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口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来比预料中更早,把昨晚在现场搜集到的物证全部移交给技术大队。办完移交手续,直接编入01。01案专案组现场勘查组,在大厅待命,等会儿一起去勘查现场。
  韩博三口两口吃完饭,来到大厅前,命令副大队长陈其文整队。
  “向右看……齐,向前……看!”
  “报数!”
  三十多人,按高矮个排整整齐齐。
  李佳琪昨晚没能跟着一起去现场,回李家别墅刚躺下睡着,接到值班室紧急通知连夜赶回单位备勤。
  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这种事不是第一次遇到。
  本以为兄弟省市发生了什么恶性案件,没想到南港发生大案,具体什么案件不清楚,但从港口分局同行一大早送来的“破铜烂铁”上可以猜出是什么性质的案子。
  果不其然,“少帅”走到众人面前,异常严肃说:“同志们,昨晚8点20许,我市局辖区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两人死亡,九人受伤,市局已成立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指挥部。从现在开始,我们全是专案指挥部现场勘查及物证检验组成员,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援。”
  爆炸案!
  没看见“破铜烂铁”的民警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南港会发生这样的案件。
  韩博从韦绍文手中接过一把电线似的东西,举起来道:“大家不用担心,我手中这些全是教导员连夜制作的雷管‘模型’,有同志见过实物,有些同志可能没见过。我介绍一下,这是火雷管,这是电雷管,这是纸壳的,这是铜壳的。之所以给大家看这些,是想让大家对雷管有一个直观印象。刚接到指挥部通知,专业排爆的武警官兵6点整准时进入现场,他们确认现场没第二颗炸弹,没有危险之后,我们就要进入现场展开全面、细致的勘查,收集一切能够收集到的证物,尤其疑似雷管残留物的证物。”
  一个个面面相窥,显然被这个案子吓住了。
  陈其文干咳一声,冷冷问:“韩队的话听见没有?”
  “听见了。”
  “明白。”
  “是。”
  ……
  终究是搞技术的,回答什么的都有,没法跟侦查比,更没特警那么整齐划一。
  陈其文有些尴尬,韩博一心想着案子,压根儿没在意,继续说:“考虑到正常工作一样不能耽误,接下来由陈大分一下工,留部分人员备勤,在备勤的同时研究稍后送来的空调,并与港口分局同志昨夜在现场搜集到的证物进行比对。为避免打草惊蛇,也为避免群众恐慌,我们的勘查行动以南港市人民政府安全事故调查组名义进行,以安监、技术监督、建委等部门干部身份为掩护,陈大分完工之后请大家立即回寝室换便服。”
  “报告!”
  “讲。”
  “报告韩支队,我们没带便服。”
  港口分局的,人家在技术大队没宿舍,自然不会有便服,韩博笑道:“你们就穿警服,事故调查组是由多部门人员组成的,其中一样包括我们公安。”
  “是!”
  下达完命令,陈其文宣布完分工,开始紧张准备。
  李佳琪换上便服回到大厅门口,院子里来了一辆大客车,韩博穿着一件军大衣,手持对讲机第一个上车。
  全市人民欢度元旦,沿街商户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氛。
  唯一与往年元旦不同的是,街面上多了一些巡逻的公安民警、武警和治安员,警察警车随处可见,尤其闹市区。
  车多人多,赶到海工集团已经6点48分,排爆的武警官兵已进入现场。
  内紧外松,为避免打草惊蛇,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他们一样穿便服,正在昨晚发生爆炸的工地仔仔细细排查隐患。
  如果有第二颗炸弹怎么办!
  昨晚在现场呆那么长时间,万鹏心有余悸,趴在车窗上自言自语:“他们怎么不采取点防护措施,难道没排爆服?”
  “排爆服?”
  韩博遥望着爆炸现场,淡淡地说:“我们是搞技术的,别说外行话,让人听见笑话。排爆服管用么,其实给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遇到威力极强的爆炸装置,强大的冲击波可摧毁一切,三四十公斤的排爆服,只能保证排爆手留一个全尸。”
  教导员韦绍文感叹道:“对他们来说,每次行动都是一场生死赌局,赢了,平安回家,输了,后果不堪设想,真正的生死考验。”
  “所以说一个不成功的排爆手,一生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错了职业,二是剪错了导线。”
  一个技术民警好奇问:“韩队,您会不会排爆?”
  “不会,不怕诸位笑话,让我干排爆手,我不一定有这个勇气。”
  正聊着,对讲机里传来排爆指挥员的声音:“勘查组勘查组,我排爆组,听到请回答,完毕。”
  “勘查组收到,勘查组收到,排爆组请讲,完毕。”
  “勘查组勘查组,爆炸现场检查完毕,没发现第二个爆炸物,我们继续检查其它区域,你们可以进场勘查,完毕。”
  “勘查组收到,请排爆组注意安全,完毕。”
  ……
  现场安全,行动开始。
  两人一组,地毯式搜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是工地,是生产船舶配件的企业工地,不是广场也不是野外,钢筋头、螺丝螺帽、小铁片到处都是,要一个一个捡起来辨别。
  韩博没给自己安排搜寻任务,再次来到昨晚发生爆炸的活动房前,看着爆炸留下的痕迹,回想昨夜询问到的情况,在脑海中模拟整个爆炸过程。
  韦绍文不是很懂技术,一样没勘查任务,走进被炸得一片狼藉的活动房,看着歪歪扭扭、坑坑洼洼且被熏黑的彩钢板内墙,忍不住问:“韩队,爆炸威力这么大,屋顶怎么没被掀掉?”
  “爆炸点不在里面,在这儿。”
  韩博指着空调室外机原来的位置,用手比划起来:“炸弹应该安放在外机里面,炸弹先爆,将外机炸得四分五裂,空调使用的32冷媒(制冷剂)易燃易爆,冷凝器或空气压缩机发生二次爆炸,金属碎片四处横飞,其中一大半朝前面去了,工人正好在施工,工地上的一死九伤就是这么造成的。”
  “把炸弹安放到外机里面要有点技术。”
  “不可能安放在外机外面,如果安放在外机与活动房外墙之间的空隙里,外机会整个被炸飞,残骸会比现在相对完整,活动房损毁程度会比现在更严重。就像你说的,嫌犯应该懂一点电器修理尤其空调修理。”
  韦绍文想了想又问道:“活动房租过来多长时间,租过来之后有没有修过空调?”
  “我询问过,施工单位租过来不到两个月,空调外机的架子焊在活动房底座上,连同活动房一起用吊车吊上平板车来过来的。前段时间不冷不热,从来没使用过。并且活动房的电线线路有问题,里面的灯和插座是临时拉的,没安装第二个空调插座,想使用也使用不了。”
  “有没有可能昨晚太冷,技术员坐在里面受不了,想办法接上电,结果稀里糊涂把炸弹给引爆了。”
  “有这个可能,不过想以这种方式引爆,嫌犯对电器修理可不止懂一点。”
  韩博顿了顿,分析道:“修空调正常,修一台不用的空调就不正常了。安装炸弹要拆开外机壳子,接线路一样需要时间。工地24小时有人,不可能没人注意到修空调这个异常。炸弹很可能施工单位租过来之前就在里面,这起爆炸极可能是一个巧合。”
  韦绍文不懂技术但懂侦查,若有所思说:“只要搞清楚怎么引爆的,就能推测出是不是巧合。”
  “差不多。”
  话音刚落,一个民警突然惊呼道:“韩队,有发现!”
  “来了,你别动。”
  他在活动房后面,不是在工地,走过来要从南边绕一圈,来回不方便。韩博跑进炸得歪歪扭扭的活动房,伸手接过一看,赫然是一个带着一截电线的空调插头。
  空调挂机安装在活动房西墙窗户上面,东墙同样位置一样一窗户,插座线正好悬在窗口位置,外机爆炸,冲击波把线扯断,连同插头一起往与工地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出炸碎的玻璃窗,飞到活动房西边的草坪上。
  胶木炸裂了,但没完全裂开,三个电桩看上去很新很光滑,上面没有电弧造成的焦痕。换言之,应该没人用“土办法”把电线缠绕在电桩上通过电。
  这是一个重要发现,韩博回头道:“要是找不到空调插座碎片,那么空调通电引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韦绍文反应过来,同意道:“要是技术员自己准备了一个空调插座,应该很容易找,在活动房里面又不是在外面。”
  “我早上看过分局同志送过去的物证,没发现空调插座或插座碎片。要是后面只找到插头,找不到插座,麻烦可就大了。”
  不是已身亡的技术员无意中通电引爆,就意味着不太可能是巧合,也就意味着炸弹是嫌犯引爆的,意味着他就在附近,手中极可能有第二个炸弹!
  韩博越想越担心,将插头塞进证物袋,跑进工地跟同事们一起搜寻起来。


第32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南港的生活自在悠闲,节奏远没北京和东海那么快。
  元旦不能让工人加班,今天没“工程”,中午不用管饭,李晓蕾摇身一变为“向导”,元旦同样不用去公安局帮忙的田学文成为司机,先陪韩妈李妈游览琅山风景区。
  琅山是南港有且有的几座小山丘之一(另外几座在琅山边上),海拔106米,没东海的一栋摩天大厦高,用海拔来衡量其高度有些夸张。
  总之,山不高,风景区不大。
  韩妈李妈根本不用人搀扶,也不需要什么拐杖,很轻松地爬到山顶。
  她们在山脚买了许多香,来到山顶的寺庙又捐好几百香油钱,在观音菩萨像前跪拜好久,求什么不言而喻。李晓蕾压力山大,也迷信起来,跟着一起磕好几个头,许下生一个大胖小子的愿。
  从琅山下来去市区,游豪河、爬钟楼、尝小吃、逛商场……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城市建设搞得不错,气候特别好,夏天没北京那么热,冬天没北京那么冷,李妈打心里喜欢上这个江边小城。
  地方好,人更好。
  田学文不只是喜欢南港,更喜欢南港的女法医,死心塌地要留在这儿跟女法医双宿双飞,见房地产开发商搞展销活动,居然凑过去咨询近半个小时。
  韩妈李妈正好走累了,坐在活动现场的塑料椅上休息。
  李晓蕾放下手机,回头看看仍在向售楼小姐打听情况的田学文,笑道:“妈,晚上不用做饭。难得休一次长假,丁总、古总、李工、钱总几家全来了市里,侯书记请客,叫我们一起去。”
  “侯书记是你单位老领导,丁总他们是你单位领导,你们单位同事吃饭,我们去算什么,再说我们也吃不了多少。你去吧,我们不去。”
  “给小博打个电话,问问他什么时候下班,你俩一起去。”
  “家庭聚会,不是单位聚会,侯书记亲自打电话,梁老师紧接着又打,人家说了,您二位必须得去,不去会不高兴的。”
  李晓指指刚从身边走过的两个警察,接着道:“逢年过节警察最忙,别人休息他们不能休息,韩博电话打了也白打,他肯定去不了。”
  “这倒是。”
  李妈回头看看俩公安的背影,感叹道:“南港治安比北京还好,今天出来遇到多少警察,还有武警。”
  儿子出息了,调到市公安局。
  韩妈有子万事足,不禁笑道:“以前就指望他考上大学,转户口,能端上铁饭碗,当个党员干部。没想到他能当上派出所长,考上研究生,从农村调到市公安局。村里那么多孩子,数他最出息。”
  ……
  母亲聊儿子,丈母娘聊女婿,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
  等田学文咨询完,再逛逛附近的几家商场,买一大堆宝宝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把奥迪后备箱塞满满的,一家人驱车赶到已承包给私人的前南州市政府招待所。
  侯书记请客,梁老师掏钱。
  不光要掏钱,还要早早过来迎接客人。
  七八家聚会,大人小孩个个认识,很难得聚一次,好不热闹。
  “晓蕾,你家韩博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活动怎么能没他?”
  “不能喝酒,可以喝饮料,我们什么灌过他?”
  老总们跟两位老太太打完招呼,装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埋怨起来,李晓蕾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侯秀峰走过来笑道:“老丁,小韩不是不给面子,今天他确实来不了。”
  “侯厂,他给您打过电话?”李晓蕾忍不住问。
  “没有,不过我知道他在干什么。港区发生一起大案,我们南州说是区,但离真正的市区还有一段距离。这是离得远,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