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为接下来几年的战略,你应该明白吧?”
韦元年,“……”
韦元年就发现自己跟杨帆谈判时,绝对没有任何占上风的可能,因为杨帆的思维跳跃性明显在他之上,他明显跟不上节奏,所以无语的次数特别多。这倒不是说他能力不足,而是地位不同,他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当然,华为接下来几年的战略身为他这个级别的人物,自然是了解的,在业内这也不算什么秘密。
去年华为二百多亿的销售额,绝大多数来自国内市场,只有百分之五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同样,华为在而国内的电信市场的推广方式就是通过跟各地电信商合作建厂,大家分蛋糕从而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是走到现在,华为内部的人已经明白了,在国内,从农村到城市,华为的合作商已经足够多了,很难再发展新的合作商了,也就是说华为已经很难在国内再提升自己的份额了。
而实际上,国内的市场华为在努力,提升的限度也很有限了,唯一能做的大概只是随着电信市场扩大而增长营业额了,而市场份额却很难攻占更多了。
这些情况就让华为现在只有一个选择,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实际上也是如此,华为接下来的几年的战略就是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见韦元年不说话,杨帆也不介意,而是继续说道,“虽然华为在技术上的投入令人尊敬,但是国内市场的容量有限,你们已经开始逐渐摸到了天花板,华为需要新的突破点,而这个突破点只能是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重心就在欧美……”
杨帆没说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欧美市场上会遭遇什么,但是韦元年对此很清楚,这表示着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从巨龙,大唐,中兴转变成了爱立信,西门子,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甚至思科等国际巨头。
这不是一个量级的竞争。
同样,零一年的华为也不是后世那个拿着长矛挑翻过全世界的华为,一直窝在国内的华为现在在国际市场从技术,到市场,包括政策全方位的落后与这些国际巨头,唯一的优势大概也就是成本了。
所以,现在的华为是极为忐忑的。
实际上,华为的担忧是确实出现了,从华为一开始走出国门时就一直伴随着这各种各样的阻力,还因为模式不同他们在国内无往而不利跟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到了欧美基本没有用武之地。
华为在国外之路走的确实很不容易,最初的唯一武器就是性价比!
别看后来华为在电信供应商市场上呼风唤雨,可利器依然是性价比,同性能,我价位比你低,同价值,我性能比你搞!就是这样华为也备受刁难,仅仅美国就不止一次的针对华为。
看着韦元年担忧的神色,杨帆笑了笑,然后轻飘飘的说道,“知道启航跟华为最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吗?”
“在哪?”
从来没从这个方向想过问题的韦元年立即不解的说道。
杨帆耸了耸肩,轻松的说道,“华为出门是就是抢市场的,而启航则是做市场的……”
韦元年,“……”
仔细想了一下,韦元年不得不承认杨帆这一句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而且华为毫无办法的一点。因为他们出门确实是抢市场的,所有原来坐在那里吃饭的都是华为的对手,没有盟友。
但是启航不一样,启航不抢市场,启航是做市场的……
比如说远征,在远征之前社交网站这块市场没人做,或者说做的规模很小,可是启航把这块市场开发出来了。所以,坐在远征这个桌子上吃饭的都天然是启航的盟友。
类似的还有锁眼……
这些公司给启航在欧美带来了很多盟友,比如巴菲特,比如那些投资者,比如远征锁眼带动的一条产业链,而且随着启航这种发展方式,启航的盟友只会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存在无疑会让启航在欧美的境遇远远好于华为。(未完待续。)
第553章加餐
对于这点,哪怕韦元年也不得不承认,到了现在他也算明白了总部的用意。无疑,华为想借启航的关系来进行国际市场的开发。想想华为如今的处境,目的,战略,这无疑就是华为最重视的地方,也难怪启航这么夸张的条件总部依然急着谈判。
华为为了市场跟各地邮电系统合作放出去的股份多了去了。
如果启航真能给华为带来好处,便是免费送出去百分之十对华为也造不成困扰,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启航究竟能给华为带来什么,值不值得华为付出这么多。
值得!
对此,杨帆给出的答案很确定。
华为对客户关系的重视远比一般人认识的更重视,正准备六十亿卖给爱默生的莫贝克就是这样一个产物。
华为正是通过种种子公司跟各地邮电系统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华为通过这个利益共同体的渠道来抢占市场,其中,莫贝克就是跟邮电系统合作的最大的一个子公司。不过到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首先,这种邮电系统跟电信设备供应商共建企业的模式牵扯的利益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尤其这几年当政的总理又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所以,莫贝克从一个助力变成了桎梏,而正好华为又缺乏研发资金……
不过注册资本八千八百万的莫贝克,不到十年用六十亿卖了出去,还没算这些年获得的利润,已经足够让合作的邮电系统赚的盆满钵满了。
同样,还有一个事情可以证明华为对客户关系的重视,在去年电信业再次分家,由一家运营商一分为七后,华为第一时间成立了七个客户关系部,一对一分别针对七家电信运营商。
作为公司内部的中高层,韦元年自然了解华为的这些动作,在心里也默认只要启航能够展现在欧美有足够的影响力,而且又愿意用这些影响力帮助华为,一直用着中国式关系开拓市场的华为,暂时苦于出国无门的华为确实有极大的可能答应他们提的苛刻条件。
虽然韦元年心里这么认为,可是站在谈判的角度上来说,处于对立角度的韦元年对此却不能表示任何的赞同,反而要反驳道,“启航现在想进入手机市场,还想进入汽车市场……”
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启航只要加入进去,那跟华为一样就是抢市场的。
听到韦元年的话,杨帆耸了耸肩,倒也不介意暴露出更多的情况,“对于这些,启航有自己的考虑。”
启航当然有自己的考虑,不过这些话当然不适合跟韦元年说。
不过既然提起了莫贝克,杨帆立即就想起了一个人,李卓宇,这个一手把莫贝克从华为的寄生虫做成国内第一电源厂的人。
说来李卓宇绝对是一个管理上的大才,还是那种技术型管理人才,曾经是科学院计算中心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技术条件处处长,可以说在技术这一块上,他本来就是最顶尖的人物之一,最关键的,这人对管理还是极为擅长,尤其是从无到有做出一个企业。
八十年代,四通最辉煌的时代就是他担任副总裁,副总经历,本部部长的时候,而他南下成立分公司后,分公司就成了四通表现最好的公司。
同样,在他接任前的莫贝克就是一个连年亏损,寄生在华为身上的设备电源厂,而在他手下短短三年就成为国内第一大电源厂,很快就将六十亿卖出去,而如今的李卓宇已经跳到了一个比较小的公司中。
可是杨帆知道,又是几年的时间,李卓宇就把这家小公司做成了国内顶尖的高压变频商。
如果一次是巧合,连续三次的经历,已经足以让杨帆确认这人就是那种管理上的大才,还是那种通用的管理大才,至少他已经在数个公司,数个行业证明了自己。
想着,杨帆就忍不住问道,“对了,从你们华为辞职的李卓宇,你知道吗?”
韦元年,“……”
李卓宇,曾经华为的副总裁之一,他当然知道。
他还知道,李卓宇是在华为四年间少数没被任总骂过的高层。按照任总的习惯,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朽木不可雕也,都懒得骂你,一种就是你做事让他很满意。李卓宇明显属于后者,离开华为时三次请辞,三次被拒绝,哪怕离职后一年多以后还被任总征询要不要回华为的,这在华为中也算独一号了。
想着这个人,韦元年就不确认的问道,“你想干什么。”
对此,杨帆只是笑笑,然后耸了耸肩。
“李卓宇……”
当任正飞赶到京城听到回来的韦元年的报告,忍不住重复了一下,之后忍不住摇了摇头。对于任正飞来说,杨帆提起李卓宇的目的并不难猜,启航请他过很明显只能负责手机产业。
首先启航现有的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多数都是互联网企业,并不适合李卓宇这个一直在实体经济中打转的人,至少他没在类似产业中证明过自己。
除去这些原有企业,启航大概也就只有准备进入的手机或者汽车行业了……只要想想李卓宇一直在电子这一块打转,他的专业也属于电子,能让他负责的除了准备进入手机行业的厂子还能是什么?
想到这里,任正飞倒是笑了,“如果启航真能请到他来负责手机产业,那我对这次跟启航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没错,任正飞对李卓宇的印象很好,对他的能力也很相信,不过不管请不请的来,去请李卓宇都能证明杨帆对这一块根本不是想当然的,至少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这无疑会让任正飞对启航的信心更足一些。
这就是启航对双方合作的加餐!
当然,现在的任正飞还想着这是启航对合作的加餐,完全没想到其实启航早就准备了一个套餐……
给他,以及给华为。(未完待续。)
第554章套餐一
“我明白你为什么从华为离开,或许离家太久是一个理由,但是这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华为感觉到了隔阂。”
这点,李卓宇明白,杨帆也明白,其实任正飞也很明白。
华为是一个很封闭的系统……
大多数高层都是随着华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走过来的,华为高层真正的空降兵也就李卓宇一个,不管对他能力有多么信任,他的身份就会让很多人有意无意的产生隔阂。
这也是李卓宇离开的最大原因,所谓的离家太久感觉需要回去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工作不顺心,有了失落或者空虚才会升起这个念头。如果在工作上春风得意,离家的思念并不是无法客服的困难。
“启航只是一个成立两年多的企业,可以说一切都未成型,正是加入的好机会。最关键的,启航刚进入手机行业,正是从无到有的时候,而从无到有塑造一个企业,同时带领这个企业不断开拓发展这绝对是不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厂子里。”
“最关键的,启航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也有能力的企业,我们有完整的思路,完整的计划,已经实现它的执行力及决心……”
一连串下来别看说的复杂,其实杨帆劝说李卓宇的方式很简单。
实际上杨帆劝说谁的方法都很简单,启航或许有着种种缺点,甚至什么都没有,但是启航有信任,有环境,有未来,有理想!至于种种缺点,正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而且杨帆用人就是一个风格,用人不疑,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疑人的事情都交给启航的制度了。
有信任,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有良好的工作前景,对任何一个有追求,有能力的人都是一种莫大的诱惑。尤其再有待遇之后,这种诱惑就会被几何基数的放大。尤其在杨帆说了启航的打算后,很明显可以看出李卓宇动心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伴随一家企业成长的,尤其是像启航这么前途光明的企业。
“我考虑考虑……”
李卓宇虽然动心了,可这么大的决定确实要多考虑一下。
对于这个答案,杨帆已经极为满足了,第一次找上门就得到一个考虑考虑的答复,已经可以说顺利的不能再顺利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我们启航随时欢迎李先生加入。”
任正飞,“……”
从启航那边得到李卓宇的答复后,任正飞一阵无语,没有拒绝,实际上就是答应了,所谓的考虑,不外就是确定启航是否真如杨帆所说的那样。
想想华为几次挽留……
最终,任正飞也只能承认人各有志,华为的情况确实不适合李卓宇。
“你看,这是启航在手机行业上的计划……”说着,杨帆递给了任正飞一份文件,是关于启航准备如何在手机行业上突破的思路。
任正飞接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启航手机……
任正飞看起这份文件,刚开始就吓了任正飞一跳……这在军人出身,商海浮沉十几年,见惯大风大浪的任正飞身上可不多见。
杨帆递过来的文件刚开始根本不是什么发展计划,而是一份产品策划。
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