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新篇-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烙敝荩蕉哺Ю罨菰蛟诠耸难狭钕拢示蛑匦峦平搅艘手荩け5囊煌蛉寺聿挤蕾鹬荩匦卤黄粲玫纳窳智咴蚵拭晒怕矶幼笾V菀晕笤逋蛐卤嗔返闹髁π戮蛴晒耸鬃酝沉欤し谰⒔蛞幌撸媸弊急改舷隆�
    在北京的范例收集到这些情报后,马上送回天京,王财意识到再拖延北伐的时间,的确能够让自己准备更充份一点,但是也给清廷喘息之机,从而增加了进军的难度,招来总参谋部紧急商讨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发布总动员令,誓师北伐!
    前期从江南各个战场赶回到苏南的十二支新军主力接到王财北伐动员令之后纷纷开始按照总参谋部的密令进入各个战役出发地,加紧准备北伐所需的各种物资、弹药,辎务司从各地征调防军保护补给随军北上,整个江南都开始行动了起来,一时间战云密布,杀伐之气顿起。
    根据计划,新一军高建国部,新二军倪守道部,新三军贾充部组成一兵团,由倪守道任兵团长,出庐州攻入河南后,打击驻防郑州的僧格林沁;九江的李秀成部、皖中的韦志俊部和从江西返回的杨辅清部组成二兵团,由李秀成任兵团长,从六安北上,直取蒙城,打击在皖清军;新四军潘启亮部,新五军冯天部,新六军戴伏波部组成三兵团,由潘启亮任兵团长,出徐州击败山东巡抚李惠后直扑济南,而做为奇兵的新十一军武智久部和新十二军王仁甫部待清军主力被吸引到河南、山东的时候,在上海登船沿海路攻取秦皇岛,并拿下山海关,太平水师将为他们提供支援;整个战役的预备队由新七军陈平安部,新八军郑伯伦部,新十军史大柱部担任;江**师及皖南防军控制九江,严防湘军异动;新九军焦富部驻防天京,保卫天朝都城安全。吸取了太平水师泄密事件的教训,担任攻击山海关的奇兵部队除了王财和总参谋部的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的真正用处之外,对外一律宣称是北伐战役的预备队,以此来掩人耳目,确保突袭计划的顺利。
    之所以把李秀成、韦志俊、杨辅清的部队调到安徽战场,王财是有私心的,因为从情报上来看,无疑清军在安徽的实力最强,借清军之手削弱这些天朝旧臣的兵力,在他看来真正是一食二鸟的好计策,虽然李秀成烧了洪秀全的密诏,但留着这些人在,他到底还是不放心。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全境进入战时状态,实行连坐法,一人犯法,全家问斩,一户犯法,十户问罪,十万二线新军分布各地坐镇,严厉镇压任何敢于滋生事端和对抗官府的行为,安庆、苏州兵工厂日夜开工,加班生产军火,保证前线需要。同时为了确保曾国藩不至于铤而走险,王财密信已经打到贵州的翼王石达开阵兵贵、湘边界,监视湘军,逼曾国藩安心的待在两湖。
    同时为了配合这次大规模的北伐,从人心士气上打击正面清军,加快战役进程,减少部队损失,舆宣司的几个老先生还写了一篇檄文(檄文不计入正文字数,赠送):“昔我黄帝,始建中华,尧舜禹汤,孔孟圣教,则文化彬彬,独步宇内,煌煌史册,逾五千年,宽仁博大,久著民德。奈胡元猾夏,窃号神州,华服变满装,汉音改胡腔,豪杰具留猪尾,英雄始乱纲常,又迭兴文狱,灭尽汉章,动诬谋逆,夷绝九族,国士引劲,精英具丧,腥风播四海,淫毒秽宸极,又纵贪官污吏,骄吸民膏,可怜子女,哭泣道旁,官以贿得,刑以钱免,豪杰绝望,英俊抑郁。长蛇封豕,搏噬无遗。遂使神明胄子,降为舆台;锦绣江山,沦于左衽,肆其穷凶,窃据我都邑,乌乎痛哉!今天朝中兴东南,辅王义千岁,奋发有为,重整河山,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五族和谐,共享太平,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古人有言,炎炎之火,可焚昆冈。是以夏后一成,能复故国,楚人三户,足以亡秦;况以中国之大,人民之众,爰举义旗,为天下倡。群贤霞蔚,多士云兴;一鼓功成,克有全土。此则我华厦先圣在天之灵实式以凭,而中兴之运可操左券也。唯是新邦初建,庶事待兴,引企英豪,同襄治理。然后奖帅三军,会师北伐,饮马长城;捣彼虏庭,歼其丑类。望天下耆艾、河朔健儿,岭表孤忠,中原旧曲,应此檄文,各整义师,振臂执锐,共讨胡贼,上顺天时,下安黎庶,以匡诸夏。若甘心事敌,以抗天兵,执迷不悟者,罪在不赦。凡从天道,顺吾天朝,倒戈从义者,既往不咎,得享富贵。夫非常之原,黎民所惧,救国之志,人有同心。敢布区区,咸知大义。二三君子,尚克图之。”檄文所到之处,百姓群起响应,江北各地义旗遍举,还没有等北伐开始,江北就乱了套,连北京城都被造反的义军攻打了两回,只可惜都是些乌合之众,很快就被镇压了。
    战役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续了,可是在一个问题上王财与内阁、总参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自从控制苏南之后王财就始终坐镇中枢,再也没有带过兵了,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将才,但是每每看到手下上报的军报,谁谁在哪里击败了谁,歼灭清妖多少多少人,心中总是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曾听人说过男人天生就是要打仗的,这次大规模的对江北用兵,王财当然想赶上趟,可是当他宣布准备亲自率领一路精兵北上伐胡的时候,不仅仅他的两位夫人同声反对,连内阁、总参也是一片反对。
    “殿下身为天朝辅政大臣,肩负朝政重责,此刻天下震动之时,殿下更应当坐镇中枢,指挥四方,如此方可安定天下人心,兵凶战危,殿下亲征江北,万一要是有了闪失,这可怎么办?”郑国和王辏г死肟炀┲螅诟笾幸孕焓傥祝耸弊匀皇且︒傻摹�
    “怎么会有危险呢?我新军兵力占优,火器军械占优,人心也尽在我们这边,再说新军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统率一军,亲临前线不是更能鼓励士气,让将士们奋勇杀敌吗?”王财是执意要去,咬定不肯松口。
    “殿下亲临前线,当然鼓舞士气,但是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将军们的手脚,一面要要指挥作战,另一方面又保护殿下安全,必定束手束脚,难以奋勇进取啊。”总参谋长葛海华也担心王财这一去,说不定成了外行指挥内行。
    “想当年我也是带过兵的人,凭着几千人的部队不也打出苏南膏臾之地吗?由此才建立如今强大的军力,我去带兵怎么就会束缚军官手脚?保护我?保护我什么?老子不也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吗?能有什么事情?如此强大的军力,还让清妖打到我面前了,这些将军们也真的该去跳海了!”王财一肚子不快。
    “殿下,自古皇帝……亲征必定有两个条件,一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二是国无良将,不得已而亲涉险地,如今我天朝战将云集,何劳殿下亲涉险地?再说这用兵的事情,谁能说必胜?殿下千万以天朝大业计,坐镇天京啊!”徐寿急得面红耳赤,苦谏不止。
    王财听了徐寿这几句话,心中一动,但是他还是坚决道:“如今江南尽在我天朝掌中,人心思定,此刻需要决断的只有江北战局了,我离前线近一点,不是更便于指挥?”王财还是摇了摇头。
    “殿下,外敌虽不足虑,但内贼却不可不防啊……”徐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他心中最担忧的事情,王财一足,天京城内谁敢抗拒洪秀全?如果他借机跳出来弄些小动作的话,那王财在江北前线,急切不能返回,不是又要来一次天京变乱了?
    王财一听,点了点头,这事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如今洪氏一族全都被软禁在天王府内,正是由于王财始终坐镇天京,他们才不敢有什么异动,可王财要是一走,这就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了,徐寿这么说,也确实有些道理,一时间犹豫不下。
    看出王财有些动摇,徐寿接着说道:“况且两位王娘都有孕在身,眼看我等将得幼主,殿下此刻离京,两位王娘只怕也有些想法吧?”
    王财琢磨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这事好办,天王身为天朝之主,此刻北定中原之机,正该亲征,我和他一起去,这样就行了吧?至于两位王娘,本王家事用不着你们担心。”说着王财沉思了一下,坚定的说道,“此战我天朝大军必求全胜,天朝大业在此一举,无论是我是否赴前线,天京局势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但朝政动荡,也必定会影响前线军心,因此更要注意加强天京城防,朝中的奸侫小人,你们也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天王那两个兄弟,还有洪仁豢刹环腊。 �
    PS:考虑到有的朋友不喜欢看檄文,因此檄文不计入本章总字数,免费赠送,供朋友一笑。
    另外北伐开始了,朋友们继续帮锄头顶票啊!
第130章:誓师
    第130章:誓师
    徐寿和葛海华对视一眼,真不明白辅王怎么会如此的坚决,徐寿暂理内阁大臣之责,犹豫再三还是劝道:“殿下,如果再把天王带去,这一路上浩浩荡荡至少得要五千新军随驾护佑,有这五千劲旅何不用于前线应敌?卑职实再不明白殿下为何会有此等想法,卑职既得殿下信任暂理内阁大臣,责无旁贷,总要力谏殿下,此事确实不利北伐,不若等我天朝大军攻入直隶后,殿下再北上督战如何?”
    王财说了这么半天也有些急了,拍着桌子道:“徐寿,你就有这个不知进退的毛病!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你当本王亲征是凑热闹,是好玩?本王亲涉险境,一则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二则向天下人表明本王混一宇内的决心,三则本王亲征,说不定吸引清军注意力,精锐火器打防御战应当不成问题,而其他各路便可迅速突进,对于清军我们要立足打歼灭战,如果都成了击溃战那将来后患无穷,”王财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突然抬头道,“我问你们,打下北京之后你们准备怎么办?”
    葛海华马上道:“总参正在制订计划,准备调兵再入山、陕,同时出关攻略东北,不过这需要一些时间……”
    “一些时间?”王财冷笑一声道,“照你们这个打法,我看恐怕还要再打个五、六年吧?你总参能调动多少人,钱百万那里有多少钱粮让你东南西北的四处开花?”
    葛海华一时语塞,正如王财所说的,这样打下来没有千万两银子恐怕不行,而且以现在的兵打到最后只能是越分越散,的确是兵家大忌。
    王财看了看呆在那里的葛海华,冷冷的问道:“你们以为这次北伐打得是什么?钱粮?军械?兵甲?错!”王财顿了一顿,厉声道,“打得是我天朝的威风!打得是天道人心!中国如此之大,我们就算打下北京城又如何?山西、陕西、甘肃、云南、四川不还都是在清妖兵将手中?更不要说关外那数千里的国土了,你道我们凭着几万新军能横扫整个中国吗?你们想得简单了,此时西洋列强的国力无时无刻不在飞速增长,就在你我说话这会儿,我堂堂中华就又落后了一些,你们天天把救国挂在嘴边,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内战再继续下去,那我中华何时才有出头之日?这倒在战场上的双方兵将,不都是我中华的好儿郎?只有尽快结束内战,凝聚人心,汇集天下英才,才有可能重整破碎河山,才有可能威服四海,打下一个北京有什么用?清妖朝廷的倒台很可能让各地的督抚据省独立,那时候我们再一个个去打,去杀,不但费时糜饷,天下又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要死于战火,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督抚勾结洋人,那就复杂了,刘丽川的报告你们都看过,北疆现在可不太平,若是蒙古、新疆转身倒向了沙俄老毛子,你们说说怎么办?到时候你我都要成了民族的罪人!”
    徐寿和葛海华看着王财涨红了脸,吓得一个也不敢出声,王财扫了他们俩人,接续说道:“此番北伐,我们不仅仅要打胜,还要干净利落的打胜,要在气势上完全压倒腐朽的满清朝廷,要让那些还在观望的各省督抚们明白我天朝一统天下的决心,要让他们打心眼里害怕,要让他们主动送上降表,臣服在我天朝的黄旗之下,这才是最要紧的!我知道亲征北伐必定是要担着风险的,但是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气势上彻底压倒清妖。当年皇太极问大明兵将曰‘你们的皇帝能骑马弯弓吗?能在战场上指挥若定,万人从中几进几出吗?’今天同样的话我要反问在北京的咸丰!我要让天下人都明白,天道循环,我天朝才是巍巍中华的新主人!”
    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让徐寿和葛海华听得也是热血沸腾,他们抬起头,看着站在屋门口目视着远方那片苍茫天空的王财,他的身上散发出一阵阵令人吃惊的气势,徐寿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