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一个金发女记者,她似乎不畏惧他的眼神,又问道,“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使用双重标准,这就是你所说的道德准则吗?”
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完全停了下来,看了看四周,或许是大主教身份自带的威压,周围乱糟糟的记者不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等办公楼门前彻底安静,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缓缓说道,“报纸上面关于天主教的报道都是不实的、荒谬的和缺乏证据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的调查呢?”一名男记者高声问道。
“他们可能被人蒙蔽了,我对联合国的报告表示遗憾。”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联合国方面的举动有擅自干涉教会内部事务的嫌疑,天主教会和梵蒂冈一直在致力于保护儿童权益!”
说完这些,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在周围人的护持下,走进了办公楼。
然后,像之前的每天一样,他首先会看看报纸,以关注最新时事的变化。
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翻开报纸,看到的几乎全都是与天主教丑闻有关的消息。
“揭秘为什么天主教屡爆**丑闻!”
“天主教**丑闻,梵蒂冈难再回避!”
“美国天主教会内部公认,在全美有超过5000名神职人员********类似的新闻看得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一个脑袋变成了两个大,明明三天之前媒体还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墨菲斯坦顿和好莱坞电影,现在却纷纷疯狂的加入到了揭露天主教丑闻的行列里面。
这些见风使舵的混蛋!他在心中怒骂了一句。
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坐在椅子上面,脸上露出了几分愁容,虽然之前极力否认,但他知道媒体的报道可能有所夸张,却基本上属实。
为什么会突然爆出这些?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有些想不明白,原本也有这样的消息在零零散散的流传,比如《迭戈罗斯》上映的时候,但随着这部影片拿到奥斯卡最佳电影,相关的消息迅速平息,最近两年的时间里面,再也没有类似的新闻被广泛报道过。
这一次却毫无征兆的大面积爆发……
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思考了几分钟,渐渐想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墨菲斯坦顿!
除了墨菲斯坦顿,他想不出谁还会这么做,毕竟这是要与天主教会起冲突啊!
想到这里,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忽然明白了,墨菲斯坦顿面对自己一方强大的压力,没有在电影方面给出太多的回击,而是选择了攻击天主教最为薄弱的地方……
这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也打了整个加州中南教区一个措手不及。
后面的几天里,各种不利于天主教,尤其是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本人的新闻不断被媒体曝出,加州中南教区疲于应付,忙着到处扑火和应对媒体,与墨菲的状况完全对调了过来,一时间根本没有精力去策动针对墨菲和好莱坞电影的计划。
甚至,梵蒂冈方面也在关注,本笃十六世亲自给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打了电话,再也不复之前步步紧逼好莱坞电影时的欢声笑语,冷淡的训斥让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冷汗直流。
确切点来说,美国媒体大面积的集中报道天主教丑闻,让梵蒂冈方面非常恼怒。
一方面,媒体的报道并非单纯揭露和抨击天主教神职人员存在的性侵儿童行为,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梵蒂冈处理这些丑闻的方式,指控教廷包庇神职人员;另一方面,各种不利的消息进一步将天主教在性取向、生育健康和性别平等上的立场作为攻击目标,并对天主教在同性恋、避孕、堕胎上的具体政策提出批评,如提出天主教学校的教材中存在与性别有关的陈旧观念,向梵蒂冈方面施压!
过往,全美国到处都有零零碎碎的这类报道,但是这一次好莱坞的联合行动,把这些零碎的报道连接起来了,如同把天主教的屋顶给炸飞了。
少了来自背后的天主教的力量作祟,从六月底就风暴不断的北美娱乐电影市场,也渐渐恢复安静,尤其是娱乐媒体的关注点,更多的回到了明星八卦及其作品身上。
尤其是墨菲的粉丝,才不管什么社会责任感之类的抨击和报道,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喜欢的导演。
在互联网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声援墨菲,洛杉矶的一个粉丝组织就通过社交平台自发的发起了一个活动——墨菲斯坦顿从影十二年,致我们与一起渡过的电影时光。
这个活动引起了墨菲的支持者的强烈反响,无数的影迷纷纷通过社交平台在这个活动上面留言。
“墨菲的电影,对你的生活意味这什么?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爱墨菲的电影,但我就是喜欢!”
这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一位普通影迷,他可谓是那种我说不出哪里好,但我就是喜欢的影迷的典型。
还有洛杉矶的影迷如此写道,“墨菲的电影是我一生的伴侣,它铭记了过去的生活,也能昭示未来的时光,而我则和他们一起活在当下,我爱墨菲斯坦顿!我爱他的黑色电影!我爱这电影!”
美国东海岸同样有疯狂的墨菲的粉丝,纽约的一位影迷留言,“每次墨菲的电影在影院上映的时候,当走进影厅坐进座位的一刹那,我都能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当银幕上的灯光亮起的时候,我知道那是一段属于我和墨菲斯坦顿的旅程。在那里,我可以忘记现实中的苦闷和烦恼,自由的去探索,忘情的去笑,感受到的只有激动和快乐!”
墨菲的影迷们以各种形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只有遇到墨菲的电影才会显露真身,“我将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了一种东西里,那就是墨菲斯坦顿的黑色电影,我感谢他的电影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为我这浅薄的人生带来更多的价值。”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所以有很多遗憾,墨菲的电影的魅力,在于让你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弥补你心中遗失的美好。”
在这些影迷的努力下,《黑暗之城》继续在北美的影院当中放映,即便已经下降到了不足1000家影院,依然顽强的在全美各地出现。
对于墨菲这种大众导演来说,影迷们的支持,堪称最大的欣慰。
到八月中的时候,这部影片在北美院线当中已经放映了快四个月,北美票房还在影迷的支持中缓慢上涨,累计到了7亿2851万美元,继续朝着《阿凡达》的北美票房纪录挺进!
海外方面,先后有超过一百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影院,放映过《黑暗之城》这部影片,海外票房也超过了北美票房的两倍还多。
《黑暗之城》的全球票房达到了23亿1687万美元!
“票房方面基本不会再有太多的变化了。”
死星大厦的办公室里面,墨菲对比尔罗西斯说道,“我们的工作重心可以转移了。”
这部影片放映到现在,北美票房顶多也就再能增加10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海外票房能再涨1亿2000万美元到1亿5000万美元也就顶天了。
比尔罗西斯明白墨菲的意思,“是颁奖季吗?”
“嗯。”墨菲点了点头,“这个颁奖季竞争激烈,形势对我们也有些不利。”
“这些不利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有利条件。”
比尔罗西斯和墨菲心照不宣的笑了笑,问道,“你准备申请哪些奖项的提名?”
第七百二十七章再加一把火
“技术奖项你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商量着办。”
这些类型的奖项也不是多重要,墨菲本身也不会在上面耗费太多的心思,“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是必须的!”
比尔罗西斯点了点头,“表演奖呢?”
“我已经跟玛姬和詹姆斯沟通过了。”墨菲说出的话让比尔罗西斯有些意外,“分别为她们申报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比尔罗西斯愣了一下。
“没错,就是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墨菲非常确定的说道,“詹姆斯的角色才是影片的主角,申报最佳男主角完全没有问题;玛姬的角色也是影片中唯一重量级的女性角色,而且她表现的很出色。”
比尔罗西斯想了一下,问道,“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呢?”
墨菲回答道,“这是我跟卡拉费斯商议的结果。”
两人很早之前就在这方面达成了共识,《黑暗之城》这部影片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克里斯丹恩才是唯一的主角,其他人都是他的配角,但看过影片的人都清楚,詹姆斯弗兰科的魔术师大放异彩,完完全全主导了影片的剧情走向,亨利卡维尔别说跟詹姆斯弗兰科比了,甚至明显被玛格特罗比压了下去。
这也导致影片的角色多少有点失衡,好在电影的剧情掩盖了亨利卡维尔不算出色的表现,也没有人太过关注他。
至于两个常理来说是配角的角色申报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完全没有问题,奥斯卡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次,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汉尼拔教授,安东尼霍普金斯以一个纯粹的配角角色,加上短短十几分钟的戏份,就抢到了那一届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小金人。
冲击奥斯卡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灵活多变,比如凯瑟琳泽塔琼斯凭借《芝加哥》冲击奥斯卡的时候,发现最佳女主角强手云集,她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并且在金球奖上输得一败涂地,赶紧在奥斯卡投票前夕将自己申报的奖项从最佳女主角更改成了最佳女配角,结果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出演《芝加哥》的另一大主演芮妮齐薇格在颁奖典礼上空手而归,凯瑟琳泽塔琼斯却成功捧回了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
由CAA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两大公司运作,加上玛格特罗比和詹姆斯弗兰科在影片中出色的表演,墨菲觉得他们获得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还是很有可能的。
最后能不能得奖?这谁也无法保证,毕竟奥斯卡很多时候的选择太容易受到了外界影响了。
比如曾经墨菲看过的最后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因为之前一届没有黑人获得例如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导演之类的重要提名,纷纷站出来要抵制奥斯卡,到了这一届的时候,不但黑人获得了海量的提名,成功拿下了最佳男女配角,一部纯粹的黑人电影还获得了最佳影片小金人……
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看得很清楚,这部影片获得最佳影片与影片质量关系其实并不大。
黑人、同性恋和一系列的敏感话题,再加上前一届黑人们的抗议,谁看不出这部影片就是针对奥斯卡评委的胃口而拍摄制作,根本就是为了冲奥而冲奥。
想想吧,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丁斯科塞斯因为冲奥的意图太过明显,奥斯卡压了他们多少年?
只能说会哭的人有饭吃!
其实某些群体的毛病也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自己惯出来的,这一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后,黑人获得了很多重量级的提名,这个奇葩的群体竟然还是不满!
有黑人演员抱怨:以前,怎么现在好莱坞电影全是白人,黑人拿奖的机会都不给,歧视黑人是吧?现在,奥斯卡提名中搞那么多黑人干什么,歧视我们只能依靠人海战术拿奖是吧?
在所谓的好莱坞式的政治正确的环境下,黑人早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说是一群黑大爷一点都不过分。
同样是在这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面,这部黑人电影虽然拿到了最佳影片,但两个白人老演员宣布获奖时说出的却是另一部白人作为主导的歌舞片。
事后,作为计票方的普华永道承认是他们拿错了信封,错将最佳女演员的信封交给了颁奖嘉宾,不过墨菲曾经恶意的猜测过,这说不定就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那两位颁奖嘉宾故意拿错信封,故意念错最佳影片的名字,用这种方式来宣布对于所谓好莱坞式的政治正确的不满,向那些黑人发出抗议!
就连好莱坞很多内部人士都不得不承认,在一些情况下,白人反而成为了好莱坞的弱势群体……
黑叔叔以特殊的方式彰显自己在奥斯卡上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当人们再回顾奥斯卡过往历史的时候,某些影片必然沦为如同《恋爱中的莎士比亚》那样的笑柄。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哪怕是墨菲也不得不承认,很多外界因素不止是能够影响奥斯卡的评奖结果,甚至能左右奥斯卡小金人的最后归属。
想要冲击奥斯卡,在颁奖季有所作为,不止是要看自己,还要看竞争对手。
“很多针对颁奖季的电影,已经陆续在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上亮相了。”比尔罗西斯知道墨菲的计划,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潜在的竞争对手了,“从已经出来的媒体口碑和专业口碑来看,今年可能会是一个奥斯卡大年。”
墨菲微微点头。
比尔罗西斯继续说道,“让马克瓦雷执导,马修麦康纳主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