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要阻止他!
  对!
  我一定要阻止他!
  想到这里,诸葛亮提笔急挥,写下一封书信,又唤来儿子诸葛瞻。
  看着父亲着急的模样,诸葛瞻知道这封信定然十分重要,接过书信,对父亲说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亲手交给庞叔父!”
  诸葛亮点点头,再三叮嘱道:“汝见到士元一定要阻止他向子午谷派兵!切记切记!”
  “孩儿记住了!”诸葛瞻不敢耽搁,连夜离京,直奔长安而去。
  长安城上,诸葛亮遥遥望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一脸愁容久久不能散去。
  “孔明,士元大限将至,汝又何必耿耿于怀呢?”忽然从他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诸葛亮也不回头,叹了口气说道:“士元,吾之挚友。若能回天,吾岂能不尽余力?夜色已深,公瑾何故到此?”
  原来说话的人是江东旧人周瑜周公瑾。
  江东吴国尚在时,周瑜以国之尚在,不肯投诚。
  刘备爱惜其才,虽押之入狱。
  不过说来,他也不寂寞。
  后来,颜悦擒拿了吕蒙,将吕蒙押解入京。
  他们两人便在狱中常住,时不时有诸葛亮等人前来与他们谈文讲学,倒也过的逍遥。
  江东吴国投降,诸葛亮又来见他们。
  他们知道投降之事早晚将至,也就顺势投诚,领了一个闲散的官职,倒也轻松。
  只是听说庞统打算涉险子午谷,周瑜心中暗笑庞统自大,虽独自来到城上观看星象,却见西北将星暗弱无光,便知庞统大限将至。
  其实,诸葛亮早已看出西北将星暗弱无光,却不敢往庞统身上想!
  被周瑜讲出来,诸葛亮却也无奈。
  “孔明,子午谷真的如同传说中一样?”周瑜对于子午谷的传说也是将信将疑。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入川六道,最难者便是子午谷一道。昔日高祖入川便是走此一途,激发了将士斗志,方有后来的楚汉制胜!”
  这个典故,周瑜也听说过。
  子午谷是秦岭六条连接西南的大道中最险峻的一条,历史上多次有兵家企图偷渡,但却从来没有人成功。
  在古代,穿越秦岭去往西南及周边地区的道路主要有六条,从西到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秦岭地区山高谷深,尽管这六条大道全都占据险要,但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它们仍然许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这六条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所以,有史学家才发出了”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感叹。
  子午谷的地理路线,大概是从杜陵(今西安东南)起,然后穿秦岭到达汉中。它开辟于秦代,在默默无闻了百年之后,首次登上战争舞台的时间是在秦末,当时正是”刘项相争”的时期,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正是从子午谷通过,道路的艰难激发了汉军士兵对抗项羽的决心,最终,他们杀回了关中,夺取了天下。到了东汉时期,汉中太守王升专著《石门颂》,赞扬子午道对汉军士兵士气的激发:“高祖受命,道由子午,兴于汉中”
  见周瑜低头不语,诸葛亮又说道:“汝等皆知此地凶险,却不知此路当中陡崖峭壁、洪流汹涌,沿途凶险莫测。其中艰苦难以想象,更兼谷中天气变幻不定,行军甚难,非你我所想!”
  “汝与士元自幼结交,尝论此事否?”周瑜问道。
  诸葛亮无奈的一笑说道:“吾二人自幼争执此事,从未印证胜负!”
  周瑜叹了口气说道:“如公所言,士元危矣!”
  从人性的考虑,周瑜点破了诸葛亮不想去想的一面。
  这个时期的谋臣武将,一个个都通晓天文地理,只是有的知道的多,有的知道的少而已!
  可以说,他们不单单是兵家、儒家,其实都是一个个杂家!
  庞统知道子午谷的典故,却因为他的性格,导致了他对自己的盲目自信。
  接过诸葛瞻的书信,他笑着说道:“汝父一向安好?”
  “回禀叔父,家父一切安好。但再三嘱托,还请叔父先看书信。”诸葛瞻急切的说道。
  “偶?何事如此重要!贤侄一路劳累,先品茶稍带。”说着,庞统打开书信,赏目观看。
  只见信中写道:
  后将军、长安兵马都督、士元吾友亲启:陛下降旨,令汝兵伐斜谷。吾恭待汝之凯旋。忽闻汝遣黄子恒、曹子陵二将统兵一万余进攻斜谷,直逼五丈原。吾大惊!汝意欲兵出子午谷?!是耶?否耶?
  士元,吾友。且听愚兄忠告。子午谷,自古行兵险要之地,非人可以逾越也!万万不可自诩天兵!
  斜谷守将邓士载,后起之秀也!文韬武略,皆不下你我!汝当用心对耶!
  吾知汝意欲遣兵两万余穿越子午谷。此乃行军者大忌也。子午谷延绵数十里,山路不见,尽是悬崖峭壁!士兵攀岩而行,劳体疲肌,后继无力,越过子午谷,已然疲军也!邓士载定然会陈兵午口,以待疲军!
  陛下执掌中原十数载,区区西川指日可待!
  公用兵一世,累立奇功,无偿败绩!行此计否,往望公三思!
  在下面是诸葛亮的署名。
  看完这封信,庞统脸上颜色连连变化,一张丑脸更加显得阴沉。
  一旁的诸葛瞻赶紧劝道:“想必家父书信令叔父气恼,还请叔父冷静!”这句话是诸葛亮交给他的。当时诸葛亮便猜到了庞统会有这样的想法,告诉了儿子如何应对。
  毕竟当着诸葛瞻的面,庞统嘴角狠狠的抽动了一下,强作笑容的说道:“无妨,无妨!汝可知汝父信中所讲?”
  “信中所讲,小侄倒是不知。不过,家父再三嘱托,请叔父一定三思!”诸葛瞻笑着说道。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庞统说完,派人给诸葛瞻安排了下榻之处。
  待诸葛瞻离去,庞统眉头紧皱,狠狠的将诸葛亮的书信拍在了案上,狞笑着说道:“孔明呀孔明,你等都知道子午谷凶险,邓士载又如何不知?某便让你看一看,我是如何借助子午谷,夺取汉中城的!”
  说完,他将手中的书信狠狠揉搓成一个团,仍在了地上,转身朝着后面走去。
  他离去后,其子庞宏捡起诸葛亮的书信,仔细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不行!
  若行此险策,岂不是白白将数万儿郎性命推入险渊?
  必须阻止父亲!
  庞宏为人刚直,性稳有远见!
  故,他看完诸葛亮的书信,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他看到父亲的表情,心中知道想要劝服父亲,还需要找些帮手。
  关上房门,他将书信藏好,悄然出府,直奔扬威将军张雄的府邸。
  见到张雄,他将诸葛亮的书信拿出来,递了上去。
  张雄看罢,大惊,急忙问道:“后将军意欲如何?”
  “哎!”庞宏摇摇头,十分无奈的说道:“家父与诸葛伯父虽为至交,却因一事耿耿于怀!”
  “何事?”
  “便是子午谷兵道之事!”
  “啊?”张雄十分不解的看着庞宏。
  庞宏无奈的笑着说道:“家父对此事甚是看重,故有此一策!诸葛伯父有执书于他,恐怕再难相劝呀!某一时无策,特来请兄台相助!”
  张雄也没有主意,遂说道:“不如找子豪、元义前来,大家一起商议如何?”
  再无其他方法,庞宏也只好等张虎、宗成前来。
  不多时,张虎、宗成一前一后来到了张雄府中。
  听庞宏说完,宗成笑了,对他们说道:“原来是此事,某以为何事呢?”
  “莫非你有办法?”张雄不解的问道。
  宗成看了三人一眼,问道:“后将军可否亲自统兵前往子午谷?”
  “自然不会!”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便是了。待那时,我们随便一人接了将令,统兵前往子午谷。途中,我们可先遣健将前往子午谷中打探,若是可行,便进军;不可行,只管撤兵便是了!”宗成说道。
  真是关心则乱。庞宏心中恍然,遂说道:“元义一言点醒梦中人。如你所说,若是能够令家父仅派遣五千兵马最好!”
  


第380章 入秦岭遣兵探路,探子午出现敌情

  第380章入秦岭遣兵探路,探子午出现敌情
  上文书中讲到庞宏四人商议对策,知道不能够劝服庞统,遂采取了迂回的对策。
  次日,庞统召集众将,派兵前往子午谷。
  振威将军张虎上前言道:“都督,末将以为突袭兵马不宜太多,五千兵马足矣!末将愿往!”
  他话音未落,官拜骁骑将军的庞宏也出列请战:“都督,末将愿为副将,助振威将军同往!”
  看着两人,庞统言道:“汉中兵马两万余人,斜谷关内兵马也有两万。汝等区区五千能有何为?”
  “父亲,奇兵以扰为胜!我等在内,父亲可使大军直逼斜谷!若是父亲兵力太少,引起邓艾猜疑,子午谷中定会设下伏兵!”庞宏回答道。
  “也罢!我便许汝二人精锐弓弩手一千,刀盾兵五千,进军子午谷!”庞统说着,拔出令箭,交给张虎。
  张虎、庞宏二人接令而去。
  一旁的诸葛瞻准备上前劝慰,却被张雄拦住。
  “思远莫急!”张雄低声劝道。
  见张雄阻拦,诸葛瞻只好作罢。
  张虎、庞宏二人带着大军抵达秦岭山下。
  初春的秦岭北山半山腰上依然覆盖着皑皑白雪,一阵风刮过,飘起的雪末扫过士兵们的脸,如同刀割一般。
  “咔嚓、咔嚓”的踩着地上的棘叶和积雪,张虎四下望着。
  崎岖的山路看不见尽头,换了棉衣的将士们经过了三个多时辰的跋涉,已经有些发汗。随着山路上的积雪加厚,道路渐渐变得不再那么泥泞。
  只是道路渐渐显得更加陡峭,一侧的山林渐渐少了,两侧都是高山悬崖,山腰间的小道完全变成了一条羊肠小道。
  庞宏对张虎说道:“子豪,此去前方道路艰辛,相距子午谷还有百十余里的路程,不如派出一队士兵先去探路如何?”
  “如此道路,百十余里想必也要行军两日余。那便派一队士兵前去打探一番。”说完,张虎便派出一队士兵前去打探。
  张虎吩咐士兵安营扎寨,架火烧炭取暖。
  再说那队率带着五十名士兵朝着那悬崖上的小路奔去。
  忽然,他制止了士兵们前进的脚步,低声说道:“隐蔽。”
  士兵们离开躲进了一旁的雪堆下。
  不一会儿,两个身影晃晃悠悠的从那条小路上下来。
  前面一个是个拿着扁担的樵夫,身高八尺余,腰间别着一把柴刀;后面一个背着弓箭,肩上扛着一柄猎叉,看样子是个猎户。
  “一个樵夫,一个猎户!好奇怪的组合。”一名什长低声嘟囔着。
  队率横扫他一眼,警告道:“噤声!”
  那什长一缩脖子,伸手捂住嘴,不敢多言。
  转眼间,那二人便来到了他们藏身之处。
  “咦!?怎么这么多脚印?”那樵夫惊讶的叫道。
  不等那猎户说话,躲在一旁的队率厉声大喝:“上!”
  五十余人一拥而上,将二人包围了起来。
  “啊?官爷,你,你们这是要做什么?”那樵夫一副我怕怕的样子,怯怯的问道。
  队率冷笑着说道:“不做什么!只是想请你们去坐坐!”说完,便指挥士兵上前捉人。
  樵夫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一瞬即逝,脸上立刻堆笑着说道:“官爷,官爷,我上有老下有小,还等着砍柴回去换钱买米下锅呢!”
  “少废话,和我们回去再说。”队率不客气的说道。
  一边的猎户双手握着钢叉,靠在樵夫背后,低声嘟囔几句。
  樵夫脸色一冷,低声厉喝:“切莫多言。”
  言毕,他丢掉了手中的扁担,十分光棍的说道:“官爷如此霸道,真是令我川中百姓心寒。”
  这时,两名士兵已经走到他的身边。
  就在士兵准备动手的时候,他忽然抽出柴刀,身子向前一欺,口中喊道:“找死!”
  手起刀落,两道血箭顺着柴刀划落射了樵夫一身。
  与此同时,那个猎户晃动钢叉冲向了一旁的士兵。
  淬不及防,又有一名士兵被猎户杀死。
  队率大怒,一边挥刀砍向猎户,一边大喝道:“杀!杀掉他们!”
  一旁士兵纷纷杀了上来。
  这二人还真厉害,竟然以二对五十人!
  不过,好汉难敌四手,饿虎还怕群狼!
  他们也就支撑了片刻。
  樵夫后背被砍中一刀,疼痛令他出现了片刻的迟疑。
  瞬间,十余刀砍在了他身上
  看到樵夫惨死,猎户心中悲愤,泪水布满了眼睛,手中的钢叉便乱了分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