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仗着麦克风的科技力量,石涧仁轻松压住嘈杂声引来一片哄笑的反应,其实从哄笑声就听得出来,对石涧仁认同的听众绝对是大多数。
结果谩骂的人真没有,倒是有两个忍不住赞美的,一开口就是:“我好喜欢看石老师您的电视节目,您怎么今年没有主持节目了……”然后才巴拉巴拉的提问。
其实问题都大同小异,除了质疑石涧仁这种说法有点太过武断,譬如说自己认识的谁谁谁,天赋过人,从小聪明伶俐轻轻松松就智商满分的人生赢家,这种人难道也是习惯问题?进而认为石涧仁这种说法是故意贬低天赋的作用,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努力有希望,是居心叵测的谋划。
这是位中年叔叔的一本正经猜测引来不少人侧目,觉得他看待事物的角度才是有点居心叵测。
因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要求石涧仁把思维习惯稍微透彻点说一下,毕竟学习习惯是个很好理解的事情,按时定量持之以恒的坚持就行,这思维习惯有点玄,感觉是武功秘籍里面需要参悟的重点。
石涧仁是想尽量浅显易懂的把事情解释清楚,特别是让孩子们都能理解点:“那位朋友提到天赋智商的问题,这个我也真的没否认啊,必须承认有智商差别这个事实的存在,但是请注意智商天赋是固定而且不可改变的,人的可能性却是无穷的,套用现在经常有听到的一句话,大多数人还没努力到比天赋的程度,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成功,真的用不到什么天赋,而真正拥有顶尖天赋又能够站在世界巅峰的那些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努力程度哪里是普通人能比的?因为他们竞争的层面几乎所有人都具有等量的天赋,所以片面夸大天赋的作用,只能是为了推卸责任,让自己偷懒松懈的借口,而在我们讨论的这个学习的范畴内,家庭背景、富二代、官二代什么都不会起关键作用,关键的还是思维习惯。”
转身面对小观众的石涧仁带笑:“读书会引导你们看书,有要求你们把书上的内容硬要记下来背下来么?”
好多孩子奶声奶气的拖长声音才能凑成整体:“没有!”有些后跟上的孩子还使劲扯着喉咙大声。
石涧仁可能是没领教过小学生们这种默契齐声的本能,使劲睁大眼觉得有趣:“那有没有要求你们非要看什么书啊?”
孩子们简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没有……”整个书店都回荡他们的童声,看那样子还在憋着要下次发出更大声音。
石涧仁连忙示意够了:“谢谢读书会的同学们,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更容易养成自己接受外来理论和整理经验的习惯,这是人的本能,特别是看了不少自己有兴趣的书,理论经验的吸收是很快的,这就比只能枯燥被动学习课本的人,有了更多理论经验,1+2=3,好像换个角度2+1也能等于3,这就是最基本的活泛思维,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这孩子脑瓜子灵活,但慢慢这种擅长自我总结跟换个角度思考的习惯就会猛的拉大差距,等到了高等学术,只能被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永远比不上那些思维习惯天马行空,懂得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人,这里又可以解释刚才那位朋友提到的人生赢家,可能你提到的人确实比较聪明,但说到底也就是掌握了这种把握事物规律的能力,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能弥补这点万里挑一的天赋,再强的人生赢家如果放纵自己的天赋,得意洋洋的浪费才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伤仲永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成功是由无数因素构成的,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甚至财富、人脉、关系等等,但其中最能被切实掌握不那么缥缈的,就是后天习惯,这是可以用严格要求自己来达到的,用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谢谢……”
说到这里,确实是挺让人信服了,掌声哗哗的,贾崇圣有点喜不自禁的到处转头看,显然对这个论坛形式感到非常满意,未来时代坐标要是把这种模式用好了,一定会在全国书籍行业都独树一帜,简直有一统江湖的威望啊,所以一定要把这个论坛搞好,捧哏的、鼓掌的、拍摄记录的,各种应该配备齐全的细节都要跟上,听见真的有人在问这次讲座的稿件,他就赶紧吩咐安排去了。
往往免费的听众都是格外急切的,不光要稿件,好些家长还带着不太情愿的孩子挤过来拉拽着给石涧仁看,要石正经老师给看看孩子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才能教育好!
天哪,就算是面相小能手,也不能这样随便看一眼就把个从未接触过的孩子一言定未来吧?
况且真要针对某个孩子论述,那都是要长篇累牍好几页的报告了,哪有这么顺口一句的?
这才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吧。
所以石涧仁倒也简单:“古时候常说文武双全,我觉得这就是要求多看书学习成绩好,多锻炼身体好,这两样都是能完全靠自身努力达到的,就做好这两样吧……同学们好,从各地来辛苦了,今天中午我们参观新的网络公司,到食堂吃饭,然后中午到读书会看书休息,总之还是自由活动,愿意到书店来看书或者在读书会看书的都行,好不好?”
又见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拖长声音回答好,其他家长终于得到机会挤上来问这个读书会是什么机构,怎么才能加入,交多少钱……
齐雪娇在孩子们簇拥下帮石涧仁解答了,这让上面一直趴在栏杆边的纪若棠有点撇嘴:“她倒是理所当然的摆出当家人的模样来了哦?”
没曾想却未听见耿海燕的附和,这姑娘一直把下巴放在栏杆上眯着眼:“如果从我们现在站在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角度看来,也的确只有她才适合来当家,不是么?如果说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话,她好像才是跟阿仁实际上最一样的,我们其实都是在阿仁的引导下,在做这些商业之外的事情,假如阿仁走了,你说有谁还会发自内心的一定坚持这么做下去呢?”
纪若棠忍不住也多看几眼齐雪娇,没等她说出观后感,耿海燕已经撑着栏杆转身了,爽朗的举手鼓掌招呼自己人:“喏,大家参观了这家书店,再听了刚才石老师的讲座,能听懂的呢,我就希望能回到你的片区,多帮帮孩子,有间奶茶店会逐步调整,从简单的街头奶茶店向书吧之类有些文化氛围的环境转变,公司在这方面也会做一些补贴,听不太懂的呢,就想想你们的孩子吧,能把自己的孩子教成个读书人,科学家或者有用的人,绝对比那些街头小流氓混混要强得多……”
不得不说奶茶店和食品公司销售体系的这些经销商、业务经理文化水平真不算高,可能好多都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书,刚才这种讲座的形式也是第一次接触,新鲜多过于感悟,但耿海燕大姐头似的做派更能得到她们的认同,还轰然叫好。
让纪若棠站在旁边简直脸红,因为那些过路的读者顾客看这些花枝招展的年轻女性目光有点怪怪的,主要是觉得跟这个环境不太契合,连忙溜号儿去找自己的人去了,她那些酒店集团的员工素质还是要高得多,不知道能听懂这番话不。
石涧仁请柳清协助各处读书会来的辅导员把孩子们招呼下保证孩子的安全,待会儿就到食堂集合吃饭了,自己才很正式的邀请苏以德也要来书店做演讲,大律师非常肯定的答应下来:“这个没问题,但今天听了你的讲座,也看了这家时代坐标书店的文化氛围,我跟杨武军商量,能不能我们新知协来租用一个商场店面,这个费用可以由我们律所来承担……”
新知协或者律所租用商场店面来干嘛?
第1325章 自清自省自行
苏以德和杨武军比较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都挺能说啊,律师和发言人的专长呢,所以杨武军很有点热情:“苏会长认为我们可以搞一个演讲培训班,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在这方面的演讲口才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这方面我们和律师协会都能提供专业人手,我也有些心得可以传授给孩子们,这是个相当好的素质培养,完全免费的都行。”
吴晓影有点吃惊:“你们也有这种想法?”
原来她刚才和柳清、洪巧云她们坐在后面,讨论的思路是可以搞点艺能培训班,而且她还很熟悉石涧仁的心态:“阿仁一般认为反而是收费的比较合理,一方面只有商业运作的模式才能保证这样的培训班不是只靠着兴趣或者善意来运营,可以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另一方面免费未见得就能让受众感受到价值,只不过这种收费的灵活性都掌握在我们做自己手里,以前在平京影视集团,阿仁不就管理过小艺人培训么,这次从韩国回来的培训生,还有黄晓薇都对这个很有发言权,我也是科班艺术院校出来的,洪教授更是觉得美术艺考培训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既然时代坐标是一个把文化产业当成定位商厦,那这一系列的培训班培训机构就很有比较,绝对比罗列一些重复的餐馆、咖啡厅好得多。”
石涧仁对普通家庭的培训生活没有多大概念:“这样的市场很大么?做个调查报告吧,不能仅凭印象拍脑袋。”
苏以德都比他了解:“对对对,舞蹈、音乐、乐器、美术、外语、演讲……哦,光是想想我就觉得这个市场庞大,我个人非常有兴趣入股这个培训机构,万总……这边,万总,我们在讨论个事情,你有兴趣投资不……”
好像社会中上层真的是赚钱机会随处都有,要资金要人手几句话之间都能凑起来,解决手续资质问题更是轻松,万乾反正只多看了石涧仁:“如果跟他打赌没有输的话,这事儿操作起来没啥难度。”
众人立刻好奇询问打了什么赌,万乾还是有行规:“他说他能邀请一位永华普道的合伙人来大唐网打工,我说他能成,我就卖身过来,那样的话我就没有精力来搞这些投资项目了。”
其他人哈哈哈的只是凑热闹,苏以德却非常清楚永华普道是什么地位,拉了石涧仁低声些:“有这样的把握?”
石涧仁却摇头了:“算是相互打气加油,来之是好事,不来也不坏。”
苏以德已经可以熟络的拍他肩膀:“你这算不算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了,明天我就要陪闫副书记进京,你确认你不跟着一起去?”
石涧仁低调:“您是以法律专家的身份陪闫副书记去,江州市相关部门参与组队,再有对江北亚铁路有需求的企业参与,我还是在新知协守好这个大后方吧?”
苏以德意味深长的看着石涧仁:“你还不到三十岁,如果在民主党派这条参政议政的路上发展,会有无可限量的成就,我很乐意一路协同你前进,可你却把机会让给我?”
石涧仁的笑容是真的干净:“您有专业有眼光,是最适合在这条路上发展的,只要能再精纯一些提炼您的政治理念,恐怕您才是无可限量。”
这个相面简直来得猝不及防,大律师都愣了愣:“怎么说?”
石涧仁不显摆相面那些江湖招数了:“您从业已经快三十年,一以贯之的保持着以法律专业定位的角色,从未因为什么社会组织、官方身份就放弃了自己的定位,在全国代表大会里面也有了自己的地位,您这种参政实践,是您自己选择的道路走得很顺畅也很如意,实实在在得到了政府跟民间的认可,名利双收,所以坚守,唯有坚守,就是您体现出来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苏以德沉吟:“我再次诚恳的邀请你跟我一起走,在这条路上能遇见一个没有私心杂念,头脑清晰又好学的同伴太难了,迄今为止我们在餐饮集团、新知协和大通道的事务上,都合作得非常默契,我会尽我的全力跟你相互协调,你唯一的短板就是太年轻,我正好给你开路。”
这话说得既直白又含蓄,直白的是苏以德这个好几年的全国代表对石涧仁确实很看重,毫不掩饰的邀请,含蓄的是随着现如今这种参政议政局面的变化进展,很可能会出现官至高位的民主人士,机会千载难逢,他的年龄毕竟到五十多了,稍有蹉跎也许就再也没法达到这个高度,毕竟政治上的事情,一个议案可能都得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推动,更不用说体制的调整了。
可惜石涧仁不为所动:“协调协助我在哪里都能为您做,这也是我跟您接触半年多来的感受,您可以把个人精力收缩到最主要的类别上,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精进、提升和完善您的这种法律定位,而不是动摇初衷……”
石涧仁的话也够直白含蓄了,苏以德看着这双年轻的眼睛,终于确认自己没法劝说,或者说他明白了石涧仁所表达的这种态度:“知其为而不为,你是这么做,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