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难说东萍市将来有没有嫌犯潜逃到国外,韩博很乐意跟战友同事分享这些经验,接着道:“但追赃的难度和程序,跟追逃完全不一样,比追逃要复杂。追逃,只要是人就一个长相,有体貌特征和信息。追赃就不一样了,一是各个国家执法机构对于追缴赃款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的规定各不相同,几乎每一个案件的追赃工作都要临时地去研究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这就使得追赃的过程非常漫长。另外,追赃的证据要求也非常高,资金的流转,不像人员流动那么特征明显。我们这次追赃相对容易,因为突破口是从地下钱庄打开的,一共转出去多少我们早就掌握了。如果之前没掌握,连线索都很难找到,没有痕迹。还有一些是通过项目等所谓正常合法的手续,走的是正常的银行渠道,这就要证明这笔钱是他的涉嫌犯罪所得,一些国家对证据的要求特别高。所以不管客观原因还是案件原因,追赃都要比追逃滞后一些。”


第738章 探监(一)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郝英良,韩博心情十分复杂。
  郝英良干过许多坏事,同样做过不少好事,一些好事直到检察院提起公诉才为人所知。他的初衷不完全是为获得什么荣誉,不是想通过荣誉光环加身而自保。
  他不同于那些“江湖”出身的黑老大,他既有恶的一面,也善的一面。他良知未泯,试图通过不断回报社会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据说东萍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时,东萍、矿区及其老家有3000多人联名为他求情。一些接受过他帮助的孤寡老人甚至走几天山路,再搭乘汽车,辗转两百多公里赶到法院门口,声称要替他顶罪。
  如果之前的事能跟翻书一样翻过去,他对社会真没什么危害。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韩博发自内心地不希望他被判处死刑,不想看到他被押上刑场;但作为一个人民警察,作为一个法学硕士,韩博对判处死缓很不理解。
  他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安全生产事故,串通投标,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妨碍公务,行贿,寻衅滋事,窝藏,洗钱……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从严从重追究其刑事责任!
  “怎么会死缓,怎么能死缓?”韩博看着车窗外的山崖,喃喃地说:“难怪他不上诉,但就算他不上诉,检察院也应该抗诉。”
  省第二监狱坐落在深山里,山路不好走,远在省城开会的孟卫东再三交代,不许他一个人开车去。
  他虽然工作关系暂时不会转走,但谁也不认为两到四年驻外任期结束之后,上级会让他这样重点培养的高素质民警回东萍。姜学仁过两月便要退居二线,觉得跟他相处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主动提出一起去二监。
  有司机说话不太方便,姜学仁亲自开车。
  韩博认为判轻了,姜学仁并不意外,扶着方向盘解释道:“之所以轻判有三个原因,一是吴俊被撞死时他去法国找杜茜,用他的话说‘事前不知、事中不知、事后才知道的’,钱中明也声称这事跟他无关,是自作主张瞒着他干的。所以法院认为他授意、指使他人杀害吴俊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他需要明确的授意指使吗,只需要一个暗示就够了。”
  “所以说他很狡猾,不管干什么事都不会给人留下口舌实。而且他组织领导的涉黑团伙很一般的团伙不一样,团伙主要成员全是他从矿井里救出来的,那些人对他死心塌地,愿意为他卖命。”
  “钱中明一个人扛了?”
  “吴俊的事钱中明一个人扛了,开始死不开口,听说郝英良没能顺利偷渡出境,态度一下子变了,对指使丁长桂撞死吴俊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们之间真有默契,虽然之前谁也不认为我们会动他们敢动他们,但我们一动手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应对。”
  过命的交情,跟那些用金钱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真不一样。
  并且他们后来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涉黑团伙,完成原始积累,摇身一变为港资企业高管,在一心搞经济建设、上上下下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的大环境下,他们一个个登堂入室,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的座上宾。
  通过与级别不低的领导干部经常打交道,他们清楚地明白这个“游戏”该怎么玩,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要有输的感悟,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坦白只能争取到从宽。
  正如韩博所预料的一样,姜学仁接着道:“二是认罪态度好,主动配合,积极检举揭发,交代出许多我们和省纪委专案组之前没掌握的问题,有立功表现。”
  “三是他干过一些好事,有很多人帮他求情?”
  “嗯,几千人帮他求情,有孤寡老人,有贫困儿童,甚至有不少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以前只知道他捐建过希望小学,后来才知道他早在七年前就在老家修桥铺路,就开始捐款扶助孤寡,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
  “前前后后一共捐过多少?”
  “杜茜一直在外面帮他奔走,杜茜开始知道的也不多,后来在一些受过他恩惠的热心人帮助下,对他这些年的捐赠进行统计,恳求接受过他捐赠的单位和个人出证明,有些单位和个人愿意出面,有些单位和个人不愿意,能证实的有一亿两千多万。”
  总资产三十一亿,能拿出一亿多确实难能可贵。
  杜茜的样子浮现在脑海里,韩博油然而生起一股内疚,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一路颠簸,赶到省第二监狱已是晚上8点20。
  出发前联系过,甚至托林书记的秘书小黄跟省监狱管理局打过招呼,监狱领导很热情很帮忙,先招呼二人吃饭,吃完饭安排在一间办公室见面,而不是跟亲属探监一样要隔着一面钢化玻璃,要用电话交流。
  对于韩博的到来,郝英良觉得很突然。
  他一如既往地爱面子,已沦落为阶下囚还怕被对手笑话,居然无视监规向管教民警提出让他先洗漱,提出给他一把剃须刀先剃干净胡子,要搞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才跟管教民警走。
  他是来服刑的,不是来享福的。
  换作平时监狱方面绝不会答应,不仅不会答应,还要让他再好好学习一下监规,但今晚不是平时,要见他的更不是一般人,监狱领导破格同意,尽可能满足他的请求。
  走进办公室,看到韩博和姜学仁,郝英良愣了一下。
  管教民警在韩博示意下帮他解开手铐,让他坐在椅子上,走出办公室顺手带上门。
  按照相关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但韩博此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探监。
  他应该不会有什么没交代的余罪,但在赃款这一问题上他肯定有所隐瞒。作为这个案件的主要侦办人,作为追逃追赃追了一年多的公安民警,只要有希望追回赃款,韩博是不会错过任何机会的。
  “抱歉,前段时间太忙,实在抽不开身,没能兑现承诺,直到今天才过来。”韩博没跟以前一样跟他握手,但脸上却挂着笑容,语气也很诚恳。
  “忙地下钱庄的事?”郝英良笑了笑,满是好奇。
  “是啊,通过查处三个地下钱庄,掌握不少线索,发现不少问题,直到前几天才忙完。”
  “以前还说想送你一份大礼,结果没机会。现在想想大礼已经送了,我就是一份大礼,怎么样,有没有立功受奖?”
  “评功评奖主要面向基层,参战民警都立功受奖了。”
  “也是啊,像你这样的领导立不立功无所谓。”
  韩博不想谈这些,递上支烟,跟老朋友似的拉起家常:“看样子你比我更能适应各种环境,没胖也没瘦,头发虽然剃了,但看上去显精神,比以前的发型精神。”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只能适应环境,而且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以前什么苦没吃过。”
  “这我就放心了。”
  郝英良看看有些发福的姜学仁,目光再次转移到韩博身上:“你瘦了,也黑了。”
  “天天在外面跑,作息时间不规律,吃饭也没规律,期间还生过两场病,拉肚子拉得整个人都快虚脱了,不瘦才怪。不过我爱人倒是挺高兴,说人过三十瘦点比胖点好。”
  “晓蕾在忙什么?”郝英良顺着话茬问。
  “全职太太,不怕你笑话,接管雨山旅游项目的资产管理公司想请她留任。她不敢,不是怕你在外面的朋友报复,你也不可能干这样的事,她是怕杜茜去雨山找。其实不只是她,连我都没脸见杜茜。”
  提起杜茜,郝英良神色黯然。
  韩博指指另一张办公桌上,监狱同志已经检查过的四条香烟,“对普通服刑人员而言在这里想抽烟真是一件奢侈的事,对你来说问题应该不大,不管多贵也消费得起,给你带这些跟背石头往山上送没什么区别,可又不知道该带什么东西好,想来想去只能带这些,一点心意,别跟我客气。”
  郝英良岂能听不出言外之意,回头看看烟,直言不讳说:“韩局,当年开矿赚多少钱,卖矿赚多少钱,期间行贿花掉多少钱,这些都有账本,都是有据可查的。我郝英良是犯法了,赚了黑钱,伙同那些个贪官骗了国家的钱,但全部加起来不到8亿。现在充公的有多少,我不知道政府是怎么评估的,但敢肯定被充公的所有资产加起来至少价值30亿。如果这是一桩生意,政府绝对是大赢家,已经赚那么多,你就别再打我的主意了,这番话我也只会跟你说。”
  “这不是一桩生意,那也不是充公,那是罚金。”
  “别这样好不好,你再这样我只能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郝英良笑了,笑容中竟带着几分笃定。


第739章 探监(二)
  “开庭时,检察官念起诉书念了近一个小时,你们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估计也有几十页,一件件一桩桩,时间、地点、人物应有尽有,真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当时扪心自问,那些事是我郝英良干得么,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郝英良顺手拿起打火机,点上第二支烟。
  韩博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紧盯着他依然清澈的双眼沉默不语。
  “当时真怀疑自己患上了精神病,精神分裂。为赚钱不择手段的那个是‘坏英良’,看见老太太过马路想上去扶一把,看见流浪汉饥肠辘辘塞几百块钱的那个是‘好英良’,全在这里,他们共用一个身体,一个出来时另一个就沉睡了。”
  郝英良很夸张地指指额头,突然一脸坏笑:“我不是为自己辩护,如果想以此逃脱法律制裁,早提出去做精神鉴定了。当然,去做鉴定也没用,我怎么可能精神分裂,怎么可能是疯子。”
  不疯怎么会说这些疯话!
  韩博越想越不对劲,正琢磨这番话到底什么意思,郝英良竟轻描淡写地问:“韩局,你绞尽脑汁、想尽办法、顶着压力收集到那么多证据,辛辛苦苦跑到喜马拉雅山那边把我抓回来送上法庭,结果我还坐在这儿跟你吹牛,并没有被枪毙,你是不是很失望?”
  “坦率地说,对‘坏英良’没被执行死刑我确实有些失望。‘坏英良’应该庆幸,他之所以能活着,可以说是‘好英良’救了他。”
  一语双关,这才是自己所了解的韩博。
  郝英良笑了,笑着问:“韩局,如果‘坏英良’和‘好英良’在不久的将来,一起走出这里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你是不是更失望?”
  他说得不是疯话,原来埋伏打在这里。
  一个被判处死缓的重刑犯想走出电网高墙,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然而,韩博不是别人,对眼前这位太了解不过,他既然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至少有七八成把握。
  如果没猜错,他在看守所时总嚷嚷着要见自己,就是想以“胜利者”的姿态亮出底牌,想证明他并没有输,至少没输得一败涂地,想以此在自己身上找到一点成就感。
  “郝英良,别做梦了!”姜学仁最看不惯这种嚣张的囚犯,拍拍桌子:“不久的将来,什么叫不久,二十年,还是十五年?想早点出去,就要端正态度,认真反省,接受改造,争取立功减刑!”
  “姜副局长,二十年太久,十五年太长,我只争朝夕。”
  “保护伞”已经被打掉了,就算有漏网之鱼,谁敢在这个风头上干预司法,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地给监狱管理局打招呼,让监狱部门放人。
  他这个谨慎到极点,越狱风险太大,搞不好会被当场击毙,所以越狱同样不太可能。想通过立功减刑倒是有可能,但最多能减多少年刑期是有相关规定,想以此“只争朝夕”无异于痴人说梦。
  精神分裂,精神病。
  韩博沉思了片刻,猛然反应过来,紧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