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成这样原因的本质就是,作家拥有原创故事的想象力,而编剧只有加工成品的能力,想象力是天生的,加工能力是后天训练的。中国的很多编剧,在技巧方面,绝对没话说,很多剧本的转场安排,都是相当出色的。
但是,他们就是缺想象力。
所以写得结构再完整的剧本,拍出来后,仍然可能是一坨屎。
早在七、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大文豪的作品,充满着思想性的作品,被编剧本改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余华的《活着》。这些作品用文艺手法的改编,把故事讲出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上拿了很多奖。
然而到了商业片时代,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援,需要编剧自己去发挥创作能力,那就完蛋了。十个有九个编剧要扑街,铸就了国产烂片的巨大名头。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创的ip内容增多,才渐渐的爆发了一批优质的电视剧、电影。
所以从一开始,影视圈很多人就把作者和编剧的地位弄颠倒了。
认为是编剧成就了影视作品,电影电视火了,那是导演的功劳,那是演员的功劳。那是编剧的功劳,唯独忘了算作者有多少功劳。甚至有些编剧还堂而皇之的认为。自己的改编能力很强,火是自己的本事。不是原著,只是他选择了某一部小说来改编而已。
这大概也是影视圈的怪现象之一了。
八月天的夏日,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
小洋楼里的空调呼呼吹冷风,张谭就躲在空调屋里,闭关写剧本。
他没学过编剧这个专业,说实话外行人是很少会直接去写剧本,但是张谭的编剧能力却也不是瞎吹的,电视剧就是剧本的成品。很多编剧在编写剧本之前,都要看很多不同题材的电视剧。以在脑子里给剧本打下一个框架。
剧本最难的部分,无疑就是分场景分镜头,每一场每一场很细的场景镜头,这一点是张谭不具备的能力。
而张谭的优势则是他脑子里有很多现成品,83版和94版这两版《射雕》,几乎都烂在心里了,03版央视的《射雕》也看过几次,可以说里面很多经典场面,他都记忆深刻。当然只靠着这些记忆。是写不出来剧本的。
剧本是对整个导演流程的阐述,如何转场、如何留白、如何让演员自由发挥,都有严格要求。
奈何走了刘长山三人,却留下了他们的半成品剧本。
张谭不至于矫情到有半成品而不用的地步。事实上刘长山三人这一版的剧本虽然毛躁了一点,但大部分的转场、铺垫都做得不错,可以直接拿来套用。
半成品的剧本。加上张谭的经典画面。
这样组合出来的剧本,绝对不会差。
这是张谭的底气所在。
“当年暑假的时候。所有电视台都在播放金庸的武侠剧,想转台都没地方转台。只能强迫自己看了一遍又一遍,差点成了梦魇。现在就是你们这些蹂躏我多年的武侠剧,报恩的时刻了,能不能重现你们往昔的精彩,就看这次剧本写得成功或不成功了。”
啪嗒。
手指在键盘上敲打文字。
日外。
日内。
某某场景。
道具描写若干。
某某演员念某句台词。
哪个地方需要加表情加动作。
第一场景戏和第二场戏的内容多寡。
张谭写剧本的速度,简直就是文思泉涌一般,分分钟就能写出一个场景。脑子里的印象,在他写小说的时候,拼命往外冒,现在写剧本,同样拼命往外冒。哪怕有模糊的地方,张谭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留白。
再完美的剧本,导演执行起来的时候,也不一定会严格遵循。
相反,导演的临场发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好的编剧,懂得在该留白的地方留白,让导演和演员去自行发挥。有半成品剧本打底,还是初哥的张谭,无疑已经算是半个好的编剧了。
……
张谭闭门谢客,世界未曾因为他而停止转动。
《射雕英雄传》在张大胡子、于敏、赵剑等人的带领下,已经初步的把电视剧所要涉及到的外景取景地,都已经选择好了。蒙古大漠部分则在内蒙拍摄,桃花岛部分则在舟山那边的一个桃花镇拍摄。
其它几个地方,则在镇北堡影视城和横店影视城拍摄。
而演员也陆续放出了风声,男主角基本确定了李季熊,这位男明星是张大胡子工作室上一部武侠片的男主角。女主角则正在跟赵燕子谈,如果可能的话,会请赵燕子来演黄蓉。男二号杨康则选择了内地优质偶像陆坚,女二号穆念慈选择了赵燕子的同门师妹宋莹莹。
演员阵容基本上就围绕着这四个人来进行,今天炒一下谁谁谁来试镜了,明天炒一下谁谁谁没时间,乱纷纷的让人看不明白。
这也是张大胡子的一贯炒作手法。
《射雕英雄传》筹备中,《神雕侠侣》则火热销售中。
裹挟着《射雕》如今的人气,《神雕》的出场可谓是先声夺人,大有立刻就冲击一百万册销售数字的势头。安微文艺出版社,为张谭举办签书会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如果不是考虑到张谭还要上学,真希望张谭一个星期签一次。
现在出版社希望每个月新书发行时,张谭都能参加一次签书会。
对此,张谭果断的拒绝了。
他打算收收心,趁着武侠还没彻底落寞,安心多创作几部经典出来。这些经典,只要握在手中,就是日后源源不断的收入。
其实要不是闹出一档子破事,张谭连剧本都不想自己写的。
耽误时间。
对此,安微文艺出版社的社长亲自出面:“张谭,总要签一两场吧。”
“八月不是还剩下两场签书会么,一场丄海一场武汗,签完这两场,我总共就为《神雕侠侣》签了五场签书会,太频繁了,过犹不及不是么。”
“那元旦最后一册上架,你再来签一场,这总该不麻烦吧?我联系北亰那边的书店,给你在北亰安排一场大的签书会。”
张谭犹豫了一下:“呃,到时候跟我的工作室详谈吧。”
他的工作室,李艳已经代为注册了,注册的是个体工商户,法人是张全顺,因为张谭还没到十八周岁。
为了这个工作室,李艳这段时间差点跑断腿。
工作室虽然目前只是运作版权,不需要什么正规办公地点,把张谭父母买的房子拿出来一套,就可以作为工作室了。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员工,还是要有的,首先就是公司要有一个自己的法务部门。
运作版权,本身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条文,法务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是财务部门,这个张谭打算交给自己的父母代为管理,他这人也跟一般的小老板一样,抱着任人唯亲的小心思。况且就算张谭不这么想,他父母也会直接管起来的,儿子十八未满,父母帮儿子打理事业理所当然。
“爸、妈,你们到工作室管财务,网吧这边照我看啊,还是转让掉吧,整天累那点钱也不划算。”
如今事业风生水起,大把赚钱,张谭越来越看不上家里网吧的那点营生了。而且网吧这种场所是比较乱的,经常有一些小痞。子小混混之类出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了点事,影响不好。
张全顺和谭明霞有点不舍,网吧来钱虽然没张谭赚钱多,但那是看得见的来钱,每天都来钱。现在网吧的辉煌势头丝毫未见,就算大杨镇又新开了两家网吧,依然不能让家里的网吧有所清冷。
不过为了儿子的事业,夫妻两还是忍痛割爱,将网吧转让给了大伯家的大堂哥。
大堂哥在变压器厂上班,经常是几个月没活干,开网吧正合适。而且张谭也跟大伯一家比较亲,大堂哥小时候经常照顾他,当然要回报大堂哥。大堂哥跟大嫂都是普通工人,又有小孩要养,拿不出钱。张谭大手一挥,说欠着,等网吧赚钱了再还。
等于是把网吧白送给了大堂哥一家。
没了网吧,张谭父母就能专心投入到工作室的管理当中了。因为张谭将来还有做导演的打算,工作室规模肯定会扩大,所以他父母,也是一边在工作室忙,一边学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以应付将来。
好在两人都还算年轻,四十来岁人,春秋正鼎盛。
忙忙碌碌。
写剧本,跑签书会,回来再写剧本,一晃就是一个多星期时间过去了。在八月底,启程去武汗最后一站签书会之前,张谭把《射雕英雄传》的剧本完成了,并发给了剧组导演组。
与此同时,合淝市尚华园小区。
注册名为“庐州工作室”的小型工作室,低调的开张了。(未完待续。)
第149章 言出法随
张谭是最不会起名字的。
他在《武侠故事》上发表短篇小说的笔名叫金俗,又是“金”又是“俗”,虽然这是高仿金庸的笔名,但当真是俗不可耐。而他自己对外使用的笔名谭张,就更俗了,就是把自己的名字给颠倒一下。
弄到现在,很多人见了他,不知道是该叫他谭张还是张谭。
而庐州工作室这个名字,就是张谭的又一杰作。
原本父母和李艳他们,希望就叫“张谭工作室”或者“谭张工作室”,但是被张谭给否定了。
“不要搞个人崇拜嘛。”
张谭学着主席他老人家,背着一只手,骚气十足的说。
至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算哪门子个人崇拜,就不得而知了。
总而言之,张谭否定之后,亲自给工作室起了“庐州”两字为名。
庐州是合淝的别称,上辈子有个歌手叫许嵩,唱了一首《庐州月》,就是说的合淝。至于为何有庐州这个别称,是西周的时候合淝这里分封了一个庐子国,故此得名。
老合淝人对庐州这个称呼,是非常在乎的。
因为老合淝人喜欢听戏唱戏,唱得不是国粹京剧,也不是影响京剧甚远的徽剧,更不是江淮闻名的黄梅戏,而是庐州的庐剧。
张谭小的时候,每逢时节到,总有庐剧班过来唱戏,每次唱时,当真是全镇老少都挤过去听。
庐剧是农村人唱的剧,重嗓子不重动作。农忙时大家都种田,农闲时三五人凑一个班子就能演出。张谭的老妈谭明霞。就是庐剧的好手,经常跟镇上的妇女们一起练嗓子。小时候张谭每次放学回家,电视上必定是县台的庐剧节目。
有些哀怨缠绵,有些俏皮轻快,初听很难听,但其实韵味无穷。
特别是曲目里面的故事,曲折离奇很有意思……
“咳咳,庐州工作室成立了。”
三室一厅的套房里,稀稀拉拉的坐着、站着十来个人,除了张全顺、谭明霞、李艳之外。都是新招来的员工。
总经理兼法务主管李艳,法人代表兼财务主管张全顺,后勤主管谭明霞。
法务组成员侯磊、李英杰、丁小雨,其中侯磊大约四十岁,原本是合淝杨正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跳槽过来,他有经验,是法务组的骨干。李英杰和丁小雨都是安微大学法学院主修知识产权的应届毕业生,属于实习生。
目前法务组也没什么事好干。于是李艳就安排他们配合安微文艺出版社,去打击盗版。打击效果倒也无所谓,重要的是练手,熟悉版权运作的各种法律业务。
工作室还有一名会计。用于给工作室做报表的。一名接待,基本上就是端茶倒水接电话的。除了这些人,还有两个人岗位比较重要。
马薇薇和周楠。
马薇薇也是安微大学学生。她上的是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下半年就大四了。本来她是去安微文艺出版社当实习生的。但是因为在学校表现不错,年年拿奖学金。便被李艳给截和了。
代替李艳担任张谭的助理,毕竟李艳已经是工作室总经理了,不能再天天跟着张谭跑。
而周楠也是个女大学生,毕业于安微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她是谭明霞娘家那边的一个远房亲戚家女儿,托关系找了过来。她的文学知识还不错,而且也在报社实习过,尽管没被留下,张谭还是招了周楠做自己的私人编辑。
以后可以把自己创作的稿子,交给周楠校订,节省自己的时间。
而且不想写的时候,还能口述让周楠代笔。
一个助理,一个编辑,张谭感觉自己真的是越来越走上人生巅峰。
唯一遗憾的是,这两个女生都长相普普通通,属于大众脸,没有那种小蜜的感觉。不过真的要是美女,张谭的父母恐怕也不同意给张谭当助理,万一对方意图不轨,以后说不定就多了个孙子呢。
扫视工作室里的陌生面孔,张谭想以老板的身份,说些鼓舞士气的宣言之类。
不过咳了半天,硬是没想到该说点什么。
好半晌,才皱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