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扔。还有一些同志粗心大意,要么储物柜没锁,要么换下来的衣服没拿。车间同样如此,丢三落四,这个习惯不好。现在,请大家全回浴室和车间看看,收拾好再下班。这是我担任保卫科副科长兼经济民警分队长遇到的第一次,希望也是最后一次。我理解大家,请大家也理解我。时间不早了,去看看吧,动作快点。”
浴室干干净净,环境卫生没任何问题,丢三落四更不可能。
谁都不是傻子,谁都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往家拿面料不是一个两个,今天没拿,以前拿过,万一有人被抓现行,把自己咬出来怎么办?
做人,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
刚才玩笑开得最凶的一个女工反应过来,急忙道:“愣着做什么,不想下班啊,走,回去看看!”
身上藏有面料的几个女工终于松下口气,忙不迭推着自行车往回走。
等了十几分钟,不该被带出厂的东西全回到原来位置,女工们再次来到大门边,门依然关着。韩博像换了一个人,笑容满面,再次强调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不过这次没人敢开玩笑,一个个点头称是。
干部下班,白班工人回家了,厂里变得有些冷清,大门口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十几个服装摊开始支架子,接电瓶,拉电线,挂点灯;卖生活日用品的摊子简单,拿块布往地上一铺,摆上货物,搬张小凳子坐在里面开始叫卖;几个大排档已经开张了,几十张折叠桌上满人。
水煮花生,水煮毛豆,拌黄瓜,拌豆腐丝,炒田螺……供不应求,扎啤桶堆老高,大玻璃杯摆满一桌子,一晚上不知道要接多少杯。
对面劳动服务公司是厂里的三产,刚改革开放时红过几年。许多人停薪留职下海做生意,什么都卖,什么都倒腾,楼下门市部,楼上办公室,后面是仓库。最火时经理十几个。现在全黄了,只能把楼下门面租给人开店。
大冰柜搬到门口,瓶装啤酒一捆一捆往外碓,从东到西有五六个冷饮摊。人流量大,生意好,冰柜里的冷狗冰砖一会儿能卖完,批发冷饮的冷库离这不远,摊主随时准备骑自行车去补货。
烤肉的正在生火,两米多长的炉子排了好几个,有自己的桌子,但没大排档那么多,忙起来时有坐在这边要小菜和生啤的,也有坐在大排档管这边要烤串的。
有人做鸡蛋饼,有人推着车过来卖卤菜,烤鸡、烤鸭、猪头肉、猪耳朵、猪舌头、香肠、香肚、炸花生米、鸡爪、松花蛋……只要卤菜店有的这里全有。
来回转了一圈,竟发现有一个卖果冻的,生意好得令人发指,技术活,一般人真做不出来。
摊主们早注意到丝织总厂保卫科的人变成了警察,也注意到来了一个公安和一个工商管理员。来又怎么样,做生意要紧,大不了发根烟,请他们喝几瓶饮料。
跟厂里有关系的摊主心里有数,吴永亮早说好了,带头交钱回头退一半,另一半当保证金。口风严,年底全退。口风不严,不仅保证金拿不回,以后摊也别想摆了。
“姜科长,韩科长,先点上,我去拿饮料。”
“饮料别拿,我们不渴,韩科长也不抽烟。”姜国平掏出一次性打火机,笑骂道:“老吴,你上班没精打采,出摊儿一身劲,这可不行。”
“怎么可能,我爱岗敬业,兢兢业业。韩科长,别信姜科长的,在单位我是优秀职工,出了单位一样是优秀职工,你看我表现。”老吴探头看了看隔壁几个摊,一个劲做鬼脸,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算算时间,公安局的援兵快到了。
韩博拍了拍他胳膊,诚恳地说:“吴师傅,你是老前辈。听姜科长说当选过两次市劳模。赚钱重要,本职工作一样重要。晚上早点休息,第二天上班才有精神。嫂子看摊儿,我们再帮你盯着点,能有什么事?”
“对对对,韩科长批评得对,保证不超过10点,10点准时回家睡觉。”
正说着,七八辆警车从人民中路往这开来。
有治安大队的,有巡警队的,有交警队的。丝织总厂一年给城西派出所几千治安联防费,人民西路警务室就设在厂传达室,城西派出所同样要派人来。一个治安民警带着四个联防队员,骑着自行车到了。
昨晚那几个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也在,突然来这么多警察,做贼心虚,他们扭头想往巷子里跑。吴永亮早有准备,八个经济民警早埋伏在巷子里,不一会儿就把他们揪出来了。
警察抓人,看热闹的越来越多,几个摊主顾不上做生意,同行人们一起挤过来看。
“报告韩科长,这几个家伙形迹可疑。”
“交给派出所的同志。”
“是!”
几个公安干警在高长兴陪同下迎面而来,敬礼握手,相互介绍,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亲自带队,治安民警、巡警和交警来了三十多个。
两个科长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公安和工商是来协助的,韩博客套了一番接过指挥权:“程大,麻烦您帮我们疏通交通,维持秩序。老沈同志,你同我们分队一起发文件做工作。指导员,你负责协调……”
第13章 治理整顿
“同志们,让一让,人民西路综合治理,没什么好看的。”
“三轮车别堵这儿,走走走,往前走。”
交警疏导交通,治安民警和巡警疏散围观的行人。经济民警分成两队,北侧韩博负责,南侧杨小梅带队。在工商所老沈和派出所一个联防队配合下,由东往西,挨个给摊主现场派发治理整顿通知书。
通知是思岗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思岗县工商局城西工商所和思岗县国营丝织总厂保卫科联合下发的,下面盖着三个大红印戳。
“警察同志,我不识字。”
本以为是抓小偷,搞到最后竟是冲摊位来的。周围全警察,想走走不了,两个卖水果的小贩装糊涂装可怜装不认识字。
“不认识没关系,我给你念。”
小颜凑到他身边,指着通知抑扬顿挫地念道:“为维护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工商管理条例》、《思岗县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安工商和思岗县丝织总厂保卫部门联合执法,对人民西路主次干道及丝织总厂周边的‘六乱’进行联合整治。”
“……希望广大城乡居民遵守交通秩序,注意环境卫生。要求流动商贩合法经营,共同维护城区治安交通及卫生环境。”
“什么意思,不让摆?”一个商贩凑过来忐忑不安地问。
韩博递给他一份通知,异常严肃地说:“你们把我们厂门口搞得乌烟瘴气,把人民西路堵得水泄不通,影响交通,破坏卫生环境。不仅无证经营,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你是卖书刊和磁带的吧,你自己说你摊位上有多少非法出版物。”
“小本生意,同志,我们也是为了生活。”
“是啊,我在这卖水果已经两年了,知道占道经营不好,可不占道做点小生意吃什么喝什么?”
“警察同志,这些卖得本来就便宜,一晚上也就赚十来块钱。不是我们不想去市场,他们收费高,根本不够本。”
搞这么大阵仗,全以为要取缔,以后不让在这儿卖,一个个争先恐后诉苦哀求。
“大家有难处,我们能理解,但夜市确实带来了一系列治安、交通和卫生问题,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你们天天出摊,出了好几年,应该非常清楚这儿发生过多少次交通事故,发生过多少次治安乃至刑事案件。”
韩博指了指地面,严肃地说:“卫生问题更严重,你们赚完钱回家睡觉,把地面搞得一片狼藉。门前三包,我们要给你们擦屁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理解你们,你们能理解我们吗?”
“警察同志,这件事是我们不对,从今天开始,收摊时保证打扫干干净净。”
“保证,你们保证过多少次?”
韩博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对面做工作的工商所老沈,继续道:“而且现在不光是环境卫生的问题,也不光是丝织总厂一家的事。无证经营就是非法经营,就是扰乱市场秩序,工商部门是要依法查处的。有些同志不是城区居民,在这儿摆摊做生意,在附近租房子,却没去城西派出所办理暂住证。违反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规定,给社会治安带来一系列隐患。严打期间,同样要查处。”
“我是本县人,我家就在红光。”
“红光乡的人在城区租房一样要办理暂住证。按照相关规定,大排档,烤肉的,卖卤菜的……只要是卖食品的,还要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你们谁有,估计一个都没有,可以说人民西路夜市,已成为城区占道经营、非法经营甚至违法经营的一个重灾区!”
吓唬得差不多了,韩博话锋一转:“作为丝织总厂保卫科副科长兼经济民警分队长,我的态度是坚决取缔。但考虑到你们的实际困难,考虑到方便人民群众,又不忍心取缔不忍心查处。所以本着‘疏堵结合’的原则,向上级请示将夜市作为一个临时便民市场,同时加强对夜市的监管。”
吴永亮拍了拍手,扯着嗓子招呼道:“耽误你们一小时,去厂里大会议室开个会。把钱包和贵重物品带上,外面这么多公安民警,摊位不会有问题。”
“抓紧时间,别磨蹭了,想继续摆就去开会。不去没关系,收摊走人,以后来一次抓一次!”
姜国平待人和气,整个一好好先生,一下子成为许多摊贩的焦点。把他团团围住,发烟打招呼,请他出面求求情。
“姜科长,你不帮我们说话就没人帮我们说话了。他是副科长,他要听你的!”
“才来几天,厂里事不管管厂外的事,狗拿耗子,他以为他是谁啊,他眼里有你这个领导吗?”
“老余,别瞎说。”
姜国平摆摆手,慢条斯理地解释道:“韩科长不光是保卫科副科长,也是经济民警分队长,接受厂里和公安局双重领导,既是企业干部也人民警察,配合韩科长工作的分队指导员就是从公安局调来的。今天是公安工商和保卫部门联合执法,如果你们跟他顶住干,明天就是公安工商税务卫生和保卫部门联合执法。年轻人,血气方刚,严打期间,你跟他胡搅蛮缠试试,保证该扣的扣,该罚的罚,该抓的抓,刚才不就抓了四个嘛。”
一下子喊来这么多公安,一出来就抓了几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同他顶着干真没什么好果子吃。
一个摊贩小心翼翼地问:“姜科长,疏堵结合到底什么意思,他到底想怎么样?”
“其实他也是为你们好,厂里不会由着你们再把门口搞得乌七八糟,公安不会再允许你们影响交通,不会再忽视夜市存在的治安问题,工商部门更不会允许你们再无证经营。疏堵结合就是把这些问题全解决掉,跟农贸市场一样管理。他对上上下下有个交代,你们呢,能够安安心心做生意。尤其治安搞好之后,晚上过来的人会比现在更多,你们的生意会更好。”
“跟农贸市场一样管理,不就是要收钱吗?”
“以后会有四五个民警在这儿维持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会安排专人打扫你们留下的战场,多多少少要收点,但应该不会多。先进去听听,实在接受不了再想办法,大不了收摊换地方。”
第14章 临时便民市场
丝织总厂大会议室,灯火通明。
韩博坐在主席台中央,指导员高长兴和副分队长杨小梅坐在左边,工商管理员老沈和厂办李素红坐在右边。李素红负责做记录,态度很认真。
六十多个大小商贩坐在台下,要交钱,脸色自然不会好看,会场更无纪律可言,抽烟的抽烟,交头接耳的交头接耳,乌烟瘴气,嘈杂声不断。
为了看上去更直观,吴永亮把二车间的黑板借来了,支在主席台左边,借助尺板画上人民西路主次干道地图,在路两侧画出几十个摊位,由东往西标号。南2,南2,南3,北1,北2,北3……一目了然。
“情况基本上就这样,对号入座,不用再为争一个位置吵架动手,确定下来之后一年不变。这个摊位费不会进我韩博个人腰包,同税务一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归纳起来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打扫,二是维护治安,三是工商管理。”
“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就应该维护社会治安,凭什么让我们交费。”
“你们工资国家发,你们这是乱收费。”
韩博拍了拍桌子,起身道:“警察跟警察不一样,我们属于经济警察,直接上级是丝织总厂,主要职责是维护企业治安,没有维持夜市秩序的义务。这个钱不是白收,交上来之后我们会增派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