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帝修仙-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帝,这武库又大火了,这更是不好的象征,只恐不利于太子,国将大乱。

    广城君去世后,贾后更加无政无德,秽乱**,若一直这样我行我素,不听劝诫,只怕也会像杨骏、司马亮、卫灌、司马玮这些玩弄朝政的人一样,不得善终。他和贾模、裴?等人早已被认为贾后的心腹,只怕难逃一死。他不害怕这一天,他一身赤胆忠心,日月可鉴,虽死不足惜,只恨这天下内乱何时能休。

 第四十二章 走马入关西 远离是非地

    “城北的方向,正是武库所在地,只是无缘无故,为何就走火了,真是个不好地兆头!”看这火势愈来愈猛,林易看着城西北冲天火光叹气道。

    “殿下,我们要不要去看看?”陈舞问道。

    “算了吧,本王虽然心痛那些历朝珍宝和那无数的兵甲,只是现在的身份特殊,除了老老实实地待在皇宫中,到了任何地方都逃不了瓜田李下之嫌,况且这又是三更半夜,更是落入居心悱恻之人的口舌。不过,我已经想到了如何离开这牢笼一般的东宫,远离这洛阳城是非之地的好办法!”林易又接着兴奋道。

    ……

    “皇上,微臣失职,致使武库中存放的历代珍宝和200万人的器械铠甲被焚毁,请皇上治臣之罪!”第二日一早朝,张华就连忙跪倒请罪。

    “此事真假,这该如何,请各位大臣商议……”司马衷已经做了五年多的皇帝,他虽然脑瓜不灵,却也学会了这为帝之道。他的贤后早已教他了一招妙招,“无论什么问题,先是推给群臣讨论商议,最后再推给臣妾定夺,皇上岂不是再无可忧!”

    “微臣以为,张大人忠于职守,无论发生何种情况,禁军自然以守卫皇宫为第一要务。”贾模首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微臣以为,张大人不仅无罪,而且有功!”秘书监挚虞作为张华好友之一,也紧跟着开口道。

    “微臣也认为张大人无罪,只是这无故发生火灾,一定要查明清楚,找出真凶,背后是否有人为纵火!”贾谧也跟着道。

    张华为官清明,为人谨慎,朝中也没有什么政敌,平时人缘较好,因此一旦有难,自然百官上前为其争辩。况且张华非常受贾后重视,被朝野视为贾后心腹,因此即使有错,也无人感弹劾其罪。片刻后,朝廷已经下了谕旨,张大人不仅无罪,念其兢兢业业,有功于朝廷,赏银1万量,布100匹,并命其限期内查明背后起火原因。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今日早朝事项已经处理完毕,司马衷也打着哈欠,示意身边的太监喊道。殿中百官也已准备散朝归家。只是张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夜之间国家损失如此多的武器和财务,从君到臣依然春风怏然,笑容满面,他多么希望惠帝降他的职,罚他的俸。

    “儿臣有本要奏!”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怎么是太子殿下?这一年来太子殿下,修德进善,朝野称颂,只是最近一两月数次和皇后明争暗斗,好多不和的事情都放到了台面上,此时难道要参上张大人一本?”

    “谁知道呢,只怕修德进善也只是表面上是如此,暗地里却不知道干了什么事,听说在宫外暗中开了不少大市。东宫杂役虽是少了,却是暗中收藏了不少娇娃女色,真是挥金如土、侯服玉食、骄奢淫逸。贾后忍无可忍,才关了他的大市,就是因此此事,殿下始终记恨贾后!”

    朝中不少大臣在轻声私下道,有是夸赞,但大多是无中生有的恶意中伤。以林易现在的修为,即使不故意偷听,也无一不落入其耳。

    “沙门,有什么事快说吧!”司马衷不耐烦道。已经做了快一上午,司马衷早已按耐不住,况且他肚子已经饿了,谁都阻拦不了他及时去吃饭,即使是亲儿子也没用。珠帘后那个宫装妇人,也是一丝怵动,不由得端直了身体。

    “今日孩儿闻武库失火之事,不慎悲感,又闻近日西戎又乱,匪首郝度元率马兰羌、卢水胡诸部族再次起事,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关中氐羌大乱,秦、雍二州氐、羌纷起响应,推齐万年为帝,拥兵十万。进围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威慑关中。儿臣见父皇母后日月为国操劳,白了头发,孩儿愿为父皇母后分忧,带一支健卒,平定关中,剿灭叛匪。”林易侃侃而道。

    郝度元再反,杀张损,大败欧阳建的消息,半个月前已经传来,只是朝廷一直在争论,没有合适的将帅人选。关中羌、氏二族内乱已久,错综复杂,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问题,况且关中有司马彤这位老王爷掣肘,根本放不开手脚,因此一直无人请缨,谁都不想缠上这滩浑水,惹上这挨累不讨好的事情,况且这朝中多是阿谀奉承之辈,有真才实学的那些司马氏初期老臣早已年过花甲,不适合披挂上马。

    “太子为国之根本,关中凶险万常,万万不可!”一听到太子此言,朝中真是议论纷纷,大多小声呼喝道。连司马衷都惊讶地站了起来,“沙门啊,你真傻,东宫好好的清福不享,竟然想到西戎蛮荒之地去喝西北风!”

    “微臣认为太子殿下此奏非无不可,臣甚感为大晋之未来高兴。殿下贵为储君,心系天下,身先士卒,以太子金身出马亲征,西戎自然惧其威名,关中之乱不战自平。此为一;殿下孝心可嘉,况且梁王司马彤多次上书其年岁已高,不堪关中干冷天气,祈回洛阳养老,殿下不仅解皇上皇后之忧,也解了老王爷之忧。此为二;关中内乱,虽是凶险异常,但秦汉故都长安繁华不下于洛阳,殿下只要做镇于故都长安城中,遣一猛将出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使两支健卒拱卫,自然高枕无忧。此为三。”贾谧突然开口道。他现在刚升官为侍中不久,手握实权,为朝廷要职,自然要做百官表率,为皇上分忧。

    “司马?啊,司马?,你莫非真的傻了,我正愁没有机会,你若自己找死,我自然会遂了你心愿!”贾谧长篇而论,面无脸色,心中却十分兴奋地暗道。

    侍中,本为秦始置,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至曹魏时候,位在九卿之下,在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之上,但还没有一位专职侍中能对朝政产生影响。晋朝开始,侍中已经从曹魏时期的加衔、内廷顾问成为有实权的职务,成为朝廷要职,甚至可以决定三公任免,朝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

    只是贾侍中突然此言,让朝中大臣真是摸不着头脑,他不是处处和太子作对的吗,怎么不仅赞同太子所奏,甚至多有捧奉之言。

    朝中大臣大多是贾后一党,阿谀奉承之辈。剩下的几人要么是不问政事,只是吃喝玩乐的司马家的王爷,要么就是只知清谈,自命清高的王衍、乐广等之流。作为贾后在朝中的代言人,贾谧的意思自然就是贾后的意思,贾谧一旦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其他人自然跟着附和。因此殿中大臣虽然不明白贾谧究竟何意,也都齐声附和着,一改之前摇头不同意之见。片刻后朝议马上就有了结论,全部异口同声同意太子所奏。

    “老臣不同意!”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第四十三章 秉烛夜谈心 西出无故人

    晋开国之始,司马炎尚能厉兵秣马,节俭勤政,及至吴国平定,早被那5000吴国娇娃俘虏失了魂,每日都在那羊车上宣淫,迷恋**,不理政务,朝政交给了贾充、荀勖、杨骏等佞臣。上行下效,这股荒淫奢华的歪风很快就在全国传播流行,大臣们竞相攀比,以穷奢极欲为体面,以勤俭节约为羞耻,社会风气极其败坏。只是当时,幸好有刘毅、卫?等正直大臣直谏,司马炎也还算不上太过昏庸,大晋这才没有烂到骨头里。

    只是武帝死后,司马衷上位,这朝政旁路到贾后之手,那些忠谏老臣更是早已去世,这社会风气愈来愈坏。贾后一党重用之人要么是与其沾亲带故的亲信,要么是阿谀奉承之辈。还有王戎、王衍、乐广等之辈,此数人皆以清谈出名,所以贾后才用之。这些人名声虽大,但以浮诞为美,废弛职业。不过这张华却是一个例外,真正是一心为了大晋的人。

    “张大人?怎么又是他!”殿中不少大臣小声嘀咕道。却见张华缓缓走入殿中正中央,略带沙哑的声音谏道:“老臣不同意太子镇守关西,皇太子为大晋皇储,国之未来,万万不可以身试险。况且宫中大小政事早晚要学习,更要熟悉为君之道。梁王虽老,毕竟有镇守关外数十年经验,此次羌、氐势大又太过突然,这才措手不及,只需遣一猛将强攻征讨,不出数年必可平定关西。”

    “不知张大人所谏猛将为何人?”贾谧面向张华问道。

    “御史中丞周处,原吴国名将周鲂之子,忠烈果敢勇毅,况其曾任新平太守,熟悉西戎事物,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地人多赞美其人。”张华道。他本就十分善于举荐人才,这周处为亡吴遗臣,历来不受朝廷重用,多年功绩才累牵升为御使中丞,无奈其性格直烈,所纠察弹劾之人无论宠臣和贵戚。张华知道是埋没其人才,此时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才自然第一个想到了周处。

    却又见一老臣,正是中书令陈准上前跪诉道:“安西将军夏侯骏和梁王司马肜都是贵戚,不是将帅之才,进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责罚。周处是吴国人,忠勇果敢,与这两人有怨隙又没有救援,必将丧身。臣认为应下诏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当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会让周处当先锋,定会失败。”

    中书掌管宣诏奏命,秘书机要,朝政之中枢,贾后自然不会让中书令之位落入外人之手。这陈准正是其心腹亲信。

    张华何尝没有想到此事,只是这主帅若换成太子,周处必可开足马力,人尽其才,马到功成。而这孟观却是贾后心腹,太子多此掣肘,只怕难以如意。事到如此,朝中大臣大多同意太子所奏,况又是他主动请奏西征,因此他无力改变任何现状,只能尽力为太子选任忠义能臣辅佐。孟观虽有将才,却非上上人选,他自然上前极力争端,于是朝政又如菜市场般热闹起来。

    司马衷却早已不耐烦起来,这早朝竟然没完没了起来,幸好董猛早已把贾南风的主意告诉他。

    “太子西征,事关重大,改日再作商议,退朝!”司马衷终于宣布了散朝。

    于是又经过两日讨论后,张华和贾谧一方都互相让一步,所有事情都商讨完毕。

    “太子司马?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孟观为安西将军,周处为建威将军,李肇为扬威将军,同出战讨伐关西叛乱。梁王司马彤回京任职为尚书令。”林易看着手中的圣旨,却不知如何感想。本以为此事应该很快达成,费不了多少周折,却想不到如此艰辛。他还是小看了贾后一党,想不到他们虽同意了林易出镇关西,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愿给其一兵一卒,让其成为无饷无兵的元帅。最终虽是安排了大量心腹,还好最终给了周处这员猛将,5万精兵。临行之前,林易自然要拜访张华,这一切都是其据理力争。

    “昔年刘表之子刘琦,恐惧后母之害,上楼抽梯问计于诸葛孔明。孔明教他自请远守江夏以避祸。老臣自然明白太子深意,只是此行凶险万难,殿下一定要保重!”张华看着林易深沉道。

    “多谢张大人!”林易躬身行礼道。张华曾是司马?刚立为东宫太子之时,朝廷为其选聘的东宫六傅之一,因此和司马?有师徒名分。只是后来张华恨铁不成钢,而司马?恨其为贾后肱骨大臣,这才疏远了很多。这几日之事,张华一直为林易争取利益,却让这两人之间距离拉近了很多。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本王以前却是怪罪了张大人!”林易又欠了欠身道。

    “太子千金之躯,万万不可以身涉险,老臣建议殿下可学赵王、梁王所为,坐镇长安,经营关西,遣周处征讨。虽然有孟观掣肘,想殿下威名,他自然不会冒出多大风浪!”张华连忙扶起林易,又语重心长道。

    武帝时,张华因出生寒族且功高名重,为朝中权臣贾充、荀勖、冯?所不容,被排挤出镇幽州,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安抚胡夷。因此张华对安抚边民之事十分善长,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凶险,这才千方百计建议林易不要轻易涉边进入险地。林易自然也不会错过,又是一番请教,不耻下问,张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