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人称赞: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经此一事,董卓便多加了小心,出入之时不只吕布相随,更是常常有甲士护卫。
  时下,刘备也听闻朝着董卓鸠杀天子,遂前往渤海拜见袁绍,与袁绍相商。袁绍以为兵马不足以与董卓相抗,当先与朝中大臣做好联系,到时候里应外合,定能将董卓击败。
  二人商定,袁绍遂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
  书中大概意思如此:“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到书信,寻思无计。
  一日,他看到朝堂之上旧臣都在,便邀众人:“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人纷纷言道:“一定!一定!”
  当晚,王允在家中后堂设宴。一众公卿旧臣纷纷踏至。
  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
  众人莫名,纷纷惊恐的问道:“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王允言道:“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听罢,百官中多有人随声而哭。
  坐中却有一人抚掌大笑
  此是何人,因何大笑,尚请诸位继续收看下一章


第108章 曹操献刀俱逃往,吕公留客惨遭亡

  第108章曹操献刀俱逃往,吕公留客惨遭亡
  却说王允在宴席之上叱责董卓误国,啼啼哭哭。诸公卿亦是如此,顿时宴席之上一片哭声。
  这时,席中一人抚掌大笑,指责众人:“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难道还能哭死董卓否?”
  说的也是,这哭能够把人哭死吗?
  难怪,这人笑话他们!
  王允抬头观看,却是新晋骁骑校尉的曹操。
  这中军校尉袁绍离去,西园军马已经荡然无存,尽被董卓收编。曹操原本为典军校尉,被董卓迁为骁骑校尉,暂领西园部分兵马。
  见他轻薄,王允怒叱:“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这时,曹操方止住笑声,义正言辞的说道:“吾非取笑他事,而是因为诸位平时智计百出,今日却无一计可杀董卓尔。曹操虽然不才,但愿斩断董卓的人头,悬挂在都城的门楼之上,以此敬谢天下。”
  见曹操如此,王允顿时从席中站起来,走到曹操面前,谦恭的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言道:“近来,某委曲求全,以身伺候董卓,实则是想乘其疏忽之时以图之。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也!”
  王允被曹操的一番话打动了,遂亲自斟酒奉于曹操,言道:“孟德果然有心呀,真是天下大幸也!”
  曹操沥酒明誓:“今日曹操得蒙司徒与诸位公卿器重,赐予七星宝刀。曹操定然手刃逆贼董卓,不成功便成仁!”
  王允遂取出宝刀,赠予曹操。
  曹操将宝刀藏于身上,饮酒完毕,便起身辞别众官员
  次日,曹操佩戴宝刀,来到相府,见侍卫问道:“丞相何在?”
  因曹操今日频频出现在相府,侍卫皆以熟悉,遂回答道:“丞相现在在小阁之中。”曹操也不用通报,径直入内。
  果然,他一进小阁,便见到了董卓和吕布。
  董卓坐在床上,吕布侍立在一旁。
  见曹操比往日来的晚了一些,董卓问道:“孟德因何来迟?”
  曹操回答道:“马羸行迟耳。”意思是说,我的马比较羸弱,行走的慢,所以来迟了。
  日来曹操表现颇受董卓赏识,董卓便对吕布说道:“吾有西凉进奉来的好马,奉先,你亲自去挑选一骑赐予孟德。”
  吕布得令而出。
  眼见机会出现,曹操暗自寻思:“老贼,合你当死!”本欲拔刀赐之,奈何有伍孚先例,惧怕董卓力气,没有敢轻举妄动。
  恰在此时,董卓体胖,久坐难受,遂倒身而卧,面向榻内。
  如此光景,曹操大喜,暗道:“老贼当休矣!”急忙擎刀在手,便欲行刺。
  许是董卓命不当绝。
  他仰面正好看到衣镜之中,见曹操在他身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你欲何为?”
  曹操可不是伍孚,急上心来,双手呈刀,呈于董卓面前,单膝跪倒在地,言道:“属下今日得到宝刀一口,特来献给恩相!”
  董卓接过来,仔细观瞧,见此刀长尺余,七颗宝珠镶嵌缀饰,极其锋利,果然是一口宝刀;又见吕布已经进入阁内,遂将宝刀递给吕布。
  曹操十分乖巧的将刀鞘解了下来,递给吕布。
  见马匹在外面,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孟德,此马如何?”
  “好马!操愿试骑一趟!”
  董卓不疑有他,便叫人与他换了鞍辔。
  曹操牵着马走出相府,立刻翻身上马,快鞭狠抽,朝着东南方向便跑了下去。
  他可不敢再此久留呀!
  等那董卓回过味儿来,还不派兵马来追赶?那个时候再跑,岂不晚了八秋?
  果然,待曹操离去,吕布对董卓言道:“方才,某在外拴马,看到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幸亏义父及时喝破,他方改为献刀。”
  听吕布如此说来,董卓也会想了一下方才的情况,说道:“吾亦是有些怀疑。”
  正说话间,那董卓的女婿李儒从外面进来。
  董卓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他。
  李儒沉吟片刻,说道:“曹操没有妻小在京,向来独居寓所。现在可以差人到他的住所处召其来见。若是彼无疑定然来见,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董卓对派人出传唤操场。
  奈何去了良久,那人才来回报:“主公,曹操不曾回寓所,而是乘马飞奔出了东门。那门吏问及,曹操言道:丞相差遣有紧急gongwen。门吏不疑,放了他去。”
  李儒言道:“曹贼心虚逃窜,定是行刺无疑矣!”
  董卓大怒,叱责道:“累我如此重用,这厮竟然意欲加害于我!”
  李儒在一旁说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遂建议董卓画了影图,张贴告示,发布各地,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再说曹操逃脱出城,一路奔驰,那可真是伏于马上落荒而逃。
  从洛阳出来,直奔谯郡。
  路经中牟县,曹操本想蒙混过关,奈何被守关军士所获,押着来见县令。
  县令问道:“汝是何人?何以为生?”
  曹操低头言道:“我乃行脚客商,复姓皇甫。”
  那县令站起身来,走到曹操近前,盯着曹操,沉吟半晌,忽然一笑,说道:“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便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言毕,不待曹操说话,便使人将他押入牢中,遂赏赐了那守关士兵一些酒食。
  时至半夜,曹操正在惋惜自己,却见有人传唤自己。
  原来,那县令派了心腹人,暗中取出曹操,引至后院中审问。
  待曹操坐定,那县令问道:“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
  曹操不屑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县令,眯着眼说道:“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见曹操如此,县令屏退了左右,对曹操说道:“汝莫要小看于我。吾亦非俗吏,奈何未遇其主尔。”
  曹操言道:“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见曹操说的义正言辞,县令心中有些佩服,遂问道:“孟德此行,将行往何处?”
  曹操答道:“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这一番豪言壮语,顿时将那县令打动。
  那县令赶紧上前,为其解开绑绳,扶了他坐到上位,俯身而拜,言道:“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
  曹操亦起身相拜,问及县令的姓名。
  县令回答道:“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即便临头身陷死,奈何天公不招人。
  当夜,陈宫收拾盘缠路费,便与曹操更换了衣服,各自背了一口宝剑防身,乘着快马,投奔曹操的老家而去。
  奔走三日,两人昼伏夜出,专走偏僻小路,行至成皋县。
  天色已晚,曹操指着深林,对陈宫说道:“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乃是吾父的结义兄弟。今晚就往他们那里借宿一宿如何?”
  连日奔波,陈宫自然也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休息,便答应了下来。
  来到庄前,两人下马,入内见到吕伯奢。
  寒暄之后,吕伯奢言道:“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
  曹操将前事陈述一遍,然后指着陈宫说道:“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
  吕伯奢急忙俯身拜谢陈宫:“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在草舍下榻。”
  说完,使二人稍作,便起身入内。
  良久方才出来,对陈宫说道:“老夫家中没有好酒,且容老夫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说完,便匆匆骑上毛驴出门而去。
  曹操与陈宫在厅中闲坐良久,忽然听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岂知这曹操乃是多疑之人,见吕伯奢诸多可疑之处,心中便犯了嘀咕。
  他对陈宫说道:“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十分可疑,不如吾等去近前窃听一二。”
  现如今两人如惊弓之鸟,草木皆兵之时,陈宫自然倍加小心,便与曹操悄声捏步靠近草堂后面。
  这时,那屋里正好有人说话:“缚而杀之,何如?”
  话音只听一半,便拔出宝剑,对陈宫言道:“定然不会有错!今若不先下手,必然遭其擒获。”言毕,与陈宫持剑而入,不问男女,径直挥剑斩杀,连杀人家老少八口。
  待搜寻到了厨房,却发现堂下绑缚着一头猪欲杀之。
  陈宫惊诧道:“孟德疑心,误杀了好人呀!”
  言毕,二人慌忙出屋,纵身上马,离庄而去。
  行不到二里,却见吕伯奢鞍前悬着两瓶酒,手中提着果菜而归。
  见到二人,伯奢叫道:“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
  曹操答道:“被罪之人,不敢久住!”
  伯奢热情留客,说道:“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哪知曹操竟然不顾,策马便行。
  行不过数步,曹操竟然拔剑折回,叫伯奢道:“来者何人?”
  听闻叫声,伯奢乍回头,竟然被曹操砍杀于驴下。
  见状,陈宫大惊,问道:“适才误杀尔,今又何为也?”
  曹操答曰:“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听其争辩,陈宫教诲道:“知而故杀,此乃大不义也!”
  曹操不屑的说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好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尚不知这一席话,屏退了一名智谋之士。
  陈宫心中黯然


第109章 曹操举兵得良助,玄德初拒徐州印

  第109章曹操举兵得良助,玄德初拒徐州印
  真倒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本是一路人。
  且说那一夜,两人狂奔数里路,已到月明星稀时,隐约看到前方有个客店。
  两人来到店门前,敲开店门,向人家投宿。
  店家将他们让进里面,安排了客房。
  曹操将马牵到后面,喂上了粮草,又饮了水,便倒头睡下。
  陈宫看着睡铺上的操场,心中暗自寻思道:“初时见他言行慷慨,满腔豪壮,以为他是个英雄,便弃了官印,跟随他一路奔波。奈何他原来也是一个狠心之徒!今日若留他在此,日后必定为患也!”
  陈宫想罢多时,便欲拔剑斩杀曹操。
  忽然他又转念一想:“我为了国家社稷跟着他来到此地,若是杀之,乃属不义之举。不如离开他投奔别的地方去好了!”
  他反手将宝剑插入鞘中,来到后院牵了马匹,趁着天黑,投奔东郡去了。
  一觉醒来,曹操发现不见了陈宫,心中寻思道:“此人见我说了那么几句话,便以为我为人不仁,弃我远去;此地不可久留,吾当急速远行也!”
  他也不与店家打招呼,牵了马匹,趁着夜色赶往陈留。
  陈留曹家。
  曹操见到父亲曹嵩,便将以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