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高一-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电影么,现在还不太现实……唱歌呢,貌似我唱歌也就业余级别,写写歌词还可以,但是谱曲有点麻烦,要重新学……写小说吧,我十几年的书龄,总能写好几本小说。不过貌似现在网络小说还没怎么兴起,传统出版的武侠和奇幻才是正道。”
  “可惜我现在就是一枚穷学生,家里要供养我和姐姐念书,穷得叮当响。否则拿钱出来开几家网吧,绝对是大赚特赚啊,就算不开网吧,做点什么小生意,都能赚钱。现在这个时代,正是中国经济飞腾的十年,黄金遍地啊!”
  历史细节变得似是而非,但大势却滚滚如潮不会变。
  “劝说爸妈借钱做生意,应该很难,不过,如果我记忆结果还正确的话,不出半年,老爸就要下岗了。粮站被私人承包,所有职工都买断了,买断价似乎是两万还是三万……或许可以让老爸拿这笔钱出来,开网吧。”
  “马上《热血传奇》就要来了,这款韩国泡菜游戏,风靡全中国啊,让多少孩子走进了网吧这条不归路。”
  “一切静等吧。”
  张谭有些底气不足的想到。
  如果历史的细节没改变,他绝对会信心十足的计划一切,但是现在这情况,谁知道历史拐到哪一个拐角了。万一网吧没火起来,万一《热血传奇》消失了呢?
  “暂时要做的,就是适应学生的身份,然后写写小说,寄给出版社,赚点小钱。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啊。”
  想着,张谭从口袋里掏出来自己带来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一共一千五百元,其中八百元是学费,四百元是住宿费,两百元是张谭一个月的生活费,剩下一百元,爷爷给了其中的八十,还有二十是他暑假抓“老海虾”卖赚的。
  “老海虾”其实不是海虾,而是内地产的小龙虾,披着红色的硬壳,张牙舞爪,一点不怕人。
  这种小龙虾,个头不大,纵横田间、池塘、沟渠,非常好抓,然后价格还挺贵,一块多钱一斤。拿牙刷刷干净,炒出来味道特别香脆。如果不想干炒,可以把虾仁剥出来,煮成虾糊,能让人多吃两大碗白米饭。
  不过现在,吃小龙虾貌似在合淝还没有后世那么流行。
  未来的合淝,可是号称中国淡水龙虾之都,龙虾美食成为了合淝的一张名片。
  ————————
  更新通知:上架前,每日早(8点)中(2点)晚(8点)三更。


第003章 双墩中学

  “要不然我干脆别念了,回家养龙虾算了……不行,养龙虾太俗了,难得重活一次,生活品位一定要提高。”
  心里感慨了一会小龙虾的美味,张谭又重新在颠簸拥挤的车厢里,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从来不是雄心万丈的人,俗人就是俗人,不会因为重生一次就变成高帅富了,但是这不代表俗人没有想法。
  俗人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逼格,走文艺范人生。
  “如果我记得没差,《今古传奇》有武侠版和奇幻版两种,当年我经常淘。还有郑洲出版的《武侠故事》,这两种,应该是现在最流行的小说杂志了吧,哦,还有《科幻世界》。连载的都是武侠、奇幻、科幻这些有悖于传统文学的小说。”
  “那么,我该写点什么小说,赚稿费呢?”
  “后世的网文暂时不能写,太新奇了,写出来大家不一定能接受的了,还是按部就班先写写武侠小说吧。不过,我要先写点什么呢?金古黄梁温,这几位老牌武侠作家,不知道还在不在。”
  没有电脑,上不了网,张谭很多信息都没法了解。
  “如果熟悉的武侠小说都发表了,我也只能想点别的了。”
  晃晃悠悠,半个小时的车程结束,新亚汽车站到了,将大包小包的行礼背上,张谭站在了汽车站门口。新亚汽车站位于双岗,而此时的双岗,张谭已经彻底没有印象了,十五年后的合淝一天一个样,而现在的合淝,要多破有多破。
  “百废待兴的感觉。”
  张谭抬手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有些刺眼。
  “哎,小伙子,去哪?”在车站门口转悠的三轮车司机,开到了张谭面前,高声问。
  “去昌运汽车站,多少钱?”张谭问。
  “昌运?过桥的那个?”
  “对。”
  司机看了一眼张谭,以一种吃了亏的语气说:“看你是学生,给十块钱上来吧。”
  张谭张了张嘴,忽然想到了当年,当年他也是刚来上学,不知道昌运汽车站在哪,就打了个三轮车,结果被要去十块钱,而事实上,昌运汽车站只是过了桥再横穿一条街就到了,打的也不过才起步价五块钱而已。
  “师傅你欺负我小孩子是吧,给你两块钱,愿意拉我就走,不愿意就算了。”
  如果不是背着大包小包,走路不方便,张谭根本不想坐车,他挺想熟悉熟悉十五年前的合淝,是怎样一番景象。
  三轮车司机咧嘴笑了笑,没有一点宰人的不好意思,问:“你是去念书的,高中?”
  “嗯。”
  “给五块钱,上来吧。”
  “说了两块,师傅,多一块我都不会出。”十五年前,他被坑过,这个教训他记了足足十五年,现在坚决不再犯。
  “小伙子你真是……”司机师傅有点讪讪的,“行,上来吧。”
  三轮车要过桥,桥下面就是合淝的护城河包河,合淝是著名的古城,周朝时合淝就已经有人居住,庐子国就在此建都。三国时期,张辽就是在合淝的逍遥津,八百步卒破了孙权十万大军,几乎活捉孙权,杀得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止啼,威震天下。
  张谭小时候来逍遥津玩,看着园里张辽骑马的雕塑,听老人说起这个故事,总是幻想,自己会不会就是张辽的后人,大家都姓张嘛。
  昌运汽车站,同样破破烂烂,张谭很容易就找到了去下塘镇的中巴车,这班中巴车会路过双墩中学,同样只要两块钱车费。
  合水路的路面不比合淮路好多少,也是坑坑洼洼,车子开起来,颠簸不堪。
  忍耐着、穿行过陌生又熟悉、破旧却盎然的沿路景色,终于到了双墩中学。
  当站在了双墩中学大门口,看着中间高两边矮的学校大门,张谭不禁生出了时空穿梭的错觉,尘封的记忆,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十五年啊……”
  很快,他就按下心思,走进了校园里。
  双墩中学的大门朝西边开,一进大门,就是个有台阶的主干道,主干道尽头就是教学楼,教学楼坐北朝南,侧边的墙壁上,金色的大字写着校风。
  “尚德、励志、求知、报国。”
  在主干道的左边,是一个小湖泊,湖泊上有桥有小亭子,看上去风景很美,但事实上每到中午,大家都跑来这里洗衣服。主干道的右边,是一座假山,种了许多树,傍晚的时候,总有一些搞暧。昧的同学上山“读书”。
  双墩中学远离双墩镇,是在农村,马路对面就是合蚌客运专线,合淝通往淮楠、蚌阜的唯一铁路线,京沪线的支线。
  遥想当年,总是有一群学生,打着安静的旗号,跑来铁路上,看书背书。
  在学校的隔壁,右边有一家田园饭店,几乎就是为了双墩中学而开的小饭店。左边就不得了了,是合淝市第一座高尔夫球场,元一高尔夫球场兼别墅,与双墩中学一墙之隔,新生宿舍正好能背对元一,每天都能从窗户看到别墅里的情况。
  张谭没少翻墙头,跑进元一里面闲逛。
  不过一杆高尔夫要十块钱,学生没钱,只能干瞪眼。
  元一高尔夫球场傍水而建,后面就是蔡塘水库,泛舟其上,滋味悠然,还能钓鱼,张谭就看过有人钓起了胳膊长的大草鱼。
  而且最关键的是,元一高尔夫球场别墅,是有钱人的居住地,张谭就看见过安微卫视主持人、当家一姐周群,坐着豪车,跟一个中年人进出过其中一间别墅。
  当时正好盛传周群嫁给了富商,两相吻合。
  前门是铁路,左邻高尔夫球场,右舍田园饭店,双墩中学的后方,也是一处了不得的地方。那是老坟地,双墩镇的公墓。从学校操场翻墙头,翻过去就是了,说起来,只要不怕鬼,这里十分安静,是个读书、幽会的好地方。
  不过女生不会翻墙头,因此没能利用起来……当年,张谭在这里,还干出过一件大事。
  一瞬之间,关于双墩中学的点点滴滴,都涌入了张谭的脑子里。
  “又回到这里,读三年书了。”
  “昔日的同学,再一次相逢相识,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吧。”
  “那么现在,办理入学手续!”



第004章 卡尺头

  手续并不算麻烦,尤其是招生老师,张谭还认识。
  这个老师是他四叔的同学,张谭之所以来双墩中学念书,就是因为这个老师存在。按照家里的意思,这边有认识的老师,能管一管张谭,但是很显然这位老师不合格,高中几乎从未管过张谭。
  如果早知道这老师不负责任,家里绝对不会同意张谭来双墩中学念书,岗集镇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去长沣县读书,或者就在岗集中学念。
  这个时代,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有排名的。
  在长沣县,排第一位的自然就是长沣一中,市级示范高中,后来还升了省级。第二的是长沣二中,第三就是双墩中学了。
  岗集中学属于倒数,附近的吴山中学、土山中学等学校,同样是倒数。
  “你自己知道宿舍怎么走吧?沿着主干道往右走,岔到小路上,看到那一排瓦房没有,你的宿舍就在那边,103房,最近的那间。”四叔的同学,连带路都懒得带,直接伸手指了指。
  张谭当然知道在哪,也不想烦他,直接点头:“我知道。”
  “那你去吧。”
  “哦。”
  对这个老师,张谭是一点尊重都没有,上一辈子的三年高中生涯,他对张谭可是一点都没尽责。
  背着大包,拖着行李箱,很费力的来到了宿舍区,一排有十几间并排的瓦房。
  这是七八十年代双墩中学建的宿舍,破烂简陋,门前都是荒草。
  双墩中学有三片宿舍,一片就是这里,上个世纪的老瓦房。一片就是现在的女生宿舍,是两栋五层的小楼。再一片就是学校新建的学生宿舍,有六层,每一层有十五间宿舍。
  只是因为新建的宿舍还没竣工,他们这批男生新生,只能跑来住瓦房。
  而整个高中生涯,仅仅是宿舍,张谭就搬了三次。
  第一次自然就是这里的瓦房宿舍,住了大概半个学期;第二次是女生宿舍,因为瓦房普遍漏雨,学校想办法把老师住的三层小楼给空出来一栋,让给了女生,把原本的一栋女生宿舍让给了男生;第三次就是新宿舍竣工,正好赶上高二文理分班,重新分了宿舍。
  最奇妙的莫过于第二次搬的宿舍,跟女生宿舍面对面,下了晚自习,女生宿舍亮起灯,多少少年睡不着觉啊!
  红外线的激光灯,总是在女生宿舍游来游去。
  有那些骚一点的,干脆就光着膀子站在窗户前,大胆让女生欣赏自家的瘦排骨。
  都是刚发育的学生,真没几个学生有肌肉。
  “103宿舍,103宿舍应该就是这间了。”将大包放在门口,张谭站在一扇破旧的铁皮门前,门上的房间号很模糊。
  十几年前的记忆,张谭已经有些模糊了,观望了好一会才确定这间就是103宿舍。其实也是他脑子秀逗,直接拿钥匙试一试,不就知道是还是不是,总不会用103宿舍的钥匙,能打开其他宿舍。
  不过,话也难说。
  张谭记得他们搬去新生宿舍之前,就有人拿自家的钥匙,跑去新生宿舍开门,还真开了好几间宿舍的门。
  貌似这种统一制式的锁,重复开启的可能性大增。
  不管怎么说,张谭进了宿舍,挑选了靠近门口的下铺,他不喜欢睡上铺,特别是这种老式的铁架子上下铺,爬上去很费力。
  宿舍是那种瓦房顶,六张上下铺一共可以睡十二个学生,厕所还得跑去一排瓦房的尽头,是个破旧的公厕与水房合体的建筑。
  铺好床铺,收好贵重物品,带上剩余的四百多元钱,张谭锁好门又出去了。
  ……
  “师傅,去双墩镇。”校门口停着很多三轮车,去一次镇上两块钱。
  这个时间点,几乎都是来双墩中学的人,很少有去双墩镇的,因此车厢里就张谭一个人。不一会,在颠簸之中,来到了双墩镇,此时的双墩镇和张谭记忆中差不多,毕竟他对双墩镇的印象,就是高中生活那三年,之后双墩镇如何发展,已经毕业的张谭甚少关注。
  “大转盘,小转盘,新。浪网吧,沸腾网吧……还是先去理发店吧。”
  张谭进了一家从门面上看,算是很时尚的理发店。2001年的时候,城市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