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帝王妃-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到东方溯的决定,三年……实在太长了。

    东方溯目光沉沉地注视着城下开了一丛又一丛的野草,秋季,是万木凋零的季节,曾经开得如火如荼的花叶尽皆枯萎残败,只有这野草,依旧蓬勃生长,丝毫没有枯萎之意。

    许久,东方溯终于做出了决定,“好,朕答应你,一个月之内,朕要见到古逸臣,如若不然,朕必亲自率领大军,踏平应天!”

    “踏平应天……”萧若傲低低笑着,目光却是异常阴沉,“周帝真是好大的口气,我西楚虽比不得北周,却也不是你想踏平就能踏平的地方。”

    “你若不信,尽可试试!”五年的休生养息,早已有了进攻西楚的实力。

    萧若傲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不忿,也只能生生咽下这口气,“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个月内,朕会派人将古逸臣送到周帝面前。”扔下这句话,他一拉疆绳,带着乔初与十万大军回城。

    这场关系着金陵无数百姓终于结束,但……慕千雪的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解药快马加鞭送往金陵城的时候,一个半真半假的流言正迅速在城中蔓延,几乎到了成灾的地步。

    萧若傲这个始作俑者被捅了出来,但他对付北周的目的,被篡改成了求爱不成,因爱成恨。至于这个爱,当然就是慕千雪;换而言之,在这个流言里,慕千雪成了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

    这个流言其实编得并不高明,但正好给了百姓一个渲泻恐惧与愤怒的地方,不出几日功夫,就传遍了整个金陵城,可谓是街知巷闻。

    尽管解药及时送到,救回了那些被疫症感染者的性命,但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尤其是那些在这场疫症失去了至亲好友的百姓。

    他们开始去京兆府击鼓,去刑部请愿,要求朝廷杀了慕千雪这个“妖女”,还他们一个“公道”。

    流言从来都是最可怕的,会让人丧失理智甚至是最基本的善良,自有记载以来,死在流言下的人,不知凡几,所以才会有那一句“流言猛于虎”。

    所以,有许多人,喜欢利用流言这个无形武器去对付敌人。

第一卷 第六百七十一章 帝心

    京兆府与刑部一开始都压着这件事,不敢惊动东方溯,只命差役驱散人群,但随着击鼓请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敢继续隐瞒下去,一起入宫向东方溯禀报了这件事,后者听完后,只说了一句“知道”,便让他们退下了,东方溯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样的流言蜚语自然也传到了宫里,除了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话之外,更多的人在等着东方溯的态度。

    深秋的昭明宫,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馥郁游离的香气,细花的花瓣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下,点点如碎金,异常精致可爱。

    一双蜀锦软底镶珍珠绣鞋会着珠翠碰撞的清脆响声,在铺满落叶的青石小径上走着,正在打扫的宫人看到绣鞋主人过来,皆无声地跪下行礼。

    这会儿,在承德殿的东暖阁中,孙兴领着宫人将一碟碟刚刚从御膳房端来的菜肴摆上桌,八个热菜八个冷菜再加四碟点心两碗汤,每一样皆是异常精致,赏心悦目。?在摆好最后一碟菜后,孙兴来到坐在案后闭上假寐的东方溯旁边,小声道:“陛下,可以用膳了。”

    东方溯缓缓睁开双目,起身来到膳桌前,看到摆了满满一大桌的菜肴,眉头顿时为之一皱,“朕不是交待过你们吗,平日四菜一汤即可,多了浪费,为何又做这么多?”

    孙兴赔笑道:“御膳房总管见陛下这几日胃口不好,担心龙体有恙,便寻思着多做了几个,好让陛下开开胃。”顿一顿,他瞅着东方溯的神色小心翼翼道:“虽说浪费了些,但也是出于一片忠君之心。”

    东方溯面色稍缓,“告诉他,往后朕这里只许送四菜一汤,再有下一次,多出来的那些银钱,就从他的月例里扣。”

    孙兴尽管心里对他的话很不以然,但面上万万不敢表露出来的,连连答应,随即取了筷子,恭敬地递过去,“请陛下用膳。”

    东方溯接过筷子,看了几眼又重新搁了下来,摇头道:“朕吃不下,先搁着吧。”

    一听这话,孙兴顿时急了,“陛下午膳就没怎么吃,这晚膳再不吃,身体怎么受得了,陛下您好歹吃几口。”

    “朕没胃口,都盖起来吧。”说着,东方溯起身回到御案后,在那里还摊着好几份折子。

    孙兴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让人拿银盖子盖了,这个时候,有人推门走了进来,一袭朱红锦衣漫过光滑如璧的金砖,晚风悄然潜入,拂动绣着几只彩蝶的裙裾,乍一眼望去,仿佛那几只蝴蝶在这深秋季节活了过来,翩翩起舞。

    孙光目光一亮,连忙迎上去,殷切地行礼,“见过昭仪娘娘,娘娘万福。”能够随意出入承德殿的,除了慕千雪之外,便只有梁氏,连沈惜君都没有这个殊荣。

    “免礼。”在示意孙兴起身后,梁氏看一眼丝毫未动的晚膳,蹙眉道:“陛下还是没胃口吗?”

    孙兴回头悄悄看了一眼东方溯,忧声道:“可不是嘛,再这样下去,非得坏了龙体不可,娘娘既是来了,就帮着劝一劝陛下吧。”

    梁氏点点头,走到御案前,朝东方溯福了一福,“见过陛下。”

    东方溯头也不抬,淡淡道:“昭仪有什么事吗?”

    东方溯异常冷漠的态度令梁氏有些难过,但还是强颜笑道:“臣妾知道陛下最近胃口不好,特意做了一碗文思豆腐,以前陛下胃口不好的时候,都喜欢吃这个,说吃了开胃呢。”说着,她对小聪子道:“快把食盒拿过来。”

    “不必了。”东方溯淡然拒绝了梁氏的好意,“朕现在什么都不想吃,你回去吧。”

    他的话令梁氏动作一僵,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该怎么是好,孙兴见状,赔笑道:“陛下,昭仪娘娘都送来了,您就吃一些,说不定胃口就真开了呢。”

    东方溯冷冷扫了他一眼,“什么时候轮到孙公公你来教朕了?”这句看似轻描淡写,没有一丝火气的话落在孙兴耳中,可比晴天霹雳还要响亮几分,赶紧跪下请罪,见东方溯没有饶恕的意思,他狠一狠心,抬手用力掴自己耳刮子,一边掴一边道:“奴才多嘴,奴才该死,求陛下开恩。”

    东方溯低低一笑,盯着他道:“你自己都说该死了,还让朕怎么开恩?”

    孙兴听得冷汗都下来了,对自己刚才多嘴的举动后悔不已,颤声道:“陛下宽宏大量,求再给奴才一个机会。”

    东方溯冷哼一声,喝斥道:“滚一边去。”

    孙兴如逢大赦,赶紧退到朱红柱子旁,连大气也不敢喘,唯恐一个不甚又招来祸端。

    梁氏望着东方溯,“陛下,臣妾是否做了什么?”自东方溯从边关回来后,她明显很感觉到前者的冷落,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她凄然哀伤的目光令东方溯生出一丝不忍 ,梁忠固然犯下大错,但梁氏是无辜的,她什么都不知道;若非要说知道什么,那也是失去了唯一的父亲。

    想到这里,东方溯语气缓和了下来,“你没有错,是朕心情不好。”

    小聪子一向擅于察言观色,见他神色缓和,趁机道:“陛下,这文思豆腐是主子亲手做的,谁都不让帮忙,忙活了一下午,您就尝一口吧。”

    东方溯迟疑片刻,颔首道:“那就盛一碗吧。”

    “是。”梁氏欢喜地答应,亲自盛了一碗递到东方溯手里,“陛下小心烫。”

    这文思豆腐,就是将豆腐用精细的刀工切成一条条细丝,就像米线一样,却又细多了,与头发差不多粗细。

    随后用沸水焯去黄水和豆腥味,再将香菇、冬笋、鸡脯肉、菜叶切成细丝,然后用鸡清汤烧煮,待豆腐丝浮上汤面后,这文思豆腐便算做好了,吃起来软嫩清醇,又透着一股咸鲜味,入口即化。

    这道菜看着不难,其实很考验做者人的手艺与耐心,心思稍微粗一些,这菜便难以做好。

第一卷 第六百七十二章 意见相左

    东方溯一口口喝着细如发丝的豆腐,颔首道:“这文思豆腐始终是你做的最好,咸鲜香滑。”

    梁氏微笑道:“臣妾再给您盛一碗。”

    “不用了。”东方溯搁下碗,摇头道:“最近事情太多,朕实在没什么胃口。”

    梁氏应了一声,试探道:“陛下可是在想那个流言?”

    东方溯眼眸微眯,望着他道:“怎么,你也听说过了?”

    梁氏叹息一声,“这世间传得最快的,莫过于流言蜚语,好几日前就传到宫里了,到处有人在议论,就刚才过来的路上,臣妾还听到几个宫人在说这事呢。”

    张进领了宫人进来掌灯,随着一枝枝红销硬烛被点亮,温柔的橘红光芒如水波一样殿中徐徐蔓延。

    东方溯淡淡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梁氏思忖道:“流言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必是有人在背后造谣生事,甚至是推波助澜。”

    东方溯点头道:“朕也有这个感觉,只是始终猜不透背后那个人的身份。”

    梁氏低头想了一会儿,随即舒展了眉头,“臣妾倒是想到一人,只是不知道对不对。”

    “哦?”东方溯饶有兴趣地道:“是谁?”

    “这个谣言明显是冲贵妃来的,与贵妃有深仇大恨,又擅使这种阴谋诡计的,非楚帝莫属。”

    东方溯长眉轻扬,“你是说萧若傲?”

    “是。”梁氏颔首道:“他不甘心输给陛下,就想出这么一个阴损招数,派从散播谣言,从而借百姓之手逼陛下处置贵妃。”

    “确有这个可能。”东方溯说了一句,又道:“那依昭仪所见,应该怎么办?”

    梁氏嘴唇微微一动,似有犹疑,半晌,她低头道:“事关前朝,臣妾不敢妄言。”

    东方溯淡然一笑,“你连战场都敢去,还有什么不敢的;再说了,这件事不仅关乎前朝,更涉及后宫,只管说就是了。”

    得了东方溯的话,梁氏徐徐道:“臣妾当然知道此事是楚帝有意中伤贵妃,事实上,若非贵妃殚精竭虑,以身犯险,根本不可能从楚帝手中拿到解药,但外人不知,百姓不知,就算将事实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甚至会认为陛下故意替贵妃开脱,到时候情况更加麻烦。”

    东方溯眸光一沉,“这么说来,这是一个无解的局?”

    梁氏叹息道:“从明面上来说,是的。”

    “明面上?”东方溯打量了她一眼,“听昭仪的话,还有暗面一说?”

    梁氏颔首道:“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东方溯调整了一下坐姿,道:“且说来听听。”

    梁氏脸庞一半落在烛火的阴影里,幽幽道:“其实百姓并不是真想陛下杀了贵妃,更多的是,是要陛下一个态度,只要陛下给了他们,自然就能缓解矛盾。”

    东方溯细细听着,道“继续说下去。”

    “陛下不妨以思过为名,贵妃发落去畅春园,雷声大,雨点小;等世人淡忘了这件事,再将贵妃接回来,便能两全齐美。”

    东方溯拧眉道:“可这样一来,等于承认贵妃在这件事里有过错。”

    “所以臣妾才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总好过激化朝廷与百姓的矛盾。”梁氏凑过几分,带着一丝诱惑道:“据臣妾所知,这个流言已经不局限于金陵城,陛下当早做决定。”

    孙兴眼珠子微微一转,上前一步,小声道:“陛下,昭仪娘娘说得在理,眼下最要紧的是保住贵妃娘娘,余下的可以慢慢再做打算。”

    东方溯徐徐转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眼角余光瞥见张进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道:“你想说什么?”

    张进咬一咬牙,低头道:“回陛下的话,刚才昭仪娘娘说让贵妃娘娘避祸,是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奴才……不太认同。”

    东方溯仰身靠在椅背上,“理由呢?”

    张进一边想一边道:“百姓之所以频频去京兆府、刑部击鼓申诉,是因为他们认为贵妃导致了这场疫情,一旦陛下发落贵妃,哪怕是再微小的惩罚,都等于坐实了贵妃的罪名,到时候他们更有理由要求陛下惩治贵妃,待到那时,无论陛下再说什么,都不会再被他们相信,矛盾也会激化到不可调节的地步,到时候唯一化解的办法,就是……就是……”他犹豫半晌,终是不敢说出口。

    东方溯面无表情地道:“处死贵妃是吗?”

    张进大惊,连忙跪下请罪,“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东方溯扫了他一眼,淡淡道:“说下去。”

    张进摸不准他的意思,战战兢兢地道:“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