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愭大为兴奋,“是什么东西,能有如此威力?”
钱端义笑了笑,又淡定的说了三个字。
赵愭听后直接呆如木鸡。(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打官家主意
赵昚心情大好。
巨好!
一种不输当日登基的喜悦,让咱们大宋的天子看着像是年轻了十岁!
因此看到经由中书省审阅,由参知政事钱端礼递上来的,关于弹劾李凤梧所掌秘书监著作局将要施行《私刻印书四策》的奏呈时,赵昚也没在意。
后在钱端礼反复提醒后,赵昚才拿起奏呈看了看。
这一看就丢不开了。
尤其是奏呈中提到的秘书少监李凤梧提出的《私刻印书四策》其中一条:凡在册书商,需至著作局册登年营,著作管理资费若干……逾期停业,罚银年营倍额。
秘书监著作局本来就负责出版诸事,不过这个条策怎么回事?
李凤梧这小子上任烧的第一把火么?
仔细思索,感觉又不对。
书商册登年营,貌似并没有什么卵用。
重点在那个著作管理资费若干!
没有细说这个资费的细则,只是说若干,那么这个猫腻就大了去了,走走后门送点礼,也许资费就那么五十贯意思意思,但若是不走后门,那就可以上百贯!
临安书商有数十家,仅这个收入,秘书监可以收取数千贯资费。
而秘书少监、秘书监丞或著作郎等人,也能趁机中饱私囊。
而且书商们不办这个还不行。
逾期停业,还罚银年营倍额,这就不是百贯千贯的问题,很可能是上万贯。
心狠手辣一点,足以让书商倾家荡产!
这小子是光明正大的捞钱,就在天子脚下捞钱,简直有点目无王法了啊!
赵昚略怒,让钱端礼退下后,就欲着旨意查办。
却又临时打消了念头。
对谢盛堂道:“去叫人召宣德郎、秘书少监李凤梧觐见。”
谢盛堂应诺,走了几步,门外便小跑着进来了个小太监,“官家,宣德郎,秘书少监在殿外求见。”
赵昚扯了扯嘴。
好家伙,才刚当上了秘书少监,消息就这么灵通了,这边弹劾的奏呈刚摆上天子桌上,那边他都已经在垂拱殿外求见了啊!
这小子当官还真有一手。
旋即心里乐了,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李凤梧么。
这小子要是个读死书的人,自己还不会如此青睐他,总感觉这家伙比本科的状元木待问和榜眼黄洽强了不止一筹两筹。
甚至比上科的状元榜眼都更有能力的多。
当然是指做官天赋上。
学业上李凤梧肯定还是要比状元榜眼差了许多。
赵昚没好气的挥挥手,“宣!”
谢盛堂正在殿中,顺便客串了下宣声太监,大声道:“宣,宣德郎、秘书少监李凤梧觐见!”
李凤梧一溜烟跑了进来,行礼。
赵昚乜了他一眼,“你耳朵倒是灵敏的紧,这么快就知晓消息了?”
李凤梧讪讪的笑,“秘书监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要是连这都不知道,微臣这秘书少监也太辜负官家厚爱,还有什么资格在秘书监为官家分忧。”
谢盛堂忍住浮起一抹笑意。
这小子,真把自己当棵葱了,不过话说回来,大官这对小子的宽容,几乎达到了帝师史浩的待遇。
赵昚瞪了瞪眼,“这么着的意思,就是说朕还应该要夸奖你了?”
李凤梧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丝毫不谦虚,摆明了我这秘书少监不是为自己,是为官家你啊。
赵昚忍不住嗤笑一声,拿这小子没办法,旋即寒着脸,将奏呈丢过去,“自己看罢!”
李凤梧装样子拾起来,不看也知道里面的内容,道:“微臣也是为了官家着想,秘书监这个清水衙门,诸多同僚日子过的可清苦了,总不能让咱们臣子过苦日子吧,如此哪有精神和体力来编修国史什么的。”
赵昚瞪眼,“你光天化日的捞钱还有理了?”
李凤梧很是无辜的探手,“四年薪俸都没了,总得吃饭吧。”
没有抱怨的字词,语气却充满了抱怨。
谢盛堂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暗道一声,探花郎这一手自污真是高明到了极点,一边抱怨没钱,一边送个把柄给大官,让大官放心用他。
而且可以想象,这两次之后,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凤梧都不会再做这种事情。
把柄有一两个就够了。
这仕途手段玩得之溜,已可媲美相公了啊。
就是赵昚也在心中大加赞赏,自己真找不到话语来称赞这小子了,先是襄阳知县时,明目长大的和县尉、主簿贪污了近八千贯。
如今又在秘书监捞钱,而且根本没想过瞒自己。
这也是种变相的表忠心。
这样的臣子,是天子用着最放心的。
因为有把柄在你手上,根本不用担心他会对你有异心,若是觉得他太过了,可以用这些把柄敲打,甚至直接罢黜。
退一万步说,哪怕将来他权执中枢,成为大宋权臣,而新君登基,这种臣子也可以用来给新君立威。
当然,目前来说,赵昚不愿意看见自己青睐的大宋雏凤走到那一步。
想到这容颜温和了些,“我看你那《私刻印书四策》,也并无一无是处,略事修改之后,上呈于朕,若是合情合理,朕便准了。”
李凤梧感激涕零啊,当即行礼啊,“感谢官家厚爱,微臣先替诸位同僚谢过官家,官家放心,这些钱微臣一分一毫也不会放入个人荷包,绝对用作秘书公事资费,甚至也可以上缴三司或者户部。”
赵昚扯了扯嘴角,睁眼说瞎话呐!
还不知道你那德行,虽然不会独吞,也会和秘书监众人分享,但绝对舍不得上缴到三司或者户部去。
得了,送他个人情,“别得了便宜卖乖。”
李凤梧大喜,这就是首肯不用上缴了,这感情好多了,比自己到时候需要做做样子强。
“还有事没?”
李凤梧敲了敲官家赵昚的御书桌,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很是动心的吞了吞口水,“官家日理万机,操心国事,又为一国之表率,所用之物应是物竞天华的精品,岂能用这种废旧老疵之物,你看看这镇纸,都旧成什么样子了,你看看这笔豪都洒毛了,我大宋堂堂雄主,岂能如此寒碜,微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不过,微臣几度罚薪,如今连买四宝都极其窘困,官家,要不……”
哎哟卧槽!
这是赵昚和谢盛堂两人心里的心声。
几乎同声要骂人。
太厚颜无耻了。
都知晓这小子有点脸皮厚,但没想到厚到了这个地步。
感情是上次赐书给他,这小子尝到甜头了。
现在竟然打起天子所用文房四宝的主意来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微臣这就滚
而且你看这货的神情,说得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又是多么的正儿八经。
搞得好像他此举真的是为朕分忧解愁一般。
明明就是惦记上朕这些文房四宝了。
这小子怎的这么贪心?
他口中那方旧的不成样子的镇纸,那是徽宗用过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自然旧的不成样子,就是那些洒毛的笔豪,那是宣笔供品……
朕的大宋雏凤啊,不就是罚了你四年薪俸么,怎的就打起朕的主意来了?
有点恃宠而骄了啊。
不过赵昚却是心情大好。
太子三十年,为君快三年,第一次有臣子这般待自己。
李凤梧这样的表现,其实不正说明了,他对待自己,不仅有君臣之礼,还有长幼之情么。
俨然自己就是他的长辈。
历史上你见过几个臣子明目张胆问天子要东西的?
这俨然就是晚辈打长辈玩件的趣事。
想到这赵昚哈哈一笑,对谢盛堂道:“盛堂,我就说吧,咱们这位大宋雏凤胆子大着呐。”
谢盛堂就是赵昚肚子里的蛔虫,立即笑眯眯的应道:“文房四宝也不值几个钱,探花郎想要,官家送他便是。”
赵昚瞪了一眼李凤梧,“下不为例!”
说完又指着书桌上的文房四宝说道:“这方镇纸是先皇徽宗用过的,不能给你,这枚宣笔玉蝉朕只用了六日,这方端砚,秋蝉明月是贡品,你要好生珍惜,这个墨钿……这个不是稀罕物,嗯,盛唐,你去将我那方抱月浴佛的镇纸取来。”
看得出来,赵昚也是花了心思的。
宣笔玉蝉、端砚秋蝉明月,镇纸抱月浴佛,怎么看都应该是一套。
单件就已经是精品,若是成套……这价值翻了几倍呐。
李凤梧大喜过望啊……虽然没拿到那方镇纸很遗憾,不过这些东西也价值不凡了,皆是贡品不说,还是赵昚用过的,绝对的历史文物啊。
李家发了。
有一套官家用书,再有一套官家用过的文房四宝。
这些东西流传到后世,老子的那些儿孙后辈瞬间要变成富二代。
不过李凤梧当然不会这么乖乖听话,在等候谢盛堂拿抱月浴佛镇纸来的时候,李凤梧很是敏捷的将宣笔玉蝉、端砚秋蝉明月,以及用了一半的墨钿打包。
然后,这货盯上了官家那座玉石制作的山字形笔架。
这座笔架做工精细,山字形,其上雕刻着飞鹤闲云,做工之精细,材料之佳……李凤梧都分辨不出来!
不过既然是官家用的,哪可能是次品。
很想毫不客气的将笔架也打包,不过终究没敢造次,看着官家,“哎哟,官家,您这笔架真不错啊真不错,一看就是世间罕有的精品,也只有这等精品才配得上官家您啊!”
赵昚无语……得寸进尺了啊。
得了,送他罢,也不差这一个笔架了。
“少在这乱拍马屁,喜欢就拿去罢。”
赵昚话音刚落地,笔架就落入了李凤梧袋中,看得赵昚口瞪目呆。
这货还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啊。
不就是罚了你几年薪俸么,至于这样觊觎我的文房四宝吗?
不过……
赵昚心里腹黑的笑了。
拿了朕的文房四宝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今后朕想法再罚你的薪俸便是,朕要罚得你长年累月拿不到半石薪俸。
嘿嘿嘿嘿……
李凤梧也在腹黑的笑。
让你罚薪,罚吧罚吧,以后我抽三捡四的到垂拱殿来扫荡一番,那点薪俸算个屁啊。
单是这座笔架,就够我好几年薪俸了。
谢盛堂拿了抱月浴佛镇纸,递到李凤梧手上后,就见这位探花郎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官家体恤,微臣感激不尽,然官家恩厚微臣不敢菲薄,必当供奉于家祠,日月焚香,以谢官家!”
赵昚瞪了瞪眼,“滚!”
说的好像你梧桐公社有家祠一般,都是些门面话。
而且这货感激涕零的表情还能再虚伪点么,怎么看那刻薄的嘴唇都带着得意的笑。
真是没节操的臣子啊。
李凤梧喜滋滋的道:“微臣这就滚,立即滚!”
说完转身一溜烟就跑了,连退礼都没行,看得赵昚和谢盛堂一阵无语,天子一言岂会反悔,你跑这么快作甚。
难不成还会收回来不成。
谢盛堂忽然觊见书桌上的笔架也不见了,诧异的道:“大官,那座鹤山云玉笔架……”
赵昚叹了口气,“被那货黑了。”
谢盛堂忍不住笑了,“好是大胆的探花郎啊,老奴第一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臣子,大官且稍等,老奴这就去取一座笔架来。”
赵昚没有说话。
视线却落到了弹劾李凤梧的奏呈上。
这个丁时发是上一科的探花郎,虽然其才不如状元梁克家和榜眼许克昌,但也是有大才之人,在外任三年后,今年春闱前才调回临安任职著作郎。
这一封弹劾的奏呈,文笔飞扬,直叙秘书少监李凤梧的恶行。
用词之犀利,几如剑,锋芒毕露。
除去政治观点不提,仅是从文采和见解上,着实是个不可多得的正直之士,这种读书人太过刚直,还应该再磨砺磨砺。
想了想,不如让丁时发去地方担任个签判或者推官。
一者磨砺磨砺,二者,别被李凤梧这小子带坏了。
朝堂需要李凤梧这种不要脸、世故圆滑的臣子,同样也需要敢于和黑暗和不平斗争的正直之士。
想到这赵昚将这事放在了心头。
不过丁时发走后,这著作郎一职又空缺了下来,让谁补制呢?
李凤梧一溜烟跑回梧桐公社。
小心翼翼的将墨钿、玉蝉笔、鹤山云笔架、抱月浴佛镇纸收拾好,得意的赏玩了一阵,这才兴致盎然的修改《私刻印书四策》。
别看官家话说得好听,终究是捞钱的事情,官家不可能真的大度到那种地步。
所以这个捞钱意思着一下就行。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让临安书商听自己的,为《画皮》的连载发售打好基础。
至于捞钱么,多多少少无所谓。
况且捞钱这个,本来就是为了让临安书商就范的以公济私的手段。
如果临安书商听话,自己根本没必要搞这个。(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魏杞使金归来,按说有功应予擢升。
比如正二品的同知枢密院事,因陈俊卿升任枢密使现在空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