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怡婉言回绝道,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她的目光随之一偏,看到老板进屋,正待上前。对方却摆摆手,示意她先忙工作。
主客双方就价格的问题又僵持了五分钟,胖大妈终于妥协,贝雕以五百二十元的价格成交。
打包、开票、收钱,邱心怡手脚麻利地完成了整套程序,然后恭送胖大妈和她的同伴出门。
“江老板,好久不见了,今天才有空儿过来呀。”邱心怡这才得空儿与老板打个招呼。
“你们几员女将都这么能干,地方又小。我过来也碍事儿,还不如当甩手掌柜呢。”江逸晨微笑道。随后在靠墙的一把木椅上落座,伸手接过苏晓佳递来的纸水杯。
“老板可真会开玩笑。”邱心怡抿嘴一乐,又将目光投向苏晓佳。
苏晓佳对她连连比划手势,说明晨子哥上午陪她去医院,又询问员工吴冬梅到哪儿去了?
江逸晨望着晓佳妹子这套快速且复杂的手语,仔细琢磨分辨,但仍然云里雾里的。搞不太明白。
自从认识晓佳妹子以来,二人之间主要还是得依靠文字进行交流。方式有手写、键盘、手机短信还有网络企鹅通信等。
至于手语,他原先也跟着学了一点儿,但仅限于含义最简单的那部分,大约相当于小学低年级的层次。当然,晓佳每当与他面对面的时候,为了照顾他的理解能力。也只会出示相应水平的手语。
而邱心怡则不同,当初从鼎香园调到蓝海星,为了给苏晓佳做好助手,曾经去专业的培训班学习过标准手语,其水平与江逸晨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冬梅去鼎香园拿午餐去了。呦。对了,老板在这儿,得让她多带一份儿。”邱心怡说到这里,赶紧取出手机走到窗边,拨打吴冬梅的电话。
半个小时之后,员工吴冬梅骑着电动自行车回来,后座上的铝合金储物箱中装了四份快餐。
江逸晨也不讲究,与店员们一样,坐在椅子上手托起一个餐盒打开,便用筷子开始划拉。顺便与几位交流一下店里近段时间的情况。
蓝海星开业至今,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和严格的管理,在网上和实体店均已创出了品牌效应。
当初为了赢得顾客的信赖,特别制定了一条优惠政策。那就是在店内购买的贵重商品,可以去市旅游局下属的珠宝鉴定中心进行鉴定,费用由店方出。凡鉴定不合格的,一律全额退款。
事实证明这在当时是个相当不错的手段,比之普通的价格竞争要有效得多。如今的工艺品、珠宝市场,假货赝品泛滥成灾,尚未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广大消费者往往心惊胆战、如履薄冰。此举一出,立即打消了大多顾客的后顾之忧,店铺起步初期的困难局面也随之顺利度过。
不过时至今日,鉴于蓝海星良好的口碑,基本上已经很少还有顾客买了东西还往鉴定中心跑的了,嫌麻烦。
再有,网络的力量更是超出了预计,自从在“金色海螺” 海洋工艺品民间爱好者论坛中站稳脚跟,电子商务迅速展开,目前的营业额甚至达到了实体店的三倍左右。还有些同城网友、外地来粼江旅游的网友也经常光临。
另外,因为货品流动加速,店里这上下两层,总共四十平方米的面积已经越来越紧张,不太够用了。
说到这里,邱心怡与苏晓佳交流了一下,然后告诉江逸晨,说隔壁南边邻居是一家小服装店,老板准备撤了,己方是不是可以考虑接手下来,以扩大蓝海星的店面。
“成,这事儿你跟苏经理商量着办好了,觉得有必要就拿下来吧。”江逸晨并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费心思,干脆通通放权。
午餐后,他又去楼上工作室待了一会儿。
工作室里更热闹,只见墙面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图,贝壳画、贝雕、珍珠饰品等等,五花八门,瞧得他眼花缭乱。
苏晓佳告诉他,现在店里走的是个性化的精品路线,只出售高、中档次的产品,大路货、低档货早已彻底杜绝。
至于货品的来源,大多是由她向加工厂提供设计图,然后厂方按照精品标准配备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收货之后,她再使用特制营养水对工艺品表面进行清洁滋养,这个过程大约要持续半个月左右,最后才能以稳定、光鲜润泽的形象进入楼下大厅的陈列柜架,正式与广大顾客见面。
江逸晨环顾四周,心中感慨,晓佳妹子为了这蓝海星,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啊。不过还是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为好。
这时,他突然一拍脑门儿,这闲聊起来,差点儿把正事儿都给忘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掏出手机走到窗前,拨通了来顺儿的号码,如此这般给他交代了一番,让他们抓紧时间把东西送过来
第四百七十四章 捕捉蜜蜂、新治疗计划启动
云沙岛上,几位岛民刚刚结束午休,打着哈欠在一楼盥洗室洗了把脸清醒清醒,随后拎着各种工具准备出去上工。
“我是神经病,我是神呀神经病……”突然,一个怪腔怪调、节奏感十足的男声rap响起,音量还挺大。
来顺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却见喜子和石锁儿却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他莫名其妙,愣了一会儿之后才发现声音原来竟是从自己的裤袋中发出的。
“两个混蛋!敢动我的手机。”
来顺儿勃然大怒,伸左脚朝着喜子的臀部踢去,后者腰灵活一扭,嘎嘎笑着躲开。
来顺儿没有追击,掏出手机一瞧屏幕,是晨子哥的号码。他连忙按下接听键,将手机拿到耳边,又冲喜子狠狠瞪了一眼,然后快步走到篱笆墙旁。
“真是的,好不容易给他弄个好玩儿的铃声,还不领情。”喜子撇了撇嘴。
“不喜欢呗。对了,领导在接电话,要不咱们先走吧。”石锁儿扬了扬手中的铁锹,提议道。
“成。下回整个萝莉的,嗲一点儿的,他就好那口儿。”
喜子晃晃脑袋,两人出了院门,前行一段后在一个岔路口分开,一个去西边的滩涂养殖池,另一个去南边的菜地。
“回来,都给我回来!”不多时,身后传来来顺儿的大喊声。
“干啥啊这是?折腾人玩儿嘛。”喜子抱怨道,只得转身返回。
“这会儿没工夫跟你算账,先记着。”来顺儿脸上的余怒未消,用手指冲喜子点了点,喘口气又继续说道:
“晨子哥有新任务,急事儿。”
接着。他把刚才电话中江逸晨交代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啥,野蜂子?整那玩意儿干嘛?”喜子奇怪地问。
“说是要拿去给人治病用,第一批要三十只,活的。装小笼子里送过去。”
来顺儿说着,扭头朝百果园方向望了望。山坡上,那只硕大的松木蜂箱仍静静地待在那里。还有一些飞舞的小黑点儿在其周边活动。
“野蜂子还能治病哪?真是头回听说。咋治?”石锁儿也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觉得很新鲜。一直以来,他对于蜜蜂的关注,基本就集中在那香甜的蜂蜜上,很对他的胃口。
“咋治病就用不着你们操心了。晨子哥急着要,下午你俩先把这事儿给办了,其它的活儿先搁下。”来顺儿自己也解释不清,干脆不管那些,直接安排任务。
交代完事情。他不再理会两名手下,转身朝葫芦洼行去。
“走吧,领导派活儿了,一块儿逮蜂子去。”喜子冲石锁儿挥了下手。
“啥,捉蜂子,那可是你的活儿,俺可不干。上回还没把俺整惨啊?”石锁儿闻言顿时感到后脊背上一阵发麻,随之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记得上次帮着喜子端野蜂窝。眼前这个家伙哄自己说什么戴上护具就百分百安全了,谁知临阵还是出了状况。被三只野蜂子钻进后脖领子里面狠狠教训了一顿。那滋味儿,至今都难以忘怀。
在他的严正抗议之下,喜子答应今后什么割蜜摇蜜、收拾蜂箱的事情都一手包揽,他只管享用蜂蜜即可。
“啧啧,那会儿不就让蜂子给锥了几下,至于记恨到今天吗?真够怂蛋的。白长了这副块头儿。”喜子嗤之以鼻。
但无论他如何说,石锁儿就是坚决不干。
“就知道吃,咋不齁死你呢?”
无奈之下,喜子只好进行分工,让石锁儿去制作一批细铁丝加纱网的小笼子。用于存放这些带刺的小家伙。
他自己则去北边的岩洞仓库,翻找出面网手套等工具,然后只身前往大蜂箱,执行抓捕任务。
*******************************************
次日中午,后勤部小傅从金昌俱乐部码头运货回来,将一只二十来公分长的细铁丝小笼子送到了江逸晨的手中。
透过纱网,可以清晰地看到几十只棕褐色的蜜蜂在里面爬来爬去,体长目测应该都超过了两厘米,在蜜蜂家族中绝对属于大块头儿了。
椭圆形的腹部上长着几圈醒目的黑色环带,色泽油亮,复眼、嚼吸式口器、触角以及翅膀等器官都十分粗壮有力,整体观感显示健康状态良好。
小笼子中还传出一股香甜的气味儿,估计应该是喜子他们在笼壁上抹了点儿蜜糖,做为蜜蜂短期内的口粮。
这些小家伙儿们瞧上去还挺不错,而且体态也基本完整,并没有发现缺翅膀断腿的,看来捕捉过程很顺利。江逸晨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蜜蜂并不是那种适宜长期在笼中喂养的昆虫,既然送过来了就应该趁着状态尚好及时用掉。
想到这里,他取出手机分别与苏晓佳和唐大夫联系上,告知蜜蜂已经找到的消息。
并与唐大夫商量了一下,预定明天一早去国医馆见面,待对方检查过蜜蜂之后,再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将事情处理妥当,江逸晨把小铁丝笼子收入空间通道中暂且放置。通道跟三个冰洞不同,一直处于常温恒温状态,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这里是存放各类新鲜食品以及小型活物的最佳环境。
另外,这些小东西就不打算让晓佳妹子见到了,包括在治疗的时候,否则很可能徒增紧张畏惧的情绪,以致影响疗效。
又过了一天,早上八点钟,江逸晨开车带着苏晓佳再次前往位于北城区长风大街上的唐济林国医馆。
身穿一件浅咖啡色风衣的苏晓佳坐在副驾座上,手中抓着一只女包,眉宇间的神色颇为凝重。
“晓佳,放松点儿,没那么要紧的。其实就跟打针差不多。一会儿你闭上眼睛,什么都不用管的。”江逸晨微笑着安慰道。
女孩儿点点头,身体随之往后靠了靠,目光转向车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抵达目的地,将车子停靠路边,二人下车一同走进医馆。
江逸晨的手中拎了个蓝灰色的布提袋,里面搁着那只装蜜蜂的小铁丝笼子,别无它物。
这会儿的时间尚早,医馆刚刚开门,人还不多。他们直接上二楼来到唐大夫的专用诊室门外。
江逸晨向服务台的护士询问了几句,然后转头对女孩儿说道:
“晓佳,你就在外面等着吧,我先进去跟大夫商量一下。”
苏晓佳明白这是要让大夫先检验蜜蜂的成色,她此刻自然也不愿意见到那些令人畏惧的小东西,随之便点了点头,走到旁边的长条椅坐下。
江逸晨敲门而入,只见唐济林大夫正站在书柜前整理书籍,见他进来,招了招手,自己也回到红木长方桌后坐下。
“东西带来了吗?我瞧瞧。”唐大夫问道。
“带来了,在这儿。”江逸晨说着,将小铁丝纱笼从布提袋中取出,搁在桌面上。
唐大夫伸手将笼子提起,平托于掌心,对着窗户方向仔细观察。
“这些蜜蜂不错嘛,难得。是从哪儿弄来的?”须臾,他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同时示意对方坐到椅子上。
根据表面观察,这笼蜜蜂无论从个头儿、体貌特征、健康状况以及活跃度来看,都是相当的优秀。这也令他对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刮目相看,要知道在深秋季节,即便是那些品相差的普通蜜蜂都很难寻到,更何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弄来这样的上等货色,当真难能可贵。
“这是从我一个朋友那儿要来的,他们家是养蜂专业户。哦,对了,他还跟我说,这个品种的蜜蜂原本是野生的,被端掉窝子后弄到人工蜂箱里养,已经繁衍几代了。”江逸晨解释道。带来的蜜蜂能获得对方的认可,他心里也深感欣慰。
“嗯,你朋友说的应该不假,我看着也跟寻常的家蜂不太一样,明显要强壮一些。”唐大夫颌首称是。
既然最为重要的环节已经解决,那么接下来就是关于治疗方案的确认。
唐大夫用桌面座机拨打了一个电话,不多时,一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医生敲门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