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坐在床榻上;伤口持续的痛楚传来,萧望之勉力坐着,额头转眼布满了细密的冷汗。他干燥的嘴唇看不见血色;一张脸也泛白,眼前渐渐是一阵一阵的发黑。
苏禧睡眼朦胧中醒转过来,睁开眼睛;面前便是萧望之虚弱的一幕。她怔了怔;动作迅速爬了起来,扶住萧望之的胳膊让他重新躺好了;拉过被子帮他盖严实。
萧望之身上根本没有多少的力气;只能任凭苏禧摆弄他。难受得厉害;萧望之一时闭上了眼睛。苏禧倒了杯水问:“醒了怎么不喊我?你现在不能随便折腾。”
“喝点水吧。”听到苏禧的话;萧望之睁开眼;偏头看一看她;再看看她手里的茶杯,最终点点头。直到两杯水下肚,萧望之才感觉嗓子舒服了不少。
苏禧搁下茶杯;分外温顺对他说:“御医说你能醒来便无大碍;但还是再瞧一瞧为好。人都在偏殿候着,我去让高公公将御医喊过来,有什么话你迟些再说。”
萧望之蹙眉看着她,对她过分温柔小意的态度,并不感觉到一丝高兴。先时对他那般态度的人,今日如此,左不过是因为他以身相护,心中觉得亏欠。
他救她的时候,没有想过要以此博取她的怜悯,或特别换取什么好处。
萧望之想到了这些,心里不是很自在。
三名御医轮番替萧望之诊一回脉,等于反复确认他此时脉象平稳、已无大碍,后面只需要将养身子,将伤口养好。待到御医走了以后,苏禧脸上才有了笑容。
她拿萧望之用过的那个杯子替自己倒杯水,喝完狠狠松一口气,脸上尽是神清气爽的模样。萧望之却始终紧盯着那个茶杯,紧蹙的眉头未曾松开过一瞬。
苏禧坦然似无所谓,萧望之见状越是皱眉,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更加确定,苏禧做这些事,无非出于一种补偿的意愿。
但不知道他昏迷了几天
且恐怕众人皆知,这些时日他都是在蓬莱殿待着了。
宫人很快送了一点吃食和煎好的汤药过来。苏禧和宫人一起扶着萧望之半躺好,跟着便让其他人退下,坐在榻边端过粥食,要亲自喂他吃东西。
瓷勺递至嘴边,萧望之却不张嘴,甚至微微别过脸。苏禧耐心等了一会,见他倔强的不肯接受,唯有把碗搁下了,柔声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萧望之哑声道:“陛下不必如此。”
苏禧不恼,反而笑问:“有什么关系?我自己愿意的,我想对你好,不行吗?”
萧望之说:“这些事情让宫人来做也是一样的。”
苏禧不同意的挑挑眉:“怎能是一样?”
萧望之还未再说什么,苏禧目光瞥向了小几上的汤碗。她端起碗便在嘴巴里含了一大口的药汁,凑到萧望之面前,眼底笑意一闪,摁住他的肩膀,堵住他的唇。
这个放肆且大胆至极的举动,萧望之即使想逃避,也因为身上的伤和尚且虚弱的身体而无法反抗到底。苏禧撬开他的嘴巴,有些粗鲁的将汤药喂到了他的口中。
萧望之被迫承受,紧拧着眉,脸色不大好。苏禧很快放过他的唇,却又凑上去拿舌尖卷走他嘴角沾上的药汁,甚至故意在他嘴巴上不轻不重咬了一口才肯罢休。
“难道这样,让宫人来做也是一样的吗,萧大人?”苏禧反问道。
萧望之皱眉,轻轻的喘着气,嘴里停留着苦涩的味道。
苏禧重新端过粥碗,手里面捏着一柄瓷勺说:“你现在身体是这个样子,做什么非要同我对着来?萧望之,难不成,你还讨厌上我了?”
萧望之抿唇不说话,但苏禧再喂他喝粥,他没有拒绝。苏禧喂得细致,先是粥,后来是药,一碗药下肚后,他嘴巴里又被塞了两颗过分甜的蜜饯。
唇齿间那股苦涩慢慢散去,被一种甜滋滋的味道取代。知道自己是得待在这了,萧望之重新躺下来。苏禧指挥宫人将东西撤下去,他也闭上眼睛假寐。
没过多会,萧望之感觉身上盖着的锦忽然被被人掀开。睁眼望去,他看见穿着中衣的苏禧也钻到了床上来。苏禧抬眼看了他一眼,笑笑帮两个人都盖好了被子。
“萧大人,这是我的床”舒舒服服躺好以后,苏禧才开口说,“昨天夜里都在守着你,今天清早才睡了一小会,现在总算能休息了,我不在这还要去哪?”
理直气壮的一席话,叫人找不到好借口反驳。
萧望之:“”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
他也有今天!
萧望之有半个月都被苏禧强留在蓬莱殿,他们同吃同住,不说宫里上下,便是朝堂上来,估摸着也没有人是不知道的了。知道归知道,却是绝没有资格干涉的。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萧望之没有少被苏禧占了便宜。他不是不反抗,可次次都没有用,到了后来变得麻木,干脆是不再去管,一心将养起自己的身体。
那一场刺杀,表面看是属于大燕的手笔。但稍微思索一下,便知大燕的人要潜入京城已不易,如何能掌握得了女帝行踪?可想而知,必有内应透露消息。
朝堂之中若留着这样的人在,势必对大周极为不利,后患无穷。此时要怎么将小人给揪出来,同样需要深思,若轻举妄动、打草惊蛇便不好了。
萧望之身体逐渐康复,人也早不似先前那么的虚弱。苏禧知道马上留不住他,也不强行要他留在宫里。一日,她和往常般亲手帮他给伤口换药。
伤口在后背,只能将上半身的衣服剥了。苏禧拿热水先帮他清洗过伤口,却不着急上药,而是捣起蛋,从后面沿着萧望之的耳背、脖颈一路的往下吻去。
萧望之察觉到了不对,便要起身,被苏禧按住肩膀。
她凑到他耳边说:“等一下,有点事”
帐幔被拉上,里面发生的事外面的人谁都看不真切。远处几名听候吩咐的宫人们面面相觑了半晌,终于悄声的退了下去。帐幔里面,苏禧将萧望之身子扳过来。
她趴在萧望之的胸前,亲一亲他:“我想去边关。”
压低声音说出的这么一句话,落到萧望之的耳中,却如同平地一声惊雷。
聊赠一枝春(十三)()
萧望之看清楚苏禧眼里的认真;明白她不是玩笑。他想开口;却被她先一步拿掌心掩住他的嘴巴;不让他说话。苏禧盯着萧望之的眼睛;说:“引蛇出洞”
刺杀一事他们暗中讨论得不少;是引的什么蛇也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然而这一刻听到她说出这样的话;萧望之依旧不大能够接受。边关不是可以闹着玩的地方。
如果她有个闪失
萧望之甚至不怎么愿意去设想这种情况。
他脸色微沉,说:“我不同意。”
苏禧笑着收回手,又寻机亲了他一口问:“那你喜欢我吗?”
萧望之一愣:“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苏禧得意的挑眉:“不喜欢我也没有用;全京城都知道,你早就是我的人了。”
话题眨眼被带跑,萧望之回过神来说:“即便如此;我也不能同意你去边关。”
苏禧说:“可你明知道;你拦不住我。”
这话也没有说错,他拦不住她;除非用一些极端的方式。但今天她会提出来这一件事;大约是有些想法。萧望之对这个人;这么多年了;在这些上面是信任的。
苏禧的手声音越压低了一些说:“你必须留在京城;一旦我去了边关;能镇得住朝堂局面是只有你一个。除此之外,你也清楚,那些人必然把你视为最大阻碍。”
她脸上挂着笑;和他议论着严峻的事。
苏禧迎着他的视线低眉一笑,垂眼说:“届时我不会传任何消息回来,所以不管收到什么消息,你都不必信。”
细声细气和萧望之交待:“我会给你留下一道密诏,若我一年未归,你便按密诏写的去办。”
萧望之听到苏禧仔仔细细和他说这些,意识到她先前虽是只字不提,但暗地里早已自己想得一清二楚了。
“萧大人,过得今日,不知何时才有这样的好事”
“等你回来,我便告诉你答案。”萧望之沉声道。
苏禧似有疑惑,想问,却先被堵住嘴。
这一天午后,萧望之搬出蓬莱殿回到萧府。苏禧在宫里面,因为心情阴郁,处罚了几名宫人。后来萧望之在萧府养伤,苏禧没有去探望过,仿佛两人有了隔阂。
苏禧和萧望之对其中因由皆绝口不提,外人无从得知,唯有通过细微处来猜测。陛下对受伤的萧大人如何的关心在意,变成这样,只能是萧大人不领情了。
在这之后连续数月的时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从边关送来的急报。待到得十月,已演变成大周被大燕给打得节节败退,边城几近失守。这是从未曾发生过的事。
朝堂上下俱都因为这些消息吵闹不休,争吵的内容无非是那么些。大臣们若是立场鲜明的,或是主张和大燕对抗到底,或在主张求和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这一天的早朝,大臣们仍如之前一般为相同的事情争执吵闹。到了后来,一位大臣提议道:“大周和大燕也曾有过联姻之事,打仗终究劳民伤财,百害无利。”
苏禧便问:“合适的人选呢?”
大臣们顿时就此又议论起来,殿内闹哄哄的一片。
“福安县主为大长公主之女,为人玲珑剔透”
“肃宁伯府的林三小姐才貌双全”
“武安侯府”
苏禧耳边听着这些话,脸色严肃,压低声音问:“你们个个家里都没有女儿么?怎么不一并出来为国效力一下?这样光荣的事情,怎么尽是往别的人身上推?”
此时见苏禧这般态度,众人已知她对求和、和亲这一主张的不赞同。当下没有人立刻出来辩驳,只噤声不语。她视线扫过了一圈底下的人,落定在萧望之身上。
苏禧肃然说道:“大周从未曾向大燕低头过,我也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若再加派人马奔赴边关,可有合适人选来领兵?只当背水一战,绝不允许失败。”
因为苏禧的话,殿内再次变得吵闹起来。
到得后来,到底也顺利推选出了几名英勇善战的年轻将士。
有大臣仍以为不妥的,试图游说:“陛下,之前朝廷派了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将军到边关去,且拨了那么多的钱粮,却是徒劳无功。若再这么耗下去,只怕”
苏禧闻言,淡淡一笑:“你觉得他们不值得信任,是这个意思么?”那位大臣却不敢直面回答,当下似犯了为难,苏禧又镇定道,“那么,我去。”
萧望之不阻拦,其他大臣拦也拦不住。
因此很快,苏禧御驾亲征一事便这么样定下来了。
刘宝珍得知自己差点被送去和亲,是苏禧拦住的,且知她要亲自到边关去,既心疼又着急。林婉柔也知晓了此事,急急入宫。她们便在进宫之时,撞了个正着。
两个人心里揣着同一件事,互相看一看表情,俱明了了。往常如何的少话,此时都不免互相安慰起来。打仗不是闹着好玩的,她们都害怕,也担心
苏禧见了刘宝珍和林婉柔两个人,反过来安慰她们一番。越是看苏禧无事,她们心里越是难受。后来她们相携出宫的时候,比起入宫的那会儿更哭丧着脸。
到宫门处,林婉柔叹气:“萧大人为何不拦着陛下呢?”
刘宝珍却咬牙:“以我所知,朝堂之上,萧大人根本不曾出言拦阻!”
林婉柔不曾知晓,错愕:“此事当真?”
刘宝珍皱眉说:“事关重大,如何敢胡说,你想必也曾听说过”
“萧大人竟是如此”林婉柔似大受打击,脸上一白。
刘宝珍说:“我也不曾想过,萧大人竟会这般。”
林婉柔出宫后,没有即刻回肃宁伯府,反而胆大去拦了萧望之的轿子,将他一顿痛骂。她此时一心向着苏禧,只觉得萧望之做得不对,由不得抱起了不平。
萧望之任由林婉柔骂他。
从头至尾,他没有吭过一声,更无所谓去替自己辩驳。
最后,萧望之冷冷的问:“林三小姐说够了?我做事,轮不到旁人指手画脚。”
林婉柔知说不通,气得跺脚,又骂两句,才扭头走了。
未出七日,苏禧随军队离开京城。
以萧望之为首的百官,以及大长公主、刘宝珍、林婉柔等亲友齐齐与她送行。
苏禧一走便是将近一年。
萧望之留守的这京城里,发生了大事。
聊赠一枝春(十四)()
苏禧和萧望之谋划的这一场戏;其重要目的之一是引蛇出洞。苏禧离京;面对的是千难万险;萧望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