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晓蕾大吃一惊,联想到中午还跟他把酒言欢、谈笑风生,不禁打了个冷战。
  半路上跟郝英良的车道别,凌晨两点赶到位于高新区的人才公寓,抓紧时间休息,一大早打车赶往机场,四人变成三人,吴娜要留下照顾新新,去不了香港。
  赶到机场,林书记的秘书小黄正在安检口等。
  昨天厅领导在电话里说过,林书记今天要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正好利用登记前的机会听汇报。
  取上机票,过安检,把两位女士安顿好,韩博跟着黄秘书来到一个外面没明显标志的VTP候机厅。
  “小韩,你爱人呢?”
  省政法委林书记屏退左右,一见面就问这些,关心之意溢于言表。
  尽管没穿警服,韩博依然立正敬礼,一脸不好意思说:“报告林书记,我爱人和我同学在外面瞎逛,我同学难得来一次新阳,我爱人想给她买点土特产。”
  “你们真会挑地方,机场东西多贵!”
  “疏忽了,现在回去也来不及。”
  “买就买吧,反正你爱人有钱,做过外贸,当过大行长。”林书记越想越好笑,招呼他坐下,随即话锋一转:“言归正传,这次去香港有几分把握,那个萍盛集团到底有没有信心拿下?”
  “林书记,你要是让我立军令状,我还真不敢立,比较涉及到香港,许多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我认为相比凤仪县那个案子,这个案子应该好办很多。”
  “你小子,学会吊人胃口了。比凤仪县的特大诈骗案好办,说明有把握有信心,看样子让你去东萍是去对了!我还有十五分钟,抓紧时间,说说,怎么个好办?”
  亲自挖墙角挖来的干部没让人失望,林书记很高兴。
  韩博不敢耽误领导时间,只说重点。
  “林书记,其实这个案子并不复杂,之所以拖到今天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他编织了一张保护伞,二是把资产转移到香港,再与以他人名义以港商身份回国投资。省委下定决心查,保护伞不足为虑,主要问题就剩下资金,剩下他实际控制的那些资产。”
  韩博顿了顿,接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太过自信,以为扛着块港资是牌子我们就拿他没辙。事实上只要能查实香港公司的那些资金全是洗钱洗过去的,香港公司的控股人所拥有的香港居留权有问题,再结合其它证据就能形成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进而证明他实际控制的在内地投资的那些个香港公司都有问题。”
  为什么之前拿他没办法,就是因为要考虑到改革开放大局,不能没凭没据的冻结那么多家港资公司的账户,查封那么多家港资公司的资产。
  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那些公司全是他郝英良实际控制的,并且资金来源本来就有问题,接下来就能师出有名!
  想到这些,林书记更高兴,不禁笑道:“虽然母公司在香港,但资金资产基本上全在国内。这次去香港,你只要香港方面协助收集证据,不需要跟上次一样谈账款移交的问题。”
  “是的,不过想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韩博摸摸鼻子,解释道:“香港海关去年应东广海关请求,协助收集一家涉嫌走私的香港公司违法犯罪证据,并把证据移交给了东广海关,结果帮忙帮出麻烦,被那家公司告上法庭。”
  “把证据拿回来很难?”
  “我会努力的,实在不行三管齐下,一方面可以请深明大义的立法会议员、社会贤达,就这个问题与香港法院的大法官交涉。一方面可以聘请几位资深的香港律师,研究香港法律和过去几十年的判例,找有利于我们的法律条款或判例。”
  “还有一方面呢?”
  “做香港警务处和入境事务处工作,我们需要区域司法合作,他们一样需要。尽管表面上他们总是推脱,但事实上还是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合作机制,能够无缝对接,堵住因为制度差异造成的漏洞的。”


第717章 案中案(一)
  早上7点半,程文明同过去几个月一样提前半小时,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赶到刑警支队上班。
  两年前,这里是南港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对外则有三个名称,分别是“南港市公安局物证检验鉴定中心”、“南港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和“南港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后来局里把刑事技术划归刑警支队管理,把技术侦察独立出去设立行动技术支队,刑警支队就从市局搬到这里来办公,技术侦察也随之搬走了。
  当年的技术侦察大队办公室,成了支队长、政委、副支队长和几个科室的办公室。
  考虑到程文明行动不便,支队领导把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一楼,就在分管刑技中心的副支队长周素英办公室斜对面。
  “程大,又来这么早,您慢点,这些交给我。”
  “不早,要送孩子上学,从学校溜达过来正好7点半。”
  值班民警抢过抹布,一边帮着打扫办公室,一边感叹道:“想想现在孩子压力真大,书包十几斤重,每天那么多作业,早上7点就要到学校,有的星期天还要补课,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是啊,我当年上学时哪有这么累,记得整天玩。”
  程文明回头笑了笑,把拐杖确切地说应该是手杖放到墙角里,打开柜子开始换穿警服。
  身体恢复得不错,从下半身没知觉只能坐轮椅生活都不能自理,恢复到能拄着双拐站起来,恢复到拄单拐,再到拄手杖。在医生看来是奇迹,可他依然嫌慢,觉得每天拄着手杖一瘸一拐上下班,走在路上会影响人民警察形象,所以在外面全穿便服,到了单位才换上警服,且坚决不去办什么残疾证。
  正科级侦查员,说白了就是主任科员。
  这栋楼里那么多职能科室,正科级不要太多,副处级领导都好几位,但他这个正科跟其他正科不同,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不光厅领导对他有印象,公安部领导可能都知道他。
  支队没给他安排繁重的工作,打扫卫生、打开水这种事个个抢着干更不会让他动手,值班民警麻利地搞完卫生,把开水打过来帮他倒上一杯,再次确认没什么可以帮忙的才回到门厅的值班室准备交班。
  被当成一个残疾人的感觉真不好,但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前坚持过自己干,但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程文明不想搞得太矫情,干脆听之任之。
  琐事小事无所谓,工作必须要干好。
  领导没安排具体工作,只是让给重案大队帮忙,程文明不想成为支队乃至市局的“大熊猫”,主动揽过研究分析、指导侦破或组织侦破全市重大积案和疑难案件的活儿,把自己淹没在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里过得倒也充实。
  “师傅,对不起,我又来晚了!”
  刚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叠材料,一个身材高大、皮肤却很白皙,长得有点秀气的年轻民警气喘吁吁跑进办公室。
  钟小明,刑院高材生,去年参加工作,原来在港区分局,支队领导觉得程文明一个人负责这么多事忙不过来,身体又不好,就把小伙子从分局刑警大队调机关来给他当助手。
  老同志要传帮带,新同志要虚心学习。
  跟其它部门一样,钟小明一调到支队就拜程文明为师,全市公安系统总共才几个英模,能成为英模的弟子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的,许多新同志羡慕不已,个个在背后说这臭小子运气好。
  “不晚啊,还没到上班时间。”
  程文明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放下案卷示意他先吃早饭。年轻人贪睡,不睡到7点半左右不会起床,眼前这位同样如此,每天上班都火急火燎,根本来不及吃饭,总是在路上买,带到单位吃。
  钟小明不无尴尬地笑了笑,拉开塑料袋狼吞虎咽起来。
  程文明,钟小明,名字里全带着个“明”。
  人送绰号“大明”和“小明”,合称刑警支队的“二明”,两个当事人不知道,楼里的同事包括领导已经传开了。
  “程大,早。”
  周素英上班了,敲敲玻璃门跟“邻居”打招呼。
  程文明突然想起一件事,起身笑问道:“周支队长早,周支队,打听个事,你有没有上星期我们聚餐的那个饭店订餐电话?”
  “大福酒家,我没有,老陈应该有,他家离得近,有什么事全安排在那儿。”
  “我等会问问陈大。”
  “怎么,有喜事?”
  “孩子还小,我家能有什么喜事。一个老战友早上打电话,说要送他爱人来市一院检查,那个饭店离市一院也不远,我打算中午请他们吃顿饭。”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能让人淡忘许多事。
  老领导调走才多长时间,除了当年技术大队的一些“老人”,现在能记得韩博这个名字的已经不多了。
  周素英干脆走进办公室,跟起身相迎的“小明”点点头,靠在文件柜上好奇地问:“良庄的老战友?”
  “他没在良庄派出所干过,不过跟良庄也有点关系,以前的思岗县局刑警四中队管良庄丁湖几个乡镇的刑事案件,他跟我一起在四中队干过几年,后来调派出所一直干到现在。”
  “老同志啊!”
  人的际遇真不一样,程文明感叹道:“我、王燕、小任这些后来调到良庄的人,沾韩局的光相继走上管理岗位。副科正科七八个,两个已经副处了,一个支队长,一个在县局当局长。今天来的这位没赶上,一直是普通民警,任劳任怨十九年,连警衔都雷打不动,十年前‘两毛一’,现在还是‘两毛一’,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挂过‘长’。”
  公安晋升难,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多少人干到退休连一个副主任科员都混不上。
  周素英也有这样的老同事老战友,想想就不是滋味儿,立即岔开话题:“程大,老战友带爱人来看病,这事你应该给佳琪打个电话。她爱人田医生在市一院,有熟人跟没熟悉肯定不一样,能少做很多没必要的检查,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公安晋升难,医生想混出头更难。
  在家坐月子的李佳琪的爱人田学文,跟韩局一样是硕士,韩局已经正处级副局长了,他还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普通医生,据说去年底才有资格给人开处方。
  中国是人情社会,不管办什么事都想找个熟人。
  程文明也不例外,嘿嘿笑道:“我没找佳琪,找的是赵主任。”
  他找的人周素英有所耳闻,良庄老书记的儿媳妇,市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跟老领导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差点忘了,有赵主任这个关系在,田医生还真要靠边站。”
  周素英噗嗤一笑,饶有兴趣地聊起老领导:“对了,昨天给晓蕾打电话,她说和韩局一起去香港了。她比我还关心佳琪,说别急着让佳琪上班,搞得我跟黑心资本家似的。”
  “她是佳琪的嫂子,跟亲嫂子差不多,当然关心。”
  “也是啊,要不能让佳琪在滨江小区。”
  正聊着,DNA实验室主任方海龙拿着两份检验报告匆匆跑了过来,跟往常一样依然是一身白大褂,身上依然是浓浓的消毒水味道。
  “程大,周支队也在!”
  “什么事,瞧你急的,慢慢说。”周素英笑了笑,站直身体。
  方海龙递上两份DNA图谱,不无兴奋地说:“二位领导,刚来实习的小刘办事不认真,把一条无关的DNA信息上传进了公安部失踪儿童及其父母DNA数据库,没想到歪打正着比对出这个。”
  “什么意思?”程文明看到这些,直接问重点。
  “程大,这份是您去年从东山带回来的无名尸的DNA分型,这份是浙省一个失踪儿童父亲的DNA分型。”
  程文明一愣,顿时欣喜若狂!
  4。19案,当年“一竹篙”插出来的命案,为查清水漂尸体的身份,千里走单骑查大半年,结果历尽千辛万苦查清被害人叫蒋小红,却对破案没起到任何帮助,曾因为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同志们的笑柄。
  程文明定定心神,急切地问:“比对上了,是同一个人?”
  “不是。”
  方海龙指着图谱解释道:“这两份DNA分析有许多相似之处,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应该有血缘关系。二位领导当时没调到支队,可能不知道我们实验室协助侦破过的第一起命案,设备刚到家时韩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锁定一个杀人犯的。”
  浙省有一个孩子失踪,极可能被人贩子拐卖了,所以公安机关采集其父母的DNA,便于寻找并确认被拐儿童身份。
  失踪儿童很多,中国又这么大,建立“打拐DNA数据库”又很高,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让心急如焚的父母跟孩子团聚,真的靠运气。
  但自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拐”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