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我等会儿打电话,我来安排。”
陈文其正准备打听政委到底是谁,韩博手机响了。
“小韩,我韦国强,刚刚给这边的局领导汇报,接电话不太方便,现在出来了,有什么事?”
“老帅”打来的,陈文其二人很默契地起身走出办公室,让顶头上司跟即将管不到自己的“老帅”通话。
接下来要说的他们在场也不太合适,韩博没跟往常一样示意他们无需回避,透过窗户遥看着院子里刚上班正跟同事说笑的李佳琪,说道:“韦支队,年前去江城培训的路上跟几位前辈闲聊,他们聊到十一年前的12。26案,您绝对有印象,长江区文化局女干部旬丽遇害的案子……”
12。26案,把市局搞得灰头土脸的案子,印象太深刻!
作为主要侦办人之一,韦国强当然不希望留下遗憾,听完汇报,斩钉截铁说:“既然有希望就查,我现在抽不开身,要是能抽开身我亲自查。”
“我就知道您会支持。”
“我是刑警,只要是刑警谁不想破案。小韩,你说得对,现在技术条件好,以前破不了的案子现在能破。我回不去,你多费点心,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当年参与侦办熟悉案情的老同志,你也可以挑选你认为更合适的同志,重建专案组,好好查查。”
案件不破,专案不撤。
12。26案是当年的大案,重启侦查不需要成立专案组,只需要重建,他是刑警支队长,有权作出这个决定。
本职工作不能耽误,还要督办两起毒案,分身乏术,确实需要助手。而且破案需要经费,技术大队没这个预算,只能由支队出。
“老帅”果然没让人失望,韩博很高兴。
“韦支队,您当年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能查的您当时全查过,时间又过去十几年,接下来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次大范围摸排,有三个人应该够了,一个老同志,两个新同志。新同志从长江分局刑警队抽调一个,从我们支队抽调一个,您看怎么样?”
老少结合,支队和分局结合,这么安排最合适。
韦国强一口同意道:“行,就这么办,老同志我推荐田国钢,他全程过参与侦办,跟我一起搞近半年,熟悉情况。后来调出刑警队,一直在基层工作,现在好像在临江派出所。我等会儿打电话问问,联系上之后跟分局协调一下,让他尽快去你那儿报到。”
不愧为“老帅”,办事雷厉风行。
韩博权衡了一番,沉吟道:“韦支队,分局人员由分局推荐,支队这边我想让苏海冰同志进入专案组。他是大队长,我不在时他可以全权负责,调查起来有个大队长身份也会方便一些。”
便衣大队天天上街抓小偷,大队长上专案,大队工作暂时由教导员负责问题不大。何况苏海冰既有能力又可信赖,韦国强当然不会反对。
接下来各联系各的。
苏海冰接到电话很意外,他正在长途汽车站门口蹲守,急忙跑到马路斜对过的立交桥下问:“韩支队,让我上专案,你没开玩笑吧?”
“怎么,不太愿意?”
“怎可能不愿意,是没想到我能有机会参与侦破大案。”
“年前的爆炸案你不是参与过么。”
“那不一样,恶性爆炸案,全市的头等大事。要说参与,全南港公安谁没参与,武警都参与了,他们只是不知道具体案情而已。”苏海冰回头看看四周,又好奇问:“韩支队,到底什么案子,能不能先透露点。”
“陈年旧案,由于被害人身份比较特殊,当年虽然影响极大,但基层民警知道的并不多,你可能不知道。总之,这个案子当年需要保密,现在重启侦查同样要保密。具体案情等你移交完工作,进入专案组再跟你细说。”
南港能有什么影响极大的陈年旧案,苏海冰猛然想起一个传言,惊问道:“韩支队,是不是十几年前让当时的局领导集体下台的案子?”
正因为影响极大,这个案子后来极少有人提及,韩博倍感意外,不禁笑道:“消息挺灵通,被你猜中了,保密纪律你知道的,不要我提醒。”
“明白!”
当时的市领导要是没退居二线现在可能是省领导,领导当然不可能是凶手,但只要涉及到领导就很敏感,苏海冰哪敢乱说。
就在他忙不迭找教导员交代工作之时,韩博正在接今天下午的第十个电话,听取长江分局刑警史原波的汇报。
“韩支队,事情比我们想象中更顺利,蒋辉比我们想象中更狡猾,同时对李固确实很信任。”
取得重大进展,史原波激动不已。
他打开门确认周围没第二个人,接着道:“蒋辉留给李固的是一个女人的手机号,李固以前从来没打过所以不知道,今天中午被滚石开除,他打通这个号码,那个女人问清他身份让他等电话,等了大约半个小时,蒋辉用另一个手机号回拨的,约定今晚见面。”
“是不是我们南港的号码?”
“不是,号码归属地是东海。”
既然他会露面暂时就不需要上技术手段,韩博追问道:“约定在哪儿见面?”
“天鸿大酒店,在长江路上。我们正在做准备,一共四组人,四台车,只要他露头,就别想再离开我们视线。”
贩毒被逮着是要掉脑袋的,蒋辉极可能是在试探,他不会轻易相信贼猴子,哪怕认识贼猴子好几年。
自己能想到,专案组一样能想到。
督办不是侦办,韩博不想干涉民警办案:“知道了,我等你们好消息。”
第390章 老单位要露大脸!
技侦支队挂牌之前技术大队要跟刑警支队“分家”,大队内勤要跟支队办公室对账,把账目搞清楚之后要搬家。年前添置的仪器设备价值六百多万,搬运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意外。
搬到新家之后要安家,需要添置什么东西,人员住宿怎么安排,食堂怎么搞……
技术大楼是新建的,外装修比市局机关气派,内装修不光气派而且科学,刑事技术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单一实验室,不仅包括法医中心、DNA实验室、痕迹文检室,还有电子物证室、影像室、心理测试室等等。
每个实验室有各自不同的检验特点,每个实验室从设计到施工要求不尽相同。有的需要通风、净化,有的需要防磁,有的需要静音。
每个功能区根据送检检材的不同具有不可逆工艺流程,通风、净化级别要求高,有的功能区为正气压、有的功能区为负气压,有的区域要求全新风、有的区域要求循环风。同时根据实际用途、设备摆放及人性化因素通盘布局、划分。
设计公司是最专业的,施工单位经验丰富,光装修和采购全木、铝木、钢木、全钢结构的实验台(仪器台)、通风柜、器皿柜、天平台、超净工作台等与实验室相关配套的基础装备就花好几百万。
五年磨一剑,不是鸟枪换炮,是鸟枪换导弹,真正的高标准!
比如DNA检验,许多省市同行仍在银染测试阶段,南港市局一步到位直接上自动测序,设备是全国最先进的,并且在筹建DNA数据库。
又比如理化实验室,设备同样是最先进的,可进行各种微量检验分析,省厅刑事技术中心、江城市局和财大气粗的东州市局也要甘拜下风。可以说即将挂牌成立的技侦支队,代表着全省公安系统刑事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
勒紧裤带前后准备五年,终于搞出点名堂当然要请领导过来剪彩挂牌。
部刑侦局至少会来一位副局长,省厅至少会来一位副厅长,省厅刑侦局领导绝对会来。
市领导更多,政法委陈书记本就兼任局长,不可能不出席。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市长会来,经费是他帮着协调解决的,属于贵宾。
现在以“审判为中心”,检察院和法院对证据要求越来越高,技侦支队是提供证据的地方,当然要请检察长和法院院长来看看。
公检法司像一张方桌的四条腿,缺一不可。
公安局办喜事请检察院和法院,不可能不请司法局。而且司法鉴定资质归司法局管,要是出具鉴定报告的技术民警没鉴定人资质,证据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顶真起来法官甚至不会采信。
公安是警察,警察不全是公安。
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很大,按照职业分类可以分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司法行政机关中的监狱人民警察、劳教人民警察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这个概念也不小,含交通管理民警、森林警察、海关缉私警察、铁路警察、民航警察等等。
南港不光有属于南港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的公安局,还有负责维护长江航道治安的长航公安局南港分局,有正在筹建的江城铁路公安处南港派出所。
相比地方公安局,他们侦查力量比较薄弱,在刑事科学技术上更无法相提并论,铁路公安要等铁路修通之后才会打交道,长航公安局南港分局和市局打交道比较多,经常请市局提供技术支援。
现在市局的刑事科学技术一连上几个台阶,这么大喜事当然要把“小兄弟”请过来看看,以后再遇到什么疑难案件尽管来找我们帮忙,检验费肯定不能少。
总之,接下来工作很多,要做各种准备。
未来的副政委和副支队长忙焦头烂额,一个去政治部、一个去支队办公室找即将管不到自己的刑警支队政委,顾不上再打听未来的技侦支队政委是谁。
副手得力,韩博轻松很多。
听完史原波汇报,正考虑三个民警的小专案组设在哪里办案比较合适,阔别近一个月的李佳琪敲门走进来。
“报告韩支队,我回来了,祝您高升,祝您新年快乐。”
“有没有销假?”一个月不见,比之前会说话了,爱情的力量真伟大,韩博觉得有些好笑。
“销了,一上班就找陈大销假的。”
“坐,坐下说。”
韩博指指椅子,笑看着她试图寻找有没有其它变化。李佳琪被看的很不好意思,俏脸一红,下意识低下头。
“学文呢?”
“上班,手续办好了,在肿瘤外科。”
“重色轻友,回来也不给我个电话,”韩博嘀咕了一句,再次翻开台历:“他没给我打,你有没有给晓蕾打?”
未婚夫在南港没亲戚,眼前这位是未婚夫的同学兼好友,他妻子是介绍人,年前在他家还住过一段时间,怎么算怎么不算外人。
李佳琪想想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抬头笑道:“打了,嫂子让我们周五晚上去您家吃饭。”
“你比他有良心。”
“他不是没良心,他刚参加工作压力大,我刚参加工作时也一样,进入一个新环境,谁都不认识……”
赵秀丽在北京照顾老卢,田学文在第一人民医院没“靠山”,又是一个外地人,南港话都听不懂,想想是挺不容易的。
韩博微微点点头,笑看着英姿飒爽的女法医问:“你们现在住哪儿?”
聊其它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聊到同居李佳琪有些难以启齿,迟疑了一下:“暂时在人民医院宿舍,本来打算买房的,后来医院领导说正在集资建房,我们要了一套,在长江路和青年路交叉口,不过要到明年底才能交钥匙。”
小两口一起打拼,这样挺好。
韩博笑了笑,又问道:“领证了?”
怎么总问这些问题,认识一个多月领证,太没面子。
别人问李佳琪是绝不会说的,给家里亲戚介绍时都是“未婚夫”。眼前这位不是别人,用“李行长”的话说是男方家长,是一家人,用蚊子般地声音嗯了嗯。
女同志脸皮薄,韩博知道她非常不好意思,若无其事说:“领证好,我跟你嫂子也是先领证后办婚礼的。住一起更早,效率比你们更高,认识半个月就……就好上了。有些人不相信一见钟情,我信,因为有亲身经历么。”
他平易近人,跟门卫都经常说说笑笑,但从来不跟人开这样的玩笑。
换作其他人,换作其他场合,李佳琪会认为这领导作风不好,甚至有性骚扰之嫌。他不是别人,他说这番话是想开解自己,堪称良苦用心。
“韩支队,学文从老家带了点腊肉,您开一车门,我等会儿放您车上。”李佳琪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急忙岔开话题。
“谢谢。”
“李行长”喜欢吃,老同学每年都带,这不算受贿。韩博掏出钥匙,车停在楼下,遥控开门,不需要下去。
领导工作忙,李佳琪正准备起身告辞,韩博从抽屉里取出一叠材料:“佳琪,这是一份尸检报告的复印件,有时间帮我研究研究。”
“90年的?”
“陈年旧案,尸体火化了。”
李佳琪翻看了几页,愁眉苦脸问:“韩支队,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