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可以适应在宇宙强辐环境下战斗的单兵武器,机身的材料早已经经过最严格的防辐处理。
所以提前量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很充足。在紧急穿越的训练中,提前量一般仅仅只有十分钟而已。
甚至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强行穿越虫洞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那种情况下,大家只能希望他们所穿越的虫洞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碰到某种未知辐射。
警报发出后半个小时,整个巨舰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尤其是生活区,刚刚还热闹非凡的广场、酒吧、各类游戏室已经人去楼空,刚刚巨舰上最热闹的地方转眼间便成了最安静的地方。由此也能看出这五年的特训的确没有白费。
一个小时一晃而过,大多数人已经进入熟睡中,引擎所在位置传出雷鸣般的轰鸣声,随后又转成闷吼,接着变成电流划过时候的“嘶嘶”声,直到最后一切重新归于安静。
但是在指挥大厅内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一群人此时却格外认真跟肃穆。引擎的变化代表着能量已经充盈,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空间折叠。
实际上空间折叠依然是基于黑洞炮的一款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制造一个巨大的引力让空间出现短暂的扭曲,以实现空间跳跃。
这当然不能是黑洞炮完全状态,突然崩塌的空间会将远征一号也给吞噬掉。
所以必须是经过周密计算之后,由黑洞炮制造出一个强引力的不稳定空间,按照量子超脑计算出的速度范围中间值通过虫洞,达到穿越空间的目的。
危险自然还是有的,不过安全性也是有极大保障的,这五年里可没少进行实验,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也都已经有预演跟应急办法。不过这毕竟是远征一号第一次进行长距离空间跳跃,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王世子跟颜晓夕也在其列。
指挥大厅内的全息影像正忠实的还原着远征一号所处的环境,用人眼可以观测的方式呈现出来。
此时远征一号正在距离地球大概15o万公里的虚空中,这个距离听起来很远,但在宇宙中也就是光跑五秒的距离。跟以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宇宙空间比起来,这点距离不值一提。
四周是一片黑暗,太阳发出的光芒被月球遮掩了大半,让远方的繁星显得格外醒目。
隐藏在巨舰外层的黑洞炮已经升起,操控着正在进行紧张的测算。
虽然在确定了穿越点之后,就已经详细核算过,但是在最终启动时还有一次检验工作,大部分的计算工作依然由量子超脑承担,操作者则要在最后阶段最后确认录入的各项参数是否正确。
“检测完毕,空间跃迁点确定,黑洞炮定量充能完毕,负荷粒子准备完毕,请求进入空间跳跃操作!”
“执行!”
听取完制度化的汇报跟请示,王世子点了点头道。
巨舰北极,被重重金属制成的隔离板依次展开,黑黝黝的炮口从洞口缓缓升起。
做为远征一号的终极武器,从准备到发射自然要有一个时间量的,不过这一次并不是以毁灭为目的,而是为了撕裂出一个可以穿越的空间,所以并不用太长的准备时间。
如果是在战争状态下,远征一号内部的无数战舰会全部放出,为主舰争取时间,而此时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引力场,以达到折叠空间的目的,自然也无需如此大张旗鼓。
很快,黑洞炮的炮口再次闪耀起幽幽的蓝光,真空中没有声音传播,只能看到蓝光渐渐汇聚,随后悄无声息的朝着前方丢出一个晃晃悠悠的蓝色光点,只是刚刚一出炮口,光点便渐渐消逝,被周遭的黑暗所吞噬得半点不剩。
不过这些景象能够欺骗人的眼睛,却无法欺骗远征一号上无所不在的探测仪。
能量反应界面上,明显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尤其是数万公里外的目标点,一个肉眼不可见的能量漩涡正在渐渐成型。
“发射成功,能量反应幅度正常!预计十分钟后虫洞形成,远征一号请求进入!”
刚刚发射完黑洞炮的武器官兴奋的汇报道。
“批准进入!”
话音落下,一连串的命令再次生成。
“对切面636号引擎全面充能,角度调整中,预计一分钟后全面启动完成!”
“速度计算中,预计五分钟后进入虫洞!”
……
太空中,远征一号背对着人造虫洞方向的无数引擎终于开始同时全力启动,无数的喷射口同时喷射出的火焰将半边虚空照得一片雪白,片刻后,远征一号渐渐快了起来,到了最快时,几乎是以刚刚数十倍的速度朝着刚刚黑洞炮指向的位置冲了过去。
五分钟后,直接冲入了一片虚无,整个巨舰几乎一瞬间便消失在虚无的太空中。
……
进入折叠空间的那一刹那,大半的各种舰载摄像头设备集体失灵了,然而依然还在坚持工作的某些特殊光谱摄像头还是记录下了远征一号正身处通道外的某些场景,在经过量子超脑的运算还原,便成了指挥大厅中正被还原的虚拟场景。
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光带组成的二维图像,组成无数抽象到让人发指的图案。如果能够截图,将这些图案给截下来,估么着会让印象画派文森特·梵高老先生都自叹弗如。尤其是一些颜色在人类的世界中根本都没有定义,只让人觉得炫目无比。
不管是上下左右亦或者前后,根本没有了所谓的通道或者长廊概念,到处都被各种这样的颜色所填满,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空间感,在这些嘈杂的纯色觉环境中甚至根本无法确定方位,远征一号完全是按照之前预定的轨迹移动着,就好像陷在周遭都是同样景色的深海里,与其不同的是,周边不在是无边黑暗,而是各种颜色交杂在一起而产生的无边的光色海洋。
舰艇上所有的计时工具同时停摆,众人就好像在一个没有起点又没有终点的空间里徜徉。
没有了准确的计时,所有人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无可自拔时,眼前突然一黑,熟悉的黑暗太空出现在众人眼前,一个硕大的圆盘静静的悬挂在天际,高能光谱分析仪显示,围绕着这个大圆盘外围是无数色彩斑斓的气体。
没错,那就是木星,一颗壮观的大行星,那些彩色光芒正是这颗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在高速自转下形成的云环,木星的自转速度是如此之快,让这些云雾如同激流般奔驰,那些喷涌而出的彩色斑记,每一块的大小都能跟地球上某大洋所媲美。
随之而来的还有远征一号上收到的无线电波在怒吼,着是木星周边那超强辐射带不停对撞捕获粒子时发生的能量反应,被远征一号上的各种探测设备所捕获。
木星,人类终于到达这颗太阳系最大,同时也是质量最重的行星了。(未完待续。)
853
远征一号,生活区。
生活区的酒吧里人声鼎沸,已经到了每天的公休时间,出发时候的兴奋情绪已经耗去大半,日常训练也已经完成,虽然飞艇上不提供高度酒精饮料,不过闲暇之余喝上一杯淡酒,跟志同道合的人们聊聊,分享一下此时的心情,也是挺不错的选择。不管到哪里,人毕竟是种社会型生物。
唯一可惜的是因为远征一号上的两台小型量子超脑承担的各种计算负荷过强,所以许多在地球上可以享受的虚拟服务在这里舰上都不能尽情享受,比如虚拟美食技术。
对于吃货来说,这绝对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不过跟他们所背负的使命比起来,这重大的牺牲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也让远征一号上生活区内所有社交场合都分外热闹。沉浸在休闲状态中的人们甚至会暂时这是在远征宇宙的巨大飞舰上,就好像是在地球上普通城市中,直接到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注意,注意,飞船将在地球时六十分钟后进入开启空间折叠,六十二分钟后进入空间虫洞,请所有人迅速回到自己家中,或者附近的安全仓中!需要坚守岗位的同胞们请穿戴好防护罩,以免遭未知危险。”
空间折叠技术,相当于一种人造虫洞技术,对于空间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不能有太强的引力干扰,也不能是完全稳定的空间。前者会导致目的地点产生很极大偏差,那就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产生的误差可能会以光年为单位计算,越跑越远都不是没可能的,不过在关键时刻用来逃命到是不错的选择。
后者则会因为空间结构太过稳固,导致需要极大的能量才能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而且这种情况下开辟的通道往往不能坚持太多时间,所以通道的距离往往不会太长,性价比太低,更危险的是,太过稳定的空间结构下开辟出的临时虫洞往往极为不稳定,通道随便时可能发生崩塌事故。
如果远征一号在虫洞航行时,来不及从崩塌的空间通道中逃出,那结果绝对是灾难性的,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必须要放弃外舰,才能让内舰逃出。然而这还没完,贸然从虫洞通道中穿出更危险的是还可能正好在某个星球引力的影响范围内,如果是一般的行星或者还有办法可想,如果正面对的正好是恒星,或者白矮星,这种极度危险的天体,对于远征一号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下场可想而知。
说白了,远征一号上的空间折叠技术还不算完美,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寻找自然行成的虫洞通道,以远征一号的强悍防御能力,足以支撑长距离的虫洞通道航线。
这也是远征一号计划访问完太阳系内所有人类还未访问的行星之后直接前往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原因,根据一科学家这些年通过星瑶城上架起的各种天文望远镜观察分析,以及遍布太空的大批探测器结果推算,在银河系的核心区域,很可能有天然虫洞的存在。
当然,在进入虫洞通道之后,做对于舰上的人类来说最怕的还是各种未知辐射。
虽然远征一号的外壳,内舰表层上都有各种防辐射的装置、涂层,但是(未完待续。)
854异空间的时间谜题
“立刻启动唤醒程序!”
“舰上系统立刻进行自检!”
“猛虎编队,整装待命,十分钟后以远征一号为圆心,构建防御圈!”
“让蝙蝠编队做好准备,一小时后开始侦测任务!”
“准备发射探测器,构建标准立体探测结构!最快时间测绘出远征一号精确方位,计算传送偏差!”
“跟天体科研部取得联系,询问他们是否有收获!”
……
终于当驾驶大厅的众人值班的众人从那些震撼的场景中反应过来,一条条的命令开始从王世子的口中发布出去,通过指挥中心传达了下去。片刻后,整艘远征一号都动了起来,人们开始从厚重的保护仓内苏醒过来,一道道命令开始在舰内城市中回荡,得到命令的众人迅速便反应过来,穿上专门的作战服,朝着专门电梯跑去。
远征一号上所有的舰载舰队被分为八个编队,其中四个猛兽战队,主要承担作战任务;四个飞禽战队,则主要负责侦查测探的工作。当然这八个编队下方还有各自的细分,这就需要舰艇上的总参谋部以及各编队的旗舰去详细的制订各自任务了。
所以命令下达之后,远征一号内部顿时忙碌起来,生活区起码三分之一的从厚重的保护舱苏醒过来后立刻奔向各自的岗位,大部分是要执行登舰命令,小部分则涌入远征一号的八层核心区域,完成各种调度指挥工作。
而此时整个指挥中心也忙碌起来,不过王世子已经没有呆在这里了,他专属的办公室中视频通讯请求已经排成了长队,大部分都是由研发层的科学家发来的,显然刚刚在异空间的经历,让许多研发项目都有收获。
不过王世子首先接通的却是来自于地球准确的说是来自于星瑶城的通讯请求。
随后唐森的身形立刻便出现在王世子的眼前,然而不等一脸惊奇的唐森开口,王世子便率先提问了,“首先需要校对一下时间,视频上的时间跟星瑶城的时间一致么?”
远征一号上的计时系统是跟星瑶城同步的,换算成地球上的时区大概就是东一区的时间概念。在茫茫的宇宙中航行可没有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夜晚的概念,所以地球上的计时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飞船上的人们没有太多意义。但毕竟这里的人们都来自于地球,已经习惯于用地球自转跟公转来度量时间,所以也就一直沿用了下去。
然而在刚刚进入虫洞时,飞船上所有系统都停止了计时,所以王世子才会问出这个问题,必要时,还要进行远程时间校对。
“当然是一致的!就是视频显示上的时间,我真要问你们呢!我们这边侦测到了超诡异的能量反应,随后远征一号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然后我立刻就给你发了通讯,现在接通了!你们现在到底在哪?你们现在正在虫洞中么?”唐森的语气明显很压抑,显然此时这家伙同样对于这次太空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