余万人。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人生死不明,而且损失的军士大都是边军。可谓是大明朝廷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现如今辽西被后劲占领,流寇李自成、张献忠正在中原造反,皇上和朝廷根本无法应对,若是任由此情况发展下去,大明江山将不复存在了。。。”

杨嗣昌说的倒是直接。点名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郑勋睿看了看周延儒,两人目光对视的刹那,周延儒低下了头。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郑勋睿明白了,周延儒恐怕不赞同杨嗣昌的想法。只不过碍于情面,不得不与杨嗣昌一同来到南京。

“。。。在下知道,皇上和朝廷对郑大人不公,不过如此情况之下,能够挽救大明江山的,也就是郑大人了,在下与周大人仔细商议,厚着脸皮来到南京,求助于郑大人,期盼郑大人能够率领郑家军,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啊。”

杨嗣昌是忠臣,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惜的是杨嗣昌不识时务,没有看清楚南直隶的实际情况,郑勋睿所做的一切事情,早就抛开了皇上和朝廷,实行的是自身的那一套,南直隶、陕西乃至于浙江、山东的部分地方,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基本都被郑勋睿收拾过来了,不敢有任何的反对,否则就无法立足。

如此情况之下,杨嗣昌专程来到南京,恳请郑勋睿出兵,岂不是笑话。

杨嗣昌说完之后,郑勋睿的目光再次看向了周延儒,他不会让周延儒保持沉默,必须让周延儒表现出来明确的态度。

其实周延儒能够顺利的离开经常,得以保全自身,还是依靠了郑勋睿的帮助,要不然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绝不会让周延儒轻易的离开,而郑勋睿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看在周海燕的份上,毕竟周海燕是他的亲弟媳,其父亲遭遇到事情不出手,也说不过去,再说周海燕嫁给郑凯华之后,一直都是维护郑家的利益,做的也是很不错的。

这一点周延儒是清楚的。

周延儒看了看杨嗣昌,终于开口了。

“文弱,话虽是这样说,可也要看实际情况,北方已经大乱,此时此刻,若是要求郑家军出击,也需要得到皇上和朝廷之许可。。。”

“玉绳兄,到南京来的路上,你我不是商议过了吗,只要郑大人同意,你我可以赶赴京城,求见皇上,称述其中之理由。”

杨嗣昌看样子很是心急,甚至打断了周延儒的话语。

周延儒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看着郑勋睿,不再开口。

郑勋睿微微一笑,看着杨嗣昌开口了。

“杨大人,您曾经是内阁大臣、兵部尚书,为了能够彻底剿灭流寇,提出了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方案,应该说这个战略部署是很不错的,可为什么会遭遇到失败,甚至在朝廷征收剿饷、保证大军开销之情况下,依旧是惨败,开封府城失陷,震惊朝野,这么多年剿灭流寇的战斗,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等人先后阵亡,这些都是朝廷难得之人才,活生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