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高一-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眼被打得龇牙咧嘴,顾不得装逼了,捂头大叫:“挑你啊,傻女,你干嘛打我头?”
  “因为你发神经!”
  “我发个屁神经啊,难道你不觉得我这样很酷吗!”
  弯弯继续用看白痴的目光注视他:“你又在模仿谁?”
  “李寻欢。”
  “你能不能不这么幼稚了,能不能不看乱七八糟的书了,马上就是要考大学了,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可告诉你哦,我不会跟你在一起的。”弯弯说完,又补了一句,“我答应大龙,只要他考上大学,我就做他女朋友。”
  眼睛看着四眼,试图找出他的急迫,从而励志。
  但四眼没有紧张,反而得意的说:“喂喂喂,傻女,那你可惨了,我跟大龙都不是考大学的料。”
  气得弯弯又拿书给了他一个重击:“白痴!”
  ……
  《小李飞刀》像是疯了一样。
  竟然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销量超过了《四大名捕斗将军》的销量,这两本都是张谭的新书,都是分册销售。《斗将军》的单册销量,已经稳定在了一百六十多万本的高度,牢牢占据畅销榜首。
  就在大家都以为,《斗将军》会连冠下去的时候,《小李飞刀》却悄然崛起。
  一举就超越了《斗将军》的销售数字,以三个星期一百万本的的销量,强势夺走了中国畅销图书榜首位置。
  这两本书都是张谭的小说。
  正面刚了起来。
  说起来也并不算是多稀奇的事情,毕竟这些年,张谭的小说,基本上就是榜首的常客。伴随着正版购买力持续增加的势头,张谭的小说,也是一年一年增加销量。《小李飞刀》的井喷,属于正常。
  但能踏着《四大名捕斗将军》的尸骨,登上榜首,着实可见这本书的魅力。
  已然超越了四大名捕。(未完待续。)


第212章 气吞山河

  “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这句小说中的台词,一时间成为了网上大火的热词。
  张谭的小说,销量中以《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为最,口碑也是这两部比较突出,其次就是《逆水寒》、《会京师》、《斗将军》和《震关东》。四部四大名捕,虽然都算得上是经典,可惜差了《射雕》、《神雕》一筹。
  主流的观点,认为张谭继续创作四大名捕,是一种倒退。
  应该专心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发扬光大,让谭式武侠成为武侠小说中的泰山北斗。
  纠结于四大名捕,不是说这一系列不够好看,而是没有达到武侠的绝顶高度,顶多是堪堪超过张非凡、李铁臂之流。系列中的巅峰之作《逆水寒》,也依然没有达到绝顶高度,无法镇压一个时代。
  用人大教授李启儒的话说:“《射雕》、《神雕》都是能镇压新千年所有武侠创作的经典,能够与早期经典相媲美,甚至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四大名捕距离开创时代的品质,还差了一些。”
  西南大学教授韩云波也是持这样的观点:“四大名捕戾气太重,射雕两部堂皇大气,前者是优秀足够了,但不及后者有思想。我还是更加期待谭张创作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相信以他的成长,第三部肯定有更大的惊喜。”
  帖吧一位网友的话比较简单,但很能代表书迷的观点:“四大名捕能让人从头爽到尾,但射雕能反复爽好几次。”
  所有人都在期待张谭延续射雕的风格。
  然而左等右等。并未等到第三部射雕,而是等来了求新求变的《小李飞刀》。
  这不是侠之大者的风格。
  也不是四大名捕的风格。
  武侠小说各个时期。也从未出现过这样迥异风格的小说,独特到无以言表的地步。没有武侠小说一般性的套路。没有主角光环的奇遇、得宝,也没有各种神功。主角竟然是个四十岁的痨病鬼。
  连老婆都让给了别人,整日借酒浇愁。
  任何一个武侠爱好者,都没法想象,主角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的人,一般不都是作为配角,帮助主角进步,或者成为主角垫脚石的存在吗?谁愿意看一个四十岁的大叔闯荡武林?还tm的是个肺结核患者?
  很多读者在拿到手《小李飞刀》,翻开书页。看到李寻欢出场时,往往想法很一致。
  “其实第一次看到李寻欢外貌描写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写个大叔,我就马上看大叔。第一我不喜欢大叔,因为大叔这么老了还怎么能在武林潇洒泡美眉,出场‘duang’一下,很老、很丑,这样别人一定会瞧不起大叔。大叔若是吸引美女,就证明江湖那个是假的。”
  然而,读者们还是接受了《小李飞刀》,接受了李寻欢。
  上册的销量。在没有前作基础下,竟然强势崛起。
  拿下当月畅销图书榜首。
  惊掉一地眼珠。
  “如诗般,书中的侠客有一种辽阔而倔强的孤独。看了就难以忘记!”
  “已经深深迷恋上了谭张,这样的小说和意境。这样的小李和阿飞,作者该是何等的超凡脱俗。”
  “尽管我更喜欢射雕。但不能否认小李飞刀,同样出色。”
  “写得好。”
  “完蛋了,实在等不及想看后面的故事了,要得大半个月,我想我会发疯的。”
  “就这上册来说,跟《射雕》互有胜负,从第一句描写开始,就没办法停下来,即便我对李寻欢不是很喜欢,依然会继续追完整本书。”
  “我想李寻欢这样的角色,天下武林中的男人要么想要杀死他,要么为他热泪盈眶赴死,天下武林中的女人都想跟他上床吧。”
  “那一年秋风萧瑟,她是林仙儿,我是阿飞。”
  “这本书的才气,简直要溢出来了,探长啊探长,你是个怪物!”
  “语言和讲道理的方式比较幼稚。”
  “看到谭张在《小李飞刀》中的万丈才情,不觉对自己曾经喜欢过韩敬明和郭寒脸红啊。”
  “看射雕时,觉得谭张的书像是啤酒,大口大口喝才够味,现在看这小李飞刀,竟然像是在喝白酒,浓郁芳香,饮过后酒劲十足,但是容易内伤——太苦。”
  销售数字节节攀升的同时,口碑也是一片飘红,赞不绝口。
  一如当年《射雕英雄传》出版时的情景。
  看到这个情况,张谭心里面是长长的松了口气,他原本认为,自己可能无法还原出来古龙的味道,特别是字里行间的文风。尽管古龙的小说风格很容易模仿,但想要模仿的好,很难。
  所以张谭认为自己写的《小李飞刀》质量会稍差一点,也许这会是一本砸了自己口碑的创作。
  他之所以写,是不想古龙的辉煌就此埋没,算是心中的一个执念。金古、金古,江湖只有金庸没有古龙,也是一种寂寞啊。
  写《小李飞刀》的时候,张谭充满了痛苦和纠结,实在是费脑子去调整文字。
  “文风不合,硬要写,其中滋味那叫一个酸爽。”张谭现在想起来当时写作的感觉,都有些不堪回首,“不过,总感觉坚持将《小李飞刀》创作出来后,我的笔力上涨,特别是到了《小李飞刀》创作后期,码字时候,越来越有行云流水的感觉。”
  “难道……我真有这才华,兼具百家之长,成为武侠文学之集大成者?”
  张谭摸了摸下巴,没好意思继续往下想。
  不过不管怎么说,《小李飞刀》的创作,虽然很辛苦,结果却是完美的。
  没有砸了口碑。
  是大获成功。
  把他寄予厚望的四大名捕系列都给干掉了,而且读者的评价更是高得出奇,依靠《小李飞刀》的强势崛起,再一次确定了张谭身为“武侠大宗师”不可动摇的地位。
  远远甩开了同时期的其他武侠作者,甚至是甩开了以往的武侠作者,大有浩荡登顶最好的武侠作家的势头。
  正如《南方周末》对《小李飞刀》的评价:“谭式武侠求新求变,在《小李飞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故事、风格、人物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质量的高度。”(未完待续。)
  ps:  今天的第三更,补上昨天的一更。


第213章 难望项背

  《小李飞刀》大热如同火山爆发,三个星期销售出一百万册,让张谭的武侠小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联书店大胆做出了销量会破两百万本的预计,印刷厂三班倒开工印刷。
  世间颂赞,已经无需赘言。
  对于这一次张谭的创新,即便是认为《小李飞刀》不如《射雕》、《神雕》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书中的创新是革命性的,大大丰富了武侠的形式。
  有天涯的大才,看完了《小李飞刀》上册,就总结出了张谭的武侠,变化在哪里。
  《射雕》、《神雕》以侠之大者来讲“仁”,处处体现“我必须”。
  《小李飞刀》则一改侠之大者,走心了,随心所欲,处处体现“我乐意”。
  前者像是在看《哈利。波特》,讲的是从头开始的故事,教给读者一个世界。
  后者像是在看《007》,没头没尾,但就是帅,同时告诉读者何为人生。
  前者又像是工笔画,写实,写了八个大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后者又像是简笔画,写意,写了七个字“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仿佛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三观截然不同,但却被张谭一个人给创作出来。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三观,才更加给读者、研究者,造成最直观的冲击力,确确实实看得到,张谭在求新求变上的努力。
  台弯著名武侠评论家叶洪生,毫不吝啬的评论《小李飞刀》称:“观《小李飞刀》方知,今时之武侠才共一石。谭张独占九斗,天下共分一斗。”
  古时计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这话意思是说,如今写武侠的小说作者。才华加起来一共有一石,但是这一石,张谭就占了九斗,其他作者加起来分剩下的一斗。
  引用的是“才高八斗”这个典故,南朝诗人谢灵运称赞三国曹植,说天下的才华一共有一石,曹植占去了八斗。如今在叶洪生口里,张谭比曹植还牛逼,因为张谭占了九斗才华。才高九斗。
  这说法自然会引起其他武侠作者的不满意,依然活跃的港台名家李铁臂、张非凡,肯定心里面是不快活的。
  他两位都是成名已久的武侠名家,不敢说是开山怪,起码也是继承了武侠黄金时代的影响力,引领十几年。
  现在被叶洪生这么一说,好像他们给张谭提鞋都不配了。
  能痛快吗。
  但不痛快又能咋滴,从《射雕英雄传》开始,张谭在武侠小说界的影响力。就已经超越了这两位。自信也好,不服也好,结果都明明白白摆在他们面前,一部《射雕英雄传》。席卷了半个亚洲。
  号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射雕英雄传》。
  媒体、读者、评论家口中,都是对这部小说的无限赞誉。普遍性的观点,认为张谭的小说。是高于其他武侠一筹。从受欢迎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张谭的小说,已经成为历年以来,卖得最好的武侠小说。
  自古文人相轻,如果是差不多的对手,没说的,狂贬就是了。可是张谭的影响力高出他们太多,贬低对方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最好的方法是不管不问,不去对张谭发表任何意见。
  奈何这一次,在张谭把《小李飞刀》写出来后,一下子关于武侠创新与发展的讨论多了起来,不可避免的,有无数媒体将话题烧到了这两位的身上。
  避无可避,只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张非凡对记者说:“谭张的武侠,推陈出新,给武侠整体上注入了一股新风气,这是可喜可贺的事,现在我们不用担心,武侠后继无人了。”
  李铁臂则说:“《小李飞刀》的特质很出色,期待谭张能将后面的故事写好,这会成为一部具有广泛流传度的小说。”
  对比两位武侠名家,不痛不痒、遮遮掩掩的评论。
  大陆新生代武侠作家,就要直接多了。
  美女作家沧月,已经从武侠转战奇幻,一次记者采访她,说到张谭,她表示:“谭张是我的写作启蒙导师,当年因为谭张杯武侠大赛,将我拉到了写作这条路上。最近手捧《小李飞刀》上册,来回翻阅,只觉如诗如歌,如梦一场,又如醉一场。”
  另一位美女作家步非烟,在自己的薪浪博客上发表了《小李飞刀》观后感,大为推崇:“以前以为谭张善写故事,讲家国天下,实现理想抱负。现在发现谭张写人心不遑多让,剖析世情,洞悉人性。”
  号称大陆武侠第二人,谭张之下唯一椴的小椴,为自己的新书《被雪》做宣传,回答记者提问他关于谭张的评价,称:“我算是大陆很早一批写武侠的人,与谭张同一期,但这几年跟在张谭身后,越发难望项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