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翔-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让您那省长当不成……”双江还有如此一个人材,放到林宪国身边数年,硬是没把他的底细给摸清楚了,这可比李知起不是林宪国线上的人来的还要让人惊讶,这对严宁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林宪国能示之以诚,显然没有把严宁当成外人,严宁也不介意向他提前透露一些内部的消息,安安他的心。
    “省长?哈哈哈,哎哟,你个小混蛋,就知道拿我开涮,一把年纪了,能踏踏实实的为党和人民做点实事,我就知足了,那些虚无飘缈的东西,我可不去想了……”严宁一向沉稳,能走到这个位置绝非偶然,而且严宁就是再不稳当,也不会拿自己这个直属领导开玩笑。只是,严宁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有些太震惊了,太意外了,直让林宪国有不敢接受的恍惚和错觉。居然不是政协、不是人大,而是政府副省长,严宁这步棋,自己走的实在是太好了,太对了,本以为能从凌家、从赵北上手中混个副部级就算烧高香了,哪成想人家如此关照,这是要重用自己啊,刹那间,林宪国从沉默中惊醒过来,直有心花怒放般的感受,其他书友正常看:。
    “呵呵,书记,您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不准一年半载的,你老就梦想成真了呢,这是全省人民的选择,是人尽其才,组织是自然要给予认可不是……”实在有些出乎意料,李知起居然不是林宪国线上的人,看来自己还得重新做打算,说不得要继续压榨一下林宪国的剩余价值了,哪怕能挤出一滴油来,也算是收获不是。
    “呵呵,你个小鬼头,就这张嘴甜,也不知道多少人被你哄得团团转……”再一次从严宁的嘴里得到确认,林宪国知道严宁,或者说是凌家已经和赵北上达成了共识,自己出任省政府的副省长应该是确定下来的事情了,看来自己这个电话是打对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心情大好之下,林宪国毫不吝惜对严宁的追捧,大有引为知己的意思。
    “孟书记,大全市长不行吗,都是实打实的干部……”只是,严宁就是严宁,走一步看三步,深谋远虑,这边刚刚透点眉目,他那边已经考虑下一步的布局了,也不知道他这脑袋怎么长的,处处走到别人的前面。不用说,严宁这是手中缺少得力的人选了,想要不动声色,按不就班的在双江完成布局,这份心思可实在是够深的。
    “差一点,孟书记年纪大了点,丁市长能力差了点,支不住政府的架子……”看来林宪国也有不足之处,至少在干部的使用上,只注重听话,好摆弄,对于下属的能力却是没那么看重。若是把丁大全推上位,别说他去和王双阳掰手腕了,就是能不能把政府彻底收拢过去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宁缺匆滥,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严宁可不想因为队友的原因,被人打的暴头鼠窜,毫无还手之力。
    “嗯,金辉市长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他现在连常委都不是,资历上要差上不少。不过,严宁你也不用着急,不是还有一段时间吗?你再慢慢的琢磨琢磨,实在不行,你自己上到市委里来,虽然有难度,但操作好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我和王市长这一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总不会让人把你压着就是了……”严宁说的倒是没错,孟庆伟和丁大全当个副手,分管一摊还行,单独拿出哪一个来,去主持一市政府的运转,精力上,能力上都多有不足,这一点,严宁都能看得出来,林宪国又岂能看不清楚。
    而且,林宪国也猜出来了,之前严宁一点好声气都没有,估计也是在这个事在发愁,严宁年轻,资历浅,再出色也不能冒然进的太快,势必需要有人在市委里为他遮挡风雨,帮他牵制对手,从而让人不拖他的后腿,他才能在边宁干好工作,干出成绩来。否则,严宁想要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怕还要经过一番的磨励。
    至于让严宁上到市委,别看林宪国说的轻松,但林宪国自己都觉得心里没底,这个可能性实在太过缈小,严宁满打满算才二十八岁,既使转过年来才换届,也不过二十九岁,这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上到副厅级,成为一市的常委,这个先例只怕全国都没有,既使在国有大型企业中也不见得有多少这个年纪的副厅级干部,若没有特别拿得出手,封得住人口的政绩,实在难以服众。
    “呵呵,书记说的对,是我执着了,所有的事都不是一促而就的,慢慢谋划吧。您看我在这叽叽歪歪了半天,都耽误您老到省里开会了,这个罪过可是大了……”嘴上敷衍着林宪国一番之后,严宁挂断了电话,心里却是千回百转,辗转反侧,林宪国的话虽然是在安慰自己居多,但也不是没有几分道理的,从某种方面来说,给严宁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为什么自己不能站到前台来,在双江市委中打出自己的旗号呢?这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足够自己谋划的了,只要拿得出过硬的成绩来,上有赵北上提携,中有林宪国扶持,下有徐自强等人援手,这个事情没什么不可能的。
    不过很快,严宁就把自己这个有些荒唐的想法压制住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不论是古之圣贤做的总结,还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告诉了严宁一个事实,过早的站到前排来,只能给人当耙子打,把所有的火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来,时时刻刻应对那些防不胜防的阴谋、阳谋,诡计,伎俩,绝对是有得烦,稍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覆的地步,这和严宁一向严谨,低调的性格不符,不到万不得已凌家也好,赵北上也好,都绝对不会让自己站出来,甚至严宁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77、做不好就换人
  77、做不好就换人    
    77、做不好就换人
    几天以后,中组部再次下文,任命李江山为对外经济贸易部党委***、代部长;免去李江山北江省委副***,省长职务;任命尤世明为全国政协常委、秘书长;免去尤世明北江省委副***、省政协主席职务;任命李月仙为北江省委副***,省政协主席,正部级,同时免去李月仙省委组织部长职务;任命鲁东省委副***,常务副省长张令森为北江省委副***,副省长,代省长;任命宛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鲁运城为北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
    圈外人,很难从这一项项人事任命中看出什么名堂,不会分辨出北江省一下子升了三位高级领导干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不会知道李江山和李月仙的工作变动经过了多大的曲折和磨难,更不会知道张令森和鲁运城的任命是经过了怎么样的一系列较量和碰撞后才达成的妥协。
    张令森这个人严宁不但知道,而且还很熟悉,一号首长所代表的红色世家派的中间骨干力量,还有着学院派的政治背景,入仕之前曾是京城大学哲学研究所的高级讲师,算起来也是老师谢天齐的学弟。严宁在京城上学那会儿,张令森曾几次到谢天齐家中拜访,严宁都经陪在一旁,听张令森和老师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讨论,自古文人好清谈,一壶茶、一个话题引申开来,就辨能论上小半天,张令森虽然当了副省长,但骨子里还是以文化人自居的。
    如果说刘向严掌控的京城军区是拱卫京畿安全的御林军,为京城的安危增加了一道卫士屏障的话,那么鲁东省和宛南省就是拱卫京畿的附属城郭,书迷们还喜欢看:。鲁东省和宛南省都是扼首京城的要地,一个可以从海路直插京城,一个是江南进入京城的必经之地,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战略上,这两个省份地理位置对京城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无论谁当一号首长,都要把这两个重要省份的主要领导权限牢牢地掐在手中,这也一直是一号首长的特权,没有任何人会在这一点上去挑撩一号首长的逆鳞。
    因此,鲁东、鲁西和宛南就是一号首长的自留地,从这几个省份出来的干部无疑都扣着一顶一号首长的帽子,一号首长能一下子从自己派系中选出两员干将来到北江,可见一号首长对北江省的重视承度正在日益提升,很有一番要在赵北上进入中央之后,将北江省收入囊中,和掌控辽阳辽东几省的北方学院派唱唱队台戏的架式。
    至于鲁运城这个人严宁不了解,也没听过,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大会上,也就是中组部公布任免决定的会议上,严宁这个级别实在凑不上前去,坐的太远,模模糊糊的,也没看清楚他到底长的什么样。不过鲁运城的到来,也恰恰说明了严宁之前猜测的正确,张令森抑或是一号首长都对北江省委组织部长这个职位很看重,根本不想等到张令森接任***以后再做调整,现在抓在手中,虽然要舍弃当前的一些利益,但也好过夜长梦多。从尤世明上调全国政协给李月仙让路,李月仙还能挂着省委副***的头衔都说明这一点,政治就是在妥协和退让中达成一致的。
    至此。随着一号首长再次插手北江政局,在北江省委里增加了两名重量级常委,使的本就派系林立的北江局势更加复杂起来。一号首长突然发力再次介入北江事务,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也不愿意看到的。至少势力范围毗邻北江的北方学院派不愿意看到,曾经费尽心力将赵一书挤走,推李江山上位的江南派不愿意看到,但是一号首长借力打力,这个切入点抓的太准了,切在了洪玉华和江南派的软肋上,纵使心有不甘,却又令人无可奈何。
    “康秘书,请县长,春华***、满堂***,福成县长、马志县长过来一下,我有事要商量。另外通知***局的王刚下午上班的时候来一下……”大会结束之后,严宁立刻返回了边宁,谁当省长,谁当组织部长跟严宁没多大关系,倒是边宁的形势不能再拖了,不管今后的路怎么走,严宁都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出来,边宁作为边境县,作为农业大县,想要出成绩,还得在口岸和农业上有所突破,书迷们还喜欢看:。
    口岸的问题经过宗家居中协调,已然见到了点眉目,远东地区总督府和议会已经就符拉维克市和边宁口岸之间的通商问题做出了反应,有意要加强符拉维克市与边宁之间的商贸联系,如果协调的好,提升口岸档次,进而两地之间全面开埠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农业问题,对于严宁来说可就容易不少,大农业发展的思路可是在榆林得到有效验证的,而且边宁自古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地理环境、气候、甚至是耕地面积都比榆林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情况要得多。何况,在整个北江,可是边宁最先号召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的,虽然眼下发展规模差一点,但毕竟基础还在,关键是怎么去落实,怎么去铺开。
    另外,严宁还想在边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解放出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口岸开埠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蜂涌而至的俄国客商必然会促进边宁的经贸繁荣,各种类型的加工厂就会像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用工问题也就随之得到了解决。短短两个月,朱宝玉在劳动力的培训、就业与输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严宁不觉得对这个长的有如麻杆一般的常务副县长另眼相看。
    “县长来了……”李春华、谢满堂离的近,康秘书一通知,立刻就到了严宁的办公室,几个人正在闲聊着,张亚军带着栾福成和马志匆匆地赶了过来。对于张亚军,严宁除了骂过他不够资格跟自己谈以外,一向都表现的很尊重,毕间是政府一把手,又比自己大着十几二十岁,严宁还真拉不下来脸整天损斥他,何况张亚军摆正了位置,工作起来倒还真不含糊,这种一味配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也是严宁乐于见到的。在口角上占些便宜,来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和高高在上,严宁还真没有那么敷浅。
    “好了,人来全了,咱们在小范围内把工作商量商量。就两件事,一个口岸扩充,一个农业产业提升。先说说口岸,俄国符拉维克市发来了通函,有意加强与边宁之间的商贸往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务必要把这次与俄方的商谈谈出结果来,突出边宁的口岸地位,我的想法是县长和福成县长带队走一趟俄国,主动接洽,全面协商,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互贸区,基础已经打牢了,能不能提档升级,拓展商贸,就看你们这一次商谈了……”随手将符拉维克市发来的电传件递到了张亚军的手中,严宁知道张亚军是土生土长的边宁人,俄语学的很到位,看明白这个邀请函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把这项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主导,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党委抓决策,政府抓执行,工作分工早就摆的明明白白,严宁可不想太过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