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对,也不是佳琪人不好,是太远,不合适。”
“我跟你韩哥离得远不远,只要喜欢,只要两个人有感情,距离不是问题。我一提这事佳琪就脸红,就说什么她配不上你,这说明她对你有意思。现在看你的,对佳琪有没有感觉,要是有,我们再研究接下来怎么办。”
秀气、文静、漂亮,挺好的一姑娘,要说一点不心动是假的,可是存在太多现实问题。
田学文想了想,一脸不好意思说:“嫂子,她说配不上我,我还配不上她呢。她至少有工作,单位领导还挺器重她的。我呢,要钱没钱,要工作没工作,就算不读博现在参加工作,至少要干两年才能成为主治医师。”
李晓蕾追问:“这么说距离不是问题?”
“吃了几次闭门羹,撞一鼻子灰,我算明白了。医生又不是公务员,只要有水平,只要能干出点名堂,不是那些大医院要不要,是你愿不愿意去。”
医生完全靠真本事吃饭,他终于能想通这一点。
李晓蕾感觉这事有门,煞有介事说:“既然距离不是问题,你跟佳琪之间就不存在问题。我之前给她介绍过好几个大老板,她一个看不上,她不是贪慕虚荣的姑娘。对她而言对方有没有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这个人怎么样。”
“嫂子,您别急,您让我好好想。”
“给你一夜时间慢慢想,明天一早给我答复。你老大不小了,佳琪一样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感觉行就好好谈,不行赶快找其他的。”
第317章 空调外机爆炸!
事实证明交警三大队的侦查方向没搞错,车架下采集到的正是死者的血,哪怕只检出其中一个死者的血,也足以证明货车司机肇事逃逸。
打电话向交管局领导汇报,给交警三大队通报检验结果,把检验报告交给陈其文,让交警三大队派民警过来拿,安排好一切回家休息。
连续加班,精神不好,不能疲劳驾驶。
商务车扔在单位,出门叫一辆出租车,赶到家一看,家里好热闹。
怀孕的人哪能“负责工程”,岳母不放心,在北京也没什么事,昨夜坐飞机来的;老妈一样不放心她的儿媳,让姐夫李泰鹏开车送她过来。并且来就不走了,打算一心一意“伺候”孕妇,将来还要帮着带宝贝孙子或孙女。
要么不来,要么一起来,显然约好的。
“小博,你熬一夜,这里别管了,上楼休息。”
“是啊,有我们在,能有什么事?”
两位老人全见过“大场面”,照应外面这点“工程”不在话下,韩博再次看看门外刚搭好的脚手架,一脸歉意说:“那我先去睡会儿,下午陪你们出去逛逛。”
“上去吧,逛街,以后有的是时间。”李妈放下正在摘的菜,催促道:“晓蕾,你也上楼,这里没你事。”
从现在开始真要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李晓蕾越想越有意思,嘻嘻笑道:“行,我也上楼睡会儿。”
大白天,两位老人在楼下忙,六七个工人师傅在外面施工,小两口拉上窗帘搂在一起睡觉。
换作平时韩博绝对睡不着,不过今天不是平时,实在太困,一躺下便呼呼大睡。
打呼噜,还带着节奏。
李晓蕾根本不困,只是喜欢跟丈夫睡一起,可是听着他时高时低的呼噜声,竟迷迷糊糊睡着了,跟他一样一直睡到下午四点多。
“你怎么也睡一天,肚子饿不饿?”看着依然躺在自己怀里的妻子,韩博啼笑皆非。
“不饿。”
李晓蕾伸手一摸,摸出一袋小面包,得意地笑道:“我已经练就出一身睡着一样能吃零食的本事,好像吃过三袋面包,喝过一次牛奶。”
怀孕以来她总是饿,从早吃到晚,夜里一样要吃。所以床头柜乃至床上都有吃的东西,有时候在枕头下都能发现饼干。
韩博坐起身,将她小心翼翼扶起来,埋怨道:“吃这些没营养,穿衣服,下楼吃点有营养的。”
“我最怕喝汤了。”
想到从今天开始就要“进补”,李晓蕾愁眉苦脸:“老母鸡汤、乌骨鸡汤、鸽子汤、鲫鱼汤、黑鱼汤、排骨汤、肚肺汤,你妈准备一天一个汤!完了完了彻底完了,喝成大胖子将来怎么减下去。”
“把宝宝生下来慢慢减。”
“生下来也不能减,母乳喂养好,一样要喝,要喝得比现在更多。”
“宝宝断奶再减。”
李晓蕾实在不敢想象自己变成胖子的样子,噘着嘴嘟囔道:“我不出去见人了,以后就呆在家里。”
生个孩子太不容易了,韩博很是内疚,跟哄孩子般地哄一番,伺候她更衣一起下楼。
东海公司现在没自己的工人,姐姐姐夫接到活儿再找今天给这家装潢公司干、明天给那家装潢公司干的木工、水电工、瓦工和油漆工。
给新家干活的是本地人,李晓蕾通过邻居找的。
中午管一顿饭,下午早早收工,师傅们全走了,走前把门口收拾干干净净。
出门看看坑坑洼洼、丑陋至极的外墙,正准备问问妻子打算贴什么样的面砖,商务车回来了。田学文开车,李佳琪坐在副驾驶。为了明天出去方便,没直接开进来,在院子门口调头倒车。
李晓蕾摇晃着他胳膊窃笑道:“看样子有进展!”
“有进展?”
“我跟他俩挑明了,再过两天29岁,又不是小孩子。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拖泥带水有什么意思。”
这是谈恋爱,不是做生意,韩博回头看看一脸得意的妻子,彻底无语了。
田学文在北京经常帮导师开车,技术不错,看准方向一次性倒进来,停得很正。
李晓蕾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李佳琪很不好意思,耷拉着脑袋迎上来,用蚊子般地声音说:“韩队,嫂子,听说两位阿姨来了,我随便买了点水果。”
儿子的同事暂时借住在家,可不能让人家感觉拘束。
在东海呆这么多年,韩妈不仅学会说普通话,而且是一口东海味儿的普通话,跑出来热情无比地招呼道:“佳琪吧,好俊俏的一个姑娘,又不是外人,买什么东西?学文,半年没见,怎么瘦了!”
“秀芳,学文这孩子学习太用功,天天捧着书,能不瘦吗?”
“瘦了要补,补身体补脑子,我炖了老母鸡汤,晚上多喝点。”
“阿姨,我就是这样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
……
韩妈李妈没见过李佳琪,跟参加过韩博李晓蕾婚礼,且经常去大杂院“蹭饭”的田学文很熟悉,再次见面,好不热闹。
遇到这两位儿女全结婚生子或即将生子的老太太,会聊什么话题可想而知。
再加上李晓蕾这个始作俑者,田学文嘿嘿傻笑了一晚上,李佳琪一晚上没好意思抬起头。
韩博很希望同事能有个好归宿,一样希望老同学能找到一个好伴侣,但作为一个崇尚自由恋爱的过来人,感觉这一切太荒唐,像是在拉郎配。
吃完晚饭,去江边散步,利用这个机会跟二人好好谈谈。
一个一个谈,不能一起谈。
李晓蕾和李佳琪在前面,刻意放缓脚步跟田学文在后面,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田学文居然先说道:“韩哥,嫂子说得对,我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孩,应该早点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
“三十而立,马上三十,当然要成家立业,关键在哪儿成家,在哪儿立业。”
家里催得紧,几乎一天一个电话。
更重要的是,前面那个姑娘确实很优秀,李晓蕾没挑明之前没什么想法,一挑明发现真有感觉。
想到回来路上试探时的情景,田学文一阵悸动,一脸不好意思说:“韩哥,我不打算读博了,至少三五年内不会考虑。我想在南港找家医院,留在南港工作。”
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可是他跟李佳琪才认识几天。
韩博停住脚步,似笑非笑说:“这么大事别开玩笑,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我没开玩笑,我想了一夜,想得很清楚。”
田学文扶扶眼镜,很幸福很认真地说:“韩哥,以前只想留在北京,根本没考虑过在北京生活有多不易。南港就不一样了,自然环境好,房价低,工作应该不难找。”
“不止这些吧?”
“当然不止这些,我承认,我挺喜欢,挺喜欢佳琪的,谢谢你,也谢谢嫂子。”
在这一问题上韩博绝对是个“保守派”,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学文,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
“我家条件你知道的,我爸我妈你也见过,他们不在乎我能不能留在北京,对他们而言我能考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
他家在大西南的一个小镇,他父亲是镇医院的医生,母亲做裁缝,开了一间裁缝店,在镇上给人做衣服兼卖布。
兄弟三个,他最小。
正如他所说,他能考上大学,能走出大山,他父母已心满意足,至于能不能留在北京工作真不重要。
韩博拍拍他胳膊:“只要不是脑袋一热作出的决定我就支持,我认识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可以帮你问问能不能进第一人民医院,也就是南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赵主任,我知道,嫂子帮我问过。”
老婆啊老婆,你动作太迅速了,韩博苦笑着问:“赵主任怎么说?”
田学文嘿嘿笑道:“赵主任说应该没问题。”
协和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北京算不上什么,在南港可是如假包换的人才,他对当警察不感兴趣,要是想当警察,市局会毫不犹豫特招。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想想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整个一“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别说可以进南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算进不去,讨饭也会留在南港抱得美人归。
韩博意识到跟他实在没什么好谈,快步走到前面跟妻子“换位置”。
“少帅”想问什么李佳琪心知肚明,只是不好意思跟田学文一样先开口,耷拉着脑袋,紧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心里却美滋滋的。
“他家庭条件一般,没参加工作,没钱。”
“嗯。”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回头看看老同学,接着道:“他就是一书呆子,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
李佳琪又“嗯”一声,脑袋耷拉得更低。
她性格内向,谈这种事能“嗯”两声已经很不容易,韩博不再旁敲侧击,强忍着笑说:“先处处,感觉行就带他回去见见你爸妈,再跟他去一趟他老家。”
才认识几天就谈这些,太羞人,李佳琪脸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这时候,韩博手机突然响了。
本以为是韩总,掏出手机看来电显示,竟然是市局指挥中心的座机号,这么晚打电话绝对有急事,急忙摁下通话键。
“韩支队,我指挥中心康枫。十分钟前,港区一家企业的空调外机发生爆炸,已造成人员伤亡。韦支队手机没打通,崔局指示我跟您联系,请您组织技术民警勘查现场。”
空调室外机发生爆管、打火冒烟之类问题是有可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却极为少见。
不过现在不是推测爆炸原因的时候,韩博问道:“具体位置?”
“我用短信发到您手机上。”
“好的,马上到。”
第318章 安全事故?
“万鹏,你们带上勘查箱直接去现场,不用过来接,我自己开车去。”
“佳琪,大队有法医值班,你不用去,帮我照顾好你嫂子。老婆,我先去看看,一会儿回来。”
一会儿回来,这个“一会儿”估计要到明天上午。
既然决心当警嫂,李晓蕾有这个心理准备,一把拉住他胳膊,不是舍不得他走,而是急切问:“你对市区不熟悉,你认识路吗?”
“我知道大概位置,应该不难找。”
“韩队,我跟您去吧!”
“不用,你好好休息,明天还要上班呢。”
韩博再次看看刚收到的短信,撒腿跑回小区,跟正在客厅看电视的母亲和岳母打了招呼,拿上车钥匙,拉开商务车门,径直赶往爆炸现场。
晚上车少,很快便抵达现场附近,正辨认确切位置,后面来一辆救护车。不用问,肯定也是去现场的。跟着走,一直跟到发生爆炸的企业。
厂区很大,规模不小,从企业名称上看应该是生产船用设备的,而且仍在扩大生产规模,发生爆炸的是一排活动房,活动房边上是工地,正在搞基建。
厂区路灯全开,工地好几盏碘钨灯,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跟着救护车进来保安没拦住,通往活动房的施工便道上设有“第二道防线”,一个民警和几个戴安全帽的人守在路口。
离得近,技术大队同事应该仍在路上。
里面地方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