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翔-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承担责任是不行的,谁酿下的苦酒,谁自己去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事求是,可是我们党的一贯准则……”袁依静不糊涂,知道算旧账,翻老帐不现实,把这焦点还是集中在了眼前,其实说白了还是注重的眼前利益,看来这一次周书记的决心很大呀。
    “袁组长,您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作为党员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应尽的义务,这一点不需要您提点,我也有我自己的行为准则,斩断江南企业中饱私囊也好,还职工群众一个公平正义也好,就像您所说的一切都会依照实事求是。不过,袁组长,有一点我有些不太明白,北江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接下来的政治格局有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北江省本身就是一块飞地,经过几次政治清洗,都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眼下更不具备这个情况,严宁想不出来洪玉华和周伟国有什么把握能压制住其他几个派系,把北江省的政治势力清理一空。
    “北江省近几年除了一个大农业的思路可圈可点以外,其他的方面发展的都不是很好,东北老工业基地积重难返,再不整治,怕是要严重拖了全国的后腿,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进行政策倾斜,这一次派了擅长发展经济的那洪昌同志到北江出任省长,就是中央一个明确的信号……”严宁想要知道什么,袁依静很清楚。大清洗过后的北江,不说一家独大,也必然要以洪玉华为主导,这一点符合眼下全国的政治形势,也与凌家的利益不冲突。所以,略一犹豫,袁依静还是给了严宁一个大致的方向。其中,也未尝没有让严宁认清形势的意思。
    “谢谢袁组长亲自来给我提醒,要不然我还真绕不出这个牛角尖。那个彭凯和筱筱这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结婚我都没赶回来,彭凯可是我从双江带出来的,结果倒好,扔在京城就不管不顾了,想想都觉得不好意思……”严宁算是彻底搞清楚了,敢情洪首长下手太狠,搂草打兔子,连学院派都稍带着了,怪不得赵主席也会对北江的事情横插一杠子,估计也是心中多有不氛。
    要知道赵主席是当初身为学院派代表的一号首长卸任时,替学院派留下的钉子,跟国务院李总理一党一政,遥相呼应。干完一届就会卸下所有职务,打出一个时间差来,为学院派的重新执政奠定基础,进而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虽说赵主席就是一个助人上位的桥梁,但他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风向标,特别是在总理不能亲自出面的时刻,就需要他来振臂高呼,政治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眼下北江的乱局已上升到了中央高层的搏奕,周书记所代表的一号首长洪玉华,赵主席所代表的学院派,程总理所代表的江南派,围绕着北江的格局一个个粉墨登场,有攻有守,还不少小势力在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这个局可够乱的。无疑洪玉华已经占据了主动,开始将自己的影响力向全国各地扩张,而北江仅仅是一个极为微小的表现罢了,想来是洪玉华要借着双江的事情打压一下江南派的太过冒尖的势头,捎带着削弱一下学院派的势力,这是平衡之道,是真正的帝王之术。
    “呵呵,筱筱和彭凯能凑成一对,你还算是半个媒人呢,我大嫂说了好几次要邀请你吃饭,总是没个机会……”严宁的思维跳跃的很大,说着双江的事情呢,一下子又转到了自家侄女身上,直让袁依静心神一怔。不过,很快袁依静就反应了过来,严宁这是借着彭凯和袁筱筱向自己表示亲近之意,无疑是在说自己的想法,他已经完全领会。如此,也不枉大清早的跑一趟。
    ……
    “啊……”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严宁觉得眼前有些发花,困意一阵阵的上涌。送走了袁依静,严宁又先后迎来了程总理的秘书郭长啸,古一鸣的弟弟古一鹤,国资委的黎副主任,以及经贸委工业管理司的王司长。哪一个的到来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哪一个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方势力,这让一夜没睡的严宁应对的疲惫不堪。
    郭长啸是来替程总理传话的,十年沧海,物是人非,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严宁要主导好双江橡胶集团的审计工作,十年内乱帐,落在谁头上那是谁倒霉,十年以上的问题就不要继续查了,越查越多,越描越黑,搞不好最后不好收场。程总理的态度,无疑是在告诉严宁,高层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同时,严宁也意识到,程总理所代表的江南派看似声名远播,如日中天,实则比一号首长所代表的功勋派,比李总理所代表的学院派,在实力上要差上不少,在一号首长刻意的打压下,已经有意识到的在收缩防线,北江这块飞地怕是要彻底放手了,而对于牵涉到北江省的人,那就是听天由命了,程总理虽然是一国之副总理,但也是普通的人,不可能未卜先知,事事面面俱到。
    古一鸣的弟弟古一鹤也是来过话的,古家和洪玉华走的路子差不多,既是功勋之后,又沾着学院派的边,这次过话也是替赵主席来表达慰问的,所说的都是一般没营养的客套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人能来,其中的意思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代表什么,不得已严宁忍着困意,硬撑着眼皮陪着小坐了十几分钟,才把人送走了。
    至于国资委的黎主任,则是奉一把手的命令,借着跟严宁是校友师兄弟的情谊攀关系的,进而将国资委人手的指挥权交到严宁的手中,摆明了要让国资委躲在严宁身后,不去充当冲锋陷阵,最终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小兵。而经贸委的王司长也是这个态度,奉的是经贸委副主任林开的命令,一大早就跑来跟严宁打招呼,怕的就是来晚了,展示不出来诚意来,不明不白的当了替罪羊。
    “严宁,他,他们来了,我,我好害怕……”好不容易打发了各路神仙,严宁的耳根子总算清净了下来。可还没等严宁打完哈欠,躺下身子呢,电话又响了,接通一听,居然是陆小易,只是陆小易颤抖的声音,呜咽的腔调中透着一股委屈,顿时让严宁的头脑为之一清。

181、打手
  181、打手    
    “他们?他们是谁?小易,你慢慢说,别害怕……”陆小易的声音颤抖中带着几分的慌张,严宁的心里不由地一紧。陆小易一向深入浅出,刻意低调,从不招惹任何麻烦和事非,就是潇潇都佩服她能做到这一点,严宁想不出还会有谁去找她的麻烦。
    “是他的家人,他的父亲和妻子,来我家了……”听到了严宁的声音,陆小易的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励,颤抖的声音恢复了一丝暖意,粗喘的气息也变得平稳了起来。
    “他?哦,我知道了,你不要怕,一切有我。这样,你把电话给刘老,我跟他说几句……”听着陆小易带着恨意从牙缝中挤出了一个他字,严宁恍然大悟。程总理的态度已经明确,江南派会放手北江的利益,全面撤出北江,但是这些人能不能全身而退,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而包括刘鼎锋在内,不说都被当成了弃子,可也差不了哪去了,这是高层搏奕的结果,既使是程总理也无法把握大局,只能尽人力,听天命。
    可怜天下父母心,刘鼎锋在双江的工作干的是不得人心,这一点刘老很清楚,眼下成了困兽之斗,可怜刘老一把年纪了,还在为刘鼎锋的事情担忧,甚至不惜将为官数十年的威严抛之脑后,亲近陆小易这个失落多年的孤女来协调自己的关系寻找援助,实属不易。
    “严宁,你回京了吧,唉,痛心疾首啊……”昨天半夜时分刘治就到了京城,匆匆忙忙的联系程总理,结果被秘书婉拒了,这个婉拒无疑就是在告诉他程总理无能为力,这让刘治的心一下子凉了大半截,不得已才想到了严宁。为官大半辈子,混上了一个元老的资格,走到哪都被尊称一个老字。可谁曾想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身子都被土掩埋了大半截了,却要低头向严宁这样一个小辈低头求援,刘治的心情可想而知。
    “爷爷,我一会就要去北江,就不去拜见你了,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有些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坏,您远道而来,就在京城过个年吧,四处走走,放松一下心情……”刘治为官一辈子,能在人才济济的江南派中占据元老的地位并不是浪得虚名,有人通风报信,知道自己要到双江什么的不值一提,重要的是他通过陆小易来找自己援手,而不是借着曾经对自己的帮助来要邀功,这是分得清主次,这个处事方法实在可圈可点。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说刘鼎锋也是陆小易的亲生父亲,自己既使不能拉刘鼎锋一把,也不至于落井下石。
    “好好,严宁你是好孩子,小易也是好孩子,爷爷谢谢你们……”多少次刘治想要严宁叫一声爷爷都被严宁刻意的回避了过去,这会眼看着刘鼎锋折戟沉沙,严宁却认了亲,这已经足以表明严宁的态度,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碳可难,刘治不禁老泪纵横,一颗心也彻底放了下来。
    “二叔,爷爷起床了吗?我去看看他老人家……”与陆小易简单的做了下交待,严宁就收了电话,天色已经大亮,老太爷那块得去请下安,至于睡觉,暂时来说,睡觉对严宁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千头万绪还没有理顺,一些方面的意图也没有理清,严宁没时间去睡觉。
    从目前的情况看,首长洪玉华要借着双江的乱局一举接收北江的所有政治资源;学院派的意图是适当放手,在保证一定利益的前提下全身而退;江南派的意图则是可以让出利益,但不甘心任人宰割,损失自然要尽可能降到最低。这三股最强大的势力已经浮出了水面,怎么平衡,达到各方都满意,严宁心里没有底。另外,还有一些潜在的势力伺机而动,更让人感到头疼。
    “早就起来了,家里人来人往,闹闹腾腾的,老人家也睡不踏实,听到你回来了,就挣着起了身……”一夜没睡,刘向军的眼晴红肿了起来,皱着眉头揉捏着发酸的腰,年龄不饶人,眼看着奔六十的人了,可没严宁的精力和体力。
    “严宁,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江南地区是全国赋税的基础,没你想像的那么弱;玉华同志出手也属于份内之举,毕竟张令森书生误国,在北江干的实在不怎么样,没有老马的大农业支持,他那两下子就是一团渣;重要的是学院派和皖派,皖派依靠红色家族支持起来的,掌握着全国的大部分资源领域,这次替玉华同志摇旗呐喊,显然是两边有了深层次的合作,两强联手,学院派的地位就变得尴尬起来,这个局不好破啊……”拍了拍严宁的肩膀,刘向军对严宁寄予了厚望。而且,刘向军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眼前的这个局是不好破,但若是严宁破了,那么从此严宁的仕途就会成为坦途,凌家也会因为严宁的地位巩固,而变得更加坚韧。
    “皖派,学院派,都是强势啊!”不过一天的时间,各种暗流一起涌动了起来,刘向军擅长阴谋诡计,短短的时间里就将京里的情况理了个大致方向,这些都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但具体的实施和把握,还得靠自己的临场发挥,严宁不觉得对北江之行变得期待起来,自己到底会交上一副什么样的答卷呢?
    ……
    “严司长,临来的时候,领导有交待,我们先按兵不动,一切以你为主,都等着你那边的结论……”开往双江的调查组队伍很庞大,足有六十多人,除了审计署和中纪委的干部以外,各大部委也占了不少人。不过,大概是私下里都得到了确认,原本由中央领导细化成三个检查小组的队伍一上飞机就变成了两组,一组是调查组,一组是安抚组,而从中纪委案件检查局局长李恩锋的态度看,检查组将以严宁为首,他将自动摆在敲边鼓的地位。
    “没什么主次,大家一起配合吧,关键的时候,还得老哥你乾纲独断的顶上去……”李恩锋有这个态度,严宁不意外,毕竟和袁依静之间有了默契,而袁依静代表的又中是中纪委的高层。若是在北江的调查不能听从自己的意见,那莫不如让中纪委直接上阵好了,是杀是砍,随你们折腾就是了,还要审计署来干什么。所以,这个依据必须得自己出才行,这就是严宁最大的依仗。
    “严司长太客气了,有主有次才好工作吗。我的想法是咱俩跟宗凯司长商量一下,稍候到了北江,安抚组先插下去,审计署则展开审计,我呢除了架起个办公室受理来信来访,其余的都派给你们打下手,你看这样安排可行不可行……”说到做到,李恩锋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已然把他当成了严宁的参谋助手,话风一转,就开始站在严宁的角度考虑全局的问题,提起建议来了。
    “李局长有话没说完吧,双江的情况怎么样,北江的情况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