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怀旧群体热情即将退却的时候,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即使影片热度降低,也不会缺乏观众。
《芝加哥》也显示出了足够强大的后劲,尽管1800多家院线远远比不上《星际迷航:第一击》,但上座率却一直在这个周末遥遥领先,总观众人数不但没有落后,反而牢牢压过《星际迷航:第一击》。
到了新的一周开始的时候,《芝加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实现了一次逆袭。(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票房后来居上
“杜克?罗森伯格的逆袭——爆炸狂魔成功蜕变的开始!”
周一的早晨,杜克再次抢了娱乐版面的头条,《洛杉矶时报》的半个头版上都是关于他和《芝加哥》的报道。
“当好莱坞最不可能事件终极猜想——杜克?罗森伯格拍摄文艺片——演变成事实的那一刻,全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圈都为之震动,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去拍摄一部歌舞片,还有不少人或明或暗的在嘲笑,然而今天!刚刚过去的周末!这个彗星撞击地球时出生的男人,成功实现了逆袭!”
“在上映的第一个周末,《芝加哥》虽然受上映规模所限,却依然拿到了31875美元的超高单馆票房成绩,在刚刚过去的第二个周末,《芝加哥》的放映院线扩大到1866家,北美三天报收2113万美元,力压继续以2812家院线放映的《星际迷航:第一击》,获得周票房榜冠军!”
“截止昨天,制片成本总计2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已经获得3732万美元的票房,影片上映两个周末,热度丝毫不见下降,杜克?罗森伯格必将再次获得成功,联想去年主题深刻、感人至深的《拯救大兵瑞恩》,这位年轻的电影导演,正在悄然间完成蜕变,就像一台造梦机器一般,把外界施加给他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象,杜克?罗森伯格未来必然会尝试更多题材类型的电影。属于他的大师之路才刚刚开始……”
放下手中的报纸,谢莉?兰辛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她想不明白。原本只是以100家院线点映开画,根本给派拉蒙影业造不成威胁的《芝加哥》,为什么转眼就骑到了《星际迷航》的头上?
虽然《芝加哥》是扩大规模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星际迷航》渡过了最热的首周末,但后者的院线数可是有2812家,拿到的1780万美元次周末成绩也不能说差,结果又被杜克?罗森伯格压了过去。
双方这次并没有产生激烈的碰撞。派拉蒙影业上上下下也没有人认为同期上映的《芝加哥》会是威胁,谁能想到它爆发的这么快这么猛?
尽管华纳兄弟和公爵工作室层出不穷、几乎没有下限的宣传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谢莉?兰辛清楚。影片的质量才是基础,杜克?罗森伯格竟然将沉默舒缓的歌舞题材,制作的节奏明快又充满黑色幽默,甚至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完全突破了歌舞片的固有局限性。
叹了口气。谢莉?兰辛并不打算做什么,《星际迷航》最关键的前两个周末已经过去了,本周的上映规模还会维持在2812家,票房下滑是必然的规律,这时候对《芝加哥》做动作太晚了,根本得不偿失。
又拿起一份报纸,谢莉?兰辛看了眼,嘴角不禁露出一丝苦笑。想杜克?罗森伯格宣布要拍摄歌舞片的时候,很多媒体都嘲笑世界末日来临了。现在他成功了,又一个个恨不得跪舔。
这是《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
“《芝加哥》的大热向我们证明,歌舞片还没有过时,杜克?罗森伯格已经引领好莱坞开启了一个歌舞片的新时代……”
这部影片会不会引发歌舞片的新时代无人知晓,但超越《星际迷航》成为北美目前最热的电影却是事实,周一的时候,影片的放映规模再次扩大,已经达到了2015家,而上涨的院线数字,不但充分催发出了影片的市场潜力,还死死压制了《英国病人》的上映规模。
后者院线数也有所增加,却只是从593家上涨到了617家,《芝加哥》和《英国病人》在票房市场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
周一,《芝加哥》报收459万美元,《英国病人》只有77万美元,《星际迷航》则单日票房大幅度跳水,凭借2812家院线,只拿到了276万美元。
到了周二,这一数字分别是446万美元,68万美元和247万美元。
《芝加哥》短暂的引领了这段时间的北美票房走势,之后的周三和周四里,又分别收获427万美元和438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5502万美元!
同期上映的《星际迷航》拿到了6453万美元,而《英国病人》只有1323万美元!
《星际迷航》票房数字下滑严重,《英国病人》一直萎靡不振,就算两部影片所属的公司再努力,院线方也不可能给予他们太多的资源支持,《芝加哥》的放映院线再次扩充,达到了纯粹的商业片才能拿到的2500家院线。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部包裹在歌舞外衣下的商业电影。
同期上映的两部影片已经无法与《芝加哥》继续竞争,而影片也迎来了新的强力竞争对手——迪士尼出品、博伟影业发行的《101斑点狗》真人版。
这部电影由经典动画片改编而来,受众范围广泛,还带有鲜明的怀旧情绪,又是全家欢的类型,以2841家院线开画,可谓来势汹汹。
没有人认为上映三周的《芝加哥》会是《101斑点狗》的对手,杜克本人和华纳兄弟也不例外,这是迪士尼最擅长的电影类型,搞砸的可能性也极低。
事实也是如此,《101斑点狗》尽管没有大爆,取得的票房成绩,却还是让人眼前一亮,3350万美元的首周票房,足以让他们从《芝加哥》手中夺下周票房榜冠军的宝座。
而《101斑点狗》没有大爆,跟《芝加哥》在这周维持了一定的强劲走势未尝没有关系。上映第三个周末,《芝加哥》以2500家院线报收2058万美元的成绩,紧随在《101斑点狗》之后。占据了这周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
接下来的一周中,《芝加哥》一直紧随《101斑点狗》之后,四个工作日中接连拿下256万美元、234万美元、221万美元和227万美元,北美票房突破8000万美元大关,达到8498万美元!
圣诞节即将来临,北美已经进入了一年中第二个最为重要的电影档期,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加入到这场激烈混乱的市场厮杀中。从表面上看,各部电影以及背后所属的电影公司,只是在宣传方面争斗。但在公众目光注意不到的地方,从影星丑闻到院线数量再到各种活动,无一不在进行激烈的争夺。
《芝加哥》肯定无法继续保持如此规模的上映,新的周末开始前。北美院线数从2500家迅速滑落到1986家。《101斑点狗》由于走势平稳,院线数有所上涨,增加到了2901家。
而这个周末,《芝加哥》又迎来了米拉麦克斯旗下的影片的竞争,由哈维?韦恩斯坦和着名恐怖片导演威斯?克雷文联合制作的《惊声尖叫》,以1413家院线的规模在北美开画。
尽管这是一部非常不符合圣诞气氛的恐怖片,制作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事先也不被各种预测机构和媒体看好。但杜克记得这会是一个成功系列的开端,而且影片还有洗心革面后的德鲁?巴里摩尔加盟。据说斯皮尔伯格还出席了首映式,绝对不缺乏话题度。
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开画院线数,《惊声尖叫》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三天过去后,以635万美元结束了首个周末的征程,单馆票房方面也没有突破1万美元大关。
《101斑点狗》则用实例告诉市场什么叫做高开低走,第二个周末院线数增加,票房却暴跌,相比首个周末跌幅接近百分之六十,三天中只斩获1319万美元。
《星际迷航》也走到了第四个周末,只是周末票房已经严重缩水到了343万美元,上映四周北美票房累计7672万美元!
《英国病人》仍然是不死不活的态势,周末三天拿到212万美元后,北美票房上升到了1776万美元。
“哈维,我们连续两部影片都受到了《芝加哥》的影响和冲击!”
行驶向好莱坞地区的豪华轿车中,鲍勃?韦恩斯坦看着手中的报表,脸上是止不住的惊讶,“有几个人能想、敢想,《芝加哥》在圣诞节来临前,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竟然能拿下第二个周票房冠军?”
“敢把歌舞片制作的如此商业化,”哈维?韦恩斯坦叹了口气,“全好莱坞也只有杜克?罗森伯格这种导演才能做的出来。”
他没有看鲍勃?韦恩斯坦手中的报表,因为已经看过太多次了,就在今天凌晨新鲜出炉的北美周票房排行榜上面,《芝加哥》以1986家院线报收1478万美元的成绩,压下了同档期所有的竞争对手,轻松坐在了冠军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芝加哥》的北美票房累计9976万美元了。”鲍勃?韦恩斯坦似乎还难以置信,“一部歌舞片,竟然转眼就要破亿了!还有,《星际迷航》这样的商业大作,竟然被《芝加哥》后来居上,在票房上面完爆了!”
“谁让它的导演是杜克?罗森伯格呢?”哈维?韦恩斯坦看了看远方举行派对的酒店,继续说道,“暑期档之王加入感恩圣诞档后的威力,也不容任何人忽视!”
车子这时停了下来,哈维?韦恩斯坦推开车门前, 说道,“我们现在在票房方面完败,所以另一个战场一定不能输!”(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韦恩斯坦的小手段
“托德,你一定要看看《英国病人》。”
派对上,哈维?韦恩斯坦站在一位老资格的学院评委面前,不厌其烦的说道,“明格拉导演制作的这部影片真的很好看,艺术性非常强,你一定要看看。”
这个叫做托德的人跟韦恩斯坦喝了一杯,说道,“我已经看过了,哈维。”
“那太好了。”哈维?韦恩斯坦的脸皮,绝对比举行派对的宴会厅墙壁厚,“托德,电影是不是很棒?很切合我们一直提倡的那些?”
看到对方点头,他语带鼓惑的说道,“影片很好看,质量也没有问题?你是不是考虑下把手里的票投给《英国病人》?”
“我会考虑的。”托德说道。
哈维?韦恩斯坦凑近一些,低声说道,“米拉麦克斯在圣诞之后会有一个招待派对,你一定要参加……”
说到这里,他挑了挑眉毛,托德则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颁奖季是奥斯卡评委最能突显存在感的地方,虽然很多人都是混迹好莱坞的老资格,但像阿瑟?米勒那样老了后还能继续风光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也是正常人,也有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运作《落水狗》全面失败,到《低俗小说》有所收获,哈维?韦恩斯坦已经看清了这个圈子,而且敢想敢做,加上本身又有犹太裔的身份优势,有些事做起来极其胆大。
跟托德告辞,哈维?韦恩斯坦又走到了另一个评委那里,攀谈了起来,找到合适的时机后,立即说道。“米夏,这么说你还没有看过《英国病人》?”
“是的,一直没有时间。”
很显然,这是位习惯用脚投票的学院成员。
“那太可惜了。”哈维?韦恩斯坦简直就是最好的演说家,“你真应该抽时间看看这部影片,它非常棒。歌颂了……”
为自己的影片讲了一通好话,他又说道,“回头我让人把最新的碟片和影碟机送到你家里,那是日本人的新货。”
见对方皱眉,哈维?韦恩斯坦马上转了话锋,“我没有别的意思,米夏,你是评委,总要观看报名的影片才能做出选择吧?我们只是为你提供最基本的观看用具。完全不违反学院的规定。”
“好,我会看这部影片的!”
米夏眉开眼笑的应了下来,他很清楚,米拉麦克斯送给他的观看用具,那都是永久性的!
离开这边,哈维?韦恩斯坦又开始在人群中游走,找到目标后,边回忆收集的资料。边有针对性的攀谈,然后适时抛出自己的观点。不厌其烦的劝说对方去观看或者为《英国病人》投票 ,有时候还会在言语间做出一些暗示。
比如,有位老资格的核心成员表示想约《英国病人》中的法国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起吃饭,哈维?韦恩斯坦都保证下次会尽量带朱丽叶?比诺什出席。
“累了吧,哈维。”
站在一边休息的时候,鲍勃?韦恩斯坦走了过来。他一向是位于幕后操控,而哈维?韦恩斯坦冲锋陷阵,“休息一会?”
“不用。”
这里只有兄弟二人,哈维?韦恩斯坦毫无顾忌的说道,“《低俗小说》的落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赢得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