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开始!”
  冯进程点点头,转身道:“张所,先让管教民警把两个囚犯安排到其它监室,小丁,小单,接下来看你们的。”
  “是!”
  参与这个行动是小单主动要求的,考虑到一起装疯卖傻的人年龄不能太大,并且他一样是安乐公安系统民警,冯进程同意了。
  二人带上道具,跟张副所长走出监控室。
  韩博沉思了片刻,突然道:“冯支队,光陪他一起疯恐怕还不够,我建议做好让他出去的准备。他不同于一般嫌犯,只会稀里糊涂走失,不会刻意潜逃,有这么多人盯着,风险不是很大。”
  已经够疯了,再疯点又有何妨。
  何况人家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张大勇脑子没犯法这个概念,给机会他潜逃他都不会逃,冯进程答应道:“没问题,只要有利于搞清真相,可以采取点非常措施。”
  正说着,两个囚犯已被管教民警带出监室。
  张大勇视若无睹,依然在自说自话。
  小单和小丁穿着囚犯走进监室,一个在大地铺上躺下,一个按照周素英的指示在张大勇面前倒立,双手撑在地上,两脚搭在墙上,嘴里哼着小调。
  装疯卖傻绝对是体力活儿,年龄大的民警真不一定干得了。
  猛然倒立五六分钟,小丁一样快顶不住,小单爬起身,蹲在他面前,斜着头,用本地话一脸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
  “你管我干什么!”
  “我试试。”
  “你不会,我这是练功。”
  “练功,你会武功?”
  “我是武林高手,我会气功,会轻功。”
  “我也会。”
  小单跟他一样倒立起来,俩人脚朝天头朝地,张大勇果然被吸引住了,看了一会儿也跟他们一样试着倒立。
  可能之前没受过类似训练,好不容易倒立起来,没坚持两分钟就气喘吁吁放弃,盘坐在大地铺上一脸羡慕。
  “好啦,吃饭。”
  小丁同样受不了,坐下来喘了几口气,等全身血液恢复正常流动,从带进来的道具袋里翻出一个大耳机戴上,搞得跟发报员似的,然后又摸出一袋面包,咬了一大口。
  “这个是什么?”小单伸手想摸他耳机,被他一把推老远。
  “别动!”
  小丁很生气很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摸摸耳机,振振有词:“这是发报机,我在发报,我要监视敌人,防止敌人搞破坏。”
  电视里见过,真是发报机!
  张大勇更羡慕,既羡慕他有发报机,又羡慕他有东西吃,想要又不敢。小丁表现得很强势,既会武功又有这么多好东西,不出意外成为“疯子监室”的老大。
  张大勇舔舔嘴唇,口水快流下来了。
  周素英觉得时机已成熟,拿起对讲机:“小丁,给他撕一块面包,只给一小块,给小单要大一点,因为小单的功练得比他好,论功行赏,要让他习惯当小弟。”
  “发报机”里有一个蓝牙耳机,小丁接到指令,下意识看了一眼监控头,撕下一大块面包,往小单手里一塞:“你叫什么,你功练得好,给你一块。”
  “我叫单晓俊。”小单三口两口吃完,擦擦嘴巴,兴高采烈。
  张大勇口水终于忍不住流下来了,小心翼翼说:“我也练了。”
  “你练得不好。”
  “我会,我练给你看!”
  为了吃到面包,为了能跟他们一起玩,张大勇又一次倒立起来,想好好表现表现。听话就有吃的,小丁很满意,撕给他一小块。
  “发报机能不能借我用用?”等张大勇吃完,小单再次表现出对“发报机”的极大兴趣。
  “想用,想发报?”
  “想。”
  “叫我司令。”
  “司令。”
  “好,从现在开始你是军长,司令比军长大,军长要听司令的,你要听的我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知不知道?”
  “知道。”
  “好,借给你戴,不要给我弄坏了。”
  小丁摘下耳机往小单头上一套,又从道具包里取出一副耳机戴上,一人一个,戴上之后司令跟军长通话,通完话在监室立正敬礼,齐步走,搞得很热闹。
  又不带他玩儿,张大勇非常失落、非常羡慕,支支吾吾说:“司令,我也要当军长。”
  “你不听话,你当不了军长。”
  “我听话,我最听话!”
  “听话你也当不成军长,军长只有一个。”
  “那我当司令。”
  “废话,你当司令,我当什么。”
  “你当将军。”
  “司令比将军大。”
  “将军比司令大。”
  ……
  到底是司令大还是将军大,一个真疯子,两个假疯子,激烈辩论起来,冯进程实在忍不住笑了。
  这个辩论下去没完没了,周素英场外指导,及时结束这个话题。
  天大地大,小丁最大。
  想要“发报机”可以,必须要听“老大”话。
  有小单这个配角带头,“疯子监室”的座次终于敲定,张大勇只能当小弟,只能当师长,既要听军长的,更要听司令的。
  玩累了,三个人戴着“发报机”,躺在大地铺上研究起明天的“作战计划”。
  “我要带兵打仗,敌人很多,有日本鬼子,有美国鬼子,有国民党反动派,军长,你怕不怕?”
  “我不怕,我打仗最厉害,我有好多枪,有大炮。”
  “司令,我也不怕,我打仗也厉害,消灭过好多敌人,我也有好多枪,不信我带你去看。”
  “吹牛,你连发报机都没有,还是我给你的。”
  好不容易找到组织,张大勇激动兴奋,非常想表现,猛地坐起身:“我真有,我有军火库,好几个军火库,别人不告诉,只告诉你们。”
  “在哪儿?”
  “就在军火库。”
  军火库在哪儿,军火库就在军火库。问了也是白问,或许他脑子里就没地名这个概念,能找到却说不出来。
  周素英笑道:“冯支队,他这样的精神病人有藏东西的习惯,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往这儿藏一点东西。突然又冒出个想法,往那儿再藏一点,藏多了甚至想不起来藏过多少,只有走附近才能想起来。”
  “明天让他出去转转,看他有没有藏。”


第425章 突破性进展!
  张大勇思维错乱,说话抓不住重点,所谈的内容缺少连贯性和逻辑性,东拉西扯,正常人根本无法理解。
  说了一会儿打仗他突然扯到吃上面去了,正跟他吹牛攀比吃过什么什么好东西,他又想起村里有一条河,河里有多少鱼。
  两位专家保持沉默,冯进程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事。
  回头看看操作录音器材的民警,提醒道:“韩支队,周政委,要不要提示下小丁,不能总被他带偏。”
  “不用提示,这样最好。”
  周素英指指监视器里口若悬河的张大勇,微笑着解释道:“现在不是担心他胡说八道,是担心他不说,是担心他不用脑子想。别看他前言不搭后语,但此刻思维很活跃,思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
  “他会说着说着说漏嘴?”
  “有这个可能。”
  韩博放下纸笔,补充道:“刚才所做的一切只是让他接受小丁和小单,对这个小团体产生认同感,让他敢开口、乐于开口。因为精神分裂病人情感反常,严重到一定程度,对亲朋好友都漠不关心,退缩、自闭、不愿与外界接触,对生活和学习没兴趣。你看他现在多活跃,这个表现非常好。”
  之前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让两个囚犯24小时盯着他,未尝没有从他嘴里了解到点情况的想法。
  现在看来办法对头,方式不对。
  没跟他一起疯,更不可能疯到点子上,跟他疯对路。
  三人就这么坐在监控室里听一个真疯子和两个假疯子扯淡,话题一个接着一个,真是天马行空,幸好疯子跟正常人一样也会累也会困,扯着扯着张大勇迷迷糊糊睡着了,“发报机”戴在头上舍不得摘。
  这一觉估计要睡到明天天亮,没必要守这看他睡觉。
  冯进程正打算招呼二人去宾馆休息,韩博突然笑问道:“政委,你有没有发现?”
  事实证明搭档的知识比想象中更渊博,周素英确实有一个算不上发现的发现,不禁反问道:“韩支队,你呢?”
  “我注意到两个关键词,你不是有记录么,拿出来看看,是不是一样。”
  “应该一样。”
  “你们二位别打哑谜了,到底什么发现。”在两个硕士同行面前冯进程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
  “果然一样。”
  韩博侧身指指搭档笔记本上重点标注的几个词,不无兴奋说:“冯支队,别看张大勇二十多岁,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而且是经常发病的孩子。天天看电视,看电视里打仗打得热闹,对司令、军长、师长、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这些词有印象很正常。但‘资本家’、‘工人阶’这两个词对他来说太深奥,或者说没什么吸引力。不知道什么意思,不好玩,不会也懒得刻意去记。可刚才‘资本家’提过四次,且把‘资本家’同日本鬼子一样当作敌人,你不觉得奇怪么。”
  他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早就不搞阶级斗争了,他怎么会对这两个词印象深刻。
  联想到被害人的身份,冯进程猛然反应过来:“韩支队,你是说有人跟他说过这些,甚至不止说过一次,甚至可能教唆他犯罪!”
  韩博点点头:“从现在的情况看,不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而是可能性极大。”
  周素英收拾好包,起身道:“这种教唆可能是刻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冯支队,他的生活圈子就这么大,到底谁经常说这些应该不难查。”
  作案不可能没动机,一直头疼的不就是动机么!
  冯进程眼前一亮,欣喜若狂,“明白了,我给负责调查其社会关系的同志打电话,请他组织更多民警以此作为方向连夜排查,挨家挨户敲门问。”
  “您忙,我们先去宾馆休息,张大勇一醒就给我们打电话。”
  破案要紧,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
  冯进程没矫情,安排民警送二人回宾馆休息。让送他们的民警不用回来,在宾馆开个房间等。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赶到看守所,小丁小单正同张大勇在监室里“操练”。
  司令在前面,军长在中间,师长排在最后,嘴里喊着“一二一”,头上依然戴着“发报机”,看上去一个比一个疯。
  这是昨夜走时交代的,精神病人太健忘,一觉醒来极可能想不起昨天的事,“操练”一下,给他复习复习,让他记得谁是老大。
  “韩支队,周政委,先吃饭,边吃边看。”看守所张副所长早准备好稀饭、包子、茶叶蛋,就等二人过来用餐。
  “张所,他们吃了没有?”
  “没,您和周政委没来,我们没敢给他们派饭。”
  “现在可以了,送给小丁,让小丁分配。”
  “是!”
  司令就是司令,来好几天没吃过一顿好的,司令一来就有肉包子吃。
  张大勇吃得满嘴是油,吃着嘴里的,眼睛盯着小单手里的,显然两个不够,想多吃多占。
  韩博二人吃着跟他们同样的饭,正准备问问张副所长有没有吃,冯进程风风火火走进监控室,从包里掏出一照片,兴高采烈。
  “韩支队,周政委,果然有人教唆。这家伙叫杨二根,今年48岁,长林区人,光棍一个,没结过婚,没老婆孩子,他是城镇户口,以前是市工艺品厂职工,后来工艺品厂倒闭了,一直在新桥村一带给企业用人力三轮拉货送货,天天呆在新桥十字路口等活儿。生活不如意,对改革开放强烈不满,总是怀念计划经济时代,说当年有多好多好,吃一顿饭只要一点点钱,看病不用钱之类的,甚至辱骂小平同志。村民尤其十字路口附近几个小店老板瞧不起他,没人跟他搭话。”
  下岗职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韩博把照片交给周素英,冯进程接着介绍道:“许多村民证实,他没人说话,就跟总是在十字路口瞎转的张大勇说话,有时候花一两块钱买点东西给张大勇吃,他货拉得多,蹬不动的时候张大勇还会帮他在后面推。张大勇一走失,其父母包括周围邻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去找他问有没有看见张大勇。总之,他们算是好朋友,经常在一块儿。我们民警连夜找到他家,把他带到所里询问,他承认跟张大勇说过‘资本家’是坏人的话,但没教唆张大勇去杀人。”
  周素英轻叹道:“他给一个精神病人天天灌输这些,这跟教唆有什么区别。”
  韩博不想这么快下定论,沉吟道:“真要是划成分,新桥村那么多工厂,附近的‘资本家’多了,不止被害人一个。张大勇为什么不杀别人,偏偏要杀被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