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高一-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即便张谭有空闲,估摸着也没兴趣录制《快乐大本营》,肤浅的做各种小学生游戏,实在是与他的风格不符合,会掉逼格的。
  和苏莎聊了好一会,直到苏莎要录制节目了,电话才挂断。
  睡觉、吃饭。
  下午三点钟,在曲江宾馆的大厅里,由陝西电视台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主要就是告诉记者们,张谭已经前来参加《开坛》特别节目,并针对这一期特别节目,做一些说明。
  新闻发布会上,张谭是主角。
  记者们也围绕着张谭,问个不停。
  《南方周末》的记者,很大胆的提问说:“谭张,前一段时间,有许多人认为你已经商业化,没有了身为一个作家的纯粹,对于这种说法,你本人如何看待‘谭张商业化’?”
  本来无心回答,但是现在有人问了,张谭也就顺便做个回应:“谭张商业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混淆的概念,究竟是说我的小说商业化,还是说我本人商业化了。如果说是小说的话,很明显从一开始就非常的商业化,有一家专门的版权公司来运作开发。”
  扫视了一圈认真记录他的回答的记者们,张谭继续说:“至于我本人的商业化,我觉得并没有,我应该不是很常参加商业活动。从我写作以来,大概是《射雕英雄传》成书之后,有大量的活动邀请我,还有广告商,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有无数人联系我的助理,希望我能接受邀约。”
  “但是我几乎全部都拒绝了,和谭张商业化相恰恰相反,我并不热衷赚钱。很多时候是碍于情面,不得不稍微露个面。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享受我自己的平凡生活。”
  《温。州都市报》的记者反问:“参加这次的华山论剑,不就是商业活动吗?”
  陪同参加发布会的陝西电视台副台长王渭林,抢白了一句:“请大家明白一点,我们这一次举办的华山论剑,是《开坛》的特别节目,是一场大型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并非商业活动。”
  王渭林说完,张谭点了点头,也说:“从一开始,我和节目组沟通的时候,华山论剑不是武功上的比试,也不是一次商业炒作,它是一次文化人之间的谈论,纯粹的交流对话……事实上去年,《开坛》节目组就邀请了我,我以才疏学浅为理由,拒绝了。”
  “今年的时候,《开坛》栏目组又带着很大的诚意邀请我,他们的想法打动了我。现如今的武侠文化,蓬勃而又彰显生命力,作为一名武侠作家,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能够给武侠的发展,做一些有利的铺垫,至少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说话的时候,张谭表情很到位。
  颇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
  如果放在其它领域,张谭摆出如此姿态,绝对是贻笑大方,让人觉得自大自狂。但在武侠领域,早已晋升江湖扛把子,张谭的地位,足以配得上这一席话。虽然他还年轻,但没人会对此有异议。
  连谭学都被一些人喊出来了,何况交流一下武侠文化。
  咔嚓,咔嚓,记者们一边拍照,一边继续提问。
  张谭挑挑捡捡,能回答的都认真回答了,不想回答的,就转进、岔开话题。如此折腾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这场新闻发布会。
  ……
  新闻发布会上,张谭的讲话,很快就随着媒体的报道而传开了。
  关于谭张商业化的批评,瞬间被破除。
  如果说之前有不少人赞同这个意见,认为张谭的确是太商业化,那么张谭的一番话,很好的告诉别人,什么才叫商业化,而他又是多么低调。
  真正的谭张商业化,应该是活动秀不断、代言接不停、节目跑不完。
  然而这几年来,张谭总共只参加了三档访谈节目,最早的一档是薪浪网的《射雕英雄来做客》节目,为张谭自己第一部改编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宣传,而参加的。随后是2005年的《杨…澜访谈录》,再接着是今年的《艺术人生》。
  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参加任何节目了。
  代言广告,张谭没有接过,以张谭的人气和名气,找他拍广告的厂商不要太多,然而第五代导演都去拍广告、做代言了,张谭没有接过哪怕一个广告。哦,也不能说没接过,他曾经为自己的微。博,拍过一个《我为自己代言》。
  风靡了多少少年,广告中的台词,至今仍然是帖吧、论坛灌水的必备神贴之一。
  至于活动,要稍微多一些,但是与商业牵连并不大。以前的时候,张谭主要是签书会,有过一个月跑n场签书会的记录,但是后来小说销量上去了,张谭一次签书会也没举办了。
  电视剧、电影的开机仪式、新闻发布会、庆功宴、首映礼,张谭参加的不少,然而这些都是场面的必须行为。总不能自己的小说改编影视开机了,自己却始终不露面吧。
  这三条一一分析完,张谭究竟商业不商业,一目了然。
  “我为什么佩服探长,除了才华,更多的是他的态度。”天涯论坛上面,有个张谭的铁杆粉,如此发帖讲述自己为什么成为张谭的粉丝。
  “首先探长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写作,五年时间,小说一部接着一部,还本本都高质量,勤勉绝对胜多大多数作家。其次探长赚钱能力无人能比,但是从未见过他因为赚钱多而停止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认真的学习导演知识。再次是探长有才华但从不恃才傲物,从来没有见过他生活中有什么负面新闻。最后,谭张口才很好,长得也帅,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但却靠才华吃饭,这才是真正的优质偶像。”
  这个帖子,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虽然把张谭跨上天了,但张谭这几年的表现,对得起这样的评价。
  作为一名逼格很高的名作家,一路上表现完美。(未完待续。)


第272章 君子六艺

  10月7日。
  艳阳高照。
  花阴市的某地,锣鼓震天,彩旗招展。
  高高的横幅上,显眼的写着“热烈庆祝第一届华山论剑武林大会在华阴市召开”。
  这就是陝西省武术联合会和长安武术联合会,借着《开坛》特别节目《谭张华山论剑》的东风,召开的武林中人华山论剑。可惜没能跟华山景区那边沟通好,所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林人士,只能在县城里论剑。
  无缘登上华山之巅。
  不过县城里召开,也有在县城里的优势,那就是人多热闹。
  武林不少门派都派了弟子前来,有穿着和尚衣服的少林弟子,有穿着道士衣服的武当弟子,还有一些穿着道袍的尼姑,以及一些穿着宽松练功服的人。这些门派高手,各自摆下擂台,在上面表演着武学。
  然后还有比武进行。
  此时张谭就在陝西电视台副台长王渭林、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花阴市市长王元长的陪同下,观看着高手们的比武。
  怎么说呢。
  此时此刻张谭的感觉,就两个字——热闹。
  所谓的门派高手们,和电视剧里面的武林人士形象,大相径庭。电视剧里的江湖中人,即便是长得丑,也一股子飒爽气势,但是现实中的高手们,却跟一般人没什么分别,除了衣服之外,看不出一点高手该有的气势。
  尤其是这一次,还来了几位门派掌门,青城派的掌门、武当派的掌门都来了。往那一坐,谁都看不出来他们竟然是一派掌门。
  而比武台上的比武。也丝毫没有质量可言,更像是在表演套路。完全没有比武该有的激情。
  坐在椅子上,张谭心想:“看完这次武林大会,我大概再也写不出豪情壮志、傲气凌然的大侠了。”
  如此看了半天,下午张谭就不想继续看了,匆匆回了长安。
  ……
  武林大会的热闹,与真正的华山论剑活动,没多大关系,与《开坛》栏目也没多大关系。
  直到第二天,10月8日。才是真正的《谭张华山论剑》直播活动。
  大清早,载满了节目组、嘉宾、记者的车队从长安出发,七点半就到了华山脚下。现场已经聚集了大概上千名从各地赶来的张谭的粉丝。这些粉丝都被安排在了山脚下的西岳庙周围等待。
  直播定在八点钟。
  为了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从长安和花阴市当地,抽调了500名干警和150名武警,计划将华山风景区封山八个小时。
  此情此景,让张谭想起了很早之前,折江卫视影视文化频道,曾经直播过《射雕英雄传》拍戏。也是全民大动员,甚至调来了直升机。那一次张谭只是被采访的嘉宾,这一次却是这场直播的主角。
  “再临华山,心境又是一番不同。”
  看着隐约在云雾之中的华山群峰。张谭有些感慨。
  2003年年底,他来过一次华山,那一次是《今古传奇·武侠版》主办的武侠作者和武侠研究者参加的华山论剑大会。张谭从早晨开始爬山。一步一步,走到了晚上。才把整个华山走一遍。
  那时候还有《武侠版》的小编辑凤歌陪他一起。
  现如今凤歌也成了武侠作家,还写了一部《昆仑》。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评价不错,张谭在自己的微…博中推荐过。因为和《武侠版》的关系很熟,张谭经常会在微…博推荐《武侠版》的小说。
  仔细说起来,也是一种提携后辈。
  人人都在不觉间改变了许多……
  没给张谭多少感慨的时间,直播车到位后,立刻开始了调试,节目组也把张谭请到了西岳庙。
  西岳庙是祭祀华山的地方,这里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
  张谭在射雕三部曲中,没少写全真教,没吹也没黑,因此倒也算和谐。
  八点一到,准时直播。
  现场主持人李蕾,先做了一番开场白,点明直播的主题,随后介绍了张谭:“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们中国的作家之王、武侠大宗师、创作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等非常多武侠名著的谭张,谭大侠。”
  张谭对着直播镜头,挥了挥手:“很高兴来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我与华山缘分不浅,能亲来华山论剑一场,着实是人生快事,感谢《开坛》节目组的盛情邀约。”
  介绍了张谭,李蕾又转向身后的西岳庙:“在我身后就是西岳庙,西岳庙会是今天华山论剑的分会场,谭张迷们将在这个分会场,全程收看直播,我们还会有一些问题交给谭张迷们讨论,并与主会场联动。”
  被镜头拍到的粉丝们,纷纷冲着镜头欢呼雀跃。
  李蕾又说:“……能写出郭靖、杨过、张无忌这等大侠的作家,必定是翩然君子。今天呢,我们特意为谭张准备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道题目——三道难关礼、乐、射;三场节目御、书、数。这第一道难关的题目是礼。”
  礼,就是祭祀华山。
  于是乎西岳庙的道士们,摆好香案,将张谭等人请进了西岳庙里,按照道士的指示步骤,祭拜西岳华山。
  简单搞定第一道难关。
  拜完之后,李蕾又说:“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的镜头随着谭张,一起登上华山吧!请谭张在欣赏华山的美景之时,顺便把剩下的五道题目解答完吧。”
  一行人有记者、有教授、有工作人员、还有特别挑选出来的十几位书迷,走上了华山索道。
  等待缆车的时候,李蕾提到了三场节目的第一场。御。御在君子六艺中是驾车的意思,在这里当然没车可驾。但是可以坐缆车。直播时间有限,不可能全程爬山。乘坐缆车就是必然之选,变相的展示了御这场节目。
  乘缆车把西峰上下一个来回,中间众人谈论了许多华山美景,心情都舒畅起来。
  随后开始攀爬北峰。
  李蕾继续出了三道难关的第二道,乐。
  在华山道旁,有穿着古装衣服的男女乐师,或吹奏笛子,或弹奏古筝,或吟唱诗词。让张谭根据这些音乐,来回答乐师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或者吟唱的是哪首诗词。因为事先就把答案告诉过张谭。
  所以,很顺利的通过了乐这一关。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九点十分,众人登上了索道广场,在这里,迎来了三道难关的第三道,射。
  广场上有箭靶。距离十米远,让张谭射箭,射中即可。
  十米是很近的距离,张谭昨天下午还特意去了射箭馆。练习两个小时的射箭。因此当弓箭握在手中,立刻摆好姿势,做出弯弓射雕的pose。拉成满月再松手,离弦之箭瞬息射中靶子。
  有点偏。但稳稳的挂在上面。
  “好!”身边众人,一起鼓噪。
  至此三道难关全部完成。众人直接登上了北峰峰顶。
  山风拂面,李蕾喊出了三场节目的第二场,书。
  一块包裹着红布的巨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