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孕连连-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帝怎么想,都想不到,他是棋差了几筹。让他的皇弟们一个个都跑掉了。

    “拿来。”

    “圣上……”李承恩有些担忧的劝道:“上面全是大逆不道之言,圣上不如……”

    “朕说,拿来。”新帝冷下脸,声音沉了几分。

    李承恩无耐,递上了四位皇子连夜逃离京城后,发给天下人看的《讨伪帝檄》。只不过,这位新帝的贴身伴当知道,这东西新帝看明白后,只会越看越大怒。

 第55章

    春江水暖,浮于水面上的鸭子们是最先知道的。

    这不,自诩跟鸭子这等小生物有得一拼的赵子殷;就知道他逃离长安城的时机,得抓紧着了。不然,搭不上唐国公府的离开队伍;他是逃离了长安城;外面的世界也不一定安全着。

    大梁朝的八柱国;越国公、吴国公是一心跟着大梁朝新帝朱友存走,准备当从龙功臣。

    郑国公则是京城里划水,颇是有一翻皮里阳秋,两面都靠的架式。

    至于卫国公、秦国公、凉国公,远在四方驻地;暂时离着京城都还远着呢。这一场大梁朝新帝的登基仪式;是没凑上了趣。不过嘛,再过些时候的天下诸侯汇盟,齐齐一心反新帝时,这三位那叫一个当仁不让。

    剩下的唐国公、周国公;就是坚定的反对派了。要知道;除开大梁朝新帝外的四位皇子;就是这两座国公府出手,一个传递消息情报,一个大开方便之门给送出长安城的。

    总之,在大梁朝的江山社稷安危面前,八柱国那是各有盘算,各有筹谋。

    潼关,守备府内。

    逃到了这儿的赵子殷,在跟刘元德汇报了情况后,就是毕恭毕敬的立了那儿,等着刘元德这位顶头上司的寻问。

    “这么说,京城里就剩下了越国公府和吴国公府在支持新帝。郑国公府则是沉默不语,当了旁观的人?”

    刘元德问道。

    “回大人,确实如此。”赵子殷肯定的回道。

    “恒卿,你怎么看?”作为上位者,刘元德的答案,总是给在最后的。一般情况下,他喜欢让幕僚伍恒卿先提了点子,若合意,就拍板过了。若有疑惑,再点拔便是。

    “主公,依在下看来,新帝坐不稳那把龙椅。”

    伍恒卿答案够直接,他道:“咱们若是站队,只能站在了胜者者的一方。”

    “有道理。”

    刘元德点头,示意当如此。

    “既然如此,子殷,你随大哥去邺都,那里将召开盟会。本官则守住潼关,给盟会备下所需的最重要一条通道。”

    刘元德的意思,够明显了。他的倾向自然是与唐国公府的世子爷刘元瑞一致的。但是,他不能去邺都,因为,潼关更重要。

    等着反大梁新帝的大军到来时,想进驻长安的话。潼关就是最重要的关卡,这里可是雍州的门户所在。

    “诺。”

    赵子殷躬身应承道。

    景泰六年至景泰八年,连续三年的大旱,并、雍、兖、豫四州,算是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落,自然是烽烟四起。

    那么,冀州作为天下中心之一,邺都好歹也是当过两朝古都,还是颇有些政治地位的。再加上,冀州是一个富裕的州府,这天下会盟定在了邺都,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赵子殷从长安城出发,到潼关,再到邺都。这一路行来,发现出了中原地,到达冀州境内后,这里确实是有几分生机的。

    至少,这里的流民少了,田地之中处处可见些绿色。不像着那并、雍、兖、豫四州,完全是树皮草根都让逃荒的流民们扒拉着吃了,真真可谓是百里无人烟。

    邺都,比起长安城,是稍稍有些不如的。

    不过,在赵子殷眼中,也是一座雄城。

    城内,行人如织,百业兴旺。

    赵子殷在这座城里,还是能看出来,冀州百姓的生活,尚算得不错。不过,很可惜,这里不是大梁朝皇家的赋税重地。因为,冀州的东道主,是周国公府。

    在长安城,有周国公府。在冀州城,仍然有周国公府。

    因为,周国公府的封邑,就在冀州。而邺都,就是周国公府最重要的老巢据点。可以说,周国公府能不要长安城的基业,却是绝对不能舍了邺都。

    很简单的,没了邺都,周国公府就是失去了根基的大树,一场大风下,就会毁得一塌涂地。

    《讨伪帝檄》的发起人是周国公府的世子柴庆。响应的首人,是唐国公府的世子刘元瑞。其后,紧随着的响应人,可谓是各路诸侯纷纷附于尾翼。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卫国公、秦国公、凉国公,这三位当朝元老级人物了。

    不过嘛,会盟的主要领头羊,却不是以上的大人物。而是以二皇子朱友全,三皇子朱友善,四皇子朱友定,五皇子朱友贞,这四位大梁朝皇家的皇子殿下为主的四王会盟议事。

    赵子殷没幸运参加了会盟的大会场,他是一个小人物,只是在外面观看了一翻热闹。顺道把打探来的各路消息写成信件,然后,差人快马加鞭的送至潼关。

    “风雨汇冀州啊。”

    在一家小小的酒肆中,赵子殷饮着小酒,如此的感慨道。

    虽然,嘴里是这么讲,赵子殷还是一碟子小菜品着,一边偶尔里从窗户边,往街道上打量几眼。

    赵子殷坐的位置,有些特殊。当然,选了这么个位置,赵子殷也是为了方便观察嘛。

    人来人往的行人中,赵子殷倒是发现了熟人。

    “沈世兄,来,饮一杯如何?”

    招呼出声后,赵子殷满面春风的笑意。

    在街道上行走,正是思量着某些事情的沈铸,听得赵子殷的叫声,就是停了脚步。然后,四周打量后,望见了在窗边站起身的赵子殷,沈铸便是走了过去。

    待进了酒肆后,沈铸直接走近赵子殷身边的长凳上,坐下后,唤了店小二上酒杯和筷子。

    “成,这等天气,喝点酒,也是舒心。”沈铸不拒绝了赵子殷的招待,倒是有些东道主的味道来。

    二人对饮一翻后,沈铸问道:“我记得赵世兄在刘守备的手下效力,为何来了邺都?”

    “唐国公府是一家嘛,搁哪儿需要,我就是哪处溜达。”

    赵子殷随意的回道。

    沈铸一听这话,点点头,就是又饮一杯酒。

    他道:“上次的事情,在下要谢过赵世兄。”沈铸话中所指,自然是赵子殷帮忙代送家书一事。

    “举手之劳而矣。”

    赵子殷倒不觉得,那是什么麻烦事。

    真有麻烦,在赵子殷想来,也是沈铸遇上麻烦了。

    “如果,在下是说如果……”沈铸沉默片刻后,说道:“赵世兄能脱身的话,不妨早些脱身为妙。四王会盟诸侯的事情,赵世兄还是避开为好,免得沾染上了麻烦。”

    对于沈铸的提醒,赵子殷点点头,他道:“在下谢过沈世兄的好意。”

    “只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赵子殷想退,可乱世将来时,天下何处都不是净地。赵子殷是退无可退罢了。

    “是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等小人物,真是想避开也难啊。”沈铸叹息时,颇有些意兴阑珊的模样。

    到这时候,赵子殷有些想到了前世,他突然发现,他前世只看了沈铸的风光,似乎是没曾见识了沈铸的这等消沉。

    那么,沈铸的麻烦,究竟是什么?

    让沈铸这个背靠蓬莱仙门玉清宫一脉和斜月阁两方势力的人,都是退意显现了。而且,周国公府如日中天,赵子殷想不出来,沈铸的担忧,来自何处?

    别说什么是因为诸侯争锋,那是大笑话。

    在这等乱世将来时,不投了诸侯,难不成作为平民草芥,等着风雨的摧残吗?

    赵子殷不解,但是,他没多问。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子殷自顾不暇,没兴趣做了老好人的。

    三月,春的末尾时。四王会盟的讨论,到了尾声。

    四王起兵,在诸侯们的支持,成了定局。这等大事,自然是要大书特书的占据了舆论的至高点嘛。

    正义必胜吗?

    不,应该说是胜利者,就是正义。

    这不,四位皇子殿下的《讨伪帝檄》里,真没给大梁朝的新帝朱友存,留了任何的颜面。

    赵子殷在仔细读了《讨伪帝檄》后,发现这是一篇词句华丽,自诩正义的好文章。当然,依他的总结嘛,大梁朝的新帝朱友存的罪名,零零总总的特多。

    而其中,最重要核心一条,就是弑君。

    除此之外的,多是添头。

    “可惜。”感叹二字,赵子殷很清楚,眼下红红火火的四王会盟,压根儿就是被诸侯们摆上了台面的搏眼球戏码。这些诸侯们的用意,不过是利用四王的影响力,来打破了大梁朝的正统性。

    而四位皇子殿下的作用,是为了当反对伪帝朱友存的鲜明旗帜。

    等着哪一天,朱友存被打败了,四位皇子殿下嘛,也就失去了他们被利用的价值。老奸巨滑的诸侯们,可不是善良之辈,他们的出兵更不是免费与义务的。

    “奈何……”

    至尊之位动人心啊。

    赵子殷这般想着,是摇了摇头。在最高的利益面前,没谁能沉得住气的。特别是四位皇子殿下,他们已经被诸侯们的许诺,给愰花眼睛了。哪怕注意到了,这背后的风险,又有谁会收手的?

    没人甘心,当失败者啊。

    赵子殷又是摇头,他转念一眼,也不对。

    也许四位皇子殿下,不是不知道这背后的风险。只不过,他们没得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毕竟,事情不到最后一刻,谁胜谁负,还真是拿捏不准的。

 第56章

    徐州,封县城。

    小胡同巷子的杜家内,杜明月听着弟弟杜青云给打探来的消息;是惊呼了一声,道:“什么,四王会盟讨伪帝?”

    “唐国公府也在其中啊……”杜明月想了想后;脸色是满面担忧的说道:“怎么办?夫君他也在唐国公府里领差事。”

    “前面他寄回来的家书;就有从邺都那边送回来的。”杜明月越是想;越是坐不住了。她是在杜家的堂屋里,来回的走动着。

    “姐,你也别太担心了。”杜青云劝解道:“姐夫既然在邺都,这不是没去长安城嘛。这四王跟伪帝要打起来,肯定是在长安城分个胜负的。”

    “对;就像青云你说的;一定是在长安城分个胜负。”杜明月自我安慰一下后,说道:“夫君在邺都,更安全些。”

    此时,长安城这个京城;在杜明月眼中;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危险所在了。

    “唉;也不知道夫君什么时候回封县城?”杜明月给夫君赵子殷的家书,可谓是用足了法子。不管是她本人,还是儿女们,总之,全是在委婉的劝解着,希望她的夫君赵子殷是早早回了封县城来。

    在杜明月看来,天下打生打死的,最后获利的都是大人物们。

    结果,拼了老命在挣前程的,却是小人物们。总之,杜明月是为她家夫君不值嘛。

    而且,长安城的帝王更替,那就是天下间最混乱,最要人命填的地方。别人家的谁谁,爱去就去。可轮着自己的枕边人时,杜明月真是恨不能插了双翅,去强行把她家夫君给抢回来啊。奈何,杜明月的家书是一封接着一封,夫君大人给的回信,情意绵绵着,就是绝口不提归来一事。

    在封县城的家中,杜明月听得一些天子驾崩的事情,心头就一直不安。

    这不,才会托了亲弟杜青云,一直打探了跟唐国公府有关的事情嘛。

    总之,夫君在千里之外,于老家中的杜明月是寝难安,食也难安啊。

    “姐,你啊,照顾好外甥们就是。”

    “家中安稳,姐夫在外面能放心的办大事。”

    “男儿志在千里,封妻荫子就是大志向。你啊,得支持。”

    杜青云跟他姐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要不是没那个本事,杜青云就特别羡慕姐夫能出去闯荡,有搏一把富贵的机会和勇气的。

    “你个浑小子,你跟你姐说的什么话?”

    杜父伸了手,在儿子的头顶狠狠敲了一记结实。

    “疼,爹,我还是你儿子吗?”

    “这脑袋又不是木头疙瘩,这会疼的。”

    杜青云摸着脑袋,在杜父要敲了第二记时,一边躲开,一边嚷嚷道。

    看着面前像搞笑剧场的父子嬉戏场景,杜明月忙阻止,道:“爹,青云都快要做爹的人。你啊,给他留着颜面,免得一时打顺手,在外面漏了馅儿。那不是伤着青云的自尊心嘛。”

    其实,杜明月心头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