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制作-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杜克的要求下,凯瑟琳?肯尼迪与新星战的两大发行商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相关人员一起飞去了中国,未来两年的时间里,要通过各种活动尽力打开星战的中国市场。
  尽管新电影即将立项,《复仇者联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漫威影业和华纳兄弟对于影片的宣传营销,就像是资本对利润的渴望一样,从来就没有停止。
  《复仇者联盟》的北美票房确实已经落到了单日一百万美元出头的程度,但影片的周边却一片火热。此时的宣传不仅仅是为票房,更是为了整条产业链。
  于是,杜克和复仇者们同时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也刊登了对他的专访。
  在专访中,作为导演的杜克也披露了更多有趣的幕后花絮,至于真假那一点都不重要。
  专访以纪实的形式,刊登在了《时代周刊》内的最前页。
  《时代周刊》:“之前斯嘉丽?约翰逊在采访里说,他们几个在片场就像小孩子一样打打闹闹。让你伤透脑筋,真的是这样吗?”
  杜克?罗森伯格:“嗯。复仇者们就是一群熊孩子,而且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片场十分有趣,充满活力,我需要下命令他们才能安静下来,认真拍戏。”
  《时代周刊》:“这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其实有利于拍出一部好电影是吗?”
  杜克?罗森伯格:“确实有帮助。正因为他们是好友,彼此熟悉,这种轻松的工作伙伴情谊使得拍摄进展顺利,然而在影片中他们互相厌恶,这也正体现了他们的演技。”
  《时代周刊》:“影片中重要角色繁多且各不相同。你如何突显每个角色的同时,又做到角色间不会互抢风头?”
  杜克?罗森伯格:“在我看来,这些角色正因为互相抢风头才如此精彩。当然了,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风头最多。其实,最有意思的就是看到各个角色在电影中一点点的争抢旁白或出场画面。因为其他人的存在,因为彼此间的玩笑争论、支持反对,自身才能更加丰富有趣,更加酷炫。”
  《时代周刊》:“在剧本和故事情节创作之初,有没有什么是你想侧重描写,或者某个角色是您想突出展示呢?”
  杜克?罗森伯格:“真心希望每个角色都能发光,但对于像雷神托尔、绿巨人浩克、鹰眼克林特?巴顿这些角色比较难。特别是鹰眼克林特?巴顿,他在第一部电影中出场较少,所以我对这个角色有所亏欠。当然,展示这些角色也是个有意思的过程,正因为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所以我有机会成为挖掘其潜力的那个人。”
  《时代周刊》:“我觉得最难的事就是挑战自己,此前你的一系列电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你如何做到在万众期待之下超越自己呢?”
  杜克?罗森伯格:“对我来说,每部电影都是新的开始,而且我会故意让自己不要想如何超越自己。我心里想的就是要拍一部好电影,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做到,但这就是我的目标。这个目标与更大制作规模或者挣更多钱都没有关系。当然我也想挣更多钱,但是我并不能控制这一点。唯一在我掌控的就是是否能够讲述新内容、内容是否够刺激、是否值得回顾、是否有区别于其他电影的创作理由。这些才是我的压力来源,与更大规模或是更好质量没有关系。当然,这部电影确实规模更大。”
  《时代周刊》:“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超级英雄电影的鼎盛时期,你是否担心影迷会逐渐对这类大片感到审美疲劳?电影人又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杜克?罗森伯格:“我觉得漫威想把每部电影都拍成自己的电影。凯文?费奇曾说过漫威拍的不是超级英雄电影,而是包含超级英雄角色的类型片。漫威喜欢百变多样,这也确实大有裨益。说到底我并不担心超级英雄电影是否能一直存在,毕竟我已经抓住机会,拍出我自己的超级英雄电影。如果最后真的被其他类型取代,只要故事精彩就是好电影。”
  《时代周刊》:“很多人看过《复联者联盟》之后,都觉得这部电影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但在这其中您最看重或者最引以为傲的是哪一点?”
  杜克?罗森伯格:“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力量和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故事,这包含对他人的力量、对我们孩子的力量。所以我会在大片中探讨人性、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而且探讨这些内容,讲述感人故事的过程也让我兴奋。显而易见的是我更加喜欢动作场面,摆设场景,这是我的最爱。而且漫威希望我加入到此电影的创作中,这种奇怪而私人的邀约最令我兴奋。”
  《时代周刊》:“你觉得漫威和dc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杜克?罗森伯格:“除了都是超级英雄外,两者大相径庭。人们总是习惯于将两者视为竞争者,但事实上他们完全不一样。dc的超级英雄名单历史悠久,大多为身形伟岸的偶像,而漫威角色大多是一群呆瓜;dc电影更加神秘,并有延续性,而漫威电影到处都是,显得有点低龄化。其实,这两个我都很喜欢,他们也可以找市场上各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必要谁踩着谁前进。”
  《时代周刊》:“在你看来,超级英雄电影最核心的魅力究竟是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为之疯狂?”
  杜克?罗森伯格:“其实他们来源于我们,超级英雄是凡人最好的状态,视野最为广阔,身形壮于常人,特别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他们的确比人类高大。所以,超级英雄是人类最完美的存在。但同时,他们身上也有人类最为愚蠢和糟糕的品质,他们兼具两种特点,深入各种险境,人们不只是观看,而是身临其境,想象自己身处其中。这是超级英雄给我带来的愉悦。”
  《时代周刊》:“有很多人认为,《星球大战》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超级英雄电影,你同意吗?”
  杜克?罗森伯格:“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没有错。”
  《时代周刊》:“众所周知,你已经买下了卢卡斯影业,《星球大战》会重新启动吗?”
  杜克?罗森伯格:“实际上新的星战系列已经在筹划当中了,我们会重启这个系列,继续讲述绝地武士的故事。”
  就像杜克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新的《星球大战》在卢卡斯影业完成优化之后,就被提上了日程,虽然整个系列连最基本的剧本框架还没有,但例如凯瑟琳?肯尼迪去中国这样的宣传推广计划已经展开了。
  这篇专访问世之后,许多影迷的眼光重新回到了《复仇者联盟》身上,影片的票房也出现了一股小小的反弹,而周边产品更是一如既往的火热,丝毫都没有降温的势头。
  在七月一日,杜克和华纳兄弟同时透过即时分享和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宣布,他的新片立项了。(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 推荐票!


第八百四十二章 得家庭市场者得天下

  刚刚进入七月,冷清了一段时间的华纳制片厂再次人声鼎沸,安娜?普林茨、汉娜?瑟琳娜、麦克?道森、吉米?卡特以及约翰?施瓦兹曼等人纷纷结束休假,重新在华纳制片厂集结,准备与杜克一起筹备最新的项目。
  由于没有举办新闻发布会,华纳制片厂大门附近围了数量众多的记者和狗仔,所有人乘坐的汽车几乎都是挤进的片场。
  不过,他们同杜克一样,早都习惯了这种场面。
  同时出现在片场的,还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加里?奥德曼、迈克尔?凯恩、劳伦斯?菲什伯恩等诸多的明星演员。
  没错,杜克的新项目就是蝙蝠侠,在华纳兄弟的不断催促下,新的蝙蝠侠剧组正式成立,这一部同样没有待蝙蝠侠的称号,项目被命名为《黑暗骑士崛起》。
  这也是新《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结篇。
  作为一部续作,演员的高额片酬是无法避免的,单单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人的片酬就高达两千万美元,整部影片的预计制作成本也高达2亿5000万美元,也是杜克从业以来最高的单部影片投资。
  除去这些老演员外,杜克此前也敲定了一些新演员,比如让身高腿长的盖尔?加朵出演赛琳娜?凯尔,詹姆斯?弗兰科出演约翰?布莱克。
  至于里面的大反派贝恩,杜克对于一直在独立圈和文艺圈混迹的汤姆?哈迪无感,有意让一个真正的大块头来出演这个角色。
  其实杜克非常清楚,无论如何贝恩都不可能超越小丑。
  小丑这个角色能成为经典,一方面是设定和演员的发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斯?莱杰的离世。
  没有希斯?莱杰的离世,小丑绝对达不到如今的高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杜克总不能让出演贝恩的演员也死掉,他还没有这么疯狂。
  这个毁灭者贝恩,在杜克的设定中,将更多展示强悍的搏击能力、煽动能力以及对于无政府主义的疯狂,根本不用过多的去挖掘心理层面。
  《黑暗骑士崛起》将以三部曲的形式走向有如史诗般宏大的最终篇章,在《黑暗骑士》快要结束的时候。‘蝙蝠侠’是拯救了哥谭市的真正的英雄,可是现在,他却成了多余的存在,被人弃之如履。
  这是一个充满阴谋却又命中注定的结局,最终使得 蝙蝠侠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杀犯,他需要为哈维?丹特的不幸惨死负责——只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哈维不但没有死,还成为了复仇心切的“双面人”,作为一个嫉恶如仇的改革运动的先锋。他为城市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以说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哥谭市实施了高压且强硬的新法律,把所有的罪犯都关进了大牢,要不就是彻底的驱除出这座城市……
  新一集的故事将开始于8年后,看上去‘蝙蝠侠’和吉姆?戈登似乎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而整座城市也进入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看起来真的不再需要‘黑暗骑士’了——也许观众会认为是‘蝙蝠侠’的真身布鲁斯?韦恩赢得了这场战斗,可是他却因为发生的一切深受折磨。全然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再以蝙蝠侠的面貌示人——所以到了第3部影片当中。杜克基本上需要做的就是处理以前发生的事件的连带结果,包括‘蝙蝠侠’本身和其他出现过的人物。
  作为《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结篇,杜克决定讲述的是一个不会再得到任何延伸的故事,而这些内容早在2005年他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时候,就已经把剧本大纲和人物设定提交给了华纳兄弟。
  这部影片的尺度要小于《黑暗骑士》,作为投资2亿5000万美元的超级巨制。影片必然是pg…13的级别。
  从实质上来说,《蝙蝠侠》三部曲都没有脱离pg…13的全家欢的范畴,也正是pg…13的分级,才保证影片能够大卖。
  在好莱坞,电影运作想要得到足够的市场回报。必需要考虑使能够被不同族群、不同的媒介平台共同理解和接受,在家庭娱乐的多样化发展平台中——影院、电视、家庭影院、游戏、玩具或其他形式的衍生品,pg和pg…13级电影这一类型最容易被接受并获取商业上的成功。
  这类电影指的是一系列在各媒介平台上能够覆盖17岁以下观众的电影,这些电影能够跨越人口和文化的障碍,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
  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基本都能划分到这一行列当中。
  以通俗性、奇观、情感线、正能量来塑造故事和形象,并且在商业盈利的需求下,取悦尽可能多的观众,得罪尽可能少的、文青化的观众,是这类电影最大的特点。
  尽管好莱坞合家欢电影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有声时代,但它如今的市场霸主地位,则是在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现象。
  后好莱坞时代合家欢电影的中心地位往往被严重忽视,很多人将合家欢电影定义为针对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电影,但这种对合家欢电影的定义其实已经过时。
  80年代中期之后,这类电影就不仅仅只是针对家长和孩子的消遣电影,而是将目标扩大到了全球媒体市场,尽可能的以通俗性跨越区域,跨文化传播给更多的观众。
  合家欢电影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电影语境,大部分的合家欢电影是多种媒体知识产权的集合,许多是建立在已有的品牌之上的。
  比如,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超人》系列以及《蝙蝠侠》系列。
  这些电影的核心品牌形象已经被观众接受,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能以电影、电视、电脑游戏、漫画作品、玩具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好莱坞合家欢电影因此得以跨越电影的界限,触及更广阔的天空。
  在好莱坞,包括杜克在内的从业者都有一个共识——得家庭市场者得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