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虽然是秉笔,距离掌印只一步之遥,可是这一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迈出去的。他的年纪轻,资格浅,就是最大的障碍,在内宫中,就有一些老宦官不给他面子,那个张华明明被上了刑,但是看他的眼神里依旧充满了蔑视,这就是前辈太监,看不上这种后进小字辈的表现。如果谷大用等人起复,不管是办事能力,还是资历辈分,张佐都没什么资格争。
  就像方氏执于做皇后一样,张佐的执念,就是做掌印,内宫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追求,才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杨承祖拍了拍他的肩头
  “张公公,您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那几位老公公被起复是难免的,毕竟对于前朝旧人,总不能一个不用,可是,司礼监那是什么地方?要制约外朝,就要内廷可用,这个掌印,是要捧出来,和杨廷和打对台的。坐这个位置,手段能力都是次要的,第一重要的,就是对万岁够忠心跟万岁够贴心。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只有安陆旧人,这个旧人,还得要够胆子和杨阁老打对台,还不在意身败名裂,除了张公公,万岁又肯信的过谁?”
  张佐眼前一亮,一拍大腿“诶?这话有道理啊,不是奴婢吹牛,可着皇宫里,除了奴婢,还有谁有着为万岁爷粉身碎骨不皱眉头的忠心?这内相啊,咱家是坐定了。可是依着奴婢推测,万岁多半是要问下大都督的意思,您到时候,可千万要替奴婢美言。”
  他随后又道:“前几天,有混帐王八蛋上本,参您私纳广西土官之女为妾,不合规制,应该按律将此女发回本家,准其另选夫婿。这什么不合体制是骗鬼的,实际的意思,是在万岁眼前给您说小话,说您和广西的土司有往来。按说这言官上的本章,万岁是必须要看的,奴婢做主,拿它垫了桌子脚。这事办的,是担着干系的,可是咱是什么交情啊?为了大都督,这个险,冒的值。”
  杨承祖忙施了个礼“张公公有心了,这份交情,下官记下了。万岁那里,下官知道该怎么说,您只管放心,咱们在安陆时就是朋友,自然该互相帮衬着点,自己人不帮着自己人,不是被外人得了便宜去?”
  “哈哈,大都督,您能这么想,奴婢就放心了。您好好坐着,奴婢还得去忙一阵子,那老刁妇身边的人,这次算是被清理干净了。可是选派谁到她身边,还得权衡一下,总要放一些得用的人,否则,咱们就白忙活了。这个差事也不怎么轻松啊,还有那一大堆奏折,等着奴婢们去对付呢。”
  直到用过午膳之后,嘉靖天子才从前殿回来,他已经从太监那里得到母亲脱离危险的消息,情绪上好了很多。等到杨承祖将调查结果汇报之后,嘉靖点点头
  “果然如此,朕早就说,这老刁妇不是什么好人。起了火之后,只顾着自己逃,却没想过通知母后,累得母后受此大难。那个什么张华,是一定不能留的,还有那个张文丰,简直是斯文败类,也不要让他活着走出诏狱。恩,还有,就是张延龄,张鹤龄。老刁妇不是护持着自己两个兄弟么,朕要她亲眼看着两个兄弟去死,大哥,这事能做到么?”
  “臣尽力而为,比起这个来,眼下倒是有一个好办法,可以为太后先出一口气。这次慈庆宫出了事,太后又遇险,总算化险为夷,宫里也该庆祝庆祝,为太后办台大戏。到时候,叫张氏过来看一看,戏文,保证精彩的很。”
  嘉靖哈哈一笑“大哥,朕就知道你是有办法的,就按你说的办,这出戏,一定要办的漂亮些。今天在前殿,有些人出来,说什么天人感应之类的废话,朕强压着火,没把他们处理了。大明那么大,如果连起一把火都要说朝有奸臣,这朝堂里,怕是就剩不下一个大臣了。这种鬼话,朕不会相信,也不准备由着他们的性子,继续胡说下去,你想想办法,让这些言官,闭嘴。”


第九百六十二章科道互查(二)

  杨承祖手中捏着那个帐本,又从宗玉子那里,得到了不少东南豪门,与海盗之间往来的书信。他现在执掌厂卫,位高权重,这些东西拿出来,完全可以把某些人抓到诏狱里先关上一段日子再说。
  与之前的江彬不同,江彬出身军伍,更在意的是部队儿郎,对于这些番子或是缇骑的力量并不看重,也不怎么在意探人阴私拿人把柄的事。他靠的是正德的圣眷,而不是道理,遇到问题,就摆明车马打上门去,一力降十会,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杨承祖却没有这种边军出身的人那种粗豪气,他做事,更喜欢用阴招,对于情治机关的运用,也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他没做过类似的工作,可终归是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东西,当大明两大情治机构都被他抓到手中后,沉寂多时的厂卫,就焕发了全新的活力。
  必须说明的是,这两个机构都是对内而不对外,并不承担搜集外敌情报的任务。包括锦衣卫各千户所里,也没有驻外机构设置,其设计之初,就是用来钳制百官,作为天子耳目使用的。杨承祖现在对于机构的作用,也是放在这方面,通过收买,安插耳目等方式,在各大臣家里,布置自己的力量。
  搜集文武大员的阴私,监视其言行,抓到把柄,然后以把柄为要挟,进行利益上的交换,才是他所推崇的处事之道。像是那些帐本和把柄,在他手上往往就能变成真金白银,乃至于重要职位上的空缺,然后把合适的人放上去。
  可是这种资源并非人臣所能轻用之物,如果让天子觉得,满朝文武都可能受杨承祖节制,那也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所以他虽然控制了这种资源,也有了对应的实力,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要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就算是被官员弹劾,也要装出无力反抗的模样,任人攻击,只有等到万岁发话,他才敢动手。
  嘉靖道:“今天,兵科给事中王启年上了道本,倒是有点意思,提议复套。这算是最近的奏折里,最有意思的一份奏章了。朕听大哥的举荐,起复杨一清做三边总督,干了一年多,倒是很不错。三边军储,马政,都搞的有声有色,北虏在三边那里也没闹出什么动静来。现在据说兵政钱粮,都弄的不错,王启年那帮人提议收复河套旧地,倒是个好事,大哥以为如何?”
  “臣以为,此事需要慎重。如果臣所料不差,万岁若是准了此本,他们就要建议,以五营新军为主干赴边,收复疆土。归根到底,还是不希望这些人马,掌握在万岁手里。”
  “大哥,说的好。虽然人不在朝堂,但是对他们的想法,猜的分毫不差,真乃朕之智囊。”嘉靖满意的称赞
  “朕说这奏折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一点,那些人,果然跟大哥分析的一样,就是看新军不顺眼。先是瞒着朕,卡新军的钱粮供应,现在又借着收复疆土的旗号,要让新军去三边杀敌。套是要复的,新军,却不能动。朕的意思是,徐徐图之,先用几年时间积蓄钱粮,训练士卒。等到养成气力之后,再去收复河套也不晚。”
  杨承祖对于新军的建设,还是按着军官团的构想,这五营新军的意义不在于自己这一万五千战力,而在于其作为教导队,可以去训练其他部队。按照他与嘉靖的想法,这五营新军进京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三大营的改编,重新编练,一方面用新军镇场子,另一方面,把新军的骨干作为军官派到三大营里,按新军标准进行编练。
  虽然三大营糜烂以久,不过几万战力还是凑的出来的,再以募勇选锋等方式,二十个营以上的新军不成什么问题。按照新军的模式训练,即便是战斗力无法达到新军标准,对皇帝个人的忠诚度也能提高到新军的层次。
  这里面,自然要有和朝内勋贵的勾兑,京师勋贵经营多年,与三大营内的关系盘根错节,有他们协助,工作上就容易开展。以往文官在三大营或是军队里伸手的方法,就是控制部队的补给,通过拿捏部队的生命线,保证自己的力量能渗透到军队里。
  再者,军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在他们眼里,世间的道理还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一个饱学之士说的话,他们下意识的就会接受。这也是社会整体上,认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下,形成的意识。是以读书人对于士兵的控制,比起武人来,先天上是有优势的。
  杨记的存在,使得部队的补给方面,不用再像过去一样依赖于文官系统,加上勋贵的合作,新军的整编完全可以自己进行,不给外人插手的空间。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部分大臣心里不满意,也就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给新军找不痛快。
  前者新军刚到京时,就有人卡过新军的补给,想要让这些人先在京师附近劫掠行商,把名声搞坏。没想到新军的纪律性太强,加上福利及家属各方面的考虑,长官命令下,士兵在营里挨饿,没人敢出来搞破坏。预先的安排,没能发挥作用,这次就只能借刀杀人,借天子好军功的想法,想要把新军调出京师。
  杨承祖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已经把这种可能想到了,嘉靖也就没上当。但是天子显然没准备就这么算了。“大哥,你回去之后查一查,这个王启年是受谁的指使。这种小角色,朕不去理他,可他背后的人,不能就这么算了。还有,这些言官仗着风闻言事无罪的权力,跳的太凶,朕要好好收拾他们一下,你帮朕想个办法。”
  “言官风闻言事无罪,乃是祖宗家法,当年洪武爷爷设这个家法时,想的可是让他们帮着皇帝,制约宰相。洪武爷爷设锦衣制约百官,主要还是防范武臣造反。以言官制约宰相,是为了以小制大,以免走上宋朝相权过大,天子连杀个人都不能自主的旧路。可惜啊,后来锦衣名存实亡,言官却倒戈到了六部及首辅那边,跟天子作对。万岁若想乾纲独断,还是得像洪武爷爷那样,让言官为我所用,让他们咬谁,他们就咬谁。要想做到这一步,就得换血,培养出一批,完全忠于天子的士人担任言官。在那之前,就只有用言官来制约言官了。”


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

  以言官对付言官,这个办法,还是永寿公主想出来的,她在京里,又经常与嘉靖接触,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对于言官怀恨以久。可是都察院体系,又不能真正的取消,只能是想尽办法,对这个机构进行限制。
  她也是个有谋略的女人,思忖出了这个名为科道互查的办法,但是这个功劳,终归还是做给了心上人,由杨承祖提出。京师之中,本来就有对官员考核的京察,永寿公主想出的这个方法,就是以六科给事中考核御史,又以御史考核给事中。
  文官虽然被看做一个集体,但实际是由无数个小集团共同组成的一个大集团,内部同样充满山头和利益集团。科道言官从当初的天子利器,沦落为大佬制约皇权的工具后,各位大臣都在科道体系内,掌握一些官员,作为自己的探路尖兵或是打手。这些人,在自己恩师座主的命令下,会为首领所用,对某人发起攻击。但彼此之间,关系也算不上融洽,往往为了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内部斗个热火朝天也是正常的。
  京察完全是背对背模式,彼此不通消息,谁也不敢保证对方会不会放过自己,科道言官又都是挑错的能手,只要他们互查,主要精力就会忙在内耗上,顾不上再来牵扯皇帝。更重要的是,这种互查一旦形成制度,对于言官体系内部的互相信任,也是毁灭性的破坏。
  “陛下可以做个试验,找一百名太监,两两为一组。将一组两人,分别放在两间不同的房子里,使其彼此不能通消息。每个人可以写一个零到一百以内的数字,然后将两人所写的数字相加。如果之和不超过一百,那么他们就能得到自己所写数字所对应的银两,写五十就拿五十两,写三十就拿三十两。如果超出一百,两人就一文也拿不到。按照常理,两人都写五十,是最有利的。可由于他们彼此没有消息往来,谁也吃不准对方写的多少,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自己写个零。可是那样一来,不就是白白便宜了对方?大家都这么想,谁也不会吃亏,所以最后,就没人能拿到钱。科道互查,也是这个道理,让他们互相纠察弹劾,整个言官体系,就会内乱成一团,短时间内,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再有一条,言官不怕挨打,但是注重名声,毁了他们的名声,比要他们的命更可怕。臣的厂卫,会下大力气调查这些人的背后阴私,发现了问题,就会在京师中抖露开,等到这些言官的名声臭了大街,想要上本弹劾,自己就先没了底气。第三,可以给言官任武职,跳的太欢实的,就把他们调到锦衣卫里,做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