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他派出得力的人手不断前往各处询问此番合战逃回的亲历者,终于确定一件事,这支突然杀出的骑兵同上两年在上野武藏相模国等处烧杀抢掠的那只明人外族骑兵极像,极有可能就是同一支骑兵。
土井利胜即刻将这个消息发往了江户,他则组织留守的纪伊藩藩兵备战,虽说从目下看,长州藩连备前都没有突破,就是巩固已经占据的地盘,但是有备无患是必须的,毕竟如今长州藩势头正盛。
江户城接到禀报后,德川家光、井伊直孝、掘田正盛、酒井忠世等人都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们不是没想过战败,毕竟长州藩既然敢同幕府叫板,肯定有杀手锏在手里。
但是,整个大军才跑回来六千余人,一万多人伤亡被俘,这种惨败谁也没有预料到。
幕府立即加紧准备征伐的大军,此时幕府常备两万,关东的各个藩国的征集令也发出,预估能有四万到五万大军征伐备中。
当然这么多的常备藩兵征伐,这里的钱粮不是小数,如今幕府每年都要给破虏军拨付巨额的赔款,此番又要远征,说藩兵那部分大部分由本藩自己负责,但是幕府不拿出来一些好处,谁还肯给你卖命。
井伊直孝这些天来绞尽脑汁调拨钱粮,可谓是痛苦的欲仙欲死,这里还没有忙碌完毕,又一波军情报来。
首先,福山城在城中米粮断绝后,水野胜成父子被迫带着五千藩兵以及两万余百姓出城投降,至此备后、备中、安艺等处全部失陷。
其次,土井利胜发来消息,备中大战中起了奇兵作用的那只外族骑兵可能就是两年前明人祸乱关东各国那只外族骑兵。
这不啻于一声惊雷平地起,如果这里面有明人插手,长州藩的叛乱可是无法善终了。
你可以痛恨在倭国无恶不作的明人,但是他们骑军的战力你只能拜服,有这样强悍的骑军相助,还怎么征伐长州藩,再来一次长崎大败吗,没有搞明白明军为何出现在长州藩叛逆中间,武力讨伐是不用想了。
“明人究竟想做什么,难道想要灭亡我德川家吗。”德川家光眼睛冒火,这些年他可是被破虏军折腾惨了。
从水军覆灭到江户被围,再到屈辱的史无前例的两千万银小盼,需要幕府几十年偿还的赔款,简直是将他德川家光钉在了耻辱柱上。
好在这些都是密约,只有极少数的家臣知道,而明人也算是守信,没有将这个消息扩散开来,给他德川家光一些颜面。
但是这个消息早晚会扩散出去,区别就是他在位时还是退隐或是过世后才传播开来而已,他德川家光注定在后世的国人和家臣以及其他藩主武士看来是个窃据要职的无能之辈,将家族的荣耀丢了个一干二净,是德川家和倭国的奇耻大辱。
德川家光自认错判了局势,招惹了强大的敌手,因此再三失败,被打上门来,也是该着,他认了。
但是如今,他已经是屈辱向赵烈这个盗贼献上大笔的赎身银子,明人到底还想如何,要他的命的话尽管拿去,德川家光已经有些疯癫再也忍受不住的意思了。
“将军殿下,明人不会如此不智,我们德川家每年给他们献上如此大笔的银子,这个赵烈如何能让我们德川家失去将军的大位,否则日后他们从哪里得到这些银钱,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虽说掘田正盛提到赵烈时颇为的咬牙切齿,但是,他还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众人一时百思不得其解,掘田正盛说的没错,没这么干的,将契约三十年的长工弄死了,上哪里找人干活去。
谁还能认这个契约,不可能嘛,谁也不能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到时明人岂不是鸡飞蛋打,两手空空。
由于倭国同大明的断交,加上征战,他们得到的明人的消息都是一知半解,知道赵烈在登莱独霸一方,也知道天子同赵烈相互有些猜忌,但是具体情形不是很了解嘛,毕竟得到消息的来源都是到倭国海贸的商人,他们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得到消息大多数都是风闻而已。
“那么明人只有一个想法,或是明人的天子或是明人赵烈,那就是不能让倭国统一在一起,他们或许认为我们倭国对大明极为的仇恨,如果有一天终于一统会给他们造成威胁。”
大佬井伊直孝一语中的,基本说出了赵烈的所想,那就是在他一统大明,同建奴、农民军、北掳、大明朝廷交战的时候,破虏军会分身乏术,这样倭国有可能恢复元气,再次成为中原的大患。
因此分裂倭国,让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最符合赵烈的利益,因此扶持有野心的大名自立就提上了日程。
德川家光等人听了井伊直孝的话后细细思量,确实这是最为可能的,不过这也意味着攻伐长州藩不可行了,怎么办,这可是愁死人了。
第600章朝鲜出兵
朝鲜王宫昌德宫里灯火通明,朝鲜国王李倧正在接待大明登莱总兵靖海伯赵烈的来使马涛。
这一年朝鲜还算康泰,建奴入寇造成的残破正在收拢中,百姓基本返回了各自家中,朝鲜朝廷也尽可能的减免税收,让百姓恢复些许元气。
看到整个朝鲜形势渐渐好转,李倧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当然也不能太过放松,北方的建奴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压在朝鲜头上,让朝鲜君臣喘过不气来,建奴可是随时能再次跨过鸭绿江的。
时隔一年,大明总兵赵烈派人前来拜见朝鲜王李倧,当然是有要事。
如今朝鲜已经基本晓得了大明援助朝鲜的根底,说白了,同大明朝廷根本没有关系,大明天子根本自顾不暇,援助朝鲜根本就是大明登莱总兵赵烈自行拿的主意。
为此,即使赵烈相助朝鲜抵抗住了建奴的攻击,朝鲜因此没有投向建奴,让大明东面和东北的局势没有继续恶化,大明崇祯天子还是对这个无诏兴兵的赵烈极为的痛恨和提防,虽说不情不愿的给了一个靖海伯。
这里面的猫腻朝鲜君臣已经是一清二楚,为此朝鲜君臣的内里的廷议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登莱总兵赵烈绝对不可得罪,甚至要大加笼络,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大大的臂助,朝鲜国能否顶住建奴的攻击就在登莱赵烈了,这已经是朝鲜君臣的共识。
为此让亲明派上台,流放亲清派已经在进行中了。
因此赵烈派出的使臣,朝鲜国王李倧派出了左领政金尚宪、礼曹判书洪翼汉出城十里迎接这位使臣。
如今朝鲜的领议政还是金鎏,兵曹判书还是李圣求,但是礼曹判书洪翼汉,户曹判书尹集这都是亲明派。
之所以派出左领政金尚宪和礼曹判书洪翼汉就是为了向赵烈的使臣表明亲近之意,也表示,嗯,我们朝鲜国可都是按照赵烈大人的意思办的,全部都是亲明派掌控实权。
李倧作为一个国主当然拉不下脸来,赤果果的向赵烈卖好,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委婉的表达出来那就是了。
马涛被迎进昌德宫这个朝鲜正宫,在大殿里,马涛依礼拜见了李倧,并敬献了赵烈带给朝鲜王的礼物,一套米兰打造的华丽全身甲和相应的铁盾长枪短剑。
这个东西对赵烈毫不稀奇,澳门那里有的是这个物件,但是对没有同澳门通商的朝鲜李氏来说,这可真是一个稀罕物件。
虽说,李倧就像一个宅男般的温柔淡静,但是毕竟是一国之主,心里还不能有一只猛虎吗,虽说被建奴和大明压的透不过气了,这支猛虎见不得光。
不过还不许宅男国王李倧时不时的在心里歪歪一番,他也曾在梦里统领铁军南征北伐,痛击倭寇屠戮建奴,当然醒来后某个国王就是个叹息的命。
此番看到这个全身银光闪闪的全身精铁甲,李倧真是有些爱不释手了,可以说这个礼物挠到了李倧的痒处。
李倧心情大好让人收下这个礼物,然后同马涛叙谈一番,不过就是向大明天子问好,询问赵烈的近况。
当然,马涛对大明天子轻描淡写的几句介绍,以及恭敬的提及自家大帅的样子,让朝鲜君臣都彻底明白大明天子和赵烈真是面和心不合。
“本官前来是应赵烈大帅的命令,向朝鲜大王请援来的。”寒暄已毕,没营养的话说的差不多了,马涛终于说出了正题。
“哦,赵烈总兵英明神武至极,不知道我小小的朝鲜能有何襄助之处呢。”
听到赵烈的求助,李倧心中就咯噔一下,他对赵烈真是怕了。
上番赵烈来此时,对朝鲜的疏远大明的金自点等人血腥的镇压,对朝鲜勒索钱粮,并且朝鲜君臣一点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让李倧这个宅男国王对赵烈有了深深的惧意。
这个来使马涛说是求助,李倧当然不会认为什么真正的求助,这样说法就是个他李倧颜面而已,赵烈说的就是对朝鲜的要求,办不到话后果自负。
“近来倭国风云再起,我家大帅感觉有必要再次挥师东征教训一下倭国所谓的大将军,但是留守登莱防御建奴也是重任在身,我家大人深感兵力不足。”
李倧脸色有些发白,如今北方蛮夷窥伺,压力山大,朝鲜也是为了重整兵甲耗尽了钱粮,这个赵烈不会是狮子大开口让朝鲜出兵三五万襄助吧。
“好叫马大人得知,去岁蛮夷入侵,我国北部边军溃散,损失惨重,如今还没有全部整补完毕,恐怕……”
身为兵曹判书的李圣求急忙回道,看到李倧的模样,他怎么能不知道自家的王上如何为难,他这个兵曹判书当仁不让的出来挡枪。
“下次,还请李大人听完我的话再谈不迟。”马涛冷冷的打断了李圣求的话,这个李圣求是个偏向金自点一派的人,马涛当然知道,怎么会给这一派的余孽什么颜面。
李圣求唯唯而退,他真是没胆量同明人当面争吵,金自点死的多惨他可是亲眼看到的。
其他人也是摒心静气的不敢出声。
“我家大帅希望朝鲜王派出两千名火铳手出兵助战,这个要求不会让朝鲜大王和诸位大臣为难吧。”
马涛笑眯眯道。
“赵总兵只有这一个要求不成。”李倧不敢置信问道。
“当然,我家大人也是考虑到朝鲜如今的为难,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是征伐倭国,也是为朝鲜复仇不是,朝鲜如果不派兵,恐怕说不过去吧。”
马涛冷冷的看看李圣求,李圣求这个冤枉,他是不得不出头而已。
“哈哈哈。”李倧心头大石落地,心情好转,真是没多大的事,何况还是向倭国寻仇,上番这位赵大人率部可是横扫倭国,派出些许军兵报复倭国,还能重振军心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本王派出三千火铳手两千步弓手襄助赵总兵,不知道可否。”
李倧也是难得的痛快了一番。
“呃。”李圣求脸色一变,他向马涛深施一礼,“我家大王将我军火铳手全部派出,国内必然空虚,万一北方蛮夷再次来犯,还望赵大人能即刻出兵援助才是。”
五千军兵也不是少数了,还是火铳手和弓箭手这样的远程打击军兵,李圣求急忙为李倧弥补漏洞。
“这个放心,呵呵,朝鲜在我家大人心目中位置极重,绝不会让建奴攻略朝鲜。”
马涛打了包票,他深知赵烈的心思,朝鲜的水师和火铳手说什么不能让建奴得去为虎作伥,朝鲜是必保的。
看到马涛答应,朝鲜君臣都是极为的满意,一时间宾主尽欢。
同一时间,济州外港码头,小泉淳二郎从一艘济州级商船上步下,因为十余天的航行,他的脚步有些虚浮。
他是道南和人,嗯,如今按照统治北华的汉人官府说法,他们是北华的少数民族和人,也是北华的一员。
他们这些四千余人都是从道南和华南征集的倭人的青壮,大人们说什么有西方的蛮夷正在攻打济州,要同他们作战保卫北华。
如今汉人都是已经派出了大批的兵马援助济州,也到了少数民族动员出兵的时候了。
按照小泉淳二郎简单的头脑想来也是如此,汉人大部分都征集出兵了,你个少数民族算个啥呢。
如今在道南和华南,和人的日子还过得去,他们的田亩还保留着,生计没有受什么影响,甚至还好多了。
因为明人的统治比原先藩主的统治宽松多了,田赋只要十税一,同过去一半的米粮都要上缴全然不同。
没有了藩主和各级武士的层层盘剥,和人的日子松快多了,最起码他小泉家感到如此。
因此,和人渡过了最初的恐慌后,如今对汉人的到来竟然诡异的欢迎起来,他们忘记了不少的子弟都是同汉人战死的。
或者说,没有忘记,他们只是认为那些子弟的牺牲能换来如今的好日子也算是值了,当然那些武士的家人除外。
小泉淳二郎登上了码头,在番头的号令下同其他数百名和人军兵整队完毕,在明人军兵引领下向济州城东的大营进发。
行进中,小泉淳二郎敬畏的看着六座巨大的灰黑色的庞大棱堡炮台,它们上面露出的密密麻麻的炮口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