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制作-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电影简直让人生不起任何好感,不是说影片不能使用特效,但用得着上来就搞这么一出吗?难道不能采取缓缓渐进的叙事方式?
  “开头,失败!”他直接在本子上划了一句。
  然而,当巨大的太空飞船越来越接近地球的时候,用模型制作和cgi特效充分渲染的镜头,在影厅中引发出阵阵惊呼和赞叹,就像是去年他们在影院中看到《侏罗纪公园》中的那头霸王龙一样。目瞪口呆。
  这是现今最好的特效技术!
  作为电影专业的毕业生安娜确信这一点,而《洛杉矶时报》的女记者莎拉也确信这一点。
  影片还在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多方位交待外星飞船降临前的人类生活,以及塑造几位明显是主角的角色。杜克?罗森伯格最拿手的爆炸戏还没有出现,但坐在洛杉矶市政影厅中的莎拉,可以从身边观众屏住的呼吸和极其认真的表情中看出,影片非常非常吸引人!
  好莱坞、白宫、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帝国大厦……全美无数的标志性建筑都被外星飞船的阴影所笼罩。
  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等大城市的上空,在绚丽如晚霞的火云散去之后,外星飞船显露真身!
  银幕上从孩子到警察到出租车司机无不目瞪口呆,银幕下从纽约到洛杉矶。从西雅图到迈阿密的观众也都瞠目结舌!
  这精心制作的特效,或许在杜克的眼中,也就是差强人意。但在这个年代的观众看来,那就是最顶尖最真实的存在!
  南加州大学附近的影院中,艾伦、琼斯和库尼特斯眼睛瞪的溜圆,嘴巴微微张开。似乎见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他们流露出的表情只能用一个词汇来形容——震撼!
  “上帝啊,救救我吧!”库尼特斯捧着胸口,“有了《独立日》,其他的特效影片怎么看得下去啊!”
  “杜克?罗森伯格这是在毁灭全好莱坞的特效影片!”
  火光渐渐散去,影片进入了稍缓的过渡情节,琼斯抓住机会,跟旁边的两名同伴说道,“这个夏天以特效为卖点的影片要完蛋了!”
  “肯定要完蛋!”艾伦附和道。
  普通影迷最为关注的自然是特效。他们都在等待,等待亲眼见证全美的各大城市和标志性建筑被外星人摧毁的那一刻。等待看到完全版本的白宫灰飞烟灭的场景……
  坐在芝加哥的影院里,罗杰?艾伯特的着眼点肯定不是特效,虽然不是坚定的反特效和大投资主义者,但作为眼光‘非常高明’的影评人,着重关注的地方必然是其他方面。
  比如影片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除去外星人攻击和人类如何应对这一主题外,导演杜克?罗森伯格还从细微处入手,紧紧抓住北美观众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既能舒缓因为悬念和大场面带来的神经紧绷,还能起到点缀主题的作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从而利用有限的篇幅,将几个主要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
  比如,影片从几个角度歌颂了亲情。
  联邦总统夫妇爱自己的女儿,杜克?罗森伯格着重描述了总统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女儿和妻子,在很多紧要关头,总统都紧张的问手下——我的女儿在哪里——其实,加起来也没几个镜头,但导演轻易就让“总统爱自己的孩子”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观众的脑海里。
  即使罗杰?艾伯特自认为高雅脱俗,也不得不承认全美崇尚“家庭第一”的主流价值取向,总统的家庭简直是全美家庭的典范,杜克?罗森伯格竭力描述美国总统“家庭第一”的观念,无疑会讨好主流观众。
  还有那个借酒消愁的拉丁裔飞行员,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勇猛的撞向外星飞船,他这么做最大的原因不是什么虚无飘渺而又显得假大空虚的某某主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家庭献身。
  罗杰?艾伯特很清楚,这种为了亲情的牺牲,尽管显得极其俗套,却往往是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百试不爽的“催泪弹”,一倒一大片,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如此设计,同样是在讨好观众。
  是的,在他看来,无论是爆炸,还是对于亲情爱情的描述,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导演,始终紧扣着主流价值取向,用最庸俗最让他讨厌的方式讨好市场和观众,但影片最令人厌恶的,还是另外一项!
  而这一幕,却引爆了全美普通观众的情绪,堪称影片除去特效外最大的杀手锏!(未完待续。。)
  ps:  五更完成!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票!明天四更,十二点后有一更。


第一百二十章 讨厌的和激动的

  影片渐渐到了尾声,银幕上的联邦总统站在黎明的曙光中慷慨演讲,影厅中的观众兴奋到不能自已,罗杰?艾伯特却直摇头,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简单粗暴的煽情,最大的卖点是非常逼真的特效,先前分析的亲情也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但他就是喜欢不起来!
  被爆炸的火光闪的眼花,被轰隆的巨响震到耳鸣,被粗俗的情节恶心到想吐,罗杰?艾伯特强忍着分析了一段时间,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反感,这处引发观众欢呼、整个影厅沸腾的情节,更是让他厌恶到了极点。
  “7月4日,将不再是美国的国庆日……今天,我们要庆祝独立日!”
  影厅的音响中,响起了掌声和喝彩声,影厅的观众,爆发出了更大的掌声和喝彩声,仿佛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看到他们的激动情绪。
  虽然是标准的美利坚公民,但自认为绝不庸俗的罗杰?艾伯特,对这种赤露露讨好美国观众,让他们大掏腰包的恶俗行为,已经忍受到了极点,藏在眼镜后面的眉毛,几乎快皱成了一个结!
  他缓缓站起,眼光在四周梭巡了一圈,然后向着影院外走去,期间还不断回头,因为这里是芝加哥,他影响最深的一座城市!
  然而,影厅百分之九十九的观众都被影片煽动到亢奋,舒爽激动之下,哪里会管什么影评人的反应,直到罗杰?艾伯特走出影厅。不但没有人紧跟他的脚步,甚至都没有看那道背影一眼。
  站在影厅的门口,罗杰?艾伯特又向里看了一眼。所有的观众都在注视着电影,仿佛没有人记得,影片开始前还跟他这位大名鼎鼎的影评人打过招呼,也没有人看到他已然提前退场。
  哪怕是在芝加哥这座城市,观众关注影片本身,也远远超过关注影评人!
  蓦然间发现的这一点,令罗杰?艾伯特有些恼怒。这是成功人士最不能容忍的一点——被人忽视!
  纽约的影厅里,天空坠落的外星飞船碎片如同流星一般绚丽,全世界都在庆祝这联合胜利的独立日。影评人大卫?登比的脸上,却挂着浓浓的不屑!
  在他眼中,这就是一部标准的超级烂片,没有思想深度。没有人文关怀。没有舒缓温吞的叙事节奏,没有演员互飙演技的场面,也没有任何能给他留下美好记忆的镜头,有的只是爆炸和过往好莱坞恶俗桥段的集合!
  双手抱胸,大卫?登比坐在椅子上,冷冷的看着银幕,似乎想要彻底显示出不屑,想以此带动周围的观众。
  但是。与他的表现截然相反,影厅中几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自发的拍响手掌,恨不得为影片送上最为热烈的掌声,其中夹杂的喝彩声,就算是耳朵有问题的人,恐怕都能听到。
  观众在为《独立日》喝彩!
  作为兰黛集团的一份子,还是未来的继承人之一,控制情绪是最为基本的素质,此刻的艾琳?兰黛却不管身边那个猥琐奇怪似乎还生闷气的秃头,用力拍着手掌,嘴中还大呼小叫的喝彩,这是一年多来她情绪最外放的一次,似乎积攒的所有兴奋和压力,都被《独立日》激发了出来!
  安娜比艾琳稍稍冷静一些,嘴中虽然没有喝彩,但拍动的手掌始终没有停下。
  “庸俗,恶心!”
  掌声渐渐稀落,艾琳的耳朵捕捉到了旁边响起的声音,“这样的烂片值得喝彩?真是没有眼光!现在的观众全都堕落了!”
  烂片?庸俗?
  艾琳眨了眨眼睛,旁边的秃头似乎在骂刚刚放完的电影,顺带着把她们这些喜欢影片的观众也骂了。
  “喂,你在说什么呢?”她转过头,紧盯着那个秃头。
  “发生什么了?”安娜拉住她,问道。
  “他在骂《独立日》!”
  这边的情况瞬间引起周围人的关注,艾琳瞪大眼睛,极其狡猾的说道,“还骂刚才为《独立日》鼓掌的人庸俗和恶心!”
  她清脆的话音刚落,周围十几道如同刀子般的目光,就落在了大卫?登比的身上。
  大卫?登比一点都不慌张,反而异常冷静,他是纽约影评界大名鼎鼎的人物,自认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我是《纽约客》的影评人大卫?登比。”他不紧不慢的说道,“我……”
  “影评人怎么了?”
  大卫?登比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青年打断了,“你可以不喜欢一部影片,但不要侮辱喜欢影片的那些人!”
  “就是!”立即有人附和,“影评人都是些讥笑导演和演员是傻瓜,却不知道自己才是傻瓜的笨蛋!”
  “影评人?影评人怎么了?影评人就可以胡说八道吗?”
  “别以为你的眼光真比我们好多少,你们吹捧的那些影片都是些什么破烂玩意!”
  “,竟然骂《独立日》!”
  其中似乎还有爱国青年,“你知道这部影片在宣扬美利坚的重要性吗?还是说你认为爱国主义该骂?”
  见周围观众群情激动,艾琳悄悄对安娜比划了个胜利的手势,拉着她从另一边钻出过道,走出了影厅,还回头看了一眼,那位自信满满的影评人显然太过高估自己,正被数十名普通影迷用口水洗脸。
  出了影院,顺着上东区的繁华街道向前走去,艾琳挽着安娜的胳膊,忽然问道,“影片真的很恶俗吗?我认为很有意思啊,就算是有点煽情过分的总统演讲,也很能调动人的情绪。”
  “这正是杜克?罗森伯格聪明的地方。”
  安娜拉了艾琳一下,两人向着停车场走去,“这一段确实充满了大美利坚主义,但你看到影厅中那些人的反应了吗?观众喜欢这些!”
  “我也很喜欢。”艾琳接了一句。
  “制作一部电影前,要定位好目标观众人群,这是导演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安娜则详细的解释了几句,“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讨所有人喜欢,除非只是拍摄给自己看,导演制作电影前,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必须为某一类人服务!”
  见艾琳点头,安娜继续说道,“杜克?罗森伯格是好莱坞的导演,当然要先讨好全美的观众,谁最先掏钱看电影呀?——全美的观众。不是日本,欧洲。想必他也很清楚,在北美轰动的电影,海外市场往往也能大卖。”
  “我感觉,如果《独立日》能够大卖,大美利坚主义会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听完好友的分析,艾琳眨了眨眼睛,俏皮的说道,“那就用大美利坚主义的煽情,彻底将全世界的票房坚决、干净、全部的消灭!”
  “影片大卖也与我们无关。”安娜耸了耸肩。
  “我喜欢的电影能大卖,有更多人喜欢,我会非常高兴啊。”艾琳理所当然的说道,“我喜欢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导演的作品,他的电影总能带给人欢乐,带来最为单纯简单的娱乐。”
  洛杉矶市政影厅中,莎拉双臂抱胸,一只手托着下巴,趁着两位男主角在外星人飞船中种病毒和聊天打屁的时候,脑海中快速过滤了一遍剧情。
  这是一部非常简单的电影,剧情一幕了然,没有给观众任何思考的机会。
  某年某月的七月二日,美国独立日前夕,新墨西哥州监视站发现一艘直达数百英里的巨大飞船接近了地球,而且飞船发出的信号干扰了地球的通信卫星信号,引起当局的格外重视。
  随后,外星舰队竟大举包围地球,飞船放出了36艘直径达15英里的子飞船飞抵地球上各大城市的上空,世界上的人们感到了迷惑和恐惧,但也有人想要欢迎外星友好使者的来临。
  电脑工程师戴维发现,外星人发出的信号其实是攻击的倒计时信号,戴维设法把这个信息通知了他的妻子康妮——她是白宫发言人。
  政府试图与外星人联络,但毫无反应,总统为此忧心忡忡,在得知戴维带来的讯息后,他急忙下令撤离,但为时已晚。
  7月3日,外星人的飞船开始对美国几个大城市展开致命的攻击,在一瞬间,人类就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和灾难。
  于是智勇双全的美国总统号召世界各国共御外侮,将七月四日变成地球的独立日,在电脑专家戴维和黑人空军飞行员史蒂夫等人协助下,地球人对外星人展开全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