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第一章“陨落的天才”,长期的阅读经验和专业素养使得奇泉不用看内容,就轻易判断出这是一个“废材流”开篇。还算常见,继续往下看。
【“斗之力,三段!”……】
奇泉边看边在心里梳理书评,从文笔、布局甚至段落上入手,一章看完。随后就得出自己的简单判断。
这本书第一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写一个“技能测试”,主要是为了介绍曾经天才的主角如今陨落成废材的一个事实。
同时,在奇泉看来,这个开头又非常不简单,作为一个爽文开篇,文章行文浅白通畅,读起来颇有一气呵成之感,至于情节方面,则是直入主题,干净利落,同时还顺手拉了仇恨,埋了伏笔,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篇。
奇泉想到这些,伸手拿过记录笔和笔记本,记了几个要点,然后继续看下面的章节。
四章一万多字,奇泉用了不到半个钟头的时间全部刷完,笔记本上也记了不少东西,认真地检查了一下笔记之后,又回头浏览了一下四个章节,确认没问题之后,点开优果的wc:“主编,我看完了。”
“嗯,那过来吧。”
奇泉拿着笔记本起身去主编座位。
“看完了,感觉怎么样?”
“还不错,至少我看了四章后,对后面剧情有期待感,特别是这个退婚的情节,我感觉会是一个大亮点。”
优果点点头,道:“废材被退婚,让人很容易生出主角逆袭打傲娇女脸的期待感,这是个很棒的创意,你可以记在笔记本里面,以后指导其他作者,可以教给他们。”
优果主编现在并不知道,当后来《斗破苍穹》火遍网文界的时候,“退婚情节”随之自成一派,形成经典的“退婚流”,这个桥段不仅被新人作者反复模仿,连一些老作者、乃至大神作者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借用,改写,重复。
“嗯,已经记下来了。”
“其他的呢,你还看到什么?”
奇泉大致扫了一眼笔记本,然后从容答道:“另外就是,第二章的背景介绍很及时,而且在结尾的时候,给出了金手指,开篇三章引出了主角,介绍了背景和修炼等级,出了金手指,安排了成年仪式这个高。潮伏笔,即便不是戴少介绍的书,也具备签约的所有条件。”
优果点头,道:“不止是签约,如果作者后期不写崩,应该会成绩,看样子,可能是戴少拉的一个老作者,所以那个推荐侧重一下,按照大神作者的标准给。”
“好,一个首页一个分类?”
“行,对了,别忘了封面。”
“马上报给美工。”
……
杨丽璐和柳敬亭也在聊这本书,不过相对于优果和奇泉,杨柳二人聊天的主观性更强一些,毕竟优果和奇泉都是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文,他们心中自有一套标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大家知道这本书出自你手,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杨丽璐问。
“争论呗,或者不相信,或者再把我一通臭骂。”柳敬亭无所谓道。
“那你还……”
“半仙我跟你说实话吧,”柳敬亭认真地看着杨丽璐,发现女孩刘海上粘了一块纸屑,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额头道:“头发上粘了东西。”
杨丽璐忙伸手捋了一把刘海。
“接着刚才的话题啊,即使老戴不找我,我有一天也会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所谓不吐不快就是这个意思。”
“原因呢?”
柳敬亭稍作沉思,道:“往大方面说,这叫文艺的百花齐放,这叫文学的丰富多彩,往小方面来说,是为了增加那些平时工作劳累的读者的消遣方式,因为我们总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喜欢读唐诗宋词元曲,而且你让一个没念大学的人看《小逻辑》和《理想国》也不现实吧?而且就是大学生也有选择看爽文减压的权利呀。”
“所以,你觉得网文也是文学?”
“凭什么不是?网文属于小说范畴吧,小说不就是文学吗?”柳敬亭昂然说道,“不要迷信那些所谓专家和权威的言论,文学又不是他们家的,他们让谁文学谁才能文学?这不是搞笑吗?”
杨丽璐默然,似有所悟。
“而且,还是那句话,不要用‘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这两个鸡贼标准来评判文学,一旦文章带有功能性,就不再纯粹,相比之下,娱乐大众反而格调更高一些,武侠小说如此,童话故事如此,网文同样如此,对了,话剧也如此。”
杨丽眉头微蹙,道:“这么说是没错,但是传统思想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转变过来。”
“所以我披马甲啊,就是为了避免无端争论的麻烦。”
杨丽璐撇撇嘴道:“不是说为了试水吗?”
“开玩笑,没听过‘中原一白,神格永固,荡开一笔,仍然无敌’的谚语吗?”
杨丽璐当然不答这个问题,鄙视地横了柳敬亭一眼,指正道:“是中原一点白吧?”
“对,中原一点白。”
……
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柳敬亭“荡开一笔,仍然无敌”的预言,因为刚上传的《斗破苍穹》前四章还没开始上推荐,就展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当天晚上,书的点击量就突破一千五,另有两百多个收藏,六十几个推荐,二十几条有效书评。
对一本新人新作来说,这个开局完全理想,奇泉兴奋地立即给主编优果留言。
然而,这还只是奇迹的开端,第二天早晨七点,一夜惊喜的奇泉刚睁开眼就打开电脑进后台,发现《斗破苍穹》的收藏已经突破三百,推荐也达到了一百五十多。
这是他做编辑以来,第一次遇到自增长速度这么快的书,他甚至怀疑了一下这是不是上面在搞运营,可是一点开书评区,看到大家的各种催更留言和剧情分析,就自我否定了这个猜测,增加他这个自信的另外一个证据来自他的同事。
上午去上班时,刚在椅子上坐稳,就有其他组的编辑过来跟他聊这本书:“你们组那本《斗破苍穹》很不错啊,我看了开篇,感觉有出大成绩的潜质。”
奇泉十分谦虚,道:“再看再看。”
“数据怎么样?”
“还行吧,三百多收,一百五推荐。”
“新人裸奔的成绩能做到这样,很逆天了好吧?”
奇泉心里早就狂喜得不能自已,脸上却淡定如常,同事一脸羡慕地走开。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主编优果发了一个截图给奇泉,截图是总编给优果下的一个命令:“好好推一下那本《斗破苍穹》!”
第一百九十七章 荡开一笔,仍然无敌(下)
主编发过来的截图反而让奇泉确定了一件事,这本书的确不是上面运营的,否则那就是直接下口头命令,这样讲,这本书的成绩的确是因为其本身内容?
一般来说,判断一本书成绩好不好,有几个不成文的标准,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标准自然是书本身的数据,如点击、收藏、推荐、书评以及上架之后的订阅等,因为这些东西最直观最有说服力。
这一点在网文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作者和编辑在最初是不了解读者口味的,经过多番试探和总结,摸索出一些门道,然后形成一些固定的思路,技术一点来说,这叫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在用来指导其他特殊的个体。
作为网络文学参与者的奇泉对此深有感触,实际上,他在做编辑的第一天,前辈们就告诉他,网文有一条金律,万变不离其宗,一言以蔽之,谓之“爽”,不管是文青文、小白文、中二文、搞笑文、宅文、种田文等等,能大火的都离不开这个字,或者说他们的内核都是这个字。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奇泉对此体会越深,渐渐明白了小说和读者的关系也是产品和消费者关系的一种体现,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关键在于消费者的体验,同理,写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读者的阅读体验。
奇泉在工作后台输入“斗破苍穹”,查看最新成绩,意外发现作者又更新了一章,扫了一下成绩,发现收藏已经五百,点开书页果然看到第五章更新:聚气散。在这一章里面,退婚的女角色已经出场,两千多字完成了两个剧情,继续拉仇恨,引出“聚气散”这种东西。
作者在这章章末解释道:“每天更新保持两章,分别是上午和晚上。”
新书期保持两更还算靠谱,奇泉这么想着,开始查看书评区,一片骂声,不是针对作者。而是骂退婚女纳兰嫣然。
“看名字就是注定被打脸的设定啊。”奇泉心里一边赞叹作者的仇恨拉得成功,一边自言自语调侃道。
“奇泉,给签了大神约的作者留言,确定下年会的事情。”主编优果的话从背后传过来。
“好的。”奇泉回头答了一声。
是啊,还有一个多月就到年末。一年一度的作家年会又要开始,只是如今随着三大神的离去。首发的年会应该再难重现往日的辉煌了吧?
奇泉暗自苦笑一下。逐一点开尾号下大神的wc。
……
柳敬亭这时恰好也在聊wc,常有道那边已经有了消息,正在跟柳敬亭汇报。
“我没有跟他们提你的名字,还不是时候,大致了解了一下,他们似乎很感兴趣。”
“豆芽应该没有谁会对天道有常大神没兴趣吧?”
“你不要损我。他们只是表示兴趣,但是还要进一步接触和了解,毕竟是专业人员,不是发过几个帖子就能糊弄住的。”
“他们那边有几个人?”
“人聚集得差不多了。说再招一两个文字编辑就能完整,如果大家能合作,我可以做文字编辑,然后再从学园里拉一个,或者你直接在微型博客上发一个招聘启事,估计能收到几千封简历。”
柳敬亭突然想起徐森,征文大赛的二等奖,曾经为自己推的武侠小说和其他人辩论过,回道:“之前倒想过招聘,不过后来想了想,操作起来的难度太大,面试什么的最麻烦了,而且编辑这种职位实在没办法从一次面试中确定下来,我观察你就用了几年好吧,不过我这边有个人选,等你那边确定好,我再去找他吧。”
“好,那这样说,我就跟他们进一步谈了?”
“可以。”
“好了,工作的事情扯完了,问下明天学生会主席大辩论,你准备支持谁?”
“弃权。”
“弃权,为什么?”
“感觉没想象中那么好玩。”
“好不容易正儿八经地体验一次投票,你弃权。”
“弃权也是体验的一种方式,别说我了,你支持谁?”
“正在思考,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没什么大缺点,就是客观,喜欢就事论事,看书如此,看人同样如此,叶崛和孙泊雅两人可谓旗鼓相当,不分伯仲,让人很为难啊。”
“哦?”
“是啊,叶崛学业优秀,能力出众,提出的竞选议案中涉及到食堂那个部分的政策让我非常欣赏,简直就是吃货福音,此外,他还有留学背景。”
“这样说,你是偏向叶崛?”
“不是,叶崛是不错,但是他是从国外回来的,这是优势,也是劣势啊,他在外面待了一年,对万象就没那么熟悉,所以,我不确定他能否真的顾及到我们的利益。”
“有道理,所以你最后会根据辩论的表现来投票吗?”。
“不,我会投给孙泊雅。”常有道回得斩钉截铁。
“为什么?”
“因为她漂亮。”
“道神您……果然客观。”柳敬亭自然没弱逼到讲一通孙泊雅的坏话,然后说服常有道改变主意,而是轻描淡写的一个玩笑。
“没错,是我。”
……
第二天早晨九点,万象大礼堂如期举行学生会主席大选辩论,参与人叶崛和孙泊雅。
决定弃权的柳敬亭果断没有去现场观摩,说起来也是一件值得感叹的事情,当初入学之前,心里念念不忘地就是想亲自体验一下那种大选的氛围,如今真的举行在即,他反而再无兴趣,这种心态还不是袁子才似的“想花心比见花深”的情景,而是,纯粹的失望。
不过公寓其他室友显得很积极,一大早就急急赶去大礼堂,所以现在公寓里面只剩下柳敬亭一个人。他当然要写字。
这几乎已经成了柳敬亭的一种生活常态,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码字,正在进行的连载,即将要上的连载,多多少少也有那么几个,即便脑子里有货,转换之间也会有疲惫的感觉。
这个时候在写《斗破苍穹》第十一章坊市,对柳敬亭来说,理解起这类小说的卖点不是什么难事,不要说要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就是大致浏览一遍也能很快得出不离十的判断。
俗话说,背了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如今柳敬亭脑海中有各类小说不下数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