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长到七七四十九天。
    以老太君的辈份,本应多停些日子,可老人家早就有交代,若是熬不过年去,只在李宅停三日久发丧,省的绕的大
    家过年也不安生。
    话虽如此,可也不好如此简便。所以李氏的意思,在李宅停三日,剩下的日子去寺李停灵,等过了七七再从寺里发丧。
    李鼐如何肯依,只说无碍的,还是在李宅停了“七七”再出殡。
    李氏摇头道:“还是顺了老人家的心意吧,省的老太君地底下也不安生。”
    李鼐还要再说,就听李氏道:“左右寺里也要留人照应,你若是真想要多尽孝,就过去多陪两日。即是老太君自己
    个儿的主意,就这么办了吧。”
    李氏坚持,李鼐无法,只好依了。
    白事本就繁琐,等到布置好灵堂,安置起来,闹闹哄哄,就到了晚上。
    天佑与恒生再三劝了,李氏才上了马车,会曹府安置。
    李家被炒家后,过去不少姻亲故交都断了来往,如今能报丧的人家委实不多,多是李诺兄弟两个的同僚、朋友。
    有的交情并不深厚,听说过几日后开始在广化寺治丧,便也留了心眼。
    如此,在李宅停了这几日,来吊祭的亲朋,都是有数的。
    除了李家本家几个族人,就是孙家、曹家这边的晚辈。
    看着如此冷清的场面,再想想老太君为保李家子孙的付出,李鼐羞愧不已,整日恹恹的,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李诚见状,少不得劝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些年来,父亲又不是头一回晓得,何必放在心上?老祖宗的后事
    ,冷清不了,等到了广化寺,就会热闹起来,倒是怕有些忙。”
    李鼐听了,叹了口气,道:“老太君到底是李家人,都是我们这些做子孙的不孝”
    正如李诚所说,等老太君移灵广化寺,吊祭的宾客一下多了起来。
    李家往来的人少,曹家却是好人缘。
    高太君身上虽无诰封,只是民妇,却是曹家太夫人的“生母”。
    即便宗室中,晓得李氏身份的,只是高太君只是李氏养母,看在李氏面子,多也使人过广化寺吊祭,一时间热闹无
    比”
    江宁,总兵府。
    曹颂衙署那边已经封印,曹顒也收到家书,得知高太君故去的消息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故地重游
    因担心李氏,曹颙也没什么过年的心情。
    如今,他只想等着过了正月十五,见见江南的盐商富户,将户部的差事了了,便转回京中。
    至于江南“剿匪”之事,曹颙倒是并不担心。
    一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下,百姓对当权者都有种骨子里的畏惧。
    即便他们自诩为汉人正统,将满清朝廷视为异族,也不敢轻易相争。
    不到天灾**、走到绝境的时候,没人敢去造反。
    李卫回杭州了,临到年节,即便衙门里没事,官场上的人情往却是免不了的。
    对于万复带人挟持江宁官绅子弟之事,李卫表现得极为强硬。
    万复传话,只说以命换命,李卫则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给那些官绅如此答复:“三个换一个,荒谬!太没分量了,总要十个换一个才好。你们放心,那些贼人真要敢拿诸位公子安危说笑,城北大牢里还有百余匪属抵命,万不会让诸位白白受了委屈。”
    众人都傻眼,真要是被挟持的子侄被杀了,就算杀了十个泥腿子,又能如何呢?
    即便心中不忿,可李卫人已经离了江宁,也没地方说理去。
    李卫能这般轻松,是因为这些士绅多半并不无辜。他们不是有子弟在衙门当差,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渗入官府衙门,包揽讼词,干涉地方政务。
    他们虽不是贼匪,却也没几个是好东西。
    事关魏文英,曹颙却轻松不起来。有李卫这一招,万复虽不至于将这些士绅子弟都杀了,可要是心中不忿,杀鸡骇猴的话,保不齐谁家孩子倒霉。
    曹颙如何能任由魏文英经历这个风险?
    他使人找来魏仁,将五千两银票递给他:“李大人代表朝廷剿匪,如何会受匪徒挟制?不管旁人如何,文英那边,还要靠你这个做伯伯的多疏通。”
    魏仁哪里会收,跟烫手山芋,将打发出去,又忙摆手道:“小民那里有银子,银子已经预备好了,已经使人给那边递了话赎人,还请大人放心。”
    曹颙闻言,不由一愣。
    先前他记得清楚,魏仁提及不便赎人的缘故,是怕戴了“通匪”的帽子,给家族埋祸。
    曹颙已经打好腹稿,怎么允诺让魏仁安心。
    江南有李卫与曹颂在,庇护一个魏家,绰绰有余。只要他肯相信这点。
    没想到,魏仁已经先一步决定赎人。
    这般有魄力,倒是令曹颙侧目。
    魏仁似乎看出曹颙的疑惑,苦笑道:“还有什么法子,五弟这点骨血,就文英一个留在江宁,若是我还不能护住,往后到了地下,也没脸见老五……”说到最后,已是红了眼圈。
    曹颙见他面露绝望之色,觉得不对劲,道:“莫非,你是打算单赎文英一个?”
    同文英一起被绑架的,还有魏仁的三子、幼子。
    魏仁脸色刷白,点了点头,道哆嗦着嘴唇道:“有李大人那句话在,他们也多半会平安。”
    即便再舍不得,他也不能拿着家族去冒险。
    曹颙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对魏仁的厌恶减了几分。
    他之所以着急赎文英,估计也是同曹颙想到一块,怕万复听了李卫的话,泄愤杀人。
    赎买保全侄儿,让亲生子处于危险中,能做到这点,委实不容易。
    “若是能通上话,就都赎回来得了,不必那么费事。有李大人的威胁在,对万复那些人来说,这些士绅子弟说不定正是烫手山芋。你去赎买,也正好给他们个台阶下。李大人那边,我为你作保。”曹颙想了想,道。
    魏仁听了,不由喜出望外,忙起身谢过。
    使人送走魏仁,曹颙将银票收了,对那个“万复”真是好奇的不行。
    那个戒指……
    这会儿功夫,便见曹颂进来,穿着外出衣裳。
    “大哥,即便不出去吃酒,您也不好老在屋子里闷着,走,咱们兄弟出去溜达溜达。”曹颂带着几分雀跃道:“旁的地方不去,织造府总要过去瞧一眼。”
    “织造府……”曹颙挑了挑眉,倒是真有些动心:“打过招呼了,直接上门也不好。”
    他早有有心回去转转,曹颂这个提议正对她心思。
    自从曹家离开江南后,江宁织造已经换了三位。第一位是内务府老人,做到雍正登基;第二位是年羹尧门下奴才,年羹尧倒台后跟着问罪;第三任就是现下这任织造高斑,上任还不到一年。
    虽说高家也是内务府世家,可同曹家并没有多少交情。
    “早惦记这事儿,提前三天就使送了帖子过去,大哥就放心吧。”曹颂朗声回到。
    曹颙也想要回去看一眼,便换了件氅衣,随曹颂出门。
    因收了帖子,所以对于曹家兄弟的来访,高斑已经有所准备。
    他四十来岁年纪,个子不高,额头上有很深的抬头纹,看来有些不如意的模样。
    在来江宁前,他就在内务府当差。
    真要说起来,曹颙还做过他的顶头上司。
    因这一层关系,高斑对曹颙兄弟也分外恭敬。
    不过是陪着看看旧宅子,又不是难事,高斑应对得很是得体。
    十多年过去,织造府已经大变模样。
    内里同外头一样,全无过去的富丽堂皇,屋子院落都陈破不堪。其中,以老太君生前的院子,残破的最厉害。
    这里是按照一品官宅的规制建的,即便御赐匾额,已经由曹家带着,后来这三位织造,都没资格安置女眷安置在这里。
    上房空着,院角堆了杂物,院子里的水池都干涸。
    站在这院子中,曹颂想起初来的惶恐、老太君的慈爱,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
    高斑有些不好意思,虽说这院子的破败,同他干系不大,可他依旧是觉得羞愧。
    要是早点使人收拾就好了,这毕竟是曹家三代人生活的地方,若是他们兄弟因此迁怒,自己岂不冤枉?
    曹家兄弟都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尤其是曹颙,还是不乐意麻烦旁人的。
    他看到院子里有新近打扫的痕迹,心中很领情。
    离开老太君生前院子,高斑又带着曹家兄弟两个去了东边花园。
    江宁天暖,虽说是寒冬腊月,可花园中依旧点缀着不少绿意。
    曹颙的视线,自然格外留意圣祖爷御笔的石头。
    那石头稳稳当当的立着,瞧那架势,即便是刮风下雨也弄不倒它。
    曹颙的眼睛眯了眯,这个东西到底该不该挖出来,挖出来做什么使。
    见曹颙“专心致意”地膜拜先皇御笔,高斑的心里有些挣扎。
    他还真怕曹颙看上这块石头,跟他讨要。
    给与不给,都是错。
    这石头是圣祖爷当年南巡时留下的墨宝,要是曹家抓着赐的时间,当它说是赐曹家的,那也似乎说得过去。
    曹颂在旁,却是有些跃跃欲试。不过是三尺不到的石头,看着也没什么分量,真想举起来颠颠分量。
    这会儿功夫,曹颙已经疾行几步,奔着前面不远处的两株玉兰花去了。
    高斑松了口气。
    曹家兄弟从园子里出来后,便先回了总兵府……
    曹颙不说话,曹颂还以为他为回故居难过,劝道:“不过是空屋子,有什么好念想的?若是觉得好,往后咱们在京城盖个制造府。”
    曹颂的话,充满雄心壮士。
    曹颙不由莞尔。
    总兵府,前院客房。
    魏黑阴沉着脸,望向曹甲的目光带了几分探究。
    曹甲却不动如山,只端着一盏茶,用盖碗拨动里面的茶叶。
    “三天的功夫,大师傅去了两次那里……是尊了大人吩咐,还是其他,老魏正想讨教一二。”魏黑缓缓地说道。
    曹甲终于动容,望向魏仁的目光,带了几分探究:“魏管事这是要审我?”
    魏黑摇摇头,道:“不敢不敢,只是担心大人对江宁不熟而已。”
    曹甲嗤笑道:“那魏管事的意思,我无论去何处,都要秉过你?”
    魏黑说不过曹甲,便不去卖弄那个口舌,反而开门见山道:“大供奉,您是不是同洪门有旧?”
    曹甲深深地看了魏黑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道:“曾见过万佛爷……”
    两人都是江湖出身,不像旁人那样弯弯道道。从这日里,魏黑算是粘上了曹甲。
    *
    京城,曹府。
    虽说马上就要年三十儿,可曹颙不在,李氏又短精神,曹家的气氛也很是不好。
    料理完家务,初瑜到兰院陪着李氏,听李氏唠叨儿时不懂事之类的话,如何惹高太君生气什么的。
    提及高太君,李氏少不得有哭了一鼻子……
    初瑜少不得劝慰一番,才使得李氏安静下来。
    为了转移婆婆注意力,初瑜道:“还有件事要同老太太商量,好几年没放人了,年前是不是放人出去。芍院的青梅、青桂,我们院子的几个,都带了岁数。”
    李氏听了,果然上心,道:“这边的绣鹄、绣雁两个也到了岁数……有没有什么妥当人选,我可是曾答应,要给这两个丫头选门好亲事的……”
    初瑜回道:“有几个管事,也到成亲年纪,明儿媳妇就将名单送来,给老太太过目……”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少家主的选择
    梧桐苑,上房。
    初瑜看着手中的名单,过了二十或是将满二十的丫鬟,共有九个,除了芍院的青梅、青桂,兰院的绣鹄、绣雁,还有梧桐苑的乐红、乐绿,葵院的乐青,槿院的玲珑,还有榕院的文书。
    其中,玲珑与文书是侍候天慧与妞妞多年的大丫鬟,都是姑侄两个使唤惯了的,即便要配人,也会做陪房,跟着出门子,挑选的范围就窄了许多。
    兰院那两个,又是这几年婆婆身边当用的,婆婆要抬举,自己当然要给她们挑好的亲事匹配。
    乐青……
    初瑜用指甲盖在这个名字下掐了掐,面色有些凝重。
    这时,就听帘子有丫鬟禀道:“太太,乐青来了……”
    初瑜撂下手中的名单,抬起头来,道:“进吧。”
    乐青是被传来的,低着头,进了屋子。
    “请太太安……”屋子里温暖如春,乐青却是只觉得身体发冷。
    府里三年没放人了,打老爷、太太从直隶回来,府里就有话传出来,说是年前会放人。
    现下拖到这时候,终于要提了么?
    她低眉顺眼,初瑜的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道:“大爷这些日子什么时候安置?每日里睡几个时辰,睡得安不安生?虽说功课要紧,也不好太累了,我上个月给你的燕窝,给大爷用了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