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开一点看,这些美军高层将领的顾虑并不什么有道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ωω。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即便美军全部收缩到瓦胡岛,并且在保卫瓦胡岛的海战中击败了帝国海军,可美军也会损失掉所有的主力舰。到时候,在战场上唱主角的就是大型巡洋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舰艇了。
而在当时,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数量超过了一百艘,而美军仅仅只有不到五十艘。
辅助战舰方面,帝国海军也远远超过了美国海军,且单舰的战斗力更是远胜美国海军的同类战舰。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可以在占领中途岛之后选择逐步推进的战术。
沿途为辅助战舰建立前进基地,从而最终将战线推进到夏威夷群岛东部。而在半年之内,美军最多只能获得四艘新式战列舰,而帝国海军在年底之前就能获得至少十二艘战列舰。进入七十七年45年),帝国海军第一种配备了四百五十毫米重炮的超级战列舰将陆续服役,而到时候美国海军最多只能获得仍然使用十六英寸舰炮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其配备十八英寸重炮的战列舰最快也只能在七十八年46)下半年服役。
毫无疑问,无法承受损失的不是帝国海军,而是美国海军。
再从政治角度来看,放弃澳洲大陆,等于美国主动宣告输掉了太平洋战争。美国要想在扭转战局,就必须做好二件事情,一是继续在太平洋战场上拖住帝国海军,二是在北大西洋,乃至欧洲战场上发动战略进攻。
要达到这二个目的,美军就不能在太平洋上与帝国海军打一场决定性的海战。
或者说,不管帝国海军承担了多大的损失,只要能够全歼美军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舰,就可以毫无忌惮的向北大西洋增兵,从而彻底打垮英国,获得北大西洋战争的胜利,为合围美国奠定基础。
到时候,美国不但会彻底失去制海权,还将失去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如此一来,别说尼米兹不会采纳斯普鲁恩斯的建议,恐怕美国海军部长,以及美国总统都不会让斯普鲁恩斯“蛮干”。
如果说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杰出的舰队司令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那肯定是假的。虽然在任何与斯普鲁恩斯有关的文献中都没有提到斯普鲁恩斯在战争后期的态度,但是从一些非正式渠道传出的消息可以证明,早在七十五年43年)下半年,也就是斯普第21舰队指挥官,在北大西洋上与白佑彬决战之后,他就已美国不可能获得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
其实,从这之后的几次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的海战中就能看出其思想变化。
在以往,斯普鲁恩斯总是竭尽全力的消灭对方的主力舰,每次作战都以消灭对手为根本目的。而在此之后,斯普鲁恩斯则以保全自身力量为根本目的,甚至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了歼灭敌人的机会。
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第二次中途岛海战”与“第三次中途岛海战”。
战术风格的变化,肯定与其心理变化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也正好反映出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的变化。
或者说,在此之前,美国还能够与帝国一拼高下,甚至能够与帝国拼消耗。而在此之后,美国逐渐丧失了与帝国拼命的资本,也丧失了与帝国拼消耗的能力。究其根源,无不与帝国海军展开的大规模破交作战有关。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没有在海上航线上损失那么多的商船与物资,其战略产能肯定不会比帝国差。
从这一点来看,斯普鲁恩斯也许看得比任何一名美军高层将领都要远得多。
拖下去,只能延长战争的时间,并且使更多的美军官兵死于战火。
如果美国海军不能在决战中战胜对手,也就不可能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从而输掉整个战争。拖延下去,美国与帝国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如此一来,即便能够在其他战场上挽回一些败局,也最多只是临死前的挣扎,根本不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帝国海军逐步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帝国必然会在其他战场上加强投入,从而粉碎美国扭转战局的美梦。
显然,抓住了关键问题的还是斯普鲁恩斯。
既然海上决战不可避免,那就只能与敌人死拼。拼输了,最多不过是早点投降,或者早点战败。拼赢了,才能真正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不是再芶延残喘几年。
问题是,能够直面问题,并且勇于承认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办得到的。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就算斯普鲁恩斯再厉害,也无法力挽狂澜,更不可能独力撑住即将倾覆的“美国号战舰”。
在收到尼米兹的电令之后,斯普鲁恩斯就知道,他的舰队司令官身份肯定被撤消了,甚至连其军人身份也被剥夺了。等待着他的,将是违背军令的军人必须受到的严厉惩处,同时也是最不公平的惩处。
六月十一日,斯普鲁恩斯就搭乘一艘驱逐舰回到了珍珠港。
等待着他的是戴着MP袖章的美军宪兵,尼米:哈尔西也没有来迎接他。
同日下午,斯普鲁恩斯就被带上了一艘返回美国本土的快速货轮。
次日,哈尔西正式从尼米兹的手上接过了第五舰队司令官的将旗,并且达成之前送斯普鲁恩斯回到珍珠港的那艘驱逐舰前往了正在考爱岛南部海域活动的第五舰队旗舰“罗得岛”号战列舰。
等待着斯普鲁恩斯的将是军事法庭。
同时,等待着哈尔西的则是即将到来的决战。
不管斯普鲁恩斯的遭遇有没有影响到哈尔西,对这位以勇猛著称,用有限的兵力在西南太平洋上苦苦支撑了数年的美国海军将领来说,他的结局不会比被宪兵带走的斯普鲁恩斯好多少。
临危授命,留给哈尔西的却是一个解不开的死局!
正文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二十六章 临危授命(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9…8 12:33:12 本章字数:3453
用“临危授命”来形容哈尔西出任第五舰队司令官这件事,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说斯普鲁恩斯在战争爆发之后才崭露头角,成为了海军名将,那么哈尔西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是美国海军中的知名将领了。甚至可以说,斯普鲁恩斯能够一炮窜红,与哈尔西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那场第一舰队长途奔袭,伏击了欧洲联合舰队,又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域与美国舰队遭遇,从而爆发了美国参战以来,双方快速战列舰第一次直接对抗的海战中,斯普鲁恩斯能够绽露舰队指挥官的才能,就是因为哈尔西对战局判断失误,导致舰队旗舰首创,从而让斯普鲁恩斯获得了指挥舰队作战的机会。
随后,美国将太平洋战场划分成了三个战区。
太平洋舰队也随之被分划成了三支战区舰队,作为尼米兹最信任的将领,哈尔西前往西南太平洋战区,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
这个安排多多少少都与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有关。
作为曾经的美国驻远东地区总司令,陆军上将麦克阿瑟一直以其强硬的作风,霸道的处事方式而出名。另外,凭借着与总统的良好个人关系,麦克阿瑟不但在陆军中横行霸道,即便面对海军将领,也照样蛮横专制。
显然,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
如果派去的是一个脾气温和的将领,肯定会被麦克阿瑟吃得死死的,其舰队司令官的身份也名存实亡,最终指挥舰队的不是海军将领,而是陆军将领。对任何一支海军来说,听从陆军的指挥,不但是莫大的耻辱,还是无尽的灾难。
在此情况下,尼米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海军中,只有哈尔西有足够的胆量,以及手段跟麦克阿瑟抗衡。
也就是说,尼米兹在委任哈尔西为第三舰队司令官的时候,看重的不是其才华,而是其胆略。
从第三舰队后来的人事安排就能看出,哈尔西出众的并不是其指挥才能。
在由哈尔西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之后,尼米兹还先后委派弗莱彻,金凯德与威利斯•;李担任作战舰队指挥官,从而使哈尔西不用率领舰队作战,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处理舰队事务,以及跟麦克阿瑟周旋。
这些安排,一方面说明尼米兹对哈尔西的指挥才能有所顾虑,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麦克阿瑟确实够专横,不然根本不需要专门安排一名海军中将(后来升为上将)与之周旋。
由此可见,尼米兹非常了解哈尔西。
从根本上讲,哈尔西不是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才能,毕竟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除了那些在后方负责文职,或者后勤,或者科研工作的之外,都拥有足够的指挥才能,不然不可能升为将领。
只是,哈尔西具备的才能并不适合美军的实际情况。
换句话说,哈尔西属于那种擅长打顺手仗,而不擅长在逆势下扭转战局的指挥官。
除了在参战初期的“关岛海战”中获得了一次并不明显的胜利之外,随着帝国海军迅速加强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并且调整了战略部署,美国海军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获得过一次有利态势了。
也就是说,三年多来,美军基本上都是在逆境下作战。
显然,这不是哈尔西擅长的作战方式。
用后人的评论来说:如果给哈尔西二倍于敌人的兵力,他能够将任何一个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如果只给他与敌人相等的兵力,他就只能勉强招架;如果兵力不如敌人,他将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由此就可以看出,哈尔西确实不适合在战场上指挥舰队作战。
斯普鲁恩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哈尔西的缺陷。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斯普鲁恩斯,美军很有可能在七十五年年)的时候就输掉太平洋战争,从而输掉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也没有能够力挽狂澜。
在斯普鲁恩斯离去之后,哈尔西成为了尼米兹唯一的选择。
当时,在美国海军中,除了哈尔西之外,几个比较有才能的将领,比如金凯德、米切尔与威利斯•;李都属于“战将”型人才,而不是“统帅”型人才。三人都具有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却没有太多的大局观,或者说没有同时指挥几支舰队作战,并且联合各舰队的控制能力。
在此情况下,哈尔西走马上任。
虽然斯普鲁恩斯将第五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带了回来,仅仅只有一艘快速战列舰受了点损伤,在锚泊地就能修复,但是此时的战局一点都不容乐观,太平洋舰队,乃至美国海军都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当时的美国海军都需要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只有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海战,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美国海军才能够获得喘息的机会,获得扭转战局的机会。
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拿出足够的资本。
如同他的性格一样,走马上任之后,哈尔西立即向第五舰队全体官兵下达了战斗动员令,要求每一名官兵都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每一艘战舰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工作。随后,哈尔西还向第五舰队所有官兵宣称,决战时刻即将到来,能够获得胜利的是,同时也只是第五舰队。
士气调动起来之后,哈尔西还有更多的实际工作要做。
比如,尽快修复那艘受损的战列舰。
与帝国海军一样,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加强了后勤保障舰船的建设工作。
因为美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守态势,且美军在主要战场上设置了众多的海军基地与临时锚泊地,所以美军并没有像帝国海军一样,建造大量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快速综合补给舰(这两类后勤保障战舰在进攻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而是花更多的力气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工程维修船。
毫无疑问,工程维修船对防御的一方更有意义。
不说别的,为了在太平洋上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网络,美军就必须建造足够的工程船只,以便在重要岛屿开辟临时锚泊地,为舰队提供临时驻扎地点,以及在舰队中转时为其提供后勤保障。
另外,维修船只也显得极为重要。
因为美国海军作战舰艇的战损率一直居高不下,而美国的主要造船厂都在本土东海岸,即便在西海岸与珍珠港,乃至澳洲大陆与新西兰都有修船厂,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战舰来说,广袤的太平洋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要想保持舰队的作战能力,就必须建造足够的,且足够大的维修船。
在珍珠港遭到炮击之后,美军更是加强了大型维修船的建造工作。
按照美国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