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比如法医剖验应在具有一定条件和设备的解剖室进行,南州区殡仪馆明显不符合相应场所的行业标准。在殡仪馆解剖还算好的,没推行殡葬改革前,甚至发生过去墓地开棺验尸,割一点器官拿去检验的事情。
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不仅区县公安局,我们技术大队同样如此。无‘尸体’便无‘检材’,无检材就不可能进行尸体检验鉴定。我们技术大队很牛,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不接触尸体,不亲自解剖检验,坐在办公室就能出具尸检报告。”
人命关天,不检验怎么出尸检报告。
李晓蕾大吃一惊,忍不住问:“佳琪,韩博没开玩笑吧?”
上司不是危言耸听,李佳琪苦笑着确认道:“这种情况有,但不是很多,主要是交警队和区县公安局委托的。有时候发生交通事故,交警直接让殡仪馆拉走尸体,后来想起不能没尸检报告,就拿照片过来让我们出。分局和县局主要是一些对死亡原因有争议的案子,委托我们复检,可是尸体已经火化了,我们只能看照片,看书面材料,出具法医病理鉴定意见。这不符合程序规范,领导要求,我们能怎么办。”
“不是不符合法医病理鉴定程序和专业规范,是整个程序严重违法!”
韩博深吸了一口,继续说道:“还有现场勘查,有没有按照规定找见证人。一些现场找不到见证人,有没有把整个勘查过程拍摄下来?我们是执法人员,不能知法犯法,所以说制度建设、规范落实与单位建设同等重要。累死累活干那么多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理解,警民关系越来越紧张,这是怎么造成的,因为什么导致的,就因为我们平时不注重这些。其它工作我管不着,作为刑警副支队长兼技术大队长,刑事技术这一块我必须要管而且要管好。”
听上去似乎很有意义,老卢好奇地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准备怎么打开局面?”
“齐头并进,先想方设法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把区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和市局刑事技术中心搞起来。领导很重视也非常支持,人员编制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接下来主要落实经费,把硬件搞起来。”
展望起未来,韩博信心十足。
先看看妻子,再回头笑道:“佳琪,‘科技强警和科技强检’不是口号,我们未来的刑事技术中心是高标准、高起点,将要设置技术管理、法医检验、DNA检验、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影像技术、电子证据、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十几个专业。你是法医室骨干,有时间好好想想法医室该如何建设。等我从北京回来,会跟大家伙坐下来好好聊聊,集思广益,一起制定目标,确定发展方向。”
大队开过会,教导员和陈大传达过他的“精神”。
什么“DNA鉴定让骨肉得以团圆”,“痕迹、指纹勘验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要把刚确定编制名称为“刑事技术中心”的三大队建成“国家级的司法鉴定机构”,要让三大队成为“刑事侦查的秘密武器”,要让三大队成为“罪恶的现形地”。
总结起来十六个字:科技强警,科技强检;服务全警,支撑办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没那么简单,建一个像样的技术中心要投入多少经费,局里舍得吗?
结果可想而知,谁也没当真。
不过现在,李佳琪发现这应该不是开玩笑,因为能感受到他真想干一番事业。
第309章 同学帮忙
琅山镇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但终究不是市区。
滨江小区附近农田被征用了,民房仍在。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村子,全是二层或三层小洋楼,许多在市区打工的人来此租房,属于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
吃完晚餐,收拾好碗筷,外面传来一阵喧嚣的锣鼓声。
村里前段时间死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办丧事,今天可能是“六七”。不知道是年龄大了对丧事比较敏感,还是真对南港农村的丧葬习俗感兴趣,老卢想去看看。
办丧事有什么好看的,李佳琪似乎知道他俩不愿意去,主动要求陪老卢去凑热闹。
“老公,这么晚,他们没事吧?”韩博来到三楼书房打开电脑,正准备拟一份材料,李晓蕾端着一玻璃碗水果走了进来。
“又不远,能有什么事?再说佳琪干什么的,公安民警,法医。”
“也是啊,她什么没见过。”
把一个女同事女部下往家带,幸好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她一开始去接时把车停远远的,李佳琪被搞得很不好意思,后来不让她去接,自己坐公交车。关键“纸包不住火”,万一被单位同事知道,谣言绝对会满天飞。
她有身孕,整个一“大熊猫”,她决定的事不能反对,韩博只希望李佳琪早点找到个白马王子,结婚最好同居也罢,反正早点搬走早点好。
韩博抬头看看,旁敲侧击问:“老婆,红娘当怎么样,有没有进展?”
参加工作以来一帆风顺,从来没遇到过挫折。
本以为“牵红线”很简单,没想到会这么难,李晓蕾把水果往边上一搁,趴在书桌上沮丧地说:“你说你们男人为什么都喜欢小姑娘,小姑娘有什么好?王玉军嫌佳琪年龄大,朱会山虽然没明说,我感觉一样是嫌佳琪年龄大。富总倒是挺中意她的,可是她不喜欢。”
“你居然介绍富总,富总快40了,而且离过婚!”
“我不是没办法么,梁老师也说她找对象比较麻烦,职业吓跑一大批,年龄吓跑一小批,剩下的高不攀低不就。看样子只能在你们公安系统找,系统外悬。”
“要是愿意找警察,她不会拖到今天。”
“为什么,警察不好吗,她自己就警察。”医生说吃水果对宝宝好,李晓蕾回到沙发上,又往嘴里塞进一块苹果。
韩博抬头看看,苦笑道:“一家有一个警察足够了,要是两口子全警察,这日子没法儿过。”
警察总加班,作息时间不正常,两口子如果全警察,将来有孩子怎么办。
李晓蕾点点头,吃完苹果,准备找纸擦擦嘴,无意中看到丈夫的硕士论文,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什么有了?”
“有合适的,就是有点远。”
“谁?”韩博好奇地问。
“你同学!”
李晓蕾拿起论文,兴高采烈说:“田学文前几天给我过电话,江妹妹回来了,打算叫我俩一起聚聚的,没想到我们在南港。提起江妹妹,发现你俩真没出息。修读三年多,一人拿个硕士学位,人江妹妹同样修读三年多,博士,普林斯顿的博士!”
“江妹妹博士?”这个消息太震撼,韩博将信将疑。
“骗你干嘛,普林斯顿不是克莱登,这种事人不可能吹牛。回来请客的,请完客去香港大学任教。”
人比人气死人,跟那种学霸不能比,27岁的博士,全国能有几个。
韩博摸摸下巴,不无尴尬说:“老婆,江妹妹跟晶晶一样,属于精英家庭教育出来的怪胎。如果我爸不是木匠,你爸不是开大车的,我们父母跟她俩父母一样全高级知识分子,我们一样博士,我们又不比她们笨。”
朋友圈里就自己文凭最低,当然要找点理由。
李晓蕾很喜欢这个“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逻辑,吃吃笑道:“这是肯定的,我李晓蕾学习多认真。不说她了,说田学文,他现在日子不太好过,家里催他谈对象结婚,又没找到工作,打算接着念,跟江妹妹一样拿博士学位。”
一起准备考研的三个同学,选择的方向全不一样。
自己自始至终是警察,根本没什么方向,主要是技术应用;江妹妹选择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田学文本科阶段是学医的,虽然报考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其实专攻的是肿瘤学。
自己去了北大,江妹妹出国,田学文考进自己曾经想报考的协和医学院,跟一位导师研究好几年肿瘤相关病毒的定量基因诊断,肿瘤微转移的定量基因诊断,肿瘤多药耐药基因的定量基因诊断等等。
年龄差不多大,一样是学医的,两个人性格相似,一起过日子绝对不会吵架,确实挺般配。
韩博想了想,摇摇头:“不合适,太远了。田学文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没找到他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他绝对要留在北京,李佳琪能调过去吗?”
好不容易想起一个合适的,李晓蕾已经介绍失败好几次,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啪啪啪连拍几下桌子:“韩博同志,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谁都跟你一样想,我李晓蕾能嫁给你,能跑这儿来给你同甘共苦?”
“老婆,你别急。”
孕妇生气了,后果很严重,韩博急忙起身哄道:“老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我们是有感情的,我们的感情是经过考验的。他俩压根儿不认识,能跟我们一样为对方,不,能跟你一样为我放弃一切?”
李晓蕾扑哧一笑:“这句话我爱听,以后每天说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行,只要你爱听。”
“甜言蜜语放一边,说他们的事,佳琪文静,学文老实,我越想她俩越合适。要不这样,让学文来一趟,俩人先见个面。真要是对上眼儿,说不准能跟我俩一样终成眷属。”
“不行,要是他把佳琪拐跑怎么办?”
“拐跑,拐跑是好事啊!”
“好什么,佳琪是我们法医室骨干,培养一个骨干容易吗?她要是被拐跑,我上哪儿找人去勘查现场,上哪儿找人去检验尸体?”
介绍对象就介绍对象,关工作什么事。
李晓蕾揪住丈夫耳朵,咬牙切齿说:“韩博,你们公安怎么这么自私,耽误人佳琪好几年,人已经把一个女孩子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公安事业,你们难道还要人家献终生。”
“疼。”
“哪儿疼?”
韩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耳朵。”
李晓蕾松开手,摸着胸口道:“你耳朵疼,我心疼,心疼人佳琪。”
现在28,再过几个月29,要是明年再耽误,李佳琪就是30岁的女人。现在已经很难找了,一到30岁估计只能找二婚的。
韩博挠挠头,倍感无奈苦笑道:“好吧,你打电话问问他有没有时间。”
“算你有良心,这还差不多。”
又有机会做红娘,李晓蕾乐得心花怒放,拿起丈夫的手机,翻出田学文的号码拨了过去。
老同学不忙,嘟两声就通了,先聊了一会儿下午刚去香港的江妹妹,不无沮丧地说起他接下来的打算。
硕士研究生在其它地方挺吃香,在首都实在算不上什么。随便找家医院容易,想留在协和医院或去另外几家国内最著名的医院比较难。
总之,想在医生这个行当里干出点名堂,必须拿个博士学位。
医生对学历要求是最高的,本科都比其它专业多念一年,韩博很“同情”他的遭遇,考虑到他现在不一定有兴趣谈情说爱,在妻子的“淫威”的下笑道:“学文,你应该先调整下状态,比如出来走走,散散心。反正要读博,又不差一两个星期。”
“去哪儿?”田学文心不在焉问。
“来南港,看看长江,波澜壮阔,心胸都跟着开阔。我家就在长江边上,打开窗户就能看见。”
田学文实在提不起游山玩水的心情,婉拒道:“韩哥,不麻烦了,以后有机会再去。”
李晓蕾急了,一个劲打手势。
孕妇发威,不能开玩笑,韩博连忙道:“麻烦什么,学文,其实我想麻烦你。我们单位要采购一台基因分析仪,正在跟代理商谈判,已经谈差不多了,估计三五天就能谈下来。我有其它事,一时半会顾不上,我一走单位没人会操作。我们公安经费紧张,采购这么贵的仪器设备非常不容易,几百万买回来不能当摆设。你能不能过来帮几天忙,要是有检材帮我检验一下,没有检材需要检验帮我培训几个人。不会让你白帮忙,来回机票全报,每天有补贴。”
“帮忙?”
“真需要你帮忙,没跟你开玩笑。”
读研究生这几年,三天两头去他家吃饭。李总不知道送了多少件衣服,不是旧的,是她们集团的服装。
好朋友求助,不能不帮忙,何况现在有的是时间,田学文毫不犹豫答应道:“急不急,要是急,我明天就过去。”
“急,十万火急,明天就过来,我去机场接你。”
……
书呆子就是好骗,李晓蕾笑得花枝乱颤,韩博正色道:“老婆,我没跟他开玩笑,我要去北京跑经费,单位确实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帮助培训几天。本来打算请二所的小刘,看来没必要了。”
“物证鉴定,他会不会?”
韩博笑了笑,指着论文解释道:“知道我为什么要研究‘碱基错配对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