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的还携有鱼雷的雷击部队,则顺势杀向太平洋舰队的左路战列舰群,攻击左翼拖后爱达荷号和受伤的马里兰达号战列舰。

那些勿忙掉头赶来的支援的美国辅助战舰,此刻又要面临另一种尴尬:他们又得冒着敌方巡洋舰队的密集阻拦炮火,去追击那一票机动灵活且阴险无比的鱼雷艇和小型驱逐舰,又得象前卫护卫舰般承受这种“打不能还手”的痛苦——因为他们得把所有的炮火都集中去追击那些严重威胁到战列舰安全的雷击舰上。

比这种打不能随心所欲还手的局面更尴尬的是,作U字形大转向时,机动灵活的驱逐舰转向最快,轻巡洋舰较慢,而重巡洋舰转弯半径最大也最慢。由于舰只吨位的差距,造成这些战舰在转向过程中消耗的时间各不相同。

平时这点时间差或许没什么,但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战场上,这就成了大问题。

大量的护卫舰在完成U字型转向后,已无法形成有组织的队列,变成队伍混乱、各自为战不说,进入战场的时间也变得不同步了。其结果也就成了海战中最忌讳的情况:添油战术。

机动灵活,速度最快,却火力最弱的驱逐舰最先赶到战场,展开追击作战,然后被日军中的“压阵”巡洋舰队和驱逐舰队集火一顿痛击,以添油方式进入战场的他们一艘艘地被几倍于自己的对手轻松打爆。

然后是来迟了的轻巡洋舰,再然后是重巡洋舰,虽然美国海军表现英勇,但是这种添油方式进入战场的方式,简直就是将自己拆开了送进日军巡洋舰队的炮口下让对方轻松地砸烂。自身损失巨大却战果廖廖。

就战舰数量而言,拥有十四条主力战列舰,二十条四巡洋舰,六十条驱逐舰的太平洋舰,除了小型鱼雷艇数量不如对手外,其拥有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都足以和日本海军对抗甚至还占上风。但是一方是精心设伏,战前进行了大量的战略欺骗手段,以至于太平洋舰全体上下到战争爆发的一刻前都毫无戒心,舰队中虽然拥有八十四条辅助战舰,却完全是处于松散的“行军”状态。

一方是一盘散沙地在“行军”,一方却是开了全地图挂,集中精锐进行“点”突破。开战后,整个战斗节奏更完全被日本海军掌控,美国太平洋舰完全被对手牵着走,十成功力连一成都没有发挥出来。

一步错,步步错。一步失,步步失。

在给了太平洋舰队的右后卫两艘战列舰致命的雷击后,突入日军第二雷击舰队顺势攻向对手左后卫舰。

在发现本方舰队在二十多分钟内被对手打穿了“右菊”之后,旗舰南达科他号上金梅利上将和一干幕僚们顿时大惊失色,只能再度地命令地左后卫驱逐舰和巡洋舰赶去封堵缺口。

但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只会让左翼舰队露出更多的破绽。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四点三十五分,当金梅利上将意识到自己的左翼舰队也遭遇危险,将左翼的护卫舰调去封堵缺口时,先前一直“宁静”的天空,突然传来了飞机嗡嗡的轰鸣声。

六月二十二日,关岛海域日出的时间大概是在五点五十五分,但实际上五点半时,天空的能见度就很好了。现在虽然是四点三十五分,天色还暗,可是美国海军对为了应对日军的潜艇和雷击舰队,疯狂地向天上打了无数发的照明弹,将这片海域照得有如白天一般雪亮,其后果就是极大地方便了海军航空兵的攻击。

由一百多公里外的航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波次,一百二十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就在四点三十分,借着美国海军打出的照明灯的相助,出现在太平洋舰队的头上。

当黑压压的机群出现在太平洋舰队头上时,这场伏击战的最后一丝悬念,也在这一刻消失了。

出击前所有的日本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都接到了一条指令。

“空母,空母,还是空母!你们的目标,就是摧毁所有的空母,空母是第一优先!其余的目标都可以不管他!”

太平洋舰队中,除了弹药库被引爆,正变成海上最醒目目标的企业号航母外,余下的三艘航母,都遭受到了日本海航轰炸机重点照顾。

六十架从德国进口的FW190TF型轰炸机,携带着特制的八百公斤重的航弹,分成三组,每组二十架,呼啸着对约克城号(CV…5)、黄蜂号(CV…7)、大黄蜂号(CV…8)发动攻击。

通常情况下,FW190TF的标准挂载是五百公斤级的航弹。但此战由于日本的航母舰队就在距离太平洋舰队不过一百一十公里处埋伏,起飞油量可以大大减少,所以可以搭载八百公斤重的航弹从航母上起飞攻击。

虽然是夜战,但美国海军为了反雷击和反潜需要,事前打在天上的无数照明弹给了对手最好的帮助,加上自己事先投下的照明弹相助和舰灵的“索敌指引”,这批战斗俯冲轰炸机很轻松地锁定目标,然后投下航弹。

这一批参战的日本海军飞行员,个个都是飞行训练时间超过一千五百小时的精英,飞行时间达到两千小时,甚至三千小时的“怪物”也是满地都是,其综合素质甚至超过德国海航的飞行员。

虽然是夜间轰炸,但有照明弹相助情况下,第一波次六十架轰炸投下的航弹,命中率仍然高达百分三十五!平均每艘航母最少都吞下了五到七枚的八百公斤重的航弹。

海面上顿时又增加了三个巨大的燃烧火把。中了一雷,又吃了七发航弹,受创最严重的约克城号航母,仅在海上支撑不到五分钟,就因为弹药库的剧烈爆炸折成两断沉没。

同样吞下七枚航弹黄蜂号也不过多支撑了四十分钟,然后也因为伤势过重,大火烧至弹药库,最后在一声惊天的巨响中沉入海底。

大黄蜂号只吃了五发航弹,但同样燃起熊熊的大火,上层甲板早就被炸得一塌糊涂,更丧失了动力变成漂浮状态。该舰由于损管人员的拼命抢救,倒是一直支撑到了天明,但其要想回收撤出战场,也已不可能。

从发现目标到攻击,前后只持续了不到八分钟的时间,太平洋舰队中的航空力量就此彻底完蛋。

在确认第一波六十架飞机就彻底摧毁了美国海军的航空力量后,李华梅在大和号上通过山本五十六发出指令,命令其余的六十架飞机可以自由地攻击战列舰或其他目标。

五点正,大和号上,感应到太平舰队目前的惨状后,李华梅的声音在海图室里响起:“司令官阁下,太平洋舰队的空已经全部完蛋了,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接下来,你可以选择是用海航解决问题,或者用舰炮解决问题。”

此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全速行驶,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和四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也已逼近到距太平洋舰队右翼不足两万米的距离。

作为机动舰队使用的这六艘主力舰,此时金刚级战巡上的主炮正在开火,目标是轰击舰队右翼那些残存的正在顽抗的巡洋舰编队。

对于薄皮的巡洋舰来说,即使是金刚级战巡上的十四英寸的巨炮,也不是他们薄弱的装甲所能抵挡的。

太平洋舰队右翼舰队的领头舰印第安纳号战列舰,此时舰身已严重的向右倾斜,甲板上已斜得根本站不住人,大量的水兵正下饺子般地跳海逃生。在完成了摧毁航母的任务后,有六架鱼雷攻击机又对该舰中雷的右侧发射了六条航空鱼雷,命中其两发,彻底割断了这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咽喉。

而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上面的十八门460毫米的主炮,对着一万九千米外的华盛顿号战列舰开火。而华盛顿号战列舰,也顽强地用上面的九门十六英寸(406毫米)主炮回击着大和号。

不过在光线不够明亮的晚上和一万九千米外的对手对轰,以美国海军1942年的炮击技术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相比之下,有舰灵附身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不受黑暗限制,总能获得最精确的校射数据。

一边是三万五千吨级的末代条约舰,另一边却是两艘六万吨级的超级战列舰,从一开始,这场海战就是不公平的海战。

第372章折断的右翼

五点整时,太平洋舰的右翼侧的情况,已完全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右翼队列中的首舰印第安纳号,以及位于第三行的德克萨斯号已被宣判死刑,加利福尼亚号、科罗拉多号正在沉没中,能战之舰,现只剩华盛顿号、纽约号,田纳西号三艘。

华盛顿在先前两小时的“雷击之夜”中,奇迹般地仅中雷一发,但现在正成为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的重点打击目标。

纽约号在昨夜的雷击战中,也吃了一条鱼雷,两发航弹,一座炮塔报废,田纳西号虽然没有中雷,却一连挨了四发航弹,舰上的四座炮塔只有两座可以正常开火。

五点正时,东边的海面上,已经出现了一抹晨光,但能见度仍然不足以借助光学瞄准仪进行炮战,军舰在这里做战,仍然要大量地发射照明弹。

当大和号和信浓号对着华盛顿号的远程炮击,才刚刚进行到第三轮,太平洋舰队的上空,再次传来嗡嗡的轰鸣声。埋伏在附近的日本航母舰队发动的第二波空袭飞机,再次飞临舰队上空。

这一波,是一百三十架的飞机发动的攻击,日本人的目标很明确,集中力量,先彻底摧毁整个右翼舰队。

更要命的是,当飞机出现时,先前完第一波雷击后撤走的日军雷击舰队,在补充完鱼雷后,又杀了回来。他们二次雷击的时间,配合着头上的飞机,身后战列舰炮击压制,出现得恰到好处。

身边有对手战列舰的重炮在猛轰,海上还不时地有雷击舰发动雷击突袭,再加上头上正要遭受的猛烈空袭,以及水下还有可能藏着潜艇,一支舰队遭遇伏击时,所有想象中能遭遇的最糟糕的情况,他们几乎全遇上了。

就算是纳尔逊重生,面如此恶劣至极的战场局势,大概也只有跳海以求速死的选择了。

要对付飞机空袭,就要摆出防空阵形。但摆出防空阵型,那只会让对手的雷击舰笑破了肚皮,因为二者陈形是相互矛盾的。

炮击、雷击、空袭,三管齐下。残存的三艘美舰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华盛顿号战列舰是被重点照顾的目标。

他在被大和号和信浓号的460毫米的重炮猛烈轰击的同时,还有四艘轻巡洋舰和两艘重巡洋舰,集中了所有的主炮在“洗”他的甲板,以摧毁其舰身上的防空火力。这些中口径的炮弹撕不开华盛顿号的主装甲,却可以将其舰上的防空炮位炸得血肉横飞。在这过程中,就连突击中的驱逐舰,也用舰上安装的“小炮”帮华盛顿号“洗甲板”。

空袭还未开始前,华盛顿号周围的海水就象沸腾了一舰,每秒钟都有射失的炮弹在海上炸开。

虽然周围护卫地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也不顾一切地朝对手开火,甚至冒险发动冲锋雷击。但是先前太平洋舰队在遭受偷袭后,顾前不顾后,顾后不顾前,混乱无比的指挥,早就令整个右翼的护卫舰队阵型大乱,指挥混乱,他们的炮击和雷击威胁并不大。

虽然美国海军士兵仍然在英勇作战,但舰与舰之间完全是各自为战,各舰所在的位置更是极不合理——右翼舰队的护卫舰中,有一半的护卫舰正咬着先前从右后卫的位置突入的日本第二雷击舰队追击,以阻止其对左翼舰队的雷击。这一结果导致了右翼本就单薄的护舰的数量再度下降了一半。

等右前翼和右中翼的舰队再次遭遇日军的二次突击时,那些被引走的护卫舰要赶回来也已经来不及了——就算赶回来效果也不会太有用,因为这些护卫舰先前的切入战场时机有误,变成添油战术,结果被日军第二雷击舰队中的巡洋舰队轮番围殴暴打,损失极其惨重。

当然,并不能说这些被引走的护卫舰做法完全错误,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惜一切代价地追击,日本海军第二雷击舰队,在摧毁右后卫两艘战列舰后顺势发动第二记打向左翼的右勾拳,最后只击沉了已经被潜艇重创的马里兰号和亚利桑那号。

此时的华盛顿号战舰,舰身上的防空炮位已七零八落,火力无比的稀疏。在先前十分钟的时间内,他的舰身被七发八英寸炮弹和四十多发130毫米、140毫米的炮弹洗了个遍,防空炮位上的士兵的血肉将灰白色的舰身染成了红色,还能正常开火的高炮此时已所余无己。

1942年六月前,美国海军根据挪威海海战英国海军灭亡的教训,已意识到现役的舰载防空武器威力不足的弱点,开始准备将原有的(20毫米高射炮+12。7毫米的高射机枪)组成的近程防空体系,更换成(40毫米博福斯高炮+20毫米厄立孔高炮)的防空火力体系。然而这个改造现在才刚刚开始,就因为威尔基总统的“武力威慑”的需要被中断,绝大多数主力舰身上的装备仍然是防空效率很差的“20毫米高炮加12。7毫米机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