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务副局长从现在开始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几位副局长一个人负责一个区,要前往分局坐镇。
  全警出动,堪称“严防死守”。
  动作如此之大,总理半年前来南港视察的安保工作都没这么夸张,与会领导百思不得其解,不过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一样要执行。
  开完会,打发走除韦国强之外的各单位一把手,陈局看看手表,抬头道:“国强同志,你是老刑警,说说你的看法。”
  “97年,西川省一家金店空调室外机发生爆炸,造成多少受伤。质检部门作出质量问题发生爆炸的结论。诚都市局经过仔细勘查,对爆炸残留物进行科学分析检验,顶住各方压力,判断该案是人为爆炸,最后抓获一个专门以爆炸方式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
  韦国强深吸一口气,忧心忡忡说:“去年,西川省一家商场发生爆炸案,公安部门通过对爆炸残留物分析检验,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且拆除嫌疑人安置在一个小区的第二颗炸弹。在该案中,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用寻呼机作为引爆装置,只要有人打寻呼,炸弹就会自动引爆。西南一所医科大学的一位教师收到过礼品炸弹,当场炸死一人,重伤一人。东广一个医院门诊发生过特大爆炸案,造成三死三伤,北河省会那起伤亡更大。有敲诈勒索,有报复某个人,有的甚至报复社会。我们今晚发生的这起,虽然伤亡比较大,但应该是报复某个人,不太像敲诈勒索,也不太像报复社会。我问过分局的同志,空调不是现装的,是施工单位连同活动房一起租的,从这个角度上分析极可能是一个巧合。”
  崔副局长问:“嫌犯想让它爆的时候没爆,不想让它爆的时候爆了?”
  “死亡二人,活动房里的死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不是项目经理,不管钱也不管工人,只管技术;另一个死者不是炸死的,是被冲击波从脚手架上掀下来摔死的,小工,连大工都不是。”
  韦国强翻开笔记本看了一眼,接着汇报道:“工地今晚的最高负责人是一个瓦工班长,说是班长其实就是一个农民。炸他们有什么意义,又能达到什么目的?”
  陈局稍稍松下口气,沉吟道:“要是想报复社会,凶手会选择人更多,能够造成更大社会影响的目标。”
  “也不能完全排除敲诈勒索的可能,工地人来人往,凶手完全有机会在空调外机上安装炸弹。”
  “你认为应该怎么侦查?”
  韦国强再次看看手表,汇报道:“等小韩的检验分析结果出来成立专案组,然后四管齐下,由小韩负责现场勘查和检验分析,看能否从现场碎片中判断出嫌疑人采用的什么引爆装置;第二组由我亲自负责,以市里刚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为掩护,重点排查二建公司及海工集团的人员。如果是敲诈勒索或报复某个人,嫌犯与这两个单位必然会存在经济或工伤事故等方面的纠纷;第三组由姜桂军同志负责,重点追查活动房尤其空调的来源;第四组由王育东同志负责,看能否与兄弟省市发生的爆炸案串并上。第五组分析研判,争取在春节前把这个案子搞个水落石出。”
  南港怎么会发生爆炸案!
  张局越想越窝火,紧攥着拳头说:“我一直很信任小韩的能力,信任他的判断。现在真不想相信他,真希望他判断失误。”
  谁不希望他判断失误,可这么大事他敢瞎说吗?
  这起爆炸案不破,这个年别想好过,整天要提心吊胆。
  崔副局长摸了一把脸,若有所思说:“陈局,小韩前段时间提交的关于训练搜爆犬及搜毒犬申请,看样子不给他批都不行啊。”
  要是有搜爆犬,现在要从容得多,至少可以搜一下确认现场有没有第二颗炸弹。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陈局苦笑道:“明天一早批,多引进几条犬,让他把警犬队好好搞起来。”


第320章 侦查先行
  韩博也希望自己判断错误,检验结果偏偏证实判断没错,不仅没错,问题还比预想中更严重。
  万鹏有一定化学基础,全程参与检验,岂能不知道检验结果意味着什么,抬起胳膊看看手表上的时间,小心翼翼提醒道:“韩队,现在11点57。”
  “收拾一下。”
  韩博掏出笔填好检验报告,签上名,起身推开窗户,一连呼吸了几口寒冷的空气,掏出手机拨通“老帅”的号码。
  刚换的手机,卡插上之后第一个电话就是给韩博打的。韦国强刻意摁下扬声器,当陈局和崔副局长面问:“检验结果出来了?”
  “出来了,爆炸残留物中主要有氯酸钾、硝氨和三硝基甲苯三种成分,氯酸钾含量最高。”
  “会不会搞错?”韦国强很没底气地问。
  韩博摸摸嘴角,凝重地说:“韦支队,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一直是民用烟花爆竹的主要氧化剂。在科学知识高度发达普及的今天,各种炸药的制作方法不断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加之制作氯酸钾炸药的原材料简单易得,制作简单且爆炸感度高,起爆容易,是犯罪分子进行恐怖爆炸活动的理想炸药种类,在刑事案件中经常出现,所以此类炸药的检验分析是刑事技术中一个常见的课题。”
  言外之意很清楚,检验结果不会错。
  韦国强最后一次侥幸彻底被打消了,摸着后脑勺问:“三硝基甲苯是什么,这是一个土炸弹还是一个洋炸弹?”
  “三硝基甲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TNT,残留物中检出的含量较少,可能嫌犯觉得TNT不够,于是添加氯酸钾和硝氨,自制的一个土炸弹。”
  “怎么才能引爆?”
  “如果TNT是国家定点企业生产的,那么只有雷管感度,也就是说只有用雷管作为起爆源的情况下炸药才能爆炸。添加氯酸钾就不一样了,氯酸钾热稳定性差、机械感度高,与硝酸铵、硝铵磷、硝铵钙、硝铵锌等铵盐混合会产生复分解生成氯酸铵,而氯酸铵在30℃…60℃即可分解甚至爆炸。所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氯酸钾生产炸药。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为增加炸药感度,无视国家规定,无视生命,胆大妄为,将氯酸钾与铵盐及木炭、硫磺等可燃物混合炒制炸药,每年都会发生一两起含氯酸钾的私炒炸药自燃自爆事故,每次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
  韦国强看看陈局,追问道:“小韩,你见过大世面,又亲自勘查过现场,你认为炸弹是怎么引爆的?”
  “韦支队,我们晚上的勘查并不细致,现场那么乱、那么多人也没条件细致勘查。想搞清炸弹怎么引爆的,要收集所有的碎片,询问每一个在场的目击者,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勘查一遍。”
  “夜里看不清,容易遗漏线索,明天一早怎么样?”
  “没问题。”
  “那你们抓紧时间休息,明天6点准时行动。”
  调查爆炸原因可不是开玩笑,韩博急忙道:“韦支队,我需要一台相同型号的空调,我要把空气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阀门等零配件及电线全拆下来,与在现场搜集到的碎片一一比对。”
  引爆装置可以炸碎,可以炸飞,不可能完全炸没。
  一片指甲大小的碎纸、一块不起眼的铜片、一根导线都极可能成为破案线索,韦国强怎可能不满足这个条件,一口答应道:“我连夜安排人去找,明天8点前到位。”
  “谢谢韦支队。”
  “别谢了,早点休息。”
  “韩打击”果然不是无的放矢,陈局揉揉太阳穴,冷冷说:“老崔,向省厅汇报案情。另外鉴于我们南港武警支队排爆力量不足,请省厅协调一下,看能不能给我们增派点援兵。已经造成那么大伤亡,不能再作无谓牺牲。等排爆人员确认现场没第二颗炸弹,再让小韩带人进去勘查。”
  “好的,我出去打电话。”
  “老韦,立即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2002。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组,只要能快侦快破,经费不是问题。”
  “是!”
  破获大案要案,侦查人员立功受奖。
  大案要案破获之前,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也是侦查人员。
  包括韩博在内不需要值班的技术大队民警可以睡一觉,侦查员没时间睡。
  陈局一声令下,“老帅”调兵遣将,从刑警支队、港口区分局刑警大队、分局治安大队及案发现场所在的派出所抽调民警成立专案组,把专案指挥部设在距爆炸不远处的交警四大队二中队,连夜组织侦破。
  睡一整天,又发生这么大案子,韩博难以入眠,脑海中全是案发现场的画面。
  头一次遇到爆炸案,同一个寝室的万鹏等人一样睡不着,辗转反复,把架子床搞得吱呀作响。
  “韩队,你能嗅出炸药味道?”关晓康忍不住翻过身,趴在床上朝下铺问。
  韩博不想被部下当成怪胎,更不想再多一个“警犬”的绰号,闭着双眼说:“这不是我嗅觉有多灵敏,只是之前闻到过,对这种气味有印象。不过真有一位前辈能通过嗅觉辨别炸药成分,人称‘爆炸王’,曾有人把七八种不同炸药混合在一起,蒙着眼睛让他用鼻子分辨,结果丝毫不差。”
  “这么厉害!”
  “诚都市局刑侦局技术处理化检验室主任,既是‘爆炸王’也是‘物证王’,他前年通过爆炸残留物分析比对,成功串并上三起爆炸案,那个案子是全国首起跨省利用爆炸现场物证并案侦破的经典案例,被收入公大教材。”
  反正睡不着,干脆跟他们谈谈,鼓舞鼓舞士气。
  韩博睁开双眼,微笑着说:“我们技术民警不同于为民分忧解难的110巡警,不同于奋勇擒凶的刑警,也不同于赴汤蹈火的消防武警,我们的工作是在蛛丝马迹中去伪存真,辨识善恶,可以说我们是幕后英雄。我们技术民警虽然只占总警力的2%甚至不到,但绝对是一支学历最高、素质最高的精干之师。不但有全国政法系统惟一的工程院院士,还有上百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上千名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你是,我们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万鹏暗暗腹诽了一句,酸溜溜说:“韩队,我感觉您对分局和县局技术中队比对我们好。您是我们领导,对他们而言您只是指导,不能这么厚此薄彼。”
  “我前段时间干什么你们全知道了?”
  “知道,前几天才知道的。”
  “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韩博拍拍墙,循循善诱说:“你们感觉自己很辛苦,也确实很辛苦,感觉搞技术没盼头没前途,可是县局技术中队的同行呢,他们更辛苦。你们至少在市局,至少在市区工作。他们在县里,总共三四个人,却要负责勘查全区全县的所有刑事案件现场。平均下来每年大概五百起到一千起这个数量,按规定现场勘验不得少于两人,也就是说这些现场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去。每次勘查,盗窃现场可能一至两小时完成,命案等大案甚至好几天……”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区县公安局的同行一比,市局技术民警真算不上辛苦,万鹏等人沉默了。
  韩博轻叹一气,接着道:“事物是相对的,比较也是相对的。我们叫苦,老百姓会问,你警察再苦能比工人苦?工人与矿工相比又如何?以前人们常说,人生有三苦,跑船打铁做豆腐。你工人能和人家比么,你工人至少有工会,有退休工资,有医疗保险,农民有什么?比不了,不能这么比。干一行怨一行,大老板一样会叫苦。”
  吴宇楠鬼使神差问:“韩队,您觉得苦不苦?”
  “苦,但我不会叫苦,并且觉得苦中有乐。当然,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与家庭有一定关系,我父亲是木匠,很早就出去搞装修。我妻子做外贸,收入不错,没什么家庭压力,不需要去考虑太多现实问题。”
  韩博不无尴尬地笑了笑,带着几分自嘲地说:“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去追求理想,甚至可以冠冕堂皇让别人跟自己看齐。细想起来真惭愧,其实压根儿没资格同你们聊辛不辛苦。”
  他绝对是最谦虚的一个领导,待人和和气气,没一点架子。
  别人谦虚会给人一种虚伪,一种表里不一的感觉,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很真诚或者说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他做事特认真,不会说什么“你们跟着我干”,却能让人不由自主跟着他干。并且确实有水平,除了法医检验,技术这一块似乎没他不懂的。
  想到经侦大队那些人对他的尊敬乃至崇拜,万鹏赫然发现跟他后面干或许真有前途,至少能学到点东西。


第321章 现场勘查
  凌晨5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吃饭。
  港口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来比预料中更早,把昨晚在现场搜集到的物证全部移交给技术大队。办完移交手续,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