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岛农场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完了硕士接着再读博士,学问大大的,以后没准儿能进科学院。”齐泽辉也在一边儿凑趣。
  “对啊,读完博士后面还有斗牛士、圣斗士、院士,最后直到光荣的烈士。”肚子圆接着来上一句,这是家伙是典型的那啥嘴里吐不出象牙。
  孰不可忍,马得韬和方旭顿时都恼了,上前将他头朝下按在椅子上。肚子圆双腿乱蹬,把椅子踢得哗哗作响。结果小炒部的管理员都被惊动了,过来jǐng告一番。哥儿几个这才老实下来。
  “要我说啊,其实读了硕士就差不多了,到时候也该适应适应社会,要不然一直念下去不就成老学究了。”江逸晨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主要是现在本科文凭贬值得太厉害。没法子,往上再奔一奔,总要好一些吧。”方旭点头表示赞同,口气却有些无奈。
  “别说本科、研究生了,现在就连NBA,哦不,MBA也泛滥了。这年头儿,甭管你啥洋玩意儿进来,准保用不了几年就得入乡随俗来个大干快上,一rì千里。”齐泽辉评价道。
  “对了,公务员考试你还参不参加?”马得韬吃了口菜,继续问。
  “那个在三月中旬,这回有一部分岗位是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我已经报名了。不过听说难度比研究生考试大得多,竞争激烈得很,我也就是去试试,没抱太大的希望。”方旭扶了扶眼镜腿,回应道。


第一百零五章 舍友们的规劝、培养张凤兰

    舍友们在酒桌上谈起了关于公务员招考的事情。
  “那都是吃皇粮的地方,旱涝保收的香饽饽,难度能不大吗?我爸有个朋友的孩子,都连考了四年了,照样还不是干瞪眼没戏。”齐泽辉说着,连连摇头。
  “这人跟人可不一样,说不准小旭子一下就成了呢。来来来,干一个。”马得韬举杯招呼,大家依言又碰了一个,一饮而尽。
  “唉,要说咱们几个人里面啊,你们仨都有着落了,就剩下我跟晨子最惨。”马得韬叹了口气,又想起今天下午的小型见面会。
  “对了,听说刘胡子以前的学生里面有几个厉害的,在外面大公司做着高管呢,而且现在还跟他有联系。要不然你俩回头去拜拜门子。”齐泽辉想起有关刘副教授的传闻,把这个信息提供出来。
  “那成,我跟刘胡子还能说上几句话。晨子,要不咱俩明天抽空就去找他说说,晚了搞不好别人就该插进来了。”马得韬闻言,不禁高兴起来。
  一般来说,这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教出来的,那就是同门师兄弟,相对外人总要亲近一些。
  “算了,你自己去吧。我打算走自主创业了。”江逸晨淡淡地说道。
  这一句话,立刻令桌上四人都愣住了,八只眼睛齐齐盯住他,仿佛在瞧怪物一样。
  “干嘛,别这么盯着我瞧。这很奇怪吗,听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是鼓励的,还有不少税收、贷款优惠政策呢。”江逸晨感觉有些不自在,又解释了一句。
  “我说晨子,你可别昏了头,标新立异玩什么另类,到时候可都没地儿哭去。”半晌,马得韬开口说话。
  “啥大学生自主创业啊,那都是糊弄人的。就现在这年头儿,外需指望不上,内需拉不起来的,经济危机闹个没玩没了,人家多少年的公司企业都扛不住呢。你个刚出门的学生,还能玩出啥花样来?就那几条税收优惠政策能管多大个用,要不了多久就得让你赔个血本无归。”齐泽辉觉得江逸晨可能是被某些言论蛊惑,连忙jǐng告一番。
  “是啊,虽说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但终究风险小啊,起始工资再低,这rì子也可以过。等熬几年有了点儿工作经验,怎么也会改善的。而且心里踏实啊。”方旭也劝告道。
  肚子圆对这块儿不大了解,但由于他老爹本身就是开公司做生意的,自然对这三位的言辞不敢苟同。
  “呵呵,别想得那么严重。我现在只是跟朋友有个意向,具体的还没定。没把握的事情我也不会干,到时候再说吧。来来,为旭子高中再干一杯。”江逸晨明白大家的好意,但暂时不想解释得过深,于是岔开话题,又举起了酒杯。
  咣当咣当,大伙儿举杯痛饮,大口吃菜,倒也没有继续深究江逸晨刚才的那番话,甚至觉得他可能就是一时间头脑发热,或者开个玩笑逗大家开心。
  ****************************************
  这段时间,毕业班的课程很少,而毕业论文的准备也还没有开始。所以空余时间大把,大家都比较轻松。找朋友老乡,聚餐、打牌、逛街,和女友约会,享受着学生时代最后的悠闲时光。
  二零六宿舍的舍友中,除了江逸晨、方旭,还天天在屋里据守,其他三个已经是经常瞧不见人影了。
  江逸晨每天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在苗圃、鼎香园、宿舍这几个地方度过。
  其中苗圃的活儿占了大头儿,什么都得亲自动手。至于麻辣烫店,由于人员不少,现在已经用不着他直接插手帮忙了。过去的时候,也就是了解一下店里的情况、顾客的反应,或者与吴大娘核对一下店里的账目之类,另外教苏晓佳学学电脑、网络方面的知识。
  宏光大街上的孙、胡两位小老板,开始按照约定,每家每天到鼎香园批发五十张千层饼,拉到各自的棚亭中分割零售。
  虽然互相之间仍不大对付,但在江逸晨的威慑之下,也不敢造次,一时间各做各的生意,表面上倒也相安无事。
  街上匆匆出行的顾客们,发现胡老板的四号亭子也开始贩卖千层饼,而且形状、味道、价格都与孙老板的一模一样,都是大为高兴,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排队时间,不至于对上班造成影响。
  对于与零售商打交道这类琐事,江逸晨并不想参与过多,必须有人承担起这块儿的工作。
  张凤兰进店工作已经三个多月了,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吴大娘的评价,觉得这个人还可以,工作态度认真,办事不拖拉,没有贪占店里小便宜的恶习。有回见她碰上了某位低素质的顾客找碴挑毛病,应对也还算进退有度、大方得体。应该是目前的不二人选。
  于是他专门找张凤兰谈话,对她说明了千层饼快餐的规划设想,自己打算把她做为重点培养对象,将来独当一面,挑起大梁。至于目前这些与千层饼相关的原料进货、制作、批发、协调关系等等事宜,则交由她一手处理。
  同时要求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岗位需要。除了工作实践外,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也是同样重要。现在学习的机会很多,培训班也好,函授、网校也行,自己挑选一个合适的,在工作之余进行充电。
  张凤兰带着兴奋的心情立刻答应下来,说自己一定会努力。
  想当初刚刚进店上工,她就发觉了这里不一般,已经预想到将来肯定会有发展。
  从她自身来说,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能干事业的时候,她可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个普通的杂工。
  家里的儿子已经上学了,不用过于cāo心。大不了让老公多照顾一些,反正他能力也很有限。自己这边则要将更多的jīng力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争取让自己的家和孩子能早点儿过上好rì子。
  对于江逸晨来说,当前还有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考虑详细的云沙岛初步开发步骤,以及登岛后的生产、生活问题。
  来顺儿和喜子海边渔村养殖场打工学习,这个过程不会太长,估计四月份左右就可以结束。
  还有上岛后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工具,种类繁多,现在就得列出清单,开始着手进行采购了。


第一百零六章 海岛生产、生活的详细方案

    晚上,宿舍里只有方旭和江逸晨两个人。都坐在各自的书桌上,面对电脑屏幕,除了不时响起的按键声音外,屋里显得格外安静。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公务员招考,方旭正在紧张的学习备战。
  而江逸晨则不同,他此时正聚jīng会神地浏览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网站论坛,从里面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
  时而又微蹙眉头,思考问题,然后用笔在一个本子上做记录。
  当然,自己这边的情况与纯户外运动并不大一致,毕竟驻留时间较长,所以还得有所区分。
  当前的打算,生产方面,来顺儿和喜子上岛之后,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前提下,先开垦一块不大的地,进行葱、姜、小茴香、辣椒等调料作物的种植,同时照料上次自己栽种的那六棵花椒树苗和六棵大料树苗。
  学校苗圃那点儿地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等他大学毕业后,就该考虑慢慢退出了。
  除了作物之外,在云沙岛西边的泥滩上,砌池子进行小规模的滩涂养殖试验,先少量养一些贝类、海参、虾等等,待试验成功后,总结经验再进一步扩大。
  至于池子中需添加的特种混合水,那倒是也不难解决,设法将葫芦洼上游的泉水引入一个存水处,然后自己从一号和二号空间冰洞中取冰,配好了让他俩随取随用即可。
  根据经验,养殖海鲜产品需要的时间肯定超过地里的作物,到时候第一批出产的鲜货,是留自家店里用还是出售给其他海鲜餐厅,rì后再慢慢考虑不迟。
  生活方面,首先是食品,岛上目前肯定不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只能从外面购买粮食、油盐酱醋等等运上去。
  嗯,上面倒是可以种点儿蔬菜,这是人体维生素的保障,不可或缺,保存时间又短,单靠运输显然是很麻烦的。
  至于主食的米、面,即便将来包下海岛,也不会考虑就地种植。一来主食的经济价值低,自种不划算。二来据观测,岛上的平地少,坡地、岩石多,而且植被丰富,在不能大规模改造的前提下,适宜搞种植的土地面积实在有限。何况也没有足够的水源用于水稻、小麦的灌溉。
  肉食方面,因为猪牛羊肉的保存是个问题,当前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电能驱动冰箱。看来只能暂时以腊肉、熏肉、香肠之类代替,还有礁石上的海蛎子,养殖的贝类也可以食用。如果那两个家伙有本事从海上钓到鱼,那自然更好。
  另外还可以养点儿柴鸡柴鸭什么的,完全的zì yóu放养,美味又健康,可做为肉食补充。
  至于烹饪能源方面,由于是长期居住,可没法儿像旅游爱好者那样弄点儿什么固态酒jīng、方便炭之类,蜂窝煤、燃气罐等就更为麻烦,看来暂时只能靠就地砍柴火予以解决。
  其次是住,峭壁西侧下方的那个岩洞,内部最深处达五六米,完全够用了。建设发展初期,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基地居所。
  洞内整理一番自然是必要的,摆几个搁架,地面、石台再铺上棕垫和褥子,肯定比自己初次登岛的时候舒服得多。
  生活中除了吃、住两样,还有就是休闲娱乐的安排。
  现在年轻一代的民工可不像他们的父辈,休息的时候在工棚里打打扑克、聊聊天就能满足。
  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城里网吧、游戏厅泛滥的主要原因。
  如果缺乏这些,短时间内问题倒还不大,但rì子长了,心理上将会很苦闷,甚至可能产生被流放的错觉,这样是很容易出状况的。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得有发电设施。将来正式承包海岛之后,固定安装的中型风力或太阳能发电装置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
  根据户外运动论坛中的介绍,现在有一种拉杆箱式样的小型户外太阳能发电箱,其蓄电池容量能达到几十安时(AH),白天利用阳光蓄能,晚上给一些小型用电设备供电,应该可以支持不短的时间。
  然后再配个小型铁锅卫星电视接收器,加一台二十吋的液晶电视机,就可以收看卫星电视节目。
  另外上次去云沙岛的时候已经做过测试,那里可以接收到无线信号,这样通信和3G上网也能得到满足。
  至于玩游戏,手机、平板电脑上内容多多,下载安装好了带上岛即可。
  这样,娱乐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有了这些内容,估计两个小子也就说不出什么了。
  初期的计划大致如此,然后细化一下,需要采购的东西可真不少。
  各类生产工具、食品、药品、生活娱乐用具,数量繁杂,林林总总的一大堆。
  还有海上交通运输工具,似乎也有必要购置一部。租船总是不大方便。
  盘算一下腰包,目前麻辣烫店分了两次红,加上原先的,银行卡上尚余四万多元,最近千层饼销量加大,那一块儿的利润也不少,可提取的金额至少有两万多。
  但这些积蓄用于对付前面那些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