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寡妇难贤-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回,来的也只是阿土娘母子俩人。
    “这不,就等着你来帮忙呢——”田慧细说了自己的打算。
    请个大厨啥的,田慧也请不起了,在再说那铺子那般邪乎,田慧是连伙计都不打算招一个了,自家这许多人张罗着先看看行情,就够了。
    若是亏了,也不至于亏太惨了。
    秦氏去挑了个日子,正月十三,,十六都是好日子,再晚些,就要等到正月二十七了。
    正月十五,一切准备就绪,用过午饭,田慧仍是不放心,铺子里由于时间关系,桌子凳子啥的都也不曾改变,虽说是省了银子了。但是田慧心里仍是有些忌讳。
    杨立冬陪着田慧一道儿去了东市,一溜儿地酒楼,小二哥儿不时地在吆喝着。“客官,里面请儿——”
    在自家铺子前站定。匾额还不曾挂上去,大门也是紧闭着。
    东市的街尾,又是比隔壁的铺子整整缩进去大约三丈有余。
    杨立冬掏出钥匙,打开大门上挂着的大锁。
    咯嗒。
    田慧在杨立冬的示意下,推门进去。
    “哇——”
    “口水流下来了——”杨立冬好心地伸手给田慧擦擦口水,一巴掌被田慧拍飞。
    豆腐被拍飞了。
    “难不成还真有神仙那呐。”
    田慧这几日没少唠叨,她要开一家高档酒楼,镇上最好的一品居。一层也是散散地摆放着四方桌。
    “这桌子怎是两张桌子拼着的?我说的长条形的桌子可不是这样子的哦——”田慧就是再迷糊,也知道这大抵应该在就是眼前人给张罗的,难怪,这几日早出晚归。
    “哪有这许多时间,这都是木匠那儿做好的,我都给弄过来了,还是托了方老爷,总算是凑齐了这些桌子。”这些日子来,田慧经不住饿,脸色好了不少。肉嘟嘟的。
    杨立冬伸手捏了捏田慧的脸,“看在你如此贴心的份上,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因为自家的石锅烫若是桌子太小了些。放着就有些挤手。
    每两张长桌子之间,都有类似木柜子的隔了开来,上头插着形态各异的糖人,这都是平日里,田慧闲着无趣画的q版人物。
    “这你怎么都弄了来了?”田慧随手拿了一只小母鸡,母鸡上头顶着黄花,胳膊上挂着一个拐杖,嘴上还叼着一根棒棒糖,总之。这只是母鸡。
    怎么看,怎么另类。
    “这些个古怪的东西。放在这儿合适不?”田慧虽说欣喜杨立冬想得如此周到,不过对于自己的眼光可是不大自信。
    “自家的铺子。还管别人欢喜做啥。”杨立冬丝毫不介意旁人喜欢不喜欢。
    田慧一向最喜欢这些小东西。
    田慧早就已经不止一回地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只想着要将自己的铺子多弄点儿小东西,挂着的摆着的,杨立冬,一直都记得。
    “后院我是无法子了,时间来不及了,往后若是生意好了,再慢慢弄吧。”
    田慧原本是想将后院也给弄成包间,专供给女客。
    大昭国民风开放,有不少女子也会领着丫鬟上街。若是平民百姓,那更是一个人在街上走着,就是田慧,也是时常都是一个上街的。
    “这样子,就够好了——”田慧满意地不得了,欢喜地拉着杨立冬的手,楼上楼下地满铺子的乱溜达,欢喜得不得了。
    一路的好心情。田慧也忘记应该避嫌,一路都拉着杨立冬的手,回了杨府。
    “娘,你的手放在哪儿呢?你该不会就是一直这样,这样子一路走过来的吧?”团子贼兮兮地在杨立冬和田慧的两手之间“流连忘返”。
    被一个孩子给笑了……
    “半大的孩子你懂得什么,我给你爹,这有啥关系?小孩子家家的,管得真宽,真是够操心的。
    操心的孩子不长个!”
    田慧撇下父子俩,自个儿走了。
    团子很受伤,他跟圆子虽说只相差一岁,可是身高上却是差了一大截。
    可是这事儿,杨立冬真的帮不上啥忙啊,杨立冬想了想还是默默地走了。
    正月十六,闹元宵。
    大昭国,元宵节过的是十六。
    南下镇很是热闹。
    这是康元帝登基的第一个元宵节,南下镇一大早就有两队舞狮的,东西市之间来回嬉戏打闹。
    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各式的灯笼。
    早几日,杨立冬就从衙门里拿回了两盏兔儿灯,早早地就被圆子哥俩收在自己的屋子里。
    只等着太阳一下山,就拿出来显摆显摆。(未完待续)
    ps:笔记本进水了,木儿现在用的是台式机,噼里啪啦地打键盘,好久没用键盘打字了。光是听着键盘的声音,爽呐!

  ☆、204 铺子开张

正月十六一大早,天还未亮,杨家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卯时末,福伯与郑老伯俩人就在外头的临时搭建的棚子下,已经生好了炉子,已经很用石锅开始炖上了,不一会儿,整条街上,都能闻着香儿。
    辰时一刻,及时到。
    杨立冬揭下了匾额上挂着的红布,“石头宴”!
    衙门里的大小官员,纷纷来捧场,还有好些如方府这般,消息灵通的商户,也都聚在这儿,等着开张。
    “杨将军,这匾额上的字是谁写的,看着有些稚嫩呢?”主簿大人抬头研究着这几个字,像是个小孩儿的手笔。
    杨立冬笑着将自己身边的圆子团子推在众人前,“我是个粗人,哪写得出来。不过,我儿子行呐,这三个字的招牌是我长子写的,杨端辰。这是二子,杨端逸。
    这是众位大人,都是你们的叔叔伯伯,叫得勤快些,往后若是学问上的事儿,不拘问哪一个,所以这嘴上可得叫得好听些。”
    众人都含笑望着圆子哥俩,心里掂量着杨立冬说的长子的分量,县尉笑着摆手,“除了我,其他的几个伯伯都是从科举这一条血路上杀出来的。”
    众人皆知,县尉当初不知道走的是谁家的路子,一步步地才到了如今这个地位。
    今日的“石头宴”是不对开张了,只是招待着今日前来的这些人。
    石锅鸡是招牌菜,每日特供十二只。半两银子一锅,另送一份石锅拌饭。
    这个价儿已经不算是低了,当秦氏等人听到杨立冬定的价格的时候,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慧娘,我知道你想赚些银子补贴家用。但是会不会太多了些,就是一亩地一年能赚上半两银子,那还是看天了。要不。咱不急,咱新慢慢来?”秦氏打着商量。实在是不觉得,这石锅鸡虽说够好吃,但是,也不可能半两银子还会有人还愿意买?
    虽说银子收进兜里的感觉是挺妙的,只是,若是炖上了十二只鸡,会不会,都得靠着自家给消化了?
    田慧还特意寻了绣庄绣了好多份的菜单子。明码标价。收起这绣庄子,田慧着急着要,绣庄也不愿意接,加银子呢,心里不舒坦。
    偶尔想起陈夫人好似有个不大不小的铺面,正是做着绸缎铺子的生意,想着就踏上了陈府的大门。
    陈夫人得知原委后,“你这铺子都还不曾开门,怎好让外头的绣庄接了这差事,也幸亏这些绣娘都是不识字的。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几日要?”
    “一两日成不?”田慧也知道要的有些急,不过。菜单子的外头都还得用木架子给包上。
    陈夫人也是一早就收到了请帖,知道这铺子十六就得开张了,盘算着自己陪嫁铺子里的绣娘,再加上陈府铺子里的,应该是差不多了。
    这事儿就交给了陈夫人,只一日后,就被送到了田慧的手里,专业的绣娘绣出来的东西还真别说,这字儿就跟画出来的一样。光是看着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石锅鱼,一百五十文。石锅五花肉。一百文。石锅豆腐,八十文。里头可是有五花肉片的。石锅肥肠,五十文。石锅猪内脏亦都是五十文。石锅时蔬,三十文。
    这菜单子都是用红色的绸缎上用白线绣上了各式的菜单,附带着白云朵朵。
    田慧看着已经做好的菜单子,还偷偷地问过杨立冬,“冬子哥,问你一件事儿?”
    杨立冬不疑有诈,“说吧,偷偷摸摸地做啥?”
    “你说这东西,像不像怡红院,飘香院里的东西?”田慧扬了扬一条还未被木架子包上的红绸,在杨立冬面前甩了甩。
    杨立冬脸青了半边,“你在说啥!”杨立冬就是不流连花丛,但是也听人说过,“这俩啥院子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真有吗?”
    “没有!”杨立冬差点儿咬碎了一口银牙,“别教坏了孩子!”
    “冬子哥,你曾去过?”
    “不曾!”
    “冬子哥,想去不?”
    “田慧!”
    “好啦,好啦——若是冬子哥想去,就别回来了——”
    “田慧!”
    众人随着杨立冬进铺子落座,桌子上都有摆着茶点。
    “杨将军,这屋子里的小东西,摆着可真够多的呐。”
    县尉早就想进铺子里瞧瞧了,原先的这家铺子,县尉也是来瞧过的,据说杨府买下这家铺子到现在,不过是几日的时间,想来重新装点铺子的时间定是不足的。
    若是只是原先的样貌,心里头定然还是会有一丝的失落。
    就是这间新开的铺子味道再好,也会在心里打了折扣。对于新铺子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些。
    “这墙上挂着的莫非是名家的题字不成?”县尉对书画并不曾有研究,只觉得这字看着有些怪异,横不纸,就是竖也是歪歪扭扭的,好似提着的笔一直在抖着,抖着抖着勉强才完成了这个“宴”字。
    “这些都是小儿以前的涂鸦之作,往后诸位大人府上的小子有墨宝,都可挂在铺子里,也算是给铺子贴些生机。”杨立冬指着铺子里随处可见的,笑得宠溺。
    县尉第一个应好,“回去我就找下我家小子以前练过的大字,绝对比这个还看不过眼,我明儿个就送去装裱了送来。我家闺女的字才写得漂亮,一手小楷,可惜,姑娘家的字不外露,哈哈——”
    都是有子万事足的。
    杨立冬也是听说了,县尉府上的大门都快被踏平了,就是因为府里有个待嫁的姑娘。
    “县尉大人就是爱显摆,话说,你家姑娘可有定亲了?”说话的是师爷,家中正有一个适龄的小子,他家夫人也隐晦地提起过,只是北县尉夫人绕了开去。不过仍是不死心。
    “还不曾,不过,若是定了亲事,我定然要请各位来吃酒!”县尉大人哈哈大笑,“这是母*?怎还抽上了老烟了?不会是捏错了吧?”
    县尉显然不想在儿女亲事上多说。
    众人都争相把玩着,结果发现就没一个是个正常的,怪里怪气的。大老爷们实在是欣赏不来这种到底是哪儿好看了?
    不过,要说这铺子倒是真的弄得别具一格,就是一楼的大厅,也有在包间的感觉,格调高了不少,虽说能摆下的桌子少了不少。
    气氛倒是好了不少,再贴上了这些小东西,光是如此看着,就觉得视觉上的享受。
    田慧喜欢漫画,团子瞧着欢喜,也就偶尔也跟着田慧一块儿胡闹。
    至于圆子,一心向学。就是田慧也动摇不了他一心扑在科举的这条道上。
    除了圆子,还有阿土,这几日,阿土自觉地已经落下了许多功课,日日秉烛夜读,因为二月将近。
    待得午时不到,就开始陆续的上菜了。
    杨立冬来回招待的,六人的桌子,整整摆了十桌。
    南下镇大商户竟是都来了。
    上门皆是客,杨立冬也是头一回地扬着笑招呼着,“今儿个,咱吃饱喝足!”
    田慧也只是在厨房里帮忙,这端菜的活计,自是有杨知故几个兄弟在忙活。
    石锅烫手,都有在边上用棉布缠着。
    杨知故几人上菜的时候,亦都是每道菜都提醒了好些回,“石锅烫,小心烫手。”
    这些看着新鲜,再说一早就只吃了些茶水,这肚子早就空着,闻着这香味,哪还受得住。纷纷动手舀了汤来喝。
    “诸位先喝点儿汤,不瞒你们说,我还是前几日才头一回吃到,实在是惦记着慌,我就先喝着了——”杨立冬扬声招呼了几句,就自己捧着碗,喝了一大口,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众人瞧着哪还受得住这香气,斯文些的,拿了汤匙舀着喝。
    “这,真的只是叫石锅鸡,可惜了这锅好汤——”冯知县意犹未尽地道,这些日子来,冯知县因为后院的事儿,给搅得不得安宁,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已经好些天,不曾吃过一顿安稳的。
    知县夫人被送回了娘家,后院就乱了套了,那些个姨娘个个都不是安分的,家宅不宁。
    可偏偏,冯知县在处理家事儿不是个好把手。
    后院起火,都是轻的。
    焦头烂额,衙门里又是日日离不得人,他就只想着能睡个好觉,吃顿热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