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拍乐球的脑袋。一人一鱼立即向水面升去。
待他将头露出水面,大口呼气。只听得来顺儿正在大声吆喝,快艇马达隆隆响起,那根缆绳也渐渐绷直。
“晨子哥,你可上来了,我们这儿还真担心呢。”来顺儿看到了江逸晨出现,总算松了口气。这入水的时间可真不短。要不是事先有交代,他还真是感到发毛。
江逸晨冲来顺儿挥挥手,示意他继续。然后自己又扎入水中,看看捕捞作业的情况。
按大砗磲的尺寸,估计其重量应该在三百公斤左右的样子,自身与礁石也有一定的粘连度。
但对于八十马力的发动机来说。这点儿份量还真算不了什么。随着缆绳的绷直,大家伙被拽离了礁石,泥土、水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扑簌簌纷纷脱落,本体悬浮在水中一路向北而去。
乐球好奇地跟在后面。还不时用嘴去拱两下。
江逸晨见状放心了,招呼乐球过来。然后骑着它再次浮出水面,向快艇方向疾驰。
快艇前行了两百米后停下,江逸晨赶上后,招呼来顺儿往上收绳子。
由于船上没有安装专门的缆绳绞盘,只能靠人工往上拽,喜子也从驾驶舱里出来帮忙。
江逸晨潜到水下托起大砗磲,三人合力,终于将猎物弄上了后甲板。
随后潜水员也被拉了上去。
“哇塞,这是个啥东西啊?这么大。”喜子惊叫道。
“这么大的蚌,还真是头一次见到。”来顺儿用手抚摸着大家伙,也是惊叹不已。
“这个东西叫做砗磲,很少见,这一带还就发现了这么一头。来,喜子,拿撬棍过来,给它撬开,里面的肉可是好东西。”江逸晨脱下脚蹼,站直身体招呼道。
大家伙份量太重,不方便移动。还是就地处理为好。
“哎,好咧。”喜子答应一声,跑去将事先准备好的另一根长粗木棍取来,从另一端插入壳缝子中。
来顺儿则按照指令解开绳子,盘好收在缆桩上。
江逸晨手执一把短刀,伸入砗磲的壳缝,按照资料上的说明,切断了它的闭壳肌。
随后让两位手下将木棍往上撬,两片波浪状的大蚌壳被翻开,露出内部洁白的壳壁以及淡黄sè的蚌肉,还有一股子海腥味儿。
砗磲的肉据说味道鲜美,其闭合肌切片晒干后被称为“蚵筋”,属于名贵的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抢手货。不过这个大一个家伙,估计也就是几公斤的蚌肉而已。
江逸晨蹲下身体,伸手在蚌肉里面翻弄了几下,没有发现珠子。据说有的砗磲体内也产珍珠,而且个头儿巨大。
他略感失望,于是站起身,把短刀交给来顺儿,让他把蚌肉分块儿切下来,用袋子装好。尽量弄干净一些。
当天晚上,他们弄了一锅砗磲肉汤,味道确实不错,不过并没有觉得比其他贝类强上多少,看来有些东西也就是图一个名气而已。
这锅汤用掉了一斤左右的蚌肉,剩下的则被江逸晨收到了空间中冷冻。
至于砗磲壳子,在经海水清洗,并剔除表面污物之后,用黑sè塑料布包裹起来,捆在快艇后甲板上准备带走。
经测量,它的个头儿足有一米四长,显然超出了江逸晨的搬运空间能力。只能搁在船上运至码头,然后再弄上岸。
当然,做一定遮挡是必要的,否则让外人瞧见终归不好。
次rì上午,江逸晨驾驶蓝箭630离开云沙岛。
抵达金昌俱乐部游艇码头之前,他停下快艇,来到后甲板将大葱生姜等调料统统收进空间。
只留下那个黑塑料布包裹的大砗磲壳子。
随后再次启动快艇进入码头,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泊好。
大砗磲壳子重达三百公斤左右,江逸晨试了试,凭借自己目前的力量也勉强能搬动。但未免有些太引人注意。
于是让工作人员帮忙,借了个小叉车,搭上跳板将大家伙弄上码头。
出门后,又去外面租了一辆面包车,装上货,一路来到合林路的鼎香园后门。
叫上褚连贵,一块儿卸车,最终把大蚌壳搬进了后面的一间库房中。
第一百七十五章 商议砗磲壳子的用途
江逸晨与褚连贵一起将大砗磲壳子搬进了鼎香园后院的库房中。
此时正值中午用餐高峰时期,吴大娘与苏晓佳都在前面忙活,也顾不上瞧他弄来了什么东西。
一直到午后一点半打烊,店员们自己用餐之后,江逸晨把吴大娘祖孙俩叫到了库房,关上房门开灯,当着她们的面揭开了黑sè塑料布。
“呦,这是个啥物件啊,这么大?”吴大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贝壳,不由小声惊叫了一声。
苏晓佳的眼睛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她蹲下身体,伸手抚摸地上的大家伙。
“晓佳,考考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江逸晨卖个关子,微笑着问苏晓佳。
谁知苏晓佳却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然后起身从旁边的桌子抽屉里取出一个薄薄的小本子和笔,翻开在上面写下了“砗磲”两个娟秀的大字。
“嗬,不简单啊,这都懂。”江逸晨一阵惊讶。
不过转念一想,也并不奇怪。晓佳妹子由于生理缺陷,与其他人难以交流,平时每天工作之余,不是摆弄那些贝壳海螺的就是上网,而且网上这方面的资料图片很丰富,查找、学习方便快捷。看来这女孩儿还真是好学啊。
吴大娘也瞧了一下,她还真不认识这两个生僻字。不过听小江的意思,这答案准确无误,那说明自己的孙女还挺有学问的,令她感到很欣慰。
苏晓佳微微笑了一下。然后打手势问江逸晨这个大家伙是从哪儿来的?
江逸晨告诉她们,这是自己和朋友在海里玩潜水的时候发现的。费了好大劲儿才搞了上来。
“这个可以干什么用啊?我瞅着拿来装水倒是挺好的。”吴大娘端详着眼前奇怪的波浪形大贝壳,直觉上是个盛水的好物件。
“大娘,你这么说倒也没错,古时候的人是用砗磲装水的。但现在要是这么做,可就糟践东西了。砗磲壳子质地细腻,是做工艺品的上好材料,比象牙都不差。比方说,那些工艺品商店里的什么砗磲项链、手链、小摆件啊啥的。都很漂亮呢。”江逸晨赶紧给对方扫盲。
笑话,拿大砗磲壳子盛水,那恐怕得是富人装叉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吴大娘听说这东西竟然可以与象牙媲美,那说明非常名贵,一时间再看它的眼光都变了许多。
苏晓佳听了这话,却在一旁连连摇头。
江逸晨不解其意,连忙细问。
苏晓佳又是打手语。又是书写,才让对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她说,自己在工艺品店和网上都看过砗磲工艺品的实物和相关资料,这是一种很难得的优秀材料,像这么大个头儿、品相又完整的,非常难得。
必须好好设计一下。整体雕琢才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分割成散件就不值当了。而且任何珠宝玉石的原材料都是遵循这个原则。
这个道理江逸晨自然明白,只是刚才的话让她有所误解而已。他也不解释,只是夸奖晓佳妹子懂得真多,险些让自己走了误区,看来以后要多向晓佳妹子请教才是。
苏晓佳有些不好意思。面容微微泛红起来。
她又蹲下身体,将大砗磲壳子左看右看。又试着想将它掀开瞧瞧里面,江逸晨连忙上前帮忙。
至于这个大家伙的去向,江逸晨也有所考虑。如果直接卖给工艺品商店或厂家,按照行情市价应该最低也能值个十万元左右。
但如果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傅好好设计雕琢一番,制成工艺成品,那拍卖会上不乏有七、八十甚至上百万成交价的实例摆着。两相比较,后者显然更划算。
当然,做成品周期长,见效慢,而且设计费加工钱估计也不便宜。
这个回头想清楚再说,或者不出手,给将来的小工艺品店做个镇店之宝,用以吸引眼球也许更好。
要知道粼江做为滨海旅游城市,做海洋工艺品生意的店铺非常多,没点儿特sè是很难引起顾客兴趣的。
“那就是说,这东西挺贵重的,那,呦,可别让贼给惦记上了。”吴大娘明白了大贝壳的价值,不由有点儿紧张。于是拉开门缝往外瞧了瞧,看看有没有人在外面偷听偷看。
“大娘,没事儿,咱们店里晚上不是关后院门吗,库房门也记得锁上。而且这么大个儿的东西,又重,没那么容易弄出去的。”江逸晨安慰道。
这时,外面院子里有人找吴大娘,吴大娘随后离开,屋里只剩下两个人。
江逸晨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于是趁苏晓佳还在观看砗磲壳子的时候,从空间中取出一只铁皮桶,里面装着这回弄来的珍珠蚌,搁到墙边。
然后上前与苏晓佳继续商议砗磲壳子的去向,交流之际,女孩儿对这件工艺品抱有极高的期望,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也使得它的用途基本上就被决定了。
苏晓佳表示,自己很喜欢贝雕工艺,如果到时候把这件砗磲壳送到加工厂,她很想跟着去学学,哪怕给工艺师傅打打下手也行。
江逸晨自然答应了她的这个要求,并让她先去了解一下粼江哪个贝雕厂比较好,以及有点儿名气的师傅是谁。
至于麻辣烫店这边,自从后院加了座位,营业额继续上升,本来也该让吴大娘再招两名员工了,加人后,营业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反正吴大娘到时候主要也是做管理工作,累不着的。
瞧瞧差不多了,这才将塑料布重新包上。
“晓佳,我这次出去,还带了一些珍珠蚌,你瞧瞧。”江逸晨说着,把搁在墙边的铁皮桶拎过来,放到苏晓佳的面前。
下午,江逸晨去了一趟秀水巷九号院,将新带回的大葱和生姜交付给张凤兰。并告诉她,目前调料的供货状况有所缓解,让她再招两名工人,抓紧培训上岗,以继续提高千层饼的单rì产量,争取能达到一千八百张左右。当然,保证质量还是必须的,可不能为了利润而偷工减料。
张凤兰估算了一下,觉得加人后问题不大,随即点头答应下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蚌中贵族、口福多商标获批
当天晚上,江逸晨在鼎香园二楼小库房,给苏晓佳当助手,开蚌取珠。
由于已经不是第一回,二人的技术及配合都熟练了许多。
结果令人惊喜,这次的收获远远超过了前面两回。
那三只二十五至三十公分的大蚌,果然是难得的蚌中贵族。从计取出了五十多颗珍珠,其中有八颗竟然达到了两公分左右的直径,除了三颗为不规则形状外,其余五颗都是正圆和近圆的形状,质地细腻,饱满,sè泽为白sè和淡金sè,虹彩表现也是一流水准。
江逸晨和苏晓佳见到如此漂亮的珠子,都是欣喜万分。
虽说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大力发展母蚌养殖业,造成每年珍珠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市场价值没有以前高。但凡事都有其自然规律,许多专业养殖户为了增加产量,采用一些人为的手段进行催生,珍珠长得倒是快了,有的仅仅只用两、三年个头儿就达到了标准。
但这种催出来的货sè,质地疏松,光泽暗淡,还需要后天通过各种化学手段进行处理上光。目前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大路货也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还有更多的假珍珠制品,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不过这些催生珠也就是对付普通消费者还行,在行家眼中,其与经长年累月孕育出的珠子相比,各方面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据苏晓佳近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在珠宝级珍珠收藏中。像如此高品质的天然大海珠,应属于极品范畴。市面上非常罕见。
至于价格肯定不菲,说不好单颗几万、十来万都有可能。
江逸晨了解了情况之后很是感慨,珠子虽好,可惜能孕育出它们的母蚌数量也是非常少,这回他在那片珍珠蚌栖息地几乎转了个遍,也就仅仅才发现了这么三只大号的。
但做人不能太过于贪心,知足常乐。
除了五颗极品珍珠外,直径一公分多的还有十几颗。
至于其他那些二十公分左右的母蚌。这次反而没有出多少好珠子,废珠偏多。不过今晚的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也就不在意了。
清洗拭干后,出于安全考虑,江逸晨将那五颗极品珠子收入空间,其余的仍然让苏晓佳保管。小库房里已经安装了铁皮文件柜,平时存放一些相对重要的物品。就一块儿搁在那里面吧。
加上前面的珍珠。现在的存货也有一定数量了,可以开始慢慢考虑一些设计方案,比如大小形状不同、成sè不同的珠子如何划分搭配,做成什么样的饰物等等。
等将来小工艺品