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家主令足见宫缘和对柳敬亭认知的深刻。我不用私人交情去为难你。我有问难的事情,你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从某种程度来说,宫缘和是把宫承恩和柳敬亭之间的关系当做星月的一把隐形的保护伞,以后无论是谁,一旦想要对星月动手,在做实力评估的时候,总要把柳敬亭考虑在内。
  ……
  四月第一天的清晨,柳敬亭刚刚醒来。伸头在杨丽璐额头上吻了一下,准备起身去上厕所。杨丽璐伸了个懒腰,说道:“亭哥早啊。”
  柳敬亭笑着回道:“璐璐同学早。”
  杨丽璐扮了个可爱的鬼脸,然后突然从床上坐起,手捂着嘴巴作呕吐状,柳敬亭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胃不舒服?”
  杨丽璐从床上跳下,摇着头冲向厕所,柳敬亭愣了一下,想到某种可能,忙去了厕所。
  杨丽璐站在马桶旁,一手扶着马桶盖,一手捂着肚子不停地干呕。
  柳敬亭站在卫生间门口,安静地看着杨丽璐,没有再继续追问。
  过了一会,杨丽璐似乎舒缓很多,到洗手台漱了下口,转身看着柳敬亭,表情奇异地说:“亭哥哥,我,好像怀宝宝了。”
  柳敬亭向前走了一步,把杨丽璐抱在怀里,轻声道:“那就生出来吧。”
  杨丽璐问:“你是不是不开心啊?”
  “我很开心啊。”
  “那你怎么没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把我抱起来打转?”
  “我怕伤到宝宝。”
  “……”
  “对了,今天不要去上班了,去医院做个检查。”
  “嗯?”
  “我去预约医院,你去请假。”柳敬亭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杨丽璐看着柳敬亭,脸上的表情突然有些内疚,嘴巴微嘟,说:“柳敬亭,我是骗你的,今天是愚人节。”
  “嗯?”
  “对不起,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柳敬亭盯着杨丽璐,不悦道:“你是骗我的?”
  杨丽璐可怜巴巴地点头。
  “你用这件事来骗我?”
  杨丽璐快哭了,拉着柳敬亭的衣角说:“对不起亭哥,你不要生气,你让我做什么我都答应你。”
  杨丽璐说着回头看了眼卫生间,然后对柳敬亭做一个坚定的表情。
  柳敬亭下意识地咳了一下,道:“不是,你不能拿这件事当做愚人节的游戏。”
  “下次我绝对不会了。”
  柳敬亭不置可否,点了杨丽璐脑袋一下。
  到七点的时候,杨柳二人换好运动装去健身房,杨丽璐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低着头走在柳敬亭后面,不时偷偷地看柳敬亭一眼,两人刚一下楼就碰到徐晴,徐晴看了杨丽璐一眼,问:“怎么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柳敬亭不动声色地说:“璐璐可能怀孕了,一大早就在干呕。”
  杨丽璐霍然抬头,瞬间从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变成一个抓住做错事小学生的老师。
  ……
  三月份属于《天龙八部》,由于这本书的出现,关于“武侠衰落”的话题瞬间在网络和评论界消失得干干净净。
  《射雕英雄传》固然气势磅礴,横扫千军,成就武侠第一座奇峰,《天龙八部》不论从想象力还是从武侠场面上来说,都显得更为雄奇辽阔。
  这番呼应,是名副其实地一个巅峰接着一个巅峰,惟其如此,衰落言论才显得极为可笑和不值一提。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家才真正明白柳敬亭那段时间出格表现得真实意图,就是想正儿八经地出周载道那伙人的丑。
  没有柳敬亭作品连载的《匠录》销量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不过由于杂志已经培养出一批稳定的读者群,所以即便下滑,业绩龙头的地位也仍旧不可动摇。
  此外,随着柳敬亭的巅峰复工,根据他以往的习惯,估计新连载也不会远了。
  果然,《匠录》三月刊在“编辑部的故事”栏目中正式预告了柳敬亭的新书:
  “一个长篇小说,一百零八个主要角色。这是编辑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赌局和内斗!四月刊见!”(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多主角无极限,一把零八条好汉
      三月份的杂志圈,吸引最多目光的并不是公布柳敬亭新书消息的《匠录》,而是发表了柳敬亭的一则小童话故事的《少儿文艺》。
  皇帝的新装!
  这篇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极高人气的寓言式童话,通过两个骗子为皇帝制作神奇新衣的故事,对皇帝本人及大小官吏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赞扬了勇敢无畏、天真烂漫的童心。
  那件“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到的新衣”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象征性物件,引申嘲讽了那类不懂装懂,擅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而那个道出了事实真相的“小男孩”也成为了那类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的人的代名词。
  《皇帝的新装》因其言简意深的寓意,生动风趣的情节,一经发表,立即引起大批读者和评论者的注意,许多网友,包括很多营销账号相继把这篇文章上传到个人的社交网络,掀起一股“新衣热”。
  真正把这波“新衣热”推向高。潮的是二把手在某次政府会议上对这则故事的引用:“我希望你们回去都好好读一读那篇《皇帝的新装》,学习那个小男孩敢于讲真话的品质。”
  这则新闻随即登上人民日报、政论报等报纸的头版。
  柳敬亭“另一方面的写作天赋”也随之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部分老派的知识分子,包括徐远怀在内都积极给柳敬亭提建议:“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应该把越来越多的心思放在对社会有意义的作品上,多创作一些类似《阿q正传》、《皇帝的新装》这种作品。”
  遗憾的是,正当这波建议渐成主流时,《匠录》方面忽然放出柳敬亭跟编辑们的赌局:“他要写一部作品,一个完整的故事囊括一百零八位主要角色。”
  这种赌局在正统知识分子们的眼中,更像是一场闹剧。
  毫无疑问的是,所谓赌局肯定是柳敬亭为了宣传新书,和自己的员工们自导自演的一次炒作,而一百零八位主角的设定,也更像是柳敬亭为了个人炫技而做出的某种“有哗众取宠嫌疑的行为”。
  “一部小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出现三位主角已经是理论意义上的极限,而且这三位主角中也必须有所侧重,不然在叙述的过程中必然流于散乱,叙述线索难以统一。
  说到108位主要角色,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挑战某个纪录的文字游戏,因为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说,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网络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持以上观点,他们对柳敬亭的这次挑战持否定态度,技术性的无法达到。
  也有一部分读者根据柳敬亭以前的创作经验,找出不可能中的可能性,毕竟柳敬亭在无数次的质疑声中创作过无数奇迹,外国人都称他为“神奇少年”,必然不是无的放矢。
  “首先,有过《三国演义》、《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作品在前,我不得不承认古庸生先生写群像戏的能力,但是群像不等于群主;
  其次,以个人拙见,所谓一百零八主角的设定,应该是系列小说的集合,好像《七种武器》那种,而每一则小故事之间又互有勾连,如七种武器中的那个神秘的青龙会;
  最后,另外一种可能是福尔摩斯、楚留香式或陆小凤式的侦探小说,大家不要忘记,作为柳敬亭的古庸生,还是一位写侦探的高手,《楚留香传奇》中的妙僧无花难道不是主要人物吗?”
  此外就是持中立态度的网友,他们没有绝对地定义可能或者不可能,而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探索柳敬亭这次挑战的意义。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创新是进步的核心,既然国家号召每行每业都要注重创新,文学何尝不需要创新,小说这个行业,如果想要有长足的进步,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创新也是需要有一个限度,一口吃个胖子固然不可能,做一些超出文学规律之外的尝试,最终也可能会铩羽而归。
  期待柳敬亭再创新奇迹。”
  ……
  网络上讨论的热烈,各家和柳敬亭或者《匠录》有关系的出版公司也在积极地参与这个话题。
  比如陆艺筹就在千红编辑群中开出同样的赌局:“柳敬亭究竟有无可能完成108挑战?”
  以魏无知为首的一派,观点是:“除非是系列故事,不然不可能,即便强行出了文章,估计也逃扑街命运,至少以如今文学的发展水平来看是这样。”
  陆艺筹则近乎盲目地信任柳敬亭,观点是:“当然能。”
  其他文化公司也各有看法,难得文学界有柳敬亭这位实力人气俱高的人愿意偶尔出来制造一些话题,大家也乐得有好戏可围观。
  “皇帝的新装”之后,“柳敬亭108”接力成为热点,以至于某些明星的宣传团队都想找柳敬亭取经。
  “大家在抨击我们炒作的时候,总是忘记一个基本的事实,任何一次成功的炒作,根源还是在实力两个字上面。”
  苏瑾在午饭时间,跟同事们吐槽道。
  “他们那么说,心里不一定就真的那么认为,有经验的网络玩家发表观点总会找到一个吸引眼球的点,故意留些破绽,不论是观点上的还是文字本身,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吸引其他网友的留言和转发。”
  常有道握着筷子,颇有指点江山的意味:“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错别字法’你去发一个帖子,故意写一个错别字,比如你可以把‘明日黄花’写作‘昨日黄花’,帖子下面肯定会有网友留言指正,这么一来,回复量就出来了。
  其他用错成语、典故的方法类似。”
  “老常这么干过吗?”
  “早起混论坛骗回复经常这么做,专门评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发表观点故意写一些明显脑残的语句,只要能把握好度,不至于被人肉,发一个帖子弄一百几十个回复跟玩儿似的。”
  “所以老常的意思是,网上对老板这次挑战的批评是刻意‘尖锐’?”
  “刻意尖锐,这个词用得好,就是这个意思,想要在网络上找到一席存在感,一定要观点鲜明,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对你有兴趣。
  那些批评老柳完成不了这个挑战的家伙,心里多半是相信他能做到,但是他仍旧发这个帖子的意思就是想让那些和他一样相信柳敬亭的读者和网友出来反驳他,回复他。又称钓鱼帖。”
  “原来如此。”
  青椒这时接道:“可是不管怎么争,最后还是那句事实胜于雄辩。”
  “所以大家期待吧。”
  《匠录》四月刊,《水浒传》两章连发。
  洪太尉掘土误走妖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八零八位魔君撼岳崩山,震世而出。
  柳敬亭抛出第一支伏笔。r1152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强强强联合
      作为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除了在规模上保留了《三国演义》的史诗特征之外,在叙事结构和语言上都有了全新的发展。
  首先,《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古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一改《三国演义》、《西游记》半文半白的行文特征,对我国小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水浒传》在叙事上也别具一格,以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为例,前七十回以流畅笔法,逐一引出各个英雄,起承转合大臻圆熟,每个英雄人物的出场并不以刻意的时间或者地点介绍做引,而是在叙述故事时,不留痕迹地无缝对接。
  然后,小说到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叙述线索汇聚成一,百川终归海,滔滔向前推动整个故事的前进。
  最后,《水浒传》在人物刻画上,也完成了从《三国演义》式的脸谱化向个性化的转变,主角不再是没有缺点的完人,而是拥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一百零八条好汉,各人各面,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真正做到了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不必直写其人,观其言行便知其人是谁。
  同是刚勇,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粗*长*风中有细,有勇有谋,黑旋风李逵则显得鲁莽坦率;同是打虎,武松是心思缜密,进退有据。李逵同样是一往无前,冲动直接。
  因此可说鲁智深是智勇,李逵是直勇。武松是狠勇。
  此种同异结合的写法在其他人物身上多有体现,共同标志着我国小说在叙事及人物塑造上进入成熟阶段。
  不过,也有文学评论者认为小说在七十回之后开始进入平淡期,之前承接不断的精彩桥段及承接流畅的叙事不复再见,人物也逐渐倾向脸谱化,那些在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