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幸福农妇-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链都觉得热,她太想念前世那个开放的社会,可以穿背心短裙细带凉鞋。
  终于做出了一款双色提缠枝纹花样的机构。叶儿指使木匠赶出几套机构,立刻安排织娘赶工,她还想赶上夏日的尾巴,再赚进一笔钱。等把这些都安排下来,她才松口气。
  小正正已经走得很稳了,每天小腿不停歇地跑来跑去,虽然饭量比以前增大很多,但小脸蛋却瘦了下来,商嬷嬷着急的一个劲追着他喂饭。
  “嬷嬷。小孩子太胖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这样刚刚好,他饿了。会好好吃的,不饿的时候,你就别强迫了。”叶儿拉商嬷嬷和她一起坐到树荫下休息。
  商嬷嬷还有点不愿意,嘴里兀自嘟囔着:“你看这都瘦了一大圈了。”
  “呵呵呵,嬷嬷,瘦点儿正好。还跟婴儿那阵儿一样是个胖胖的小球儿,能跑得动嘛。”
  “正儿是个利落孩子。你看他,跑起来脚不沾地似的。”商嬷嬷两眼笑得弯弯的,喜悦地看着小正儿。
  这个时代的大人,大夏天也要包地严严实实,小孩子却可以光溜溜什么都不用穿,叶儿甚至看到四五岁大的小男孩,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地在巷子里玩儿。她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这个,用次布头给小正儿做了几身细纱布小背心,开裆小短裤换着穿。
  小家伙跑累了,哼哼叽叽想要叶儿抱,叶儿用温水把儿子的一身汗水擦干,端给他一碗温热的羊奶。
  小正正一岁便断奶了,现在除了吃饭,每天三碗羊奶,这是他的最爱。正儿一口气把羊奶喝完了,身上又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叶儿重新帮儿子擦了,抱起他放到树荫下的凉塌上,然后拿过一个布老虎递过去。正儿没玩两下,上下眼皮就直打架,叶儿把他放倒在榻上,轻轻拍了几下,小家伙就睡着了。叶儿把一个竹眉子做骨架,上面蒙了绢纱的罩子扣在儿子身外,这才一边打扇,一边看着商嬷嬷做活儿。
  偶尔一阵小风,撩起叶儿宽松的细布衣裙,消去了一身的燥热,院子里静悄悄的,叶儿望着儿子红润的小嘴轻轻吮吸,是不是在梦里回想他吃奶的幸福时光呢?
  只有一明两暗三间上房的小院子,一棵粗大的洋槐洒下一片绿荫,一老一少两个女人,偶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满足和惬意。
  日子不在于有多少钱,不在于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只要自身觉得满足,这就是幸福的滋味了。叶儿上一世病魔缠身,她在这一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健康,现在,她不仅有了这个,还有老实憨厚疼爱她的丈夫,有了一个活泼可爱乖巧伶俐的儿子,还有商嬷嬷、郭妈妈这样的同事和朋友,有赵先生、王老爷对他们夫妻的爱护,她真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若没有刘丁氏他们,她的日子简直就是完美了。
  赵先生在对付和尚的那次行动里表现出的谋划和组织能力,让王老爷十分欣赏,老头儿找过赵先生两次,无奈赵先生不肯经商,沈家营的学堂办不下去之后,他也来了郭镇,就在镇子东头的学堂里教书,虽然束修不高,但吃穿用度学堂都包了,他几乎不来王家大宅,刘应东每次回来,都会花很多时间在他那里,跟赵先生学习算账和其他一些生意经,他带回来一些外面的特产,送给赵先生,那边也都毫不客气地收下,叶儿能感觉到,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很亲密。
  叶儿这边的日子幸福安宁,其乐融融。她越是想要珍惜,就越是觉得刘丁氏他们是祸害。
  这天,一位土里土气的农妇,身后跟着个打扮妖娆的中年女人,来到姜守备的家门口求见,她是卫姨娘的嫂子。
  听到通报,卫姨娘出门迎接,见嫂子带了一个妖娆的妇人,非常吃惊,但看到身后的老妈子探头探脑的,就什么都没说,把人接进了房里,遣开下人,让心腹丫鬟守着外面,这才低声说话。
  “爱梅,今年夏天太热了,你哥让我送几个西瓜给你和妹夫消暑。”
  卫姨娘没说什么,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勾出一丝讽刺的微笑。
  卫家的脸色一黑,心里暗骂:还不是我四处托人,才给你找了这门好亲事,没想到竟然摆起谱来了,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点眼色她还有,硬硬压下一肚子怒火,继续说道:“这阵子没来看你,也不知道小姑身子可好?”
  卫姨娘父亲早逝,娘拼尽心力为哥哥娶了媳妇,也累死了,她的亲事就落到了哥嫂的手里,哥哥老实巴交,嫂子便拿她当货物卖。她刚来这里,姜守备对她还好,嫂子就经常来看她,每次都想方设法从这里抠点什么带回去,自从刘英连进门,她没什么能给嫂子的了,这个女人也不来了。
  姜守备这里的内院,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费用,刚开始都是卫姨娘管着,后来便是刘英连管了。可这个刘英连,不是个过日子的,她手里有了钱,买衣服、首饰、贴补娘家,十来天就把银子花个干净。刚开始姜守备宠她,还会再拿出钱来贴补,两个月之后就烦了,直接把银子给了卫姨娘,这也是卫姨娘失宠,还能够指挥得动下人的原因。
  卫姨娘摸不清嫂子的意图,便一句话不说,任她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卫家的也觉得没意思,便直截了当地给卫姨娘介绍道:“这是咱村廖生他姑姑,有些事情你不懂,我特地请了她来教你。”说着,她伸了个懒腰,“哎呀,好热,我去屋外吹吹风去。”
  廖家是个乐户,男人们给红白事吹唢呐,女人则去富人家唱唱小曲。廖生这个姑姑,跟过好几个男人,在村里名声扫地,轻易不敢回娘家,卫姨娘还是小时候见过,刚才一时没认出来。
  大概怕卫姨娘把她赶出去,廖银串满脸谄媚地笑着,急急忙忙地拿出一个小册子递过去:“姨太太,你瞧瞧这个。”
  卫姨娘有点恼火地往外一推:“我不认字。”
  “呵呵,这不是字,是画儿。”她一边说,一边凑过来,掀开布做的封皮。
  卫姨娘看她神神秘秘,下意识地往上瞄了一眼,立刻连脖子都涨红了。
  “滚出去!”卫姨娘又羞又气,低声吼道。
  “别!你缺的就是这个啊,那个女人还没你漂亮呢。”她指了指刘英连住的西厢房。
  卫姨娘吃亏在不懂闺房之事,姜守备说她就是一条死鱼,这才又纳了刘英连的。
  见卫姨娘不推她了,廖银串又凑过来:“咱乡下女人,都是糊里糊涂过一生的,大户人家的,哪里还什么都不懂呢?这都是你嫂子的疏忽,该在出嫁前就教会你的。现在她听说你不得意,这才求了我来,姨太太,你且好好听,这里面窍门可大了。”
  卫姨娘虽然觉得羞耻,但一想平日里的种种不如意,便咬牙忍住,继续听着。

  ☆、074 釜底抽薪

  刘英连自从进门,没少挤兑卫姨娘,也没少欺负她,卫姨娘这些日子过得十分憋屈,廖银串又是常在大户人家混的,三下两下,就把卫姨娘说动了,她重新拿了册子,一页一页翻着,很详细地讲解,有时候还有些肢体动作,卫姨娘听得脸红耳赤,心如鹿撞。
  接下来几天,那廖银串天天过来,对卫姨娘进行全面培训,不仅包括闺房之术,还有她所知道的大户人家待人接物、礼仪往来,包括穿衣打扮、举止体态。
  有些事情,卫姨娘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有些却并不难。
  这天,姜守备回到家,两个女人你挤我我挤你的,一起凑了过来:“老爷!”
  “我娘家刚送的西瓜,我用井水湃凉了,你过去吃几牙消消暑吧。”卫姨娘说的。
  “老爷,你累了吧?我帮你揉揉肩、捶捶背可好?”
  想着刘英连手无缚鸡之力,姜守备一介武夫,她的那一套,根本没什么作用,还是吃点西瓜再说。姜守备往上房而来。
  上房一明两暗共三间,卫姨娘住在西次间,这比刘英连的西厢房要高大宽敞,比较凉爽舒适,还有,姜守备今天看着卫姨娘,似乎与往日不同,不是一副木头美人的模样,他忽然有点好奇。
  卫姨娘按照廖银串教的,帮姜守备脱下外衣,利落地用帕子帮他擦汗,然后递上备好的西瓜牙儿。姜守备吃瓜时,她帮他捏肩,嘴里还小心地问:“老爷。这个力道可合适?”
  姜守备舒服地直哼哼,那一晚,他便没有再从上房出来,刘英连等到那边熄了灯,这才蔫蔫上床,翻来覆去到半夜,好容易才睡了。
  自打那天起。卫姨娘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事事都令姜守备十分满意。刘英连使出浑身解数,可惜,她那点伎俩,姜守备早就领教过。不新鲜也不吸引人了。
  卫姨娘失宠,她有一手好针线,会管家,还能忍,姜守备倒也不烦她。刘英连被冷落,没几天就受不了了,这天姜守备回来,又不搭理她,她便十分委屈地坐在屋里哭起来。伺候她的婆子不劝还好,越劝她还越来了,哭声惊动了姜守备。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过来,一脚踹向刘英连,虽然踢在凳子上,也把刘英连吓得倒吸一口冷气,连一声也不敢吭了。
  家里几个仆人都知道了此事,对刘英连的态度立刻大转变。经常爱搭理不搭理的。
  立秋的前几天开始下起了连阴雨,天气一下子便凉了下来。只是空气潮湿,让人觉得阴冷难受。
  姜守备下衙回来,卫姨娘服侍他盥洗之后,拿出一身白色细布便服给他换上,十分柔软舒适又能适度保温,姜守备高兴地呵呵笑了两下,搂住卫姨娘的腰肢问:“这衣服不错,你新做的?比以往的穿着舒服。”
  “那是当然啦,老爷,这可是镇东头王家出的抢手货,听说京城里的贵人们有时都买不到手呢。我还是亲自去王家,人家才给了一身的尺头。那管事说了,不是不给面子,京里头那些大官儿早就下了订单,他们实在赶不出来,不然,还不早就送几身给老爷了。”
  王家两个儿子,一个正五品,一个副六品,都远远比姜守备这个八品的官儿大多了,再加上朝廷重文轻武,他紧巴结王家还来不及呢,那管事能这么说,便是给足了他的面子,姜守备听着舒服,高兴地呵呵笑着,躺倒在凉塌上,卫姨娘赶紧给他捶腿。
  “好啦好啦,别累着了。”姜守备的手在卫姨娘身上捏揉,两人嬉闹了一阵。
  卫姨娘低声嘀咕道:“老爷,王家管布庄的,就是刘妹妹的大哥,她要出面,说不定能多买几块尺头回来,你就这么一身,还换不过来呢。”
  “嗯,好啊,你明天就支给她点银子,让她回娘家一趟。”
  这几个月刘英连不当家,花一个铜板都得手心朝上问卫姨娘要,虽然姜守备宠她,也让她觉得非常不便,连刘丁氏刘善民手头都拮据起来。前一阵刘善民去找刘英群,把家里的储蓄都花光了。
  卫姨娘第二天,给了刘英连五百钱,让她去买细布,刘英连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能买出来,只要有钱拿,她根本不计后果。
  这些钱刘英连给自己留了两百,其余的拿回了娘家。刘丁氏一听刘应东是管事,便理直气壮地留下钱,让老头去管儿子要。
  刘善民这一阵儿不疯了,就是有点蔫吧,他当天下午,就到了王家大门口要见刘应东。
  “我们东爷早上出门了,大概一个月才能回来,老爷子你回家等着。”门子笑嘻嘻的,但是不许他进去。
  “去把车氏给我叫出来。”
  “哎呀呀,这可不行。刘奶奶忙得很,就是我们老太爷轻易都不打扰的,其他人,更别说了。”
  刘善民这个钉子碰地多了,却依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一回,见和前几次没什么区别,只好把来意说明:“你去告诉车氏一声,就说东东他娘要给我们做秋天的衫子,让她拿几身尺头回家。”
  “老爷子你等着,我给你传个话。”门子早就得了叮咛,否则才不会去讨这个没趣,没过一会儿他就跑出来,手里拿了了布兜。
  刘善民接过一看,里面装的是粗布,他心里恼火,嘴里骂骂咧咧的:“车氏这个——,”怕骂出来王家人不高兴,他强忍了,把粗布退了回来,“这么粗糙的东西,她怎就好意思拿出来,你去告诉她,我要细布。”
  “哎呀老爷子,你可不知道,这细布可是京城里的贵人们穿的,咱这平头百姓哪里能有?我们布庄上的人日夜赶工都织不出来,哪里来的给你。”门子把粗布收了起来,却不肯再给他传话,“老爷子,这可是你的不是了,就算东爷很得老太爷的心思,老太爷给我们大老爷二老爷送,也是有数的,没办法,你知道京城的店铺,前一阵让国公爷世子给砸了的事儿吗?就是卖脱货了,惹了那世子爷生气。”门子呱啦呱啦一大串,任刘善民在这里软硬兼施,也不为所动,最后来了一个管事模样的,把门子训了一通,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