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仕妖娆-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大理皇室精心打造的天阙军。

虽然只有两千,却是精锐中的精锐,绝非寻常军队可比。

这也是大理皇城最为强大的势力。

那个备受当今天子青睐,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立为太子的天阙上将段智兴身披狮纹青盔,手执方天画戟,腰间豁然佩着天子剑!

胯下青骢马神骏非凡,踢踏声清脆悦耳。

在一众武将护卫下,冷冷的立于马头。

天阙上将,段智兴。

未来的大理皇帝。

此刻冷冷的看着众人,虽还未太子,但其身上,此刻却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

换谁来此刻也霸气横生。

叛乱的高家两个核心人物,一个高观音隆,死了。

一个高寿昌,仅有两三百人。

而自己掌控的大理最为精锐的两千天阙军已抵达,接下来只需秋风扫落叶,就能将专权的高家彻底剿灭。

大理段氏之中兴,即将宏图上演。

李凤梧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寿昌。

发现这位大理第一人镇定的很,根本没有丝毫惊惶。

有些疑惑。

高寿昌究竟还有什么后手?

却猛然想起一事!

难道那就是高寿昌的后手?

不过……这不是不可能。

连高观音隆最为倚重的人都能被这位相国策反,做出这种事来,貌似也很在理。

若不是如此的话,自己真猜不出高寿昌还有什么手段能逆转这种死局。

若是没有后援,两千天阙军一旦开始平乱,就是一个无法更改的死局。

自己就算和高寿昌有盟约,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天阙军诛杀,一千神卫军根本无法动弹——也不能动弹。

天阙军一出现,高彦无法再追杀高见和高宇尘。

这两人退到国公府前。

对高寿昌行礼,道:“不如国公使命。”

高寿昌点头,“你俩且退一旁,今后本相必有重赏。”

两人同声道:“谢国公。”

李凤梧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两人是真傻还是假傻,你今日能被判高观音隆,明日就能被判高寿昌,虽然高寿昌不可能对你俩下手,毕竟要给人看,不能寒了其余为高寿昌做事的人。

但你俩想要得到重用是不可能的了。

能给富,但绝不会贵。

高观音妙抱着高观音隆的头颅,一步一步来到天阙上将段智兴面前,“殿下,高寿昌专权霸政,又屯兵欲反,我父子兴兵清君侧,父亲以身殉国,还请殿下为我父报仇雪恨。”

段智兴冷冷的看着高观音妙。

沉默了许久。

高观音妙却渐渐感到不妙。

从段智兴眼里,他看到了一股杀意,不仅是针对高寿昌,还针对自己!

为什么?

父亲起兵伐高寿昌,不是陛下暗示的么,说到时候一定会派天阙军来援,为何现在段智兴却对自己起了杀机?

高观音妙心中思绪急转,猛然想通了一件事。

这是段家的驱狼吞虎!

天阙军此刻前来,并非是诛杀高寿昌一人,而是要连自己父子也一并诛杀。

大理段家,这是要处心积虑的灭我高家啊!

父亲,你死得好冤。

高观音妙失神的退了两步。

段智兴终于说话,王者之气越发高涨,却不是对高观音妙,而是对身旁的天阙士兵下令,“拿下叛将高观音妙!”(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你说我忠心不忠心

拿下叛将高观音妙!

随着一声令下,失魂落魄的高观音妙几乎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三个天阙士兵拿下,冰冷沉重的枷锁哐当两声,将高观音妙锁死。

高观音隆势力最后一个高官高彦看着这一切口瞪目呆。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天阙军来支援,诛杀高寿昌吗?

为何段智兴殿下一来就拿下了高观音妙?

拿下高观音妙后,段智兴冷冷的看着原属高观音隆的人马,冷冷的喝道:“尔等被高观音隆父子懵逼,犯下骑兵谋逆的大罪,本应处死再灭门抄家,但圣心仁慈,又念尔等皆是被高观音隆父子迷惑,特浩荡恩赦,若是放下武器,还能有一线生机,切莫误了卿卿性命。”

众人面面相觑,最靠近段智兴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不过二十出头,兴许是想起了家中美貌娇妻和嗷嗷待哺的幼儿,放下了手中长枪。

这便决堤了。

眨眼之间,五百余高观音隆的人马,尽数放下了兵器。

就连高彦也四望之后一声长叹,放下了手中宝剑。

段智兴冷哼一声,“高彦何在?”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放下兵器的高彦。

段智兴冷哼一声,立即有天阙士兵上前,高彦很快步了高观音隆的后尘,被押入天阙军后。

其余五百人,则被一百盔甲鲜明武装到牙齿的天阙士兵赶到了最外围看管。

闹得风风火火的高观音隆系,就这么被瓦解了。

和高寿昌站在一起的李凤梧忍不住长叹了口气,可惜了这对父子,如果能够隐忍,早些看穿段氏的阴谋,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若是隐忍十年,到时候发难,估计这相国位还真如历史一样,转到高家观音派。

可惜没有如果。

这一次之后,段氏去一心头患。

高寿昌若是熬过今夜,大理国内将再无人能威胁到他的相位。

不过……

接下来应该轮到高寿昌了吧。

只是怎么看身边这位大理第一人,都淡定的很,丝毫没有感到身陷死境的惊惶。

甚至还看见他微微笑了笑。

段智兴驱马,来到国公府前,其后天阙军迅速占据了先前高观音隆人马所占据的地方。

段智兴望着高寿昌,依然冷峻,“中国公,你本已是权倾大理的相国,为何要做出此等错事,竟以武力谋反,须知我大理段家待你高家不薄,此等不忠不义之事,着实让天下人寒心。”

高寿昌上前一步,笑得很温和,“殿下是否忘了一件事。”

段智兴哦了一声。

“是高观音隆起兵作乱,本相位抱圣驾,为避免城中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这才不得已动用兵力镇压叛乱,怎的到了殿下嘴里,本相也成叛逆了?”

“笑话,高观音隆是起兵作乱,你便起兵响应,却因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不是叛乱是什么!”

段智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李凤梧忍不住想笑。

话说,好歹也是清除权臣,作为未来大理的皇帝,就不能认真想个理由。

你这么一说,有几个人会相信?

这尼玛有点猪队友的感觉啊。

有这种感觉的不止李凤梧,宗平,高寿昌的人马,甚至于天阙军中的将士,也觉得这个理由好敷衍人,实在是太没说服力了。

李凤梧却猛然听得身旁的高寿昌轻轻的笑了,笑得很诡异。

心中猛然一惊。

卧槽,这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段智兴毕竟是未来的大理皇帝,怎么可能如此愚蠢,他这番话必然别有深意。

高寿昌哈哈一笑,“这事殿下说了不算。”

突的平地惊雷。

“那朕说了算不算!”

天阙士兵如潮水两分,让开一条道来。

身着天子规格战盔的段正兴骑着高头大马,一步一步走向高寿昌。

贴身老太监苏锥换了紧身衣。

腰间佩剑,为天子牵马。

看见段正兴出现,高寿昌终于不笑了,不过依然镇定自若,“陛下说的,当然应该算。”

众人立即敏锐的发现,高寿昌说的应该算。

而不是一定算。

一国之尊说的都只是一定算,这高寿昌的底气也真是没谁了。

段智兴怒极反笑,“是么,哪种情况下朕说的不算,而相国说的算?”

高寿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身旁的李凤梧,然后对段正兴说道:“陛下看看那边,是大宋禁军精锐中的精锐,一千神卫军,陛下说的话,在他们耳里就不算。”

这是个让人很难反驳的话。

也是个很好反驳的话。

按说大理皇帝无法对大宋禁军指手画脚,但这里是大理都城,就算是大宋禁军,那也得乖乖听段正兴的话。

除非这一千禁军不想回临安了,除非大宋想和大理干一架。

段正兴却并不急于辩驳。

李凤梧却有种被坑的感觉,尼玛,这货在利用自己了。

不过也无可奈何,自己既然选择了高寿昌,就早该知晓会有这种情形,是以也保持沉默不说话。

李凤梧不做声,宗平也保持沉默。

这样一来,一千神卫军也安静的紧,没有人就此事发表意见——除了宗平和李凤梧,也没人有资格在这种场合下发言。

于是一千神卫军被宗平和李凤梧两人代表了。

高寿昌扫视了一眼天阙军,朗声道:“微臣目前仅有兵马三五百,护卫三五十,陛下却挟两千天阙军之威强势而来,按说,陛下怎么说都应该算,但是——”

高寿昌顿了一顿。

段正兴果然接口道:“但是什么。”

高寿昌望了一眼远处,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之忠心,不是陛下说了算,而是由这万里江山的黎民说了算,人心所归处便是臣之忠心,若是人心所逆,陛下说臣叛逆,那臣也无话可说,然臣所为之事,尽为段氏巩固段氏江山,尽为黎民谋福祉,天地可鉴。”

眯缝了一下眼,杀意冷冽,“敢问陛下,臣之忠心,岂无镜照乎?”

镜,便是民心。

貌似是在表忠心,其实是在说,我高寿昌民心所向,陛下你说我谋反,有点说不过去吧。

要定我谋逆,先问民心肯不肯。

你说我忠心不忠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屈服的皇室

民心肯不肯?

段正兴眼眸一紧,回头看向天阙军。

段智兴挥手,“你事谋逆,此是事实,何来民心?”

便有天阙军同声怒吼:“大逆不道,人人诛之。”

高寿昌竟然一点也不慌张,哈哈大笑,“天阙军岂能代表天下民心。”

段正兴哦了一声,“那再加三千丽江人心呢?”

不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片刻之后,五百骑军风驰电掣声势浩荡的奔袭过来。

为首一人,正是迎送大宋使团的迎送使段昭平。

浑身披甲,骑战马。

高寿昌笑意玩味,看着段正兴,“陛下怎么就确定丽江三千人心不是归于臣处?”

段正兴心中猛然一沉。

有点拿捏不准了。

高寿昌究竟有什么底气,面对两千天阙军,和已经赶到的五百丽江铁骑,以及已经进城正杀奔出城的二千五兵马,他竟然如此镇定?

所依仗的不应该是大宋使团带来的一千神卫军才对。

那么他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不过现在也放下心来,段昭平赶到,两千天阙军加上三千丽江兵马,高寿昌就算是有逆天手段,也不可能再翻盘。

段昭平一骑当先,人人避让。

聿聿聿!

一声嘶鸣,战马抬蹄,段昭平手提一布色包裹,却并没有下马。

段正兴却猛然赶到一阵不妙。

按照自己和父皇的计划,这个时候父皇应该带着武僧,和段昭平一起起来,为何之间段昭平,却不见父皇?

段昭平手上的包裹里是什么?

父皇身体不好了么……

但是不管怎么说,段昭平赶到,高寿昌已经回天乏术。

想到这,段正兴越发激动。

只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口瞪目呆:段昭平将手中包裹蓬的一声丢在地上,顿时散开,露出一个大好头颅!

看见这颗头颅,高寿昌笑了。

段正兴傻了。

就连李凤梧都惊得不要不要的。

这颗大好头颅自己也认识,正是自己当初去崇圣寺时,段正严身后的那个怒目金刚,不想竟然被段昭平摘了头颅。

原来,这才是高寿昌的后手。

段昭平应该是奉段正严父子的命令去丽江调兵,却不料段昭平竟然是高寿昌的人,也许是段正严让怒目金刚去监军,但却被段昭平杀了。

但是……段昭平是皇室子弟啊,他怎么可能站到高寿昌一边?

别说李凤梧不明白,就是深谙大理皇室和高家局势的其他人,也茫然的很。

怎么看,谁都可能站到高寿昌一边。

唯独段氏子孙不会。

可事实摆在眼前。

段昭平丢掉怒目金刚的人头后,默默的带着五百铁骑,拱卫国公府。

段正兴睚眦目裂,死死的盯着段昭平。

段昭平不敢对视,只是按剑俯首。

高寿昌笑了,一切尽在自己掌控之中,趁着所有人都在看段昭平的功夫,高寿昌对天阙军中某人使了个眼色。

那人从极度震惊中清醒过来,犹豫了一刹,还是来到了段正兴身边低声耳语。

没人发现这一幕,除了李凤梧。

李凤梧忍不住叹道。

段家真是失败到骨子里,去调兵的段昭平竟是高寿昌的人,就连那位未来的皇子,此刻接到高寿昌的眼神后,竟然也到段正兴身旁低声说着什么。

让人很难不相信,段智兴和高寿昌之间也有勾结。

稍微理一下,不能明白其中的曲折。

段正兴不止段智兴一个儿子,虽然目前比较受青睐,但想成为太子从而登基,离不开朝臣的支持,而这最重要的一个,当然是高寿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