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力的游戏》中对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某些刻画。
《权力的游戏》中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可谓是一个典型的探索型角色,尽管他个头很矮,但他极具野心。
在第一季中,他去北境长城拜访守夜人,他这般长途跋涉,在他周围的人眼中,觉得这非常不符合像他这样一个高贵的王公贵族身份。而且,他在《权力的游戏》中还是一个英雄角色,而且成为了“龙妈”丹妮莉丝的左膀右臂。
绝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中,这种类型的配角都喜欢体验真实且充实的生活,渴望探索世界的自由并寻找真正的自己,害怕舒适和被俗世困扰,避免被俗世和外界所扰,试图保持自我,渴望学习并期待长途旅行,可能是个极不合群或漫无目的的人。
搞定乔丹贝尔福特的配角,墨菲特地去见了自己的会计师大卫一面,委托他专门从华尔街请来了几位专业的股票经纪人,来协助自己的编剧团队,完成剧本中关于金融和证券等方面比较专业化的那些内容。
这方面不用多惊艳,但最起码不能犯基础性的错误。
从剧本里看不到具体的操作和手法,虽然主角蛊惑人心的能力很强,但不会有具体化的细微操作,这也能减少犯这种错误的几率。
“如果是按影片中所描述,真的就是一群卖大麻的地痞无赖成了运作资金的高手?”
作为影片未来的执行制片人之一,盖尔加朵最先看到了已经完成的前半部分剧本的初稿,对于很多东西,她都比较疑惑,问墨菲,“那岂不是狠狠打了金融从业人士的脸?”
“他们用的方法叫Pump。and。dump。”
实际上,墨菲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特别多,所知道的内容少部分是以前看各种与华尔街相关的电影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这几天大卫那几位华尔街的朋友所了解到的,他基本也是现买现卖,“这主要是针对小微股票,就是市值相当小的,剧本中你也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美国未来通讯业领导企业,其实就是在偏僻乡村道路旁的一个类似厕所的东西。”
这部影片看似比较接近喜剧,墨菲设定的内核却是黑的,他并不打算给乔丹贝尔福特洗白,更不会展示华尔街光鲜亮丽的一面,反而会盯着背后的那一面。
不说乔丹贝尔福特的资料,从奥斯卡之后,墨菲让人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斯特拉顿奥克芒公司当年有据可查的资料,相比于这些家伙,斯坦顿党徒真的是一群好人。
当年的那些家伙忽悠陌生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华尔街精英,之后把这破公司吹的天花乱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谎称掌握传说中的内部消息,比如说两天后股票必大涨,“请给我两天的时间,就两天,你那些钱两天内也不会有急用”,一般都是这么说的……
然后客户就买了,之后因为市值很小,价格确实很快就上去了,之后他们用这个作为成功案例,继续忽悠更多的人进来:我两天前就说这只股票要涨,两天内他确实疯涨,我十分抱歉两天前没能联系到您,不过现在还来得及……
然后就这样越滚越大,就像打气球一样,所以为称为pump。
直到某一天,觉得时机到了,一般可能是因为玩够了,或者这只股票被金融大鳄盯上了,这帮人怕到手的金子被夺走,于是把自己持有的全部抛掉,彻底跟这只股票说白白,就像倒垃圾一样,也就是dump。
还没有卖出的那些客户就活该了。
至于盖尔加朵所说的一群卖大。麻的地痞无赖成了运作资金的高手,据墨菲的了解,这种情况真的不罕见。(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很赚钱的技能
求月票和推荐票!
在这个世界相当多人的想象和理解当中,金融行业和证券行业都比较神秘,从业者基本都是高学历和高智商的代名词,都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
这是一种认知上面的偏差,按照那几位专业的高级股票经纪人的说法,金融不需要多专业,但需要很聪明,但聪明没用到正路上的话,那就是地痞无赖成为金融精英,这没什么特别的,金融和证券就是很容易走歪路的一个行业。
华尔街最底层的金融从业门槛其实很低的,底层从业人员做的都是体力活,能做技术活的都是上层的精英。
想一下就知道,拉客户这样的活要什么特殊的技术?每天就是不停的打电话拉客户,金融背景只是能在拉客户的时候用一些专业术语来忽悠客户,听起来专业点,拉客户容易点而已。
靠谱的公司会有技术团队给分析,买卖点还是有根据的,不靠谱的公司,拉到客户后尽可能的让客户买卖,自己拿手续费,当然笔数越多越好。
所以不要觉得金融从业高大上,精英,尤其是客户经理,从普通拉客户的狗混到客户经理,就是从忽悠混到大忽悠。
在美国七十、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政府缺乏监管和科学技术的限制,这乔丹贝尔福特情况属于非常普遍的情况,属于绝对的金融诈骗,但是调查太过困难,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就像乔丹贝尔福特那样,连主要交易都还是以纸币和电话来完成的时代如何监管通信,如何监管账目和账户资产?
但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让这种方式彻底过时了。
特别是新型的高频交易策略,通过最尖端的计算机以一秒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上百万分之一进行交易,乔丹贝尔福特那种欺诈与交易方式已经基本彻底成为了历史。
“乔丹贝尔福特中介公司还不算金融业最精英的一层,因为他们严格来说只是中介,赚取中介提成。”
等盖尔加朵翻看完那段剧本,墨菲又说道,“有句话叫做‘只有接近钱的人才能赚到钱’,所以据说华尔街赚钱最多的几乎永远不会是这种中介机构,但他们胜在稳定,一夜暴富的神话大部分主人都是哪个交易员,哪个基金的经理,哪个私募,哪个风投。不过一夜破产说的也是这群人,真正金融界的精英属于典型的闷头挣大钱,一个上亿美元规模的私募,从业者之外,甚至很多从业者都根本就没听说过。”
盖尔加朵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乔丹贝尔福特的原著里面有句话,‘等美林之类的大公司进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跟美林没法比。”墨菲不会蠢到认为这个‘华尔街之狼’真的会是华尔街的主宰。
虽然乔丹贝尔福特已经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到最后诈骗金额也不过一亿多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现在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亿美元,和真正的金融巨头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金融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并非财富创造,那是一个零和游戏,说白了就是如何从别人的口袋里把钱塞到自己的口袋。
墨菲还记得,曾经他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面看股市和读金融就三个字——高、大、上。
先于他毕业的一个校友,因为他们所在的学校一般般的关系,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影视圈的工作,后被朋友找上门,拉去证券公司当了经纪人。
实习期1800RMB的底薪,前三个月没提成,他做了一年零九个月,最多的一个月赚了6万大洋,最惨的时候被客户追杀出去吃饭都不敢。
那位最开始工作就是打电话,按照公司提供的名单打,名单都是从各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公司以及汽车4S店里面买来的,打了两个月的电话后被调去当客服,企鹅群里瞎忽悠。
公司有一批像是乔丹贝尔福特这样的、被冠以各种牛逼哄哄头衔的前操盘手,他们称为导师……
从某些方面来说,乔丹贝尔福特的自传里面并没有说错——地痞、无赖、流氓、小偷、骗子……
用太平洋对岸的话来说,忽悠其实一直是一个很赚钱的技能。
不管怎么说,在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墨菲和他的编剧团队很顺利的完成了剧本中关于金融和证券的戏份。
墨菲也完全确定了未来的影片的基调——一部极尽狂放和讽刺的黑色喜剧。
随后的时间里,雇佣的编剧们继续往他所设定的大纲框架内填充内容,墨菲则对剧本的开头进行了修改,将最初的顺序叙事改变成了曾经的倒叙手法,不得不承认,这样一部人物传记影片,更加适合使用倒叙来叙事。
一般意义上,开场镜头所要描述的都是电影故事的开端,不过就好像文学中记叙文叙事手法有倒叙一说一样,电影的开场镜头也存在着倒叙。
某些影片会刻意的截取故事发展中期的某一个片段放在开场,至于以后的故事这慢慢过渡到这个片段,并交待该片段的后续故事,颇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味。
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丰富影片的故事结构,创造更多的戏剧冲突和张力,另外也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思维,使观众不至于因为剧情简单易懂而感到乏味。
与此同时,墨菲还在为演员考虑,与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几次沟通之后,基本确定由这两个人分别出演乔丹贝尔福特和他的死党多尼阿佐夫。
不过具体的片酬还要等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项目审核,正式确定影片的投资额度之后再细谈。
以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相应的身价,这两个人相加两千万美元的片酬足够了。
一直忙碌到三月中旬,剧本的初稿才宣告完成,由于墨菲只是提供了大纲模板,大部分实际的内容都是雇佣的编剧各自负责一块,这种流水线式的编剧创作无疑能大大的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但最后的审核必须由墨菲来把关,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
像是这种流水线出产的剧本,主导者必须自检。
自检的第一项就是主角,墨菲会查看所有主角参与的戏份,查看编剧们写出的情节当中,主角乔丹贝尔福特是不是足够主动,一部电影的主角必须牢牢抓住掌控权,永不放弃斗争,一个消极被动的主人公是永远不能吸引观众的。
这可以说是塑造角色的基础之一,哪怕是被甘道夫坑了一把的弗罗多巴金斯,在爱隆王的会议上,都变成了主动。
别说是产业链极其成熟的好莱坞,就连太平洋对岸都懂得遵循这一基础原则,比如著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的人气非常高,因为他有一个成为受欢迎的主人公所拥有的性格特征:永不放弃、积极主动、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动摇,就是抓到羊。
即使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打击、打断、阻挠,灰太狼也不会放弃抓羊的目标,所以市场上会有一种呼声,嫁人就嫁灰太狼,这实际上就和他相对成功的性格塑造分不开的。
自检的第二个方面,墨菲要保证乔丹贝尔福特总是能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即便有些场景中没有他,但讲述的还是与他相关的事情。
如果配角和观众的见面时间比主人公更多的话,那么该考虑为配角单独写剧本了,而这部影片恐怕也会扑街。
然后是所有角色的对话,也就是台词,墨菲要求每个编剧把自己负责写的台词大声的读出来,既读给他听,也读给他们自己听,如果所有的对话听上去都像是一个人在说话,那剧本绝对需要大修特修。
看过主角,配角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墨菲设定大纲模板时重点交待过的环节,即使是配角,都要具有特定的吸引观众的性格,这将大大提升剧本整体的水平。
最后,墨菲还要让律师罗伯特审看剧本,以便发现其中触动与乔丹贝尔福特有关的法律问题的地方。
另外就是规避一些版权冲突。
剧本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写作过程当中不具备完全的原创,或者说是干干净净,只属于个人的灵感火花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好莱坞剧本流水线化,大部分作品的架构其实都大同小异,比如一个非常弱小的主人公,经过努力,获得种种机遇,最后站到了社会高端领域……
它的整个的模式和套路是不存在新和旧的,只有细节上的区别,比如主人公的个性、行为模式、遇到的机会,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方面有罗伯特这个经验丰富的律师在,基本不会存在太多问题。
审视完剧本,墨菲第一时间送到了卡拉费斯的手里,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去走审核程序,审核还没有完成,就有人专门找到墨菲,要投资这部影片。(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多难兴城
求月票和推荐票!
“这栋庄园很不错。”
会客室里面,一个棕发少女客气的对墨菲恭维道,“很有品味。”
“都是盖尔布置的。”墨菲应了一句,然后直接问道,“找我有事吗,梅根?”
找上门来的,正是大卫埃里森的妹妹梅根埃里森,他前段时间听大卫埃里森提过,梅根埃里森与他当初一样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退学,准备进军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