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05-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更重要的是,就准备工作既然已经完成,那差不多也该开始跟年尹学怎么养蛊了。
  这几天下来,谢林和张朗的身体也生了一些变化,到了现在,两人的皮肤已是变得十分白嫩和细腻,就跟婴孩的皮肤似的。同时,两人还感觉自己身轻如燕,浑身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就连脑袋都似乎比以前清爽了许多,有如脱胎换骨了一般。
  而如今对于跟年尹学如何养蛊,一直都十分好奇的两人也是早就跃跃欲试。
  不过年尹却告诉他们,说要养蛊还得找到蛊种再说,这蛊种可不是随便能找得到的。他还说如今已是夏末,已过了最佳的养蛊时节,一般来说,农历二月上旬和五月上旬两个时间段才是开始炼养蛊物的最佳时机,前者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时节,后者则是万物繁衍后代的黄金时段。
  这蛊种的挑选十分严格,植物蛊且不说,要养那动物蛊要条件就是得挑选那还未成熟的蛊种,一般来说,那些成熟了的虫子也好,或者其它动物也罢,就算条件再好,却都已不大适合拿来炼养蛊物,如果强行拿那些东西炼养,就算成功了,却也因为这些蛊物的能力早就定型,没有成长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大可能会是什么厉害的蛊物。真正厉害的蛊物,都是挑选资质凡的东西,从小养起,以特殊的手段促其能力不断进化,这样蛊物自然是越来越强,成就几乎不可限量。
  当然这也是理论上说说,养蛊过程中难测之事非常之多,要养一只能够不断成长的蛊所花费的时间自然更长,也更容易生意外,稍不小心便会前功尽弃,甚至给自己招来灾祸,所以要养出一只能够不断成长的蛊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这是题外话,就不赘述了。
  年尹说过去的时候,大多数的蛊师都会选择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或者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开始炼养蛊物,很多人都认为是什么迷信,没什么依据,但其实并非全是毫无根据的。
  而现在这个季节,要想找到还未成熟的蛊种并不大容易,所以也得花费很多心思。
  张朗却有些不以为然,说年尹只要教下方法就行,他们可以先找些普通的东西来试试看。
  年尹当即瞪了他一眼,骂他找死,说这养蛊岂是儿戏,能随便试的,一旦养蛊,就算是初学者,也得报以最严肃的态度,否则的话轻一点的后果是毫无效果,重者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张朗不由红了脸,咋了咋舌道:“那既然找不到蛊种,我们是不是就不养了?年大叔,你这分明是在欺骗我们……”
  “呸!谁骗你们了?!”年尹却是一脸怒气,“我只是说找蛊种不容易,不是想找就能找的,但也没说一定找不到!”
  他告诉谢林他们,在他家乡那边,有适合用来做蛊种的东西,他们现在可以去看看,如能找到,他便可以尽快教谢林他们怎么养。
  谢林和张朗都不由眼睛一亮,忙问年尹家乡在哪儿。
  年尹则说那地方并不出名,他让谢林他们赶紧收拾了行李,跟他出前往他家乡。
  (十二月签到活动的名单会尽快统计出来,大伙儿稍等。)
  
016 半月、满月和双月
      (第二章到。)
  一听年尹说要出去他家乡找那蛊种,谢林和张朗不由有些兴奋起来,连东西都顾不得吃了,便准备收拾行李出。
  年尹却劝他们还是吃点东西的好,他说他家乡离这里可是还有几天的路程,不是说马上就能到的。
  听得年尹这么一说,谢林和张朗也顿时冷静了下来,穿上了衣服之后,便吃起了东西。
  两人吃了点饼干,喝了点水,又吃了几个年尹拿来的荸荠。不过谢林倒还好说,他从小到大可没少吃这荸荠,所以就算生吃也无所谓,甚至于因为这荸荠甘甜爽口,还觉得挺是好吃。但张朗却是有些不习惯,抱怨说年尹怎么不把这些荸荠煮一下,以致吃起来都是一嘴的渣子,虽然这荸荠味道是不错,但嚼了以后嘴里满是渣子,也塞牙缝,可感觉不大舒服。
  “臭小子,你以为这些荸荠只是拿来给你填肚子用的吗?”年尹却是冷笑了几声,说张朗爱吃不吃,如果非把把荸荠煮熟了再吃,他宁可把这些荸荠丢水里去。
  他告诉谢林和张朗,这荸荠对于蛊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就跟那大蒜一样。这荸荠也是防蛊解蛊最常用到的一种东西。自古以来,许多蛊师行走江湖,都会随身带着一些大蒜或者荸荠,平常他们出入一些陌生的村庄和地方,见一些陌生的人,都会在嘴里含上一瓣大蒜或者半个荸荠;以免不知不觉间被人下蛊。
  荸荠又称马蹄。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可说历史悠久,其中清朝咸丰年间王士雄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就简单概括了马蹄的几个主要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其中这辟蛊,就是说能够预防被人下蛊以及解蛊。
  虽说蛊的种类万万千千,难以计数,这荸荠跟大蒜一样,虽不能预防所有的蛊或者说解掉所有的蛊,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平常只要在事先吃些荸荠,或者关键时刻在嘴里含上一些荸荠,便能预防不少蛊。
  在蛊门中,那大蒜又称‘半月’,则荸荠则又被称做‘满月’,是因为这蛊是极阴之物,在古代蛊门也以月亮为尊,甚至于以前的话多是女性养蛊,男的养蛊可说是少之又少,而这大蒜和荸荠外形上倒和半月与满月相似,又因其重要性,才被称之为‘半月’和‘满月’。
  只不过因为这荸荠不如大蒜那么容易保存,而且季节性也很明显,时间一长便容易脱水和腐烂,再加荸荠的功用和大蒜相似,所以渐渐被蛊师弃之不用,蛊师出门再外,带的多是大蒜,而不大会带荸荠,所以在蛊门中荸荠的名气也不如大蒜那么大,甚至于到了现在,这荸荠的作用也是被忽视乃至遗忘。
  说到这里,年尹突然莫名地笑了笑,说道:“除了这‘半月’和‘满月’之外,在蛊门中还有一种叫‘双月’的东西,也是极其重要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谢林和张朗都不由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张朗不用多说,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猜也猜不中,而谢林唯一知道的是那大蒜在蛊门中又叫‘月牙玉’或者‘半月’,是因为谢林父亲留给他的那本笔记上对大蒜的作用也有简单的介绍,至于那叫‘满月’的荸荠,还有叫‘双月’的东西,那笔记上却是并无提及。
  年尹告诉谢林他们这所谓的‘双月’就是鸡蛋,不过是煮熟了的鸡蛋,因为鸡蛋煮熟了以后,蛋清蛋黄泾渭分明,又分里外两层,就像一个大的月亮套着一个小的月亮(虽说没月亮那么圆),因此被称之为‘双月’。
  而这鸡蛋既然在蛊门中被称之为‘双月’,其作用自然也是十分的重要,不过不同于大蒜和荸荠,这鸡蛋并不能预防中蛊,而是能够用来检出一个人是否已经中蛊。
  如果有人中了蛊,只要拿一个用清水煮熟的鸡蛋,连壳吞进嘴里,含上几分钟后再拿出来,那鸡蛋里面的蛋黄便会变成黑色。
  因为这下蛊是件十分隐秘的事情,让人防不胜防,有的时候人就算中了蛊,也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而一旦现不对,往往已是回天乏术,只有等死了。所以蛊门中许多蛊师,除了那些极其自信之辈,只要行走在外面,见过那陌生人,事后往往就会往嘴里含上个煮熟的鸡蛋,看看自己是否中了蛊,如果现已经中了蛊的话,也好早做准备,省得到时候身体里的蛊突然作,都来不及应付。
  听了年尹所说,谢林和张朗不由称奇不已,也感叹这蛊门实在是凶险得很,每天都得提心吊胆。
  那张朗甚至都有些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跟年尹学什么养蛊。
  因为年尹说过,一旦学了养蛊下蛊,就算是蛊门中人了,就算别人不会来害你,你学了蛊之后,了解了蛊的厉害和可怕之处,也会忍不住担心有人用蛊来害你,会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
  而且说实话,这人心一向是很难知足的,绝大多数人一旦学会了养蛊下蛊,拥有了越常人的能力,便也会产生更大的需求乃至说野心,试图以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大的财富、权势和名声,有的人的心思也会误入歧途,觉得自己凭借着凡的实力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会不择手段地攫取他人的财富等东西。
  这样一来,自然难免与他人起纷争。
  而这世界之大,能人众多,且不说其他能人异士,就算蛊门中,虽然如今这个时代养蛊下蛊的人是越来越少,但蛊师总体数量却仍是不少,蛊门的力量也不可小觑,至少那五大养蛊世家的存在,连国家都不敢轻视。古往今来,拥有凡的能力,却仍拥有一颗平凡心,能够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的人终究是少数。
  因为利益或者说不断膨胀的野心所驱使,许多蛊师之间也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纷争,而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对于双方蛊师来说,最终很可能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但就算一个人的实力再高,也难保证不会遇到比他实力更高强的人,而且在蛊门中,两个蛊师之间生死争斗,胜负也不全决定于实力的高低,会受很多因素的印象,毕竟这蛊师相斗往往都不是面对面真刀实枪地干架,而往往都是靠偷袭,暗杀等等。
  所以蛊师往往谨慎多疑,每时每刻都要提防被别人下蛊,被人暗算。也正因为这蛊门中人内耗严重,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真正繁荣昌盛。
  而对于对于张朗来说,以他的家世,自然不是一定要走这一条路。就连年尹也告诫张朗,说他如果真学了养蛊下蛊的本事,或许一辈子也别想回头了,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例子,不少蛊师都想曾脱离蛊门的纷争,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但因为种种原因,却始终无法如愿,正所谓人在江湖,生不由己。
  有人就有江湖,就算空门之中,也分等级,也有各种资格之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当然谢林心中的犹豫也只是一闪即逝,毕竟这养蛊下蛊对于他来说可是如此的神秘,也是如此的有吸引力,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阿芸也是会下蛊的,分明也应该算是蛊门中人。
  而年尹说了一番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说这荸荠虽然生吃会有渣子,但只有生吃才能起到预防中蛊的作用,如果是煮熟了的话,便是没什么辟蛊的作用了。
  听得年尹这么一说,谢林自然是没有了抱怨,还开玩笑说以后自己就专吃这荸荠了,反正这荸荠吃起来味道也不错。
  年尹却冷笑了几声,说这荸荠可不能多吃,因为荸荠性寒,吃得太多的话也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尤其生吃更加有害,那老人和小孩都最好得少吃荸荠,就算谢林和张朗,也得悠着点。
  原本大嚼着荸荠的张朗顿时不由停了下来,一脸的尴尬。
  之后三人收拾好东西,便在年尹的带领下,下了山,动身前往年尹的家乡。
  年尹说,他的家乡有一个名字,叫长寿乡。
  
017 长寿乡
      (第一章到。)
  听年尹说什么他的家乡叫长寿乡,谢林和张朗不由有些意外,那张朗也忍不住又问年尹家乡是在哪儿。
  在中国有几个最出名的长寿乡,分别是山东莱州、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乐山、辽宁辽阳兴隆村等地,而被称之为长寿乡的地方更是十分的多,据说光官方承认的长寿乡就有二十多个。所以谢林和张朗也好奇年尹的家乡到底是其中哪一个。
  现在他们所处的位置,应该离那广西巴马最近了,所以谢林和张朗倒有些怀疑年尹的家乡就是在广西巴马。
  不想年尹听张朗说起那些长寿乡,却是嗤笑了一声,脸上也露出不屑之色,说比起他的家乡来,那些所谓的长寿乡根本什么都不是。
  听年尹一说,谢林和张朗却更奇怪了。虽然中国那二十多个所谓的长寿乡自然有鱼目混珠名不副实的,甚至据说南方有个地方,虽然一直以来也叫长寿乡,但如今因为开过度,化工污染十分的严重,当地得癌症的人是越来越多,人均寿命也节节下滑,早就不符长寿乡的美名,但这二十多个长寿乡中自然也有名副其实的,有些地方人均寿命可是大大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而百岁老人自然是长寿的象征,这些地方百岁老人也是非常的多,比例远高于其它地方。
  现在听年尹的口气,似乎其它的长寿乡根本就不能和他家乡相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家乡只怕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了,要知如今世界范围内也在评选长寿乡,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那巴西的长寿村了,而中国也有几个地方入选世界承认的长寿乡。但谢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