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哦。”女生似乎有些失望,很快就换了一话题,“你也是演员吗?”
“对。”
“那你来横店多久了?”
“两个多月吧。”
“两个多月啊。我们都来横店一年多了。”
“哦。”
“你是哪里人啊?”
“苏省。”
“都跑过什么剧组啊?”
“不少。”
“现在有接到戏演吗?今天没戏吗?”
见两个女生的问题不断,徐浩有点不自在了:“今天没戏,不过,你们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哪有,就是问问你。”两个女生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你才来横店不久,接不到戏是很正常的,我们都来一年多了,认识很多剧组。你想要去跟组吗,我们可以给你介绍一个剧组,虽然不是大剧组,但是给钱很多的,一个月3500元,在现还在招跟组演员,你可以去试试看,去晚了说不定就没有名额了。”
听到两个女生这么说,徐浩原本被搭讪的舒爽,渐渐的褪去。
他眯了眯眼睛,语气稍稍有些冷淡:“是吗,跟组啊?哪个剧组在哪家宾馆报名?”
“不在宾馆,在医学路的一栋小区里,你想要去吗,我们可以带你去。”
“不必了,我觉得你们还是换一个人问问看吧,我对跟组没兴趣,我先走了啊。”徐浩说完,也不理两个女生的反应,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经过几句对话,他已经看清楚了,哪里是什么介绍跟组演员,这分明就是拉人进传。销。
横店可以说是天南海北的人齐聚一堂,人多又杂乱,传。销组织最喜欢从这个地方钓鱼了。慎防传。销是横店大部分人的常识,特别是【横店吧】不时的爆料某某是传。销人员,某某被传。销骗了的帖子。
徐浩就看过一个帖子,是教新来的横漂,怎么识别传。销。
在横店这边,传。销组织都会打着剧组招人的名义,去拉人进来。但是正规剧组都会入住宾馆,且跟横店演员工会报备,招人除了副导演跟群头接私活,基本上都是经过演员工会走正规程序。
刚才两个女生说剧组不在宾馆,徐浩就知道,这肯定是假的了。
而且还有一点破绽,跟组3500元一个月,这工资,在横店绝对很稀罕。横店招的跟组演员,工资一水的3000元标价,然后拿到手只有2500元。
“晕死!我还以为我魅力这么大,妹子主动搭讪,搞半天是传。销!”
徐浩郁闷不已。
恰在此时,手机响起。
来电显示“杨善军”。
第157章文武光替身
“杨善军打电话给我干什么,难道是给我发通告?”徐浩疑惑的看着来电显示,离开《最后的战士》剧组有一个多月了,没想到副导演杨善军这时候打来电话。
尽管疑惑,徐浩还是很快接通了电话:“喂,杨导?”
“是小徐吧,我杨善军。”
“哦我知道,杨导找我有事吗?”
“是这样的,你再过来给芦芳生当几天替身怎么样。”杨善军没打哑谜,单刀直入的说出了意图。
“给芦芳生当替身?不是已经替过了吗?”
“芦芳生最近脚崴了,有一些戏份不方便拍摄,我们打算找一个文替过来。怎么说呢,也不能算是文替,光替、武替都要担着点。怎么样,你现在还在跑群特吗,这是一个机会,别人我都没想,就想到你了。”
如果徐浩真的还在跑群特,肯定把这个当成一次重大机会,不过,现在他心野了,对替身并不是很在意了,想直接拒绝,不过转念一想,感觉还是委婉一点比较好:“那个,杨导,我最近已经在跑特约了,刚刚拍完一部mv的男主角,那个……”
徐浩的意思是想休息几天。
不过听到杨善军耳朵里,意思变了,只听杨善军有些半信半疑的回说:“拍mv男主角?混得不错吗?”
“运气好,呵呵,杨导,你看这个……”
“要谈价钱是吧,你放心,肯定不会像第一次那么便宜了,你看这个数怎么样,400块一天!帮个忙是吧!”杨善军报了一个数。
对于新人来说,400块一天不便宜了。但徐浩不是很想接替身。况且文替、光替、武替一起来,这样子400块一天就不够档次了。这个杨善军,分明是抱着糊弄人的态度,一点诚意都没有,太贪了。
徐浩便找借口说:“杨导,不是我不识抬举。而是呢,我跟《最后的战士》剧组的武行,关系闹得不是很好,我不想去剧组了。”
“你这个小伙子,要起价来倒是不含糊,这样吧,700块一天,只要拍一周就好,落到手就是五千块钱。武行那边你也不用操心。没人敢惹你。我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你该不会再往上涨了吧?”
很显然杨善军误会了徐浩的意思。
把价钱长到700块一天,徐浩有心拒绝,但是又有些心动了。700块一天,一个星期就是4900块,跑特约不说能不能接到通告,就算接到了,万一是小特、中特。也拿不到这个价。
不过特约有露脸的镜头,替身完全没存在感。
还有一个影响他心中天平的要素。是特约的任务数,【稳步前进】的任务需求是完成十次特约,也就是说他还要至少跑五次特约,才能拿到十分渴望的《修正版金钟罩》。跑替身是不算特约的,就算拿钱多。
十分纠结。
情感上他不想跑替身,自己已经做了mv的男主角。现在再去跑替身,这就好像是一种倒退。
但理智又让他难以放弃这次的替身,700块一天的收入是一方面,特约的不确定性也是一方面。
这些念头在他的脑海里转了好一会。
最终徐浩缓缓开口:“杨导,其实我真不想演替身。不过杨导你开口了,我不能不懂事,我接了。什么时候开工?”
在好高骛远的浪漫,和脚踏实地的勤勉之间,徐浩选择了后者。
“好,明天就开工,明早你五点钟之前到宾馆集合,到时候我来给你安排。”
……
选择接了替身,徐浩便不再纠结,纠结也无济于事。
闲逛了一个上午,下午的时候,徐浩跑去打印几份新的资料。他现在学乖了,一份资料先少少的打印几张,省的下次又要更新,那些旧的资料只能白白浪费。
“徐浩是吧,你这才几天啊,又要换资料了。”负责在电脑上更新资料的是个紫色不错的女生,她的电脑里保存着很多演员的资料,只要输入一个名字,就能调出来。
“不允许我进步啊。”徐浩开玩笑说。
女生问:“这一次怎么进步的?要怎么改?”
“身高改为178cm,体重改为63kg。”
“你该不会又长高了吧?”女生转过头,看着徐浩,一脸的不相信。
徐浩懒得去证明什么,他现在估计有176cm了,改为178cm又算个什么大事:“你改就是了。特长给我加一个唱歌,还有参演作品这项,给我改成这样……”
在徐浩的交代下,一份赞新的资料出炉了。
徐浩。
民族:汉。出生:。
籍贯:苏省淮城。
身高:178cm。体重:63kg(增加了0。5kg)。
特长:美术、武术、表演、唱歌。
电话:159xxxx3869。
短号:934628。
意向:特约、角色。
参演作品:参演多部知名影视剧,在《最后的战士》中饰演男主角芦芳生的文、武、光替,在《狙击》中饰演红军小战士“毛蛋”,在mv《回忆爱》中担任男主角。
“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记得你就演了几次群演,第二次你就演了有名有姓的特约,这一次你又演了mv男主角。哎,下次你来是不是就演角色了啊?”女生把资料打印出来,递给徐浩。
徐浩接过资料,付了钱,笑呵呵的说:“我要是演角色了,就该去印名片了,还来你们店里做什么。”
“那盼望你成大明星,到时候我就把你的资料挂在外面门头上,让大家都看看,大明星在这里做过资料。”
“不会太久的,到时候别忘了往我银行卡上打点版权费、代言费什么的。”
这几份资料。徐浩是打算送给最近来横店的剧组,他都查好了,像是什么《太极宗师之太极门》、《戴流苏耳环的少女》、《铁血军魂:最后一个贝勒》、《热血之共赴国难》、《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等等。
其中徐浩最想去投资料的剧组,是另外一个,《勇士之门》剧组。
现在《勇士之门》还在象山影视城拍摄,预计六月底才会来横店拍摄。
徐浩之所以期待《勇士之门》。因为这是一部中法合拍的电影,由法国最牛比的导演吕克。贝松编剧并担任制片。说起吕克。贝松,想必无人不知,当年凭借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轰动全球。
吕克。贝松最牛比的不是他做导演,而是他做编剧,《第五元素》是他编剧、导演,《飓风营救》这个系列也是他编剧的,还有去年大卖的《超体》也是他编剧、导演的。
不管是冲着中法合拍片,还是冲着吕克。贝松。徐浩都对《勇士之门》报以巨大的热情。
就是不知道这部电影会不会从横店找一些演员。找也好,不找也好,徐浩都时刻准备着,只要电影剧组有试镜,绝对第一时间跑过去。
这种电影,只要能露个面,都是巨大的资历。
……
《勇士之门》现在去考虑还远,徐浩打印完资料。回去做完了每日功课,随后就跑去了横店大学踢足球。
足球电视剧迟迟没有消息。立项的新闻有很多,但来横店正式入住的还没有。
这正好给了徐浩大把时间去把足球练好,到时候等剧组一来,立刻依靠自己的球技,征服导演。
所以他跑横店大学踢球跑得很勤快。
越来越娴熟的技术,越来越犀利的脚法。还有豪爽的性子,让徐浩在横店大学足球界,认识了不少人。他一来,就有人喊他加入队伍,一起踢球。
畅快的流汗大半个小时。徐浩才下场去休息,让给新来的人踢,毕竟足球场就一个,总不能每时每刻都被他们霸占着,踢一个半场,就下去一支队伍,轮换着来。
走到场边,正好看到了王腾飞坐在场边。
“老王。”徐浩走过去,打招呼,他跟王腾飞是关系不错的球友。
“小徐,你现在球技越来越好了。”王腾飞递了根烟。
徐浩推辞不抽:“练得多了,以前还不知道踢足球这么爽快。”
“那是当然了,你看中国队多差劲,但中国人对足球掐灭过热情吗?就是现在基础差了点,很多学校都没有足球场,从小不培养不训练,长大了怎么能踢好足球。足球跟篮球不一样,篮球随便搞个篮筐就能打了。”
“是这个道理,哎,老王,你怎么不下去踢。”
“我今天不踢了,马上就得去赶个饭局了。”
赶个饭局,徐浩看着老王黝黑的脸,心想这肯定是吹牛了。王腾飞说过自己在剧组干活,徐浩就脑补他是个场工,场工赶饭局,听起来有点好笑。一般不都是什么导演、制片,才用赶饭局这个词汇吗。
“今天气温不高,还没下雨,不踢球可惜了。”
“看你们踢一阵子我就过瘾了。”王腾飞叼着烟说,“事实上这一阵子也没什么心情踢球,我家小孩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估分连三本线都达不到。前几天才跟我大吵一架,我让他复读,他不干,拎个包就跑出门了,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呵呵,复读真痛苦,我深有体会。”徐浩感慨。
王腾飞不想继续说自己的小骇,便问徐浩:“那你现在就打算在横店发展了,不回去念书了?”
“还是有想法考艺校,现在每天都坚持画画,暑假还打算报个美术班,看明年艺考能不能过关了。”
“其实你不如这样,先在横店大学念几年,先把这个学习的氛围捡起来。不然走进社会了,心野了,再想去考艺校,难度就比较大了。”
第158章现实的洪流
上学,这是一个很残酷的问题。
徐浩有高中毕业证书,2014年他的高考成绩是245分,他记得很清楚,其中语文76分,数学33分,英语42分,理综94分。这个成绩,可以说基本上没大学能要,哪怕是大专都不要。
不过他是艺术类考生,志在上艺校。他的这个文化课成绩,刚好超过苏省的去年标准线235分十分。而苏省最好的南艺,也就是刘萌萌的学校,去年的分数线是311分,只要再努努力,徐浩自觉考过不成问题。
文化课在高考前突击两个月,基本上有自信能达标。
奈何专业课……不提也罢。
今年由于他的任性,高考也没考了。
现在咋听王腾飞说,可以先上横店大学过渡一下,徐浩还是很有触动的。别的不说,起码能在横店大学里面学一些表演,复习复习高中的文化课,这对将来考艺校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我今年没参加高考,横店大学怕是不收我。”徐浩有些顾虑的说。
王腾飞却不当回事:“你只要给钱,保证收,哪怕你没学籍,他们都能给你弄一个学生名额出来。这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