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高一-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大奖最佳影片。没能到手,但一尊最佳导演也值得去一趟了,毕竟百花奖也是中国电影三大奖项之一(金鸡、百花、华表)。对于喜欢刷逼格的张谭来说,百花奖最佳导演,是装点门面的好东西。
  当天晚上,张谭是一个人走的红地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获奖。
  颁奖典礼星光黯淡,来参加的明星真没几个,倒是奥运会冠军。被拉来了几个捧场。看看表演,等待颁奖。最终没有丝毫意外,最佳导演颁发给了张谭。
  从容淡定的走上台,接过奖杯。张谭依然是一番没有多少特色的获奖感言:“感谢百花奖的观众对我的支持与肯定,感谢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我们一起拍了一部好电影。感谢我的家人。你们的支持使我安心工作……总之,谢谢!”
  掌声中。主持人****走过来,拉住了张谭:“谭导。你获得了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实至名归。石头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你第一次当导演,就拿到百花奖,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特别想说的,就是拿奖的感觉很好,希望以后能多拿一点奖。”张谭将手中的奖杯晃了晃,微笑着说。
  ****笑着问:“这几天,你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反响是一片溢美之声,很多人都说看着看着就流口水了。我想此时此刻,电视机前的观众,很多人都想问你一句,你是一个吃货吗?”
  这时候张谭当然不会暴露自己不是一个吃货的事实:“当然,我很喜欢吃,很喜欢研究吃,更喜欢与大家分享好吃的。”
  “看得出来,谭导是把自己在吃的研究上,拿出了看家本领与大家分享,让我们都受益匪浅,原来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吃的。”
  张谭回应说:“中国的土地上有充足的食材,中国人也愿意在吃的方面钻研,而且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吃的方面,肯定会更加钻研,发掘、创造出更多的美食。”
  “的确是这样。”****控制着台上的时长,“好的,再次感谢谭导与我们分享他的吃的经验,祝贺谭导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导演,恭喜。”
  “谢谢。”张谭对着台下挥了挥手,离开了颁奖台。
  本以为自己也就是过来拿个最佳导演奖项,谁知道一会儿又有他的奖项了,优秀故事片奖,这是对没拿到最佳影片的补偿。因为获得这个奖项的有两部影片,所以张谭只是上去拿了将,说了声“感谢”就下来了。
  ……
  拿到生平第一座电影大奖的张谭,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后台采访中,无疑最引人注目。记者们除了采访他获奖的感受,更多的是和****一样,把采访重点放在了《舌尖上的中国》身上。
  没办法,这几天《舌尖》太火了。
  张谭还要赶晚上的飞机,因此不愿意多谈,只是告诉记者:“明天晚上,会播出第十二集《舌尖的花絮》,里面有我详细的创作思路,和我们摄制组在拍摄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看完这部花絮后,大家没必要再采访我了。”
  倒是有一位记者的问题,张谭认真回答了。
  “谭导,首先恭喜你拿到了最佳导演,您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您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一部很好玩的电影,那么现在《舌尖》已经播出了,您的下一部电影,能透露一下具体情况吗?”
  “呃,我能告诉你们的就是……是一部很好玩的科幻片。”张谭透露了消息,“我对科幻题材的电影很有兴趣,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灵感,我想会很好玩,真的。”
  “科幻电影?”不少记者顿时惊讶了起来。
  中国的科幻电影不是说没有,但数量极其稀少,而且拍得好的也不多,至少随着商业化电影浪潮开始后,还没有导演敢于尝试科幻片。
  “谭导您确定是要拍科幻片?”
  “很惊讶吗,我确定是科幻片。”
  “可是科幻片在中国没市场……”
  张谭笑了笑:“确实,科幻片很少有国内导演愿意拍摄,而且受众也不大,但是想要试一试,我有很多科幻的构思,它们非常精彩,我相信我拍出来后,会是一部好电影。好了,我还要赶飞机,采访就到这里吧。”
  丢出了科幻片这颗炸弹后,张谭就离开了大涟。
  他自《舌尖》制作完,休息了好一阵子,现在终于又投入到电影工作中,开始筹备自己的最新一部电影。
  一部科幻电影。
  ……
  而就在张谭参加完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始闭关筹备新电影的第二天,周六播出的第十一集,正片最后一集,收视率出来了。
  7。329%的超级数据。
  媒体对于这个数字,已经麻木了,这部纪录片打破了太多人对国产纪录片的认知。而随后周日晚,播出了第十二集《舌尖的花絮》。
  在花絮中,张谭详细的解读了自己的创作思路。
  “我看过很多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往往都是讲述传奇,讲述一个我没办法触及到的世界。所以有一天我就在想,如果我来拍纪录片,我会拍什么传奇?”
  “我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拍传奇故事,离我们那么远,只能看个有趣。我就想了,纪录片为什么不能记录身边最普通的东西?而我们身边,每天都要经历的最普通的事情,无疑就是吃喝睡这三件。”
  “这里面最有拍摄意义的,就是吃喝、就是食物了。”
  “又因为我要展现的本就是身边最平常的内容,所以我选择最基本的食材,在讨论的时候,很多人劝我说,美食纪录片对于美食的描述要细致,比如应该有爽口弹牙、香气扑鼻这样的词。”
  “但我认为这些词根本不重要,比如其中一个段落,我认为应该讲采藕人的一顿早餐,讲他们的早餐能够给他们提供一天的重体力活所需要的热量。我觉得这是才是人的故事。”
  “如果完全讲藕的美食,找一家武汗的高级餐厅,拍摄一个全藕宴,再多讲一讲全藕宴厨师的故事就行。同样是关于人的故事,但是主题出来后,完全不同。”
  除了创作思路的解读,也有很多拍摄的幕后,如何拍近景的食材,如何寻找可供拍摄的素材。
  本来张谭和韩志东,都以为花絮节目,应该没多少人喜欢看。
  可是等到收视率出来后,有一次傻眼了。
  收视率竟然达到6。547%这么多,一部讲述幕后花絮,内容除了那些拍摄中的细节,就剩下会议室里,张谭和几个分集导演在那对话了。
  本该是枯燥乏味的,却还是吸引了这么多观众收看。
  当真不可思议。
  有鉴于此
  央视台里当即乘热打铁,安排在中央七套每天17点30分,重播《舌尖上的中国》,并且在稍后几天,二套腾出时间段后,在二套也要继续播出。
  完全是把《舌尖上的中国》当成了主打片。(未完待续。)
  ps:  求推荐票和月票!


第327章 八分钟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完美收官,平均收视率5。764%,市场收视份额21。451%,创造了央视纪录片播出的历史新高。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央视七套重播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由于调整到了每天下午五点半播出,属于很好的时间段。结果收视率不降反升,重播的第一集,就达到了6点以上的收视率。
  《舌尖》的风暴注定不会短暂。
  社会上已经刮起了“舌尖风”,纪录片中播出的那些美食,立刻成为了吃货们的首选。那些被拍进纪录片的美食店主,纷纷表示他们家的食材销量大增,有的甚至都暴增上百倍,卖断货。
  不仅是这些店主,还有很多地方,只要是卖的东西在《舌尖》中出现过的食物,就会暴增大量的顾客购买。
  这还只是《舌尖》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舌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热度到口碑,全都做到了最好。曾经对纪录片表示不屑的人,在这样的水准、质量面前无话可说,那些想看张谭闹笑话的人,也完全不敢露头了。譬如之前捧着冯大炮臭脚,对张谭表示不屑一顾的陆海,现在完全当作不知道张谭这个人。
  再去捧冯大炮臭脚时,两人很一致的忽略张谭。
  都在张谭身上,丢了不止一次的脸,已经留下阴影了。
  从小说到歌曲,从电影到纪录片,张谭的才华已经几次打破众人的认知。以张谭如今不过二十二周岁的年纪。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说改天他要向科学界发展。估摸着也会有不少人选择相信。
  当然。
  张谭自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的科学素养。大概能超过初中水平,高中学的科学知识,已经还给了老师。
  毕竟是个文科生么。
  只不过不懂科学,不代表不懂科幻。
  当年张谭可是把《科幻世界》和《今古传奇·武侠版》同样奉为圣经的爱读书好学生。像是大刘的科幻小说,他都读过。当然,和武侠那云来雾去的发挥想象力不同,科幻最起码要做到有迹可循。
  所以即便这个世界没有了大刘这号人物,也没有了《三体》这样的科幻神作,张谭依然写不出来科幻小说。
  “电影倒是可以搞一搞。我重生之前,可是刚看完《三体》电影版不久。”
  张谭是2016年8月底读档重生,一下子回到了十五年前的2001年8月底,因为对《三体》小说很喜欢,所以提早就看过《三体》的点映场。
  即使要搞《三体》也是很多年以后,因为他只看过点映场,并不知道电影的具体成绩。
  然而科幻佳作,可不仅只有一部《三体》,上一辈子张谭看过太多牛逼的科幻片。记忆深刻的也有好多部。令他欢喜度百倍提升的是,n多的科幻经典,在这个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世界的细节改变。是他最大的信心。
  “老弟,确定要拍摄科幻片?”王主将很郑重的询问。
  华谊兄弟与张谭合作由来已久,先不说几部武侠剧的大热。就是一部《疯狂的石头》,也让华谊兄弟赚的钵满盆满。使得王氏兄弟,成为张谭的坚定合作者。加上年前的时候。张谭又花了两千万购入华谊兄弟7%的股份,成为股东之一。
  合作顺理成章。
  张谭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发出一下一下清脆的声响:“当然,我很早就开始规划这部科幻片,剧本早就敲定好了,连分镜头脚本,我也已经写好了,这会是一部很好的科幻片。”
  王主将点头:“我肯定相信你的本事,你说拍好片就肯定是好片……只是,如果我们在美国拍科幻片,我肯定眉头都不皱一下。在国内拍科幻片,说实话很难取得多大的成绩,说句不好听的,国内没有科幻土壤。”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现在拍摄的是一部比较低成本的科幻片,目前我估算是三千万投资,拍成后,卖票房卖过亿的话,应该马马虎虎能做到,再发行一些dvd,卖点电视首播权,想要赔钱很难。”
  科幻片在国内的确没土壤,但那是因为国产科幻质量不过关,一没特效、二没创意、三没故事。只要拍得好,科幻片也不是没拿过高票房。《阿凡达》、《地心引力》、《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都取得过高票房。
  变形金刚系列如果也算科幻的话,票房更高了,这个系列可是领衔了好几年国内票房榜的冠军,尤其是第四部,如果不是未能延长上映期,差点就破了20亿元。
  总而言之,张谭对自己即将创作的这部科幻电影,信心十足。
  王主将没有这么多信心,不甘心的说:“其实我们可以继续创作石头这种类型的喜剧片,搞一个疯狂系列,这里面的很多价值潜力都还没有挖掘干净,比创作科幻片要靠谱多了。”
  从赚钱的角度来说,王主将说得很在理。
  新类型的电影其实是一道开胃菜,诸多跟风作品才是真正的享受大餐。盖·里奇先拍了《两杆大烟枪》成名,再拍了《偷抢拐骗》赚钱;宁浩先拍了《疯狂的石头》成名,再拍了《疯狂的赛车》赚钱。
  只是到了张谭这里,并不想继续拍摄,这个创意用一次,开创了一个类型,就该功成身退了。毕竟不管《偷抢拐骗》还是《疯狂的赛车》,口碑都不如第一部,圈钱的意味更加浓厚。
  张谭不差钱,只求逼格。
  “这样吧,陈力跟我混了好几年,他的本事很不错,在导演的基础功力上比我强。我提供一个本子,庐影和华谊兄弟共同投资,交给陈力执导,我来监制。”张谭想了想说。
  陈力是他的铁杆小弟,从大学期间就混在一起。
  适合拍一些不错的、但是张谭看不上的电影。
  于是乎,在张谭筹备科幻新片的时候,庐影和华谊兄弟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新闻会上,张谭、李艳和王主将带着新晋电影导演陈力,宣布了电影《疯狂的赛车》正式启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