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娇百宠-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妃大义,末将佩服!”
    顾婵慌忙去扶他,她受之有愧,她只想救自己的夫婿,其余事并未深想。
    然而此举对于李武成等军人意义却非比寻常,他自是立刻去留守在幽州的玄甲军中调遣人手,选出百人押送银钱。
    傅依兰是个没出嫁的姑娘,不像顾婵有那么多私房钱,但她也心心念地要帮上一把。于是回到家中,将此事对父母说起。
    安国公白天已得了消息,正琢磨着写信给韩拓,此时听闺女一说,不由赞道:“王妃宅心仁厚,实在难得。”
    “可不是,那会儿我第一眼见就喜欢这姑娘,觉得她同慎斋甚是相配呢。”安国公夫人感叹道,“我也去翻翻我的嫁妆,反正留着也是在库里蛀虫,能帮一把是一把。”
    起身走到门口,回头冲傅依兰笑道:“不过,到你出嫁时嫁妆没准就少了。”
    “娘,你尽管把准备给我的嫁妆都拿去给姐夫吧,我不在乎。”
    不过几抬嫁妆,和韩拓还有十几万将士的性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安国公夫人嫁妆里没那么多现银,加上安国公拿出来的,总共凑齐了七十万两,一同交给玄甲军押送。
    到临行的那日,顾婵由傅依兰陪着,骑了马,一直将押送银钱的队伍送到幽州城外的十里亭。
    “王妃,请回吧,”李武成在亭边的小溪里饮过马,向顾婵拱手告别,“我等一定不负王妃所托,安全将银票送到王爷手中。”

☆、71|5。26

顾婵一早存了去见韩拓的念头。
    可以说,从韩拓启程刻意没叫醒她,不肯同她告别那时开始,便在心中生出这般打算。
    但她一直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纠结犹豫,因为不够不自信,不认为自己可以顺利完成这趟旅程。
    顾婵远行的经验实在少得可怜,屈指可数的数次都是有家人陪伴保护,若要去找韩拓,势必不可能有太多人随行,而且只怕根本不会有人愿意让她出行。
    早年和顾枫离家出走寻找萧鹤年那次发生的事情,也令她明白独自上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虽然顾婵性格里有娇生惯养者不能避免的任性,但她并不是不分轻重胡乱妄为之人。
    她知道如果自己冒冒失失地上路去找韩拓,又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只能给人在前线的韩拓添乱,令他担忧分心,届时不但帮不上任何忙,说不定还会令情况更糟。
    所以她一直压抑着自己,不管多想念韩拓,也乖乖地留在王府里。
    哪怕经常发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梦到韩拓出事,每天早上哭着醒过来,也强忍着安慰自己只不过是因为太过担忧,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顾婵命令自己要对韩拓有信心。
    然而精神胜利法始终抵不过韩启一道又一道指向明确的圣旨。
    每一件事都与前世吻合起来,只是战场上领兵作战的人从楚王换成韩拓,顾婵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只是领军之人不同结果便能完全与前世不同。
    因为战场上那人是顾婵的夫君,她不能忍受他受到半点伤害。
    于是,想去寻找韩拓的*再次蠢蠢欲动。
    这一次,顾婵已经不是单单因担忧想念而期望能见韩拓一面,她心思里存着一股决绝之意,她要和韩拓在一起,生也好,死也罢,上穷碧落下黄泉,她都誓要追随而去。
    所以,顾婵选择了不再安坐家中等待消息,而是踏上冒险之旅。
    傅依兰懂得些许追踪之术。
    虽然来源不外乎韩拓与父亲教导,于她本人又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未曾真正实践,但架不住传授她的人本身本领非凡,再加上她天生聪慧,今日使用起来也颇有一番成效。
    两人在沿途的小镇子上换过装,打扮得互相都不大认得出对方,一路远远地吊在李武成他们后面约莫一二里距离之处。
    官道平坦无遮蔽,遥遥能望见前面的队伍,又不至于被发现起疑。
    前有李武成引路,身旁有精通武艺的傅依兰陪伴,只要小心些,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
    顾婵也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只能坐在马车里的姑娘,如今缰绳握在自己手里,前路由自己掌控,无需害怕不知何时发生意外,又身不由己地被带去到不知名的地界。
    完美——这是顾婵下的结论。
    理想总是很丰满,然而现实永远骨感。
    顾婵的完美之旅维持不过半日,便开始出现各种她未曾预料过的情况。
    首先是晌午在茶寮用饭。
    该间茶寮是一对农家夫妻在官道旁摆的摊子,极其简陋。
    四根丈来高的糙木桩子钉入土地,顶端分别撑起白帆布四角拉成个棚子,四面透风,随处可入。
    说是白帆布,其实已有些发黑发黄,呈现出一种乌了吧唧的灰色。视觉效果不好,却丝毫不妨碍其功能,晴天可遮阳,雨天能挡雨。
    五月下旬,暑热难当,坐在棚下阴影里总归比顶着太阳骑马凉爽,顾婵坐进去时感觉到十分惬意。
    桌椅是榆木制的,同棚子一样粗糙简陋。桌面凳面刨得光滑无刺,但并未上漆,木纹清晰可见,木节裂缝也并未修饰。
    茶寮只卖四样东西,茶水,菜肉包,糖包,蒸馒头。
    棚子一角外面有泥砖砌成的灶台,上面一摞六个直径三尺来宽的青竹蒸笼,每种食物蒸两屉。
    灶台旁边另砌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台子上铺着榆木板,老板娘就在此处和面剁馅、包包子做馒头。
    老板提着铜皮壶满棚子转悠给诸位客官倒茶水。
    那茶水也是一样粗糙,入口尽是涩味。
    不过两人出发得仓促,什么都没准备,幸好傅依兰习惯在马鞍袋里绑水囊,才不至于一路干渴,这会有口热水喝已经很开心,自也没那么挑剔。
    水喝够了,老板娘也端上来她们点的吃食。
    农家人没有精细白面,用的都是荞麦面,蒸出来的包子馒头都是深黄偏褐色,就像脚底下踩的土地被水打湿后的颜色。
    顾婵一看便没胃口,勉强拿了菜肉包咬上一口,肉不知道是什么肉,因为看不见,也吃不出味道,菜用的是路边挖来的苦荬菜,味如其名,是苦的。
    她扫一眼周围几桌狼吞虎咽的旅人,默默地将菜肉包放回盘子,又拿起一个糖包尝尝。
    糖包皮厚,荞麦面粗粝粝的口感便十分明显,糖用得是红糖,甜得腻人,顾婵勉强吞咽两口,又默默地放了下去。
    “你这样不行,这不是娇气的时候,还得骑一下午马,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傅依兰见顾婵如此,连忙劝道。
    “我还不饿,”顾婵撒谎道,“应该能撑到晚上,晚上应该宿在驿馆吧?”
    届时不就可以吃些像样的饭菜。
    “或许吧。”
    傅依兰真的不大确定,本来她以为李武成那队人会在驿馆用午膳,谁知他们竟然坐在路边啃干粮。
    所以她才不得不带着顾婵进了这间茶寮,照旧是为了远远观察他们的动向,最主要的是别跟丢了。
    照这样下去,谁知道这些男人会不会选择幕天席地的歇一晚上,反正现在天气热,夜晚室外还比屋里凉爽些呢。
    不过,傅依兰看看顾婵因饭菜不合口便委顿下来的小脸儿,决定暂时不将这种猜测说出来,免得吓坏她。
    她到底比顾婵皮实些,又曾经试过跟着父亲骑马远行,强撑着将两种包子各吃掉一个。
    眼看着李武成那队人开始动身,傅依兰叫老板打包了十个馒头,再将水囊灌满,带着顾婵一起跟了上去。
    顾婵从来没骑马走过远路,今日一上午骑马经过的路程,大概比她从学骑马起跑过的路程加起来还要多。
    当时她兴奋着不觉得什么,在茶寮里歇了一会儿再站起来,便觉得腿软无力,可她有决心,不能半途而废,坚持爬上马背,还好,马跑起来,腿上用力与走路不同,酸软的感觉暂时缓解。
    傍晚时,李武成等人再次蹲在路边歇脚。
    这回地方荒凉,连茶寮都寻不到一间,顾婵饿得极了,竟然就着水囊里的茶水吃下去半个荞麦面馒头。
    傅依兰担心的事情最终没发生,虽然李武成过了亥时才带队投栈,但好歹还是宿在驿馆里。
    两个姑娘要了一间位置偏僻的上房,点了八样菜送到房内,吃饱喝足,分别泡过热水澡,再高床软枕美美睡上一觉。
    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
    然而这只是精神上。
    肉。体却没有精神那般强悍的调节功能。
    前一晚洗澡时顾婵看到自己大腿内侧青紫一片,轻轻碰一下便觉得疼痛难忍,早上起来青紫痕迹更加厉害,不过似乎没那么疼了。
    于是,她并未声张,照旧上马赶路。
    这一日和前一日大致相同,除了顾婵感觉自己大腿内侧的疼痛不适随时间流逝愈发严重。
    夜宿驿馆时她从驿丞那里买来伤药。
    在净房里褪下衣裤一看,才发现有些地方已经破皮,沾水便觉沙沙的疼,顾婵不敢再泡澡,只草草擦洗一番,将伤药囫囵涂抹上去,再拿绷带包裹起来。
    幽州距大同一共六百多里路程,快马两日可到。
    李武成等人押送两箱银票,速度需要放缓,但计划上也不过只多一日行程,三日便可到达。
    顾婵想着,左右不过再坚持一日,况且疼得久了,她也有些麻木,并非完全不能忍耐,翌日起床,依旧强撑赶路。
    走不多远,便从官道下来,转上山路。
    “我在家看过堪舆图,翻过这座山就是营地了。”她傅依兰说着看看天色,又道:“这山不高,说不定晌午前后便到了呢。”
    “太好了。”
    顾婵由衷回应,但声音直打颤。
    马每行一步,她大腿内侧便与马鞍摩擦一次,每一次都疼得剜心般。眼泪好几次涌上眼眶,顾婵要么挥手抹掉,要么便深呼吸着强行压制回去。
    这会儿不能哭,马上就到了呢。
    安然无恙地到达,再有傅依兰作证,证明她一路都坚强又能干,也没犯娇气,韩拓就会答应让她留在他身边。
    有这样的念头做支撑,顾婵咬牙继续前行。
    不过意志并不能真正使身体更加强悍,顾婵的速度越来越慢,渐渐落在后面。
    傅依兰调转马头回来找她,“你怎么了?不舒服?脸怎么那么白?”
    “没事,就是有点累。”顾婵答道。
    傅依兰向前张望一番,道:“那我们歇会儿吧,反正山上只有一条路,落得远些也无妨。”
    顾婵怕自己下马后再没勇气骑上去,摇头拒绝道:“我还能行。”
    她挥动马鞭,抽在马身上,速度陡然加快,将傅依兰远远甩在后面。
    “等等我。”傅依兰催马追上去。
    天空澹沉阴暗,不多时便淅淅沥沥地飘起雨来。
    翻过一座山岭,顾婵又开始渐渐落后。
    雨越来越大,从细密的点连。成银丝缕线。
    两人身上都湿透了,冷得发抖,可是半山腰上,一面是高耸入云的山壁,一面是陡峭的悬崖,根本没有躲藏避雨之处。
    “璨璨,快点吧,我们赶上去。”傅依兰觉得不能如此下去,雨太大了,这样的天气在山上太危险,她们两人又落得太远,万一遇到什么事,根本不会有人知道,倒不如追上李武成他们,起码有个照应,再说,反正都快到了,也不用担心李武成与韩拓通信把她们送回去幽州去。
    顾婵嘴上应着,奈何身体实在不济,勉强跟在傅依兰侧后方奔驰一段,再次渐渐慢下来。
    因有雨声嘈杂遮盖,傅依兰初时未曾察觉,待到说话却无人应声时,勒马回头,才发现顾婵并没有跟上来,透过茫茫雨雾,根本见不到她的身影。

☆、72|71。5。26

山路连续弯转,十几丈远的地方便被山体遮挡,无法见到。
    傅依兰催马往回。
    “璨璨,你在哪?”
    她扬声喊道,等一等没得到回应,又打马跑得快些,继续往适才走过的路上去迎顾婵。
    起先她并未太过忧心,以为顾婵不过是落后一些,被山挡住了才看不到。
    可是转过一弯又一弯,却始终没有顾婵的踪影。
    傅依兰一颗心渐渐沉下去。
    她不知道自己独自往回走了多少时间多少路。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长鞭似的狠命地抽打在身上脸上,明晃晃地闪电一道接着一道划破天际,滚雷轰轰响彻耳边。
    雨雾影响视野,身前三尺远地方的景象已看不清楚,傅依兰艰难前行,不止一次徘徊犹豫,尤其越走越远却依旧找不到顾婵时,这种纠结就越发明显,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往回,亦或是转头去追赶李武成等人。
    她不知道顾婵究竟发生何事,好端端为何不见了人,也不知自己能否解决顾婵遇到的麻烦。
    傅依兰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姑娘,荒山野岭独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