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高一-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博只要不犯错,对手就只有时间而已。
  “经过了创业初期的兴奋和激情。现在想一想,开公司并没有什么快感啊,看不到收益,只有不停的烧钱、烧钱。”
  对待艺术上面,张谭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但对待开公司,张谭就没这么多耐心了。他很烦看到一大堆财务报表,全都是款项支出,没有一点儿收益。这哪有看庐州工作室的汇款单来得爽快。
  如果不是心里知道,未来的微…博很牛逼,他真坚持不住:“就是现在,若有大的公司,愿意高价收购微…博,我估计顺势就卖了吧。”
  张谭手握微…博80%的股份,雷军手握20%股份,这一年多时间,张谭陆续往公司投入了大概三千五百万资金,加上雷军陆续投资的两千万,公司总投资有五千五百万。市面上的风投公司给微…博的估值,大概在2亿到3亿之间。
  只要有人出价比这个高,张谭不免会考虑出售,能赚钱就是成功。
  ……
  微…博有条不紊的发展。
  张谭已经开始敲打键盘,创作计划中暂定的最后一部小说《笑傲江湖》。金庸的十四部经典小说,最突出的就是射雕三部曲和天龙、笑傲这五部。不论是小说销量,还是影视改编,都远超其它部。
  封笔之作《鹿鼎记》除外,虽然影响力很大,但评价却褒贬不一,且是种马流作品,实在和张谭的属性不合。
  基本上这五部小说写完,由张谭带动的武侠小说巅峰也就达到了,再创作金庸的其它小说,不免会有越写越退步的感觉。
  这种掉逼格的事情,张谭是不会干的。
  “写完《笑傲江湖》,写作就不再是我的主业了,顶多以后有闲暇了,抽空把古龙的几篇经典,鼓捣鼓捣。”
  这边张谭埋头创作《笑傲江湖》,那边《天龙八部》的第一册,火热上架。
  《天龙八部》一共一百二十万字,分为六册,第一册二十万字,只讲了一位主角,就是段誉,乔峰、虚竹都还没有出场,女主角中,就出来了一个阿朱,王语嫣还没出来。总体来说第一部比较温吞一点。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小说的销量,傻乎乎一根筋的段誉,博得了很多读者的喜欢。
  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论,也是铺天盖地而来,赞誉无数。
  在豆瓣读书上,很快就有超过上千人评分,评分维持在了9。4分的高度。现在的豆瓣用户还少,完结几年的《射雕英雄传》也才一万多个评论而已。《天龙八部》上架不足一个月,一千多人评分,很吊了。
  “机锋遍布,趣味十足。”人大教授李启儒,这一次没给《天龙八部》作序,不过他还是第一时间发表了读第一册的观后感。
  当然也有一个张谭的铁粉,台弯著名的武侠评论家叶洪生,发表了不同意见:“我最喜欢的是《小李飞刀》,最佩服的是射雕三部曲的英雄情怀,初读《天龙八部》第一册,感觉到谭张笔力更甚,娓娓道来始终有趣,然而却找不到英雄之味,儿女情长总过于儿戏。”
  这首先是肯定了这部小说的质量,分别无非是,没有英雄的味道。
  看开头,的确显得儿女情长味道过重,给人感觉立意要低了射雕三部曲一筹。
  但是张谭不着急,出版社也不着急。
  三联书店总经理魏然之,之前就说过:“我看过你的所有小说,《天龙八部》最大气磅礴,英雄之名,莫如乔峰……而且确实如书名,佛味很多。看完之后,我都觉得我有学佛的慧根了,这本书必将是武侠小说的巅峰。”
  所有赞誉,于张谭心里已经难以生出一丝波澜。
  听多了,早听麻木了。
  一晃眼。
  六月就在炎炎酷暑之中度过,七月份到来。
  三联书店总结了本月的书籍销量,一册《天龙八部》,整整卖出了两百六十万本!这一个月的销量,瞬间就把张谭所有小说的销量给淹没了。至今他卖的最好的小说,是《倚天屠龙记》的单册二百四十万本。
  “依现在的销售势头,难道要卖到三百万本?”魏然之请张谭吃饭联络感情的时候,说话都带上了一丝颤音,这种销售数字,除了卖教科书,几乎不可能达到。现在却被一部武侠小说达到了。
  怎不令人惊叹。
  很快香巷和台弯也传来了销售数字,台弯皇冠出版社在全台一个月卖出了60万本的辉煌数字,台弯总人口也就两千万而已,从古至今的武侠小说,哪怕是在武侠黄金时代,也没有过这样逆天的成绩。
  香巷新雅文化,辐射整个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华人,一共也卖出了30万本。
  也就是说,《天龙八部》第一册,简繁体加以在一起,卖出了350万本,这绝对是让国内所有作家难忘项背的数字。
  韩国《朝鲜日报》的外国新闻板块,提及了张谭小说的销售数字,称:“这是不可思议的数量,他(谭张)一个人的小说卖出数量,可能比韩国一年卖出的小说数量还要更多。”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说:“每一次谭张都给世界带来新的震动,他是华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畅销作家。”
  《星暹日报》是泰国最大的华文主流报纸,上面给了很大的板块,来报道《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称这是“现象级”、“华人文化走向世界的证明”、“青年一代最伟大的作品”之类。
  “张谭是新千年以来,亚洲最成功的作家,没有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以j·k·罗琳为代表的西方作家,总是创造一场又一场图书盛宴,现在张谭也开启了东方作家的图书盛宴。”连日本《读卖新闻》都报道了这一盛况。
  同时《读卖新闻》也点出了,谭张的武侠小说,已经由德间出版社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国内销售,销量很不错。(未完待续。)


第264章 作家之王

  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抱歉的看着来借书的华人留学生:“不好意思,图书馆没有购买你说的kungfu…story(功夫故事,代指武侠小说),你可以借其它本,这里有很多你们华人爱看的kungfu…story。”
  图书管理员指着一本书名为“倚天屠龙记”的小说,对华人留学生说。
  这本《倚天屠龙记》已经被翻破了,书边角都起了褶皱。
  “不会吧,竟然还没有买《天龙八部》?算了算了,我还是自己去华人街一趟,看看那边的书店里有没有……天啊,我都看了四遍《倚天屠龙记了》,谭张的所有小说,我都快要背下来了。”
  华人留学生抱怨着离开,自从出国来到斯坦福大学留学,他的生活就变得很狭窄,因为性格的原因,只有几个要好的华人学生,在一起交流。常年的孤寂,让他们都喜欢上了看中国小说,打发时光,也缅怀遥远的中国文化。
  东亚图书馆里,收集了很多中日韩的书籍,其中就包括谭张的小说,这无疑让华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精神食粮。
  每一本谭张的武侠小说,基本都被借出去过几十次、上百次,书页后面的借书日期、还书日期上,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戳子。
  斯坦福大学的华人留学生并不多,为何能借出去这么多次,因为很多学生,不管男女。都是反复借出。不但自己看,还借给学校外的朋友看。包括他们前来陪读的父母。
  在这里的华人圈子,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年龄,都有人喜欢看谭张的小说。
  ……
  和海外的华人相比,大陆与港澳台的读者,是幸福的。
  正版小说充足,盗版小说也第一时间前来抢生意,买不起正版可以买盗版,盗版也舍不得,还可以去租书店租书。
  张谭的读者数量,肯定是远远超过千万级别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租书店和传阅的方式,读到这些小说。
  海外更是如此。
  靠着很多书店,从国内买些书过去销售,或者一些大型图书馆为了丰富藏书,从这边邮寄几套。
  很多华人,就是依靠这样的途径,看到张谭的小说。
  也一点一点了解了张谭这个人。
  背后的传奇。
  伴随着《天龙八部》在世界范围刮起旋风,另一个消息,如同坐上了飞机。传遍无数角落。
  写书五年多时间,张谭的小说正版销量,简繁体加起来,终于达到了一亿本。
  “一亿本!”
  “我们用五年时间做到!”
  “感谢全世界的读者。喜欢谭张的武侠!”
  “才华不足,勤勉补足,五年无一日懈怠。九部小说合共八百一十六万字,这是谭张的努力。小说全球正版销量突破一亿本。就是最好的回报!”
  庐州工作室接连发了多条微…博,以示庆贺。
  这是个惊人的记录。也是第二个中国作家,做到了小说销量突破一亿本。前一个人中国作家,他的名字叫曹雪芹,他写的小说叫做《红楼梦》。
  张谭无法跟曹雪芹一起比较,曹雪芹甩了他十几条街的高度。不过这不妨碍,张谭靠着数量取胜,和曹雪芹一起突破亿本小说销量。也不妨碍媒体大众,对张谭进行毫无底线的吹捧。
  “作家之王!”
  “畅销书之王!”
  “亚洲j·k·罗琳。”
  “中国的j·r·r·托尔金。”
  “领袖世界文化的八零后大作家。”
  “用武侠小说影响世界的青年文豪。”
  **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长文,评价了张谭和他的小说的成就:“j·k·罗琳用一部《哈利·波特》,让全世界见识了她的奇妙思想;j·r·r·托尔金用《魔戒》,构建了庞大无比的魔幻世界。这两位西方作家,用文字影响了全世界。”
  “如今我国青年一代作家谭张,用五年时间创作多部武侠小说,同样支撑起来一个瑰丽多彩、展示中国文化的武侠世界。全球销量超过一亿本,成为当之无愧的作家之王,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追捧。”
  这不是《人民日报》第一次报道张谭,但是这一次无疑吹得最厉害。
  政府报纸带头称呼张谭为“作家之王”,这几乎是对张谭盖棺定论一般,即便没有得到过任何文学奖项,没有成为主流文学家,但凭借一亿本小说销量,和畅销海内外的成绩,张谭就是公认的中国作家之王。
  谭式武侠、谭学,都被反复提及。
  ……
  在张谭成功“封王”之后,他的逼格仿佛又高了一大截。
  这一次,中央电视台的经典访谈节目《艺术人生》,邀请他做客访谈,由主持人朱军,亲自打电话邀请张谭吃个饭,顺便聊节目。
  张谭可以很装逼的拒绝《锵锵三人行》,很有风范的拒绝《鲁豫有约》,然后所有娱乐节目毫无商量余地,直接不上。
  但面对《艺术人生》这种逼格高到天际的节目,他就没那么有抵抗力了。
  作为一名追求文艺范人生的高逼格青年,这种节目实在是诱惑力太大。不过张谭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很淡然的接受了朱军的饭局邀请,并未一口就答应参加节目访谈。
  总要先拿捏一番架子么。
  好歹他也是作家圈子里巅峰级别boss,不能因为是中央台的节目,就失了节操。
  “《艺术人生》也没什么,收视率还不如《快乐大本营》呢,只不过是刷逼格的好节目而已,淡定、淡定。”
  和朱军见面,是在一家不大不小的私房菜馆。
  两人各自都带了一位助理过来。
  “你好,谭张,闻名已久,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朱军挺客气的伸手。
  张谭握住朱军的手,晃了晃,说:“朱军大哥你好,我是看着你主持节目长大的。”
  严格说起来,64年出生的朱军算是长辈了,86年的张谭应该叫他一声叔,但奈何张谭现在的心理年龄不止二十来岁,而是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没这个想法。
  能让他按照长辈尊敬的,只有自己的亲人长辈、苏莎的父母长辈,还有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
  朱军招手示意众人落座,然后将菜单推过来:“这家私房菜很不错,你看喜欢吃什么。”
  “我胃口一向不错,随便什么都可以,还是朱哥你点吧。”
  “那好,我来点。”朱军点完了菜,问了够不够吃,接着又说,“不介意我叫你小谭吧?”
  “小张、小谭都可以。”张谭笑笑,“谭张是笔名,张谭是本名,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没所谓的。”
  朱军想了想,小谭这是名字,没熟悉到这个程度,随便称呼别人的名字不太好,还是称呼姓比较普遍一点:“那还是小张吧。”
  接着,话题也就拉开了。
  不多时朱军就提到了《艺术人生》的访谈,希望张谭能参加,录制一期节目。
  张谭没有矫情到惺惺作态的推辞,点头说:“我很喜欢看《艺术人生》,能被邀请很荣幸。不过朱哥,我能问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